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爆肝驸马 >

第48部分

爆肝驸马-第48部分

小说: 爆肝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2章 成果() 
下午的兴趣班已经开始了,王诜让李公麟替自己上课,自己则陪着王安石去罗老三那里看看。

    罗老三来同仁馆研究铜活字已经差不多快有一周时间了,不过由于这段时间同仁馆开始印漫画了,所以原本王诜说好安排给罗老三的人手落了空,只能让杨老头带着他的兴趣班帮一点忙。

    那些雕版班的学生也都接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帮助罗老三雕刻榆木模子。

    实际上,这个用来浇铸铜活字的模子只需要在木头上刻一个凹陷的字而已,而相比之下,这些学生平时学的都是刻难度高得多的凸出来的字,所以这份实习工作一开工,他们就拿捏的得心应手。

    有了这些得力的学生助手,罗老三就把心思都花在了铜活字块结构上头,想着怎么设计能够让这些活字块拼凑时互相紧密咬合。这几天他尝试了许多,最终发现在活字块底部加上木工里的榫卯结构,咬合效果最好,拼凑活字块时一个一个铜活字通过这种结构像搭积木一样拼在一起,既能保证排列齐整平整,又能保证最后拼成成品紧密,不轻易脱落。

    王诜之前在看到这有点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的铜活字之后,自己也提不出什么像样的建议,索性就让罗老三自己开工,开始大量浇铸成品了。

    如今已经是过了好几天,也不知究竟做到什么地步了,王诜迫在眉睫之下,不得已才提前带王安石去视察。其实他心里也没什么底,罗老三毕竟是个铜匠,从来没接触过印刷术,成品做出来能不能像设想的那样好用还两说。

    好在杨老头路上偷偷给自己透了个底,今天纵出不来成品,演示一番是没有问题的,王诜这才吃了颗定心丸。

    雕版班的教室紧挨着科技班,由于空间不足,王诜暂时把铸铜场所安排到了科技班去,当一行人来到科技班教室时,里面迎面而来的热浪让所有人都是抖了个机灵。

    科技班教室里已经起了一口大大的炉子,里面碳火正旺,裹着厚厚护具的罗老三正用着专业工具在慢慢浇铸铜水,旁边地上摆了一堆已经成型了的铜活字。

    感觉到有人靠近,罗老三也不回头,扯着嗓子喊:“去去去!熊孩子离俺这炉子远些,莫要乱摸乱碰,模子扔地上就可以,快走开!”

    这口炉子确实挺吓人的,看起来这段时间罗老三因为那帮调皮学生担惊受怕的不轻。

    现在罗老三正在进行危险工作,王诜也不敢打搅,只能在一旁默默等待。这四月快到五月的天,天气已经不冷了,再穿着那么厚的护具在口火炉旁边,也不知道罗老三怎么吃的消的,这手艺人果然吃的都是辛苦饭。

    总算完成了手头的浇铸工作,罗老三熟练地完成了冷却工作,一回头却是看到一帮子大男人正在围观自己,冷不防吓了一跳,然后笑呵呵地说:“东家,这么急干嘛,再过三日,这套活字就能全部出炉,到时候保管好用!你那专利费留给俺备好了吧!”

    王诜撇撇嘴,说:“短不了你钱,先歇会,这位是王相公,你给他演示一下这铜活字用法。”

    “王相公?”罗老三脱下了手套擦着汗水,满脸惊异地说,“这就是那位王介甫?”

    罗老三死死地盯着王安石看,一瞬间面色凝重,表情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忌惮还是什么,整个人呆滞了一小段时间,直到王诜连着呼喊了几声,他才如梦初醒一般回过了神来。

    王安石被这样没礼貌地盯着,有些不喜,说:“这位师傅认识我?”

    罗老三连忙摇头,大笑了两声,说:“没有没有,只是听闻过王相公名头罢了,你看俺,这是给热糊涂了!俺这就给王相公演示这铜活字的妙用!”

    说完,他盖了炉子入气门,然后和杨老头一起拾掇起地上散落的铜活字,然后通过一个特制的铜框拼凑起来,就像是搭拼图玩具一样,很快就拼出来一块印刷版,然后拿到旁边去用备好的一套印刷工具印了一张成品出来。

    “王相公请看,这是《诗经》第一篇。”杨老头向王安石展示着印出的成品。

    王安石和高栋梁都是非常关心地凑了上来,仔细检查着这份印刷成品,惊喜地发现这张印刷品质量比起雕版印刷的都不逊色多少。

    还未等他们两个提问,罗老三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已经拼好的那块印版拆成了一个个铜活字,然后重新排版成了一份新的印版,整个过程只花费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再次印出成品过后,质量依旧不错,没有出现歪斜不整的情况,这改良后的铜活字印刷证实可用,原本活字印刷的弊端得到了解决,其对比雕版印刷的优越性一下子展露了出来,所有人都是面露喜色。

    尤其是高栋梁,他弯下腰来拿起几个铜活字仔细端详,也是为其精妙设计叹服,这个叫罗老三的铜匠果然有两下子。

    这以后,铜活字印刷在书坊业绝对可以代替雕版印刷,成为书籍印刷的主流,便是漫画印刷,也可以用这些铜活字来代替那些最为繁琐的刻字工作,效率一下子凭空提升一倍。王诜这次针对活字印刷的改良实在是太关键了,几乎一下子就把漫画业面临的危机给解决了。

    再想想,这罗老三名字似乎有些耳熟,高栋梁在苦思片刻之后,终于是想了起来,开封最好的漫画勾线笔笔头铸师就是这个罗老三!

    这么看来,王诜应该是早就跟这个铜匠勾搭上了,那这个改良铜活字的工作是不是王诜也早就在进行了?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高栋梁一时间细思极恐,看向王诜的眼神越发的忌惮,这半年来,王诜表现出的创造力简直匪夷所思,他开始怀疑,自己脱离同仁馆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哈哈哈!我只是突发奇想要这么改良,没想到居然真的这么好用,有此铜活字,以后谁还用繁琐的雕版,王相公,三日之后,我可不可以将这一套铜活字带到崇文院去?我看看他们还有什么理由非得打压漫画业!”王诜一时间有些得意忘了形,搂着罗老三和杨老头的脖子开心地说道。

    王安石也是笑开了颜,毫不吝啬地夸口说:“此实乃利国利民之创举!”

    他没想到自己今日来访,居然会有这样的意外之喜,这改良的铜活字印刷一出,原本被市场逼到绝境的传统印刷业一下子就活了过来,而且因为印书效率的提升,怕是书籍印刷量也会跟着翻番,这还是在不用影响漫画行业的情况之下,简直就是皆大欢喜。

第83章 专利法与铁轨() 
见众人皆是对这铜活字赞不绝口,罗老三笑的嘴都合不拢,凑到王诜身边说:“东家,你看这铜活字也做出来了,那专利费的事情是不是帮俺想想怎么收啊,天下这么多家书坊,俺一家一家去收也不是个办法啊!”

    王安石听到两次专利费这个没听说过的新词了,好奇地问道:“王晋卿,这专利费是什么?”

    王诜狠狠掐了掉进钱眼里的罗老三一把,一脸堆笑地说:“王相公,是这么回事。以前谁家有个什么发明创造的,都是藏着掖着偷偷用,美其名曰独门秘法。在我看来,这种只顾自家享利的做法很不聪明,既不能创造足够的财富,也不能造福大众。毕昇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他死后自创的胶泥活字印刷术可不就是失传了。”

    “同仁馆可不能重蹈覆辙,这铜活字印刷术意义重大,研究出来就是为了推动整个书坊业的发展,我可不能敝扫自珍只自己一家用,当然是要拿出来给全天下的书坊一起分享的。只不过这研究铜活字也怪辛苦的,王相公你看这罗老三,整个人都被烤成什么样子了,这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总不能白送给别人,那咱们这些搞技术创新的岂不是都成冤大头了,所以就想出来了这专利费。”

    王安石说:“你的意思是,这铜活字不能白给人用,要付专利费才行,是吗?”

    “正是如此。”王诜作揖,说,“小子恳请王相公向官家进谏,立专利法,以此来鼓励全天下人发明创造新技术,并保护他们的专利权益。只看这铜活字印刷,就能看出技术对于生产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天下人才英杰何其之多,以重利为诱,定能涌现出大量类似于铜活字一样的创举发明!”

    细细一想,王安石便觉得非常有道理,天底下不乏奇淫技巧,可是由于朝廷从来没有过对这些发明创造有过保护,那些折腾出好用的新鲜事物的人为了防止被他人窥得机密,都是防贼一般绝不外传,这就导致很多使用手艺或发明没有流传开来,这确实是一大损失。

    立专利法,不仅可以保护这些知识产权,还可以促进鼓励人们发明创造,绝对是一项良策。

    “那王晋卿,你是打算如何收这专利费用呢?”王安石询问起了关键问题。

    王诜回答:“首先,朝廷方面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供人申请专利,朝廷审验合格之后,这才能承认此专利,并且受律法保护。之后专利拥有者可以选择将专利与朝廷分享,由朝廷推广新技术,而专利拥有者则收取总收益的三成,这就是专利费,不过这笔钱不可能永远收取下去,二十年后,这项技术就彻底归位国有。此外,专利拥有者还可以自己使用专利权益去创业,或者去市场上招标出售专利,不过这种情况下要给朝廷四成收益税款,名为专利税,此种专利没有保护年限。”

    这两种专利使用方案是王诜花了好多功夫想出来的,第一种不需要费什么心思去经营,一切都交给官方去经营,正适合罗老三这种只想着躺着拿钱的人。另一种收益要高许多,而且可以发展为私人长期产业,只不过没有朝廷扶持还要苛以重税,比较适合那些有想法有资本的商人。

    王安石听完王诜的几段长篇大论之后,心里也是暗暗吃惊,这个年轻人看似轻浮,实则心细无比,而且非常有创新力,简直就是为新党量身打造的人才啊,别的不说,目前的新党也没几人能像这样提出一套完整的立法思路,而且很明显这专利法确实可行。

    专利法完全可以成为新法解决财政开源的一项重大举措,不仅扩大了税入,还可促进更多类似于铜活字这样的发明出世,比起之前的版权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一想,貌似这版权法也是高栋梁和王诜一起倒腾出来的。王安石看向王诜的目光越来越充满欣赏之意,若不是王诜连个功名也没有,他都立刻想把王诜提拔到自己身边为官,为他出谋划策了。

    “王相公,此法可行否?”王诜有些紧张地问道。

    王安石捋了把胡须,说:“此法确为良法,不过通过与否还得经过朝会商议再说,我想官家肯定是会支持的。王晋卿,你有没有想过去参加科举?”

    话题突然转到自己身上,王诜一阵诧异,很快就明白了过来,王安石这是想要提拔自己啊!换做常人得到了宰相赏识,肯定会欣喜若狂,可是王诜却苦起了脸,说:“王相公,我可真不是块读书的料啊,不信你问高栋梁,我要是去科举,怕是考到白头了也当不了进士,还是罢了。有劳王相公尽快上柬这专利法,我怕晚了,这铜活字就要被别家模仿出来了!”

    王安石看着这不思进取的小子,有些无奈地摇摇头,答应了之后就打算离开了。他事务缠身,这次前来访查已经是忙里偷闲了。不过就在他即将要离开这间厂房一样地大教室时,却是发现教室另一边还有一帮人在忙碌。

    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地上铺着两条长长的什么东西,王安石很是好奇地问道:“王晋卿,他们这又是在做什么东西?”

    本来王诜还想藏着掖着,这一下被发现了,也只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王相公,这只是我让学生们做的一些小玩意,我这人晕马车,出行很麻烦,我有一个学生就按照车同辙的思路想出来一个法子,建了这铁轨出来,这样马车在上头跑就不颠簸了。”

    听王诜描述,再加上实物对比,一行人很快就理解了这铁轨的用途。

    高栋梁笑着说道:“晋卿,你莫不是要把这铁轨修到你府上去吧,那可是十几里地,那得花多少铁材,就为了让你自己不晕车?你可真是太奢侈了,这铁轨还影响道路通畅,到时开封府怕是不会让你建。”

    王诜尴尬地哈哈了两声,果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会饱受质疑。他说:“我也就是做做玩玩,给学生们一个动手创造的机会,而且一开始也不可能到街道上去建啊,只是打算在我这学院里头修一条铁轨而已。”

    对比高栋梁的嘲讽态度,王安石则是态度一下子就认真起来,他看着这连雏形都算不上的铁轨,表情比之前看到铜活字时还要严肃,片刻之后说:“王晋卿,你这铁轨建成之日,务必通知本相一声。”

    王诜有些意外地看着王安石,果然不愧是敢大刀阔斧改革的千古名臣,居然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铁轨的不凡之处。若只是作为一个纨绔的享乐之物,这铁轨怎么看都很荒谬,但这能在后世大行于世的铁轨岂是这么肤浅的东西。

    怕是连王诜自己都没意识到,他这一时兴起弄出来的铁轨将会给大宋带来怎样夸张到不可思议的变革。

    “是,到时一定通知王相公。”

第84章 宣德门() 
马车之上,王安石与高栋梁面对面坐着,两人皆是面色紧绷,心沉似水。

    许久之后,高栋梁开口说道:“王相,我想我还是不要入仕了,比起晋卿,我确实差很多,怕是无法替王相分忧,不如就学晋卿那样,于庙堂之外为新法作贡献。这同仁书院比我想的厉害的多,不以科举为目的办学,也能教育出那样的人才,回去之后,我礼云馆便也会效仿办一间礼云学院!”

    王安石满脸疲态,点点头,说:“那东延你就好好办学堂吧。早听东延你夸赞这王晋卿,今日一见还真是出乎人意料啊,此人想法新颖,不拘一格,绝对是个大才!”

    “只可惜不能为王相所用。”高栋梁似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