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中华时代 >

第39部分

大中华时代-第39部分

小说: 大中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五十九章 高价稿费() 
“射雕英雄传?”华之鸿和范玮对视一眼,没有率先提出质疑。

    “这是什么小说?立青写出来的?立青,你今年几岁了?”他虽然没有提出什么直白的否定,可一连几个疑问还是显示了华之鸿的疑惑。

    陈立青就一个孩子,能写什么小说。

    “我今年九岁,马上十岁。”被问到年龄的问题,陈立青也有些无奈,不过他还是老实的回答。

    “十岁,立青,你知道出版小说,需要多少钱吗?”华之鸿眉头不由得皱起。旋即他看向陈立群,双眼充满疑惑。

    “华叔叔,我知道你可能不信,可我从小就喜欢胡思乱想。这是我写出来的开头小说,您可以看看。”

    空口无凭,陈立青连忙从怀中拿出了之前已经写好的射雕开头。

    说句实话,他原本是想要写天龙八部的。只不过,郭靖为人更要复合历史潮流一点,而且《神雕》里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句振奋鼓励人心的话,他想要借小说来向这个时代的人说一下。

    当然,没有射雕,就没有神雕。神雕里面郭靖对杨过说的这样的话,想要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先要通过发表《射雕》然后再连载《神雕》。虽然有些曲折,但陈立青目前只有这个办法。

    “你已经写好了?”华之鸿有些意外的接过陈立青写的小说,带着一丝怀疑和疑问,他低头慢慢看去。

    范玮此时也不由得凑过去,想要看看陈立青能够写出什么小说。

    谁知道,两人一看之下,就陷了进去。

    射雕开头就写了郭啸天和杨铁心二人的出场。可是一出场里面的龙套张十五和二人再外加曲老三对金国,对南宋朝廷的一些对话,就见解独到,引人入胜。让人不由自主的思考当时金国和现在清末的区别,然后带着这种疑问和对小说的好奇,华之鸿和范玮两人竟然一下子就入迷了。

    陈立群看到两人已然入迷,不由得转头看下陈立青。

    “小弟啊,你这脑袋,究竟是怎么长得啊?”

    陈立群当然率先看过陈立青抄袭来的射雕,当时他也和这二位一样,一看就不由得入迷了。

    现在看到两人这样,他唯有再次细细打量自家五弟,想要看清楚五弟的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

    高产蔬菜,肥料,以及火锅,雪花膏都是从陈立青的脑子中出来的,现在,除了这些东西,陈立青居然还又有空写出如此好看的小说,这不得不让他佩服了。

    现在的报纸已经出现了白话文,但是白话文的应用,还远不太成熟。陈立青抄袭的小说,其中语言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也有一些诗词渲染。可以说是把白话和古文结合得非常巧妙,成熟。利用这种语言写出来的小说,可以说是老少皆宜,正适合这个时代的风气。

    陈立群已经可以预见,小弟写的这种小说又要为他们赚钱了。

    “嘿嘿,二哥,就是这么长的呗。”被陈立群用看妖孽的眼神看着自己,看多了陈立青也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陈立群立即给了陈立青一个白眼。

    “啊,没有了?完了?下面呢?”很快,华之鸿和范玮两人就看完了陈立青写的两万字开头。只是,突然看到精彩的地方就没有了,两人不禁有些失落,翻遍了手上的稿件,想要寻找到还没有看到能写字的地方了。

    “看完了?华叔叔,范叔叔,你们觉得我写的这小说怎样?”陈立青见两人失落的表情,暗笑了一下,上前提醒。

    “啊,立青……你……”而陈立青这一提醒,两人才反应过来他们是在看小说,而且,小说的作者还是前面这位。

    “立青,接下来发展如何了?包惜弱和颜烈怎么样了?”反应过来陈立青是小说作者后,华之鸿想着的居然不是尴尬,而是想要继续问接下来的小说剧情。

    这本小说,可以说是这个时代走在最前列的精彩小说了,与以往华之鸿看的都不一样,他在里面看到了似乎影射现在清国的局势的东西。不仅感觉到思维受到启发,而且短短两万字,他想不到剧情如此的曲折动人,看完之后,简直是一种享受。

    “接下来的发展……”陈立青无奈,“华叔叔,接下来的发展我还没想出来呢,您说,我这本小说,可以发表吗?”

    稍稍撒了一个谎,陈立青转到正事上来。

    “没有想出?”华之鸿和范玮两人不由得失望,可就是一会儿,华之鸿终于反应过来他在干嘛了。

    “哎,立青贤侄,这小说真的是你写的?”

    陈立青点头,内心只能够对金老爷子说抱歉了。

    “这……立青贤侄,你,你还真,真是天,天纵奇才啊……”华之鸿不得不看着陈立青赞叹。

    他承认,就算是让他来写,他也写不出这种小说。他也没有想到,除了陈立群,陈立青也是这么天才!

    “谢谢华叔叔夸奖,华叔叔,我的小说能出版或者登上报纸连载吗?”对于一些赞叹,陈立青不太想听,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发表赚钱了。

    “当然,当然能!如果这种小说都发表不出去,我开个书局来干什么!”华之鸿重重点头。

    陈立青终于松下一口气。

    “那立青,这样的小说,你一天能完成多少字?如果你能保持速度的话,我愿意给你千字二十块的稿费。”华之鸿接着说道。

    千字二十!

    范玮和陈立群眼睛不由得瞪大,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天,有这么高吗?

    陈立青也有些惊讶的看着华之鸿,要知道,他看过一些资料,说梁启超这样的名人写东西的时候,商务印馆也才给千字二十的稿费,相当于后世的千字千元。一个字都值一块钱了,那一天一万字,陈立青就能够赚两百块,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年的工资。

    他……他一个小孩子,现在居然能够赚钱,赚大钱?

    陈立青吃惊过后,连忙点头:“能,能写!我一天能写一万字!”他连忙保证。有钱不赚王八蛋,现在要不是害怕华之鸿吃惊,他都想要直接把射雕英雄传全都写出来。

    “好,能写就好!”华之鸿点头:“那接下来立青贤侄,我们商量一下如何出版……”

    出版小说可不比实体的化妆品生意,华之鸿能够立刻和陈立青谈论一下稿费问题,出版以及签合同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就轮到了陈立青和华之鸿交谈,陈立群和师爷在一旁观看,见证清末第一本高销量武侠小说的问世。

    从华之鸿家出来后,已经是夜色深重的时候了。

    “范叔叔,今天麻烦您了,这是我们家自己做的面膜,范叔叔带回去给范姐姐用吧,相信她也能喜欢的。”

    与范玮分别之时,陈立青再次拿出了一包面膜,算是答谢范玮的帮忙。

    今天要不是范玮这个巡抚师爷出手帮忙,他们二兄弟可不会那么容易就见到华之鸿并且与华之鸿达成合作。

    范玮算是帮了他们家一个大忙!

    “呵呵,那我就收下了,立青,立群,你们两也不用送了,就到这里吧,我能找回家的。”范玮笑呵呵的接下,并挥手告别。

    其实范玮当初出资一百块也相当于入了平越农业总公司的股份,再加上陈立青他们可以接近,他和陈家已经算是有了感情,一些小东西,他自然不会客气。

    “嗯,范叔叔您小心点。”陈立青两兄弟和范玮告别。

    “呼,二哥,贵阳的事情搞定了,可能明天我就要回平越了。”告别了范玮之后,陈立青转头看着华家的方向,不由得伸了一个懒腰,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他来贵阳的目的,也算是暂时达到,不仅达到了,还有一些惊喜。

    “是啊,小弟你该回家了,可是你二哥我,天生是一个劳碌命啊。”陈立群一听这话,却不由得苦笑。

    说实话,有陈立青在一旁,他觉得什么事情都要轻松一点。而这次刚刚忙完火锅的事情,接下来他又要和华之鸿商量化妆品扩张的事情,想着那么多事情,陈立群又感觉到头皮发麻了。

    “嘿嘿,谁叫您是我二哥呢,做大哥的,就要忙一点嘛。”听到二哥诉苦,陈立青不由得一笑。

    “不过,二哥,我回家也不是休假,我也要去注意一下芦荟的种植,要是这个冬天过后,弄不到两千盒面膜的话,我们明年的扩张计划就要缓一缓了。”

    “还有,都要过年了,老爹老妈总需要一个人在身边。”陈立青说道,他的事情也并不比陈立群的少。

    他不仅要注意芦荟的大棚种植,还要抄袭小说,也算是一个体力活,而且临近过年了,他需要在平越公司主持发一些礼品奖励的事情,新公司总要给人新气象。万事开头难,开头的事情自然什么都需要注意到。

    想到这么多事情,陈立青也感觉有一些压力,他再次为人才的事情发愁。

    想到这,陈立青两兄弟只能够对视苦笑,有种难兄难弟的感觉。

    不过前就算艰难,两兄弟也唯有并肩慢慢向前走!

    ;

第六十章 成绩() 
第六十章成绩

    平越。

    陈立青和韩伟良来到了田间,巡视芦荟大棚。

    芦荟的种植本来是春末到夏末种植的,需要15-35度的温度才能够正常生长,然而陈立青自然等不及春天的到来,早在抽奖抽到芦荟的时候就着手准备种植芦荟了。

    它不是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这还不简单?大棚,温室就搞定了。

    当然,在这个时期搞定大棚以及温室还是有些难度的,温室好解决,陈立青家屋子多,腾出一间来搞温室,搞芦荟的试种植就行了。而实验的成果还很成功,陈立青他们之前试着做出来的面膜就用自家温室种出来的芦荟。

    不过,现在既然和华之鸿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单单靠一两间屋子种出来的芦荟可不够。

    这次他们可是要靠华之鸿把化妆品卖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过年后就要弄出两千盒面膜,现在自然需要规模种植芦荟。

    好在大棚在韩伟良来帮助陈立青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弄了。

    现在陈立青和韩伟良来到田间看到的有二十个大棚已经正常运转。有工人在给大棚扫雪,有工人在给大棚添加蜂窝煤,增加大棚的温度,二十个大棚需要照顾的人二三十人也都习惯了种植芦荟,各司其职,运转畅通。

    可以预见,这个冬天过后,陈立青家的芦荟种植一定是一个丰收。

    “立青,告诉你二哥,这二十个大棚过一个月芦荟的产量估计能够达到两万斤,足够制造出来三千盒面膜,以及更多,叫他多多找买家,否则我们种出的这些芦荟便白白浪费了。”

    而事实正是如此,主管芦荟的韩伟良清楚的知道这个冬天过后这二十个大棚的产量,视察的时候连忙告诉陈立青。

    一个棚一千斤的产量还算是低了的,两万斤只是韩伟良一个大概估计。

    芦荟的种植其实很简单,需要透气姓良好的土壤,以及适量的水分温度,种植这个芦荟自然难不倒韩伟良这个农业大学生。

    再加上陈立青拿出来的芦荟种子特异姓,大冬天种植一个芦荟自然也不是一个问题。

    当然,产量势必会有些影响。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倒是弄出这二十个大棚,用去了陈立青他们差不多两千银元,这一笔钱韩伟良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说实话,当初陈立青叫他种植芦荟的时候,他还不知芦荟可以用来干什么,要浪费两千块来种这种东西,韩伟良都认为还不如拿来购买制作肥料的高炉,制造多一点肥料。

    哪儿想到,现在就是这种芦荟,它居然可以用来做化妆品,做出来的化妆品居然可以买那么多钱。

    二十块钱一盒,一盒五片芦荟面膜,只需要大概一斤左右的芦荟便可以制成。

    一斤大米能买二十块钱吗?一斤面粉也能买二十块吗?注定不能!

    然而一斤芦荟居然能够卖二十块银元!这是什么概念,那现在他们这里有两万斤,居然能够卖二十万银元!

    从贵阳传下来的消息,华之鸿愿意帮助他们以那么多钱贩卖出去,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韩伟良简直有种荒谬的感觉。

    二十万银元,这是什么概念,足够一个万人军团一个月的军饷了!

    “三千盒……也还行。”陈立青点点头,芦荟的产量和他预计的差不多。而且,三千盒先下去试试水,如果好卖的话,他们接下来便可以加大力度种植芦荟了。

    “韩老师,我会和二哥说的。”陈立青回头对韩伟良说。

    能够卖出化妆品,这是陈立青一点都不担心的事情,所以他注定不能够体会韩伟良这种心情了。

    “对了,韩老师,现在的芦荟种植,除了正常生产之外?没有什么大问题吧?”陈立青关心的是芦荟是否能够正常量产的问题。

    毕竟温室大棚,他前世没有搞过,要不是有韩伟良这个专业人才在这,他估计连大棚都搞不出来。

    韩伟良连忙看了一眼:“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下雪了,我们的大棚可能支撑不住,需要人快速的把这些雪祛除。我们的这里人手较少,忙得时候忙不过来。”

    “人手啊。”陈立青思考了一下便道:“我会叫我老师给您安排人手的。”

    反正现在已经入冬,人手问题倒是很好解决,而且种植芦荟又不太需要什么技术含量,随便花点钱找人就解决了。

    “那韩老师,除了人手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陈立青又问。

    “除了人手之外,恐怕就需要蜂窝煤了。”韩伟良抬头,正巧看到了一个工人提着蜂窝煤进入大棚:“要保持大棚的温度,光是我们每天消耗的蜂窝煤就需要花一大笔钱,立青你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不需要用那么蜂窝煤?”

    “额,不需要那么多蜂窝煤?”这个问题可把他难住了。

    大棚需要保持温度,这个时代虽然有电了,可贵州没有通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