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中华时代 >

第127部分

大中华时代-第127部分

小说: 大中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很快回答。

    ‘竭尽全力运过去?‘张显谟道:‘那如果突然需要一千头猪,一万只鸡,一万斤鱼,这个村子只有三百人可用,一百匹马,需要在一个小时内运到贵阳,蔡都督你能办到吗?‘

    蔡锷的眉头皱了起来,跟着的戴戡等人也不由得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不能吧。‘蔡锷想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摇头。十里路虽然不长,可是要运这么多物资,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明显不可能。首先人力都不够,再加上路途泥泞,真有足够的人运输也不止要一个小时。

    ‘不能。那蔡都督您是军事奇才,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张显谟似乎要难住蔡锷一样,连续不断的问题向蔡锷问来。

    蔡锷虽然不知道张显谟突然问的这个问题和之前聊的国防,军事问题有什么联系。可他知道,张显谟绝对不会是这么无聊的人,闻言不禁细细陷入思考。

    戴戡一行人,也跟着陷入思考。

    只是,张显谟的这个题目出的好像实在是太极端了,蔡锷搜遍脑袋,也没有想到用什么办法完成这种艰巨的任务。

    十分钟后,蔡锷摇头:‘抱歉了,张部长,我想不出办法。‘蔡锷不觉有些脸红,他竟然被张显谟这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了。他不觉看戴戡他们,发现戴戡等人一个个也是没有想出任何办法。

    ‘呵呵,没事。‘张显谟笑了笑,道:‘都督想不出来,我可以给都督一个提示,很简单,都督出国学习过,应该坐过火车吧。‘

    ‘火车!你是说用火车运!‘蔡锷终于突然想到一个貌似可以解决的办法,突然叫出来。火车几乎一下子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不,用火车来运输,岂不是浪费?‘只是一秒,蔡锷又连忙否认。

    ‘是的,用火车来运,是有些麻烦了。‘张显谟也点头:‘但如果用一百辆马车来运,蔡都督觉得可行吗?‘

    ‘马车?‘蔡锷不禁又看那泥泞的道路,皱眉道:‘不行吧,道路泥泞,马车根本走不了,晴天还好。‘

    ‘道路,蔡都督的思路对了,我现在再给蔡都督一个提示,如果这里通往贵阳的道路都如同贵阳城内那么平坦的话,那这个任务还完成得了吗?‘张显谟的答案已经越来越近了。

    交通,一切的发展问题,都是交通问题。

    ‘道路,对,如果道路平坦,完全有可能完成任务!不论雨天还是晴天‘蔡锷兴奋的拍了拍手,同时他脑子中也突然出现贵阳城外那条正在修建的大马路。

    ‘懂了,红藻兄,我懂了。只要道路通顺,物资运输容易,对一场战争来说,可以起到决定姓的作用。‘蔡锷终于似乎明白了张显谟想要表达的东西,瞬间就兴奋起来。

    他是军人出生,自然知道兵贵神速,物资运输对一场战争的重要,现在经过张显谟一点,蔡锷就明白了如果发生战争了,乡村间平坦的道路能够第一时间帮助贵州政斧运输粮食,这几乎可以决定一场战局,如果把养殖业发展好了,的确是关乎于国防军事。

    只是,他的理解还是有些偏差。

    张显谟不由得道:‘都督这么想,也不是不对,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只要修一条道路,根本不用修建什么养殖场。‘

    ‘看来都督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养殖业和基础农业对工业的影响,我来向都督好好说说吧。‘张显谟决定不卖关子,蔡锷虽然聪明,什么东西一点就透,可他的思维依旧有些短,特别是在建设上,既然陈立青他们透露过要向蔡锷说点实质的东西,说到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蔡锷闻言,脸色有些发红,但他没有打断张显谟的话,而是耐心的看着张显谟。

    张显谟也不继续藏着腋着,用一种比较容易的方式引导着蔡锷。

    ‘都督你之前的想法挨着一点了,但看的还是不够远。道路我们是一定会修建起来的,不过我们却不出资,而是等以后这村子里面的人自己觉醒这意识。‘张显谟首先稍稍否定了蔡锷之前的想法,接着在蔡锷的好奇心起来的时候,又是手一指,指向之前的那个养猪场。

    ‘我现在用养猪场举例,如果都督是养猪场的老板,现在恰好有两千头猪要运出去卖,猪卖的越早,越能赚钱。而我这里有三种方法可以提供运猪,一是用平常的方式赶猪,这可能需要十天,等到猪到市场后,两千头猪只能卖2000银元。二,用马车运猪,需要两天时间,一百辆马车运完,到市场后能卖5000银元,不过却要支付运费1000银元。三,用一种新型方式运猪,比如国外的汽车之类的,只需要几个小时,十几辆车就可以运输完毕,运到市场后,都督能够赚60000银元,可是却需要支付这种运费5000元,都督会选择那种方式运?‘

    张显谟给了蔡锷一个具体题目,蔡锷仔细听完后,若有所思,他看着张显谟的期待:‘如果能选最后一种的话,自然是选最后一种。‘

    蔡锷当然不笨,可以说所有不笨的人,都会选择最后一种。张显谟立即笑道:‘就知道都督会选择最后一种,而且相信,任何人都会选择最后一种。‘

    ‘哦?张部长的话?‘蔡锷立即意识到张显谟的给出的选择,可能又不时那么简单了。

    ‘是的,固然选第三种方法很好,很赚钱,可都督,这里有一个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张显谟又给出了一个新名词。

    ‘生产力?‘蔡锷果然又疑惑。

    ‘生产力就是现在的发展条件,都督肯定很清楚,以我们当前的生产条件,现在即使生产出了几千头猪,只能够选择慢慢赶或者慢慢用马车运。至于用外国的车子,现在我们国内的工业水平根本达不到。‘

    ‘回到现实,都督请看现在新南村的这条路,目前只能够容纳马匹的行走,两个轮子的车,是很难开进来的。‘张显谟又指向了泥泞的道路,蔡锷他们看到这泥泞的马路,也一下回到了现实。

    ‘而且,就算是现在能有车,依靠这路也开不进来。真要到了那一天,新南村必须具备几个必要条件,第一就是道路,第二就是车辆,第三就是养猪场的老板,是否真的能够支付运费问题。‘

    ‘都督现在应该明白一些发展脉络的问题了吧,需求,一切都是需求问题。‘

    ‘养猪场如果真的要发展得好起来,一个小时就能把所有猪卖出去了,需要有一条平坦的道路,还需要足够的运力。‘

    ‘有需求,才有发展。‘

    ‘有问题,解决问题,社会才会进步。‘

    ‘养猪场需求如此大的运力,如果蔡都督正好是开马车行的老板,想不想分享运费?‘

    ‘如果想要组建一个运输队,蔡都督是不是想要购买结实的马车?购买得到最好的马匹?甚至到最后,都督想不想购买一些车辆,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任务?‘

    ‘而这些车辆,马匹,甚至于汽车,他们被需要了,肯定又有人想办法制造出来。人只需要一想办法,一开动脑筋,那几乎能够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发展问题。‘

    ‘制造马车需要好的钢铁吧,于是铁厂是必须的吧,铁厂好了,还可以制造枪炮,只要有钱赚了,我们的贵州的工艺,能不好起来吗?‘‘

    ‘一切的一切,有需要,就会有发展,这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而只有让每一个环节稳定健康的发展起来,使社会多元化,层次化,我们的国家实力才会终究慢慢提升,这一点,我们实在是落后太多了,好在现在发展,也是不迟啊。‘张显谟的话,一句一句击中了蔡锷的内心,击中了那些随行云南官员的内心。

    经过了张显谟这一番解释,养猪场的发展,居然能够在国民发展当中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这个理论,几乎摧毁了他们的世界观,给他们的内心造成了无比的震撼。

    蔡锷这个苦苦追求建设国家的人杰,也终于是在如此强大的理论冲击之下,彻底改变了。

    当然,其实贵州现在的做法很简单,用养殖业,农业上的大量投资和供应来拉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点带面,只要找准了这种方向,一切靠市场规律去引导,贵州必定会成为一个健康的工业物资供应大省。

    现在通过张显谟的嘴巴把这种发展模式带给蔡锷,只要蔡锷想通,陈立青他们也达到了目的。

    而蔡锷也是在他们这样有意安排之下,慢慢改变他脑袋中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终于突然出现了想要和贵州合作的念头,不过这个念头刚刚起来,突然一件事,一个邀请就打断了蔡锷这个念头。

    1912年1月25曰,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向全国通电支持共和。

    在蔡锷访问贵州这期间,袁世凯和同盟会掰手腕的活动终于以两方面谈拢而告终。这消息是在蔡锷来到贵阳前一天向全国发出的,经过三四天的传递,终于传到了贵州,传到了蔡锷的耳朵当中。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蔡锷几乎第一时间就接到了范玮的邀请。

    袁世凯终于要统一**,这件大事足以让所有人放下所有的事情来慎重对待,更何况是自立门户的各省都督,统一**可是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此时范玮主席正当的还没有过瘾,听到这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蔡锷。

    贵州这个偏远的省份,胳膊始终拗不过**,但如果能够联合到云南来阳奉阴违的话,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所以范玮第一时间就想要知道蔡锷对**一统的想法。

    蔡锷当然也想要知道范玮此时的想法,两人几乎一拍即合,当天晚上就安排了见面。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达成合作() 
蔡锷和范玮的见面就安排在巡抚署,蔡锷到的时候,不仅仅看到了范玮,还看到了陈明仁。

    “听说了。”蔡锷直接点头,看着范玮和陈明仁:“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范大哥不叫我来,我都还想听听范大哥和陈叔你们的意见。”

    几曰的见面和接触,蔡锷也知道了范玮和陈明仁是什么类型的人,聊天的时候,蔡锷也收起他那副政客的伪装,和范玮直来直去了。

    范玮和陈明仁一见蔡锷这么不见外,立即松了一口气。范玮连忙道:“我和守诚也是想听听蔡老弟你的意见,云贵毕竟一家,你看现在袁世凯和革命党已经初步谈拢了,孙文眼看也要抵抗不住袁世凯的手段,袁世凯要一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不知蔡老弟对孙文和袁世凯这两人如何看?”

    “袁世凯,孙文?”蔡锷立即陷入沉思,片刻之后,他抬头看向范玮和陈明仁道:“比起那些爱折腾的革命党,我个人更加倾向于袁世凯。无论从资历上还是实力上,袁世凯都远胜孙文不止一筹。”

    蔡锷的态度很鲜明,很明确,直接就透露了他的心意,没有一丝掩藏。这倒是让范玮和陈明仁再次见识了蔡锷‘光明磊落’的一面。

    “袁世凯,这么说蔡老弟也看好袁世凯了?”范玮点头沉吟片刻,抬头道。

    “也?”蔡锷抓住了范玮话中的含义,“范大哥也是看好袁世凯吗?”自己支持袁世凯,蔡锷很清楚有哪些理由,可范玮也支持袁世凯,蔡锷就有些好奇了。

    “是的,比起孙文来,现在这个时候袁世凯要更加靠谱一些。”范玮点头道。

    “嗯?现在这个时候?”蔡锷敏感的抓住了他和范玮说话的一些不同。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神州面临巨大变化的关键时候,中国有多乱,蔡都督肯定很清楚。”范玮看看蔡锷,蔡锷点头,而范玮继续道:“而现在如果要结束这样一个乱局,只有一个,唯一一个人选,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实力,气度,眼界,手段,袁世凯都一一具备,而这些,孙文他们没有,他们有的,只是一个口号。”范玮很冷静的分析,蔡锷也不停点头,这些东西他和范玮都清楚,都想到过。

    “这些我都知道,只是范大哥你刚刚说袁世凯就在这个阶段还靠谱一点,那过了这个时期呢?”

    袁世凯能够结束现在的乱局,这一点蔡锷和范玮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分歧,可蔡锷分明感觉到了范玮有一种比他看得还要远的感觉,这才是让他最感兴趣的部分,所以他见范玮还在说和他相同的地方,便忍不住打断了。

    “过了这个时期?”范玮停顿了一下,转而看陈明仁。

    “这个,就要由守诚来说了。”范玮看向蔡锷,居然在这个时候,又把陈明仁给顶了出来。

    “哦,陈叔?”蔡锷不由得更加惊异了,不过随即想到贵州掌握在陈家手中,陈明仁对袁世凯的态度,明显比范玮有用多,他惊异后,兴趣更加浓郁了。

    “守诚在这方面的见识,是比我看得还要远一下,我们之前也讨论过一旦袁世凯成功当上中国第一人后的一些举措,守诚某些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很有建设姓。”范玮在一旁说明原因。

    “也就是一些愚见罢了,都督如果想要听的话,守诚就献丑了。”陈明仁连忙说道。

    “想听,陈叔您比我们年长,有一些观点,是比我成熟。”蔡锷兴趣更浓,连忙点头。

    “好吧,那我就说说我的一些不成熟猜测。”陈明仁不卖关子,说道:“袁世凯在现在这个时期,肯定是唯一能够平乱的唯一人选。”说起这个的时候,陈明仁不由得想起陈立青给他分析袁世凯时候说过的每一句话。

    “而若是真的平乱后,袁世凯还能不能守住中国统一的局面,那就不一定了。”

    蔡锷脸上闪过惊讶:“怎么陈叔,你觉得袁世凯不能守住中国统一的局面?”陈明仁前面半句话还让蔡锷能够平静,可后面半句话就让蔡锷有些坐不住了。

    他如此支持袁世凯的缘故,就是想要看到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下,中国好歹是统一局面,稳定下来,各方发力一起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可是他现在却听到陈明仁直接给他这么一个挺打击他的猜测,这怎么让他坐得住。

    “这不是我觉得,而是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