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中华时代 >

第62部分

大中华时代-第62部分

小说: 大中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拿正巧拿到了刘松仁的计划书,迅速的看了一眼后,他连忙看陈立青。

    白天把话都说得这么满了,要一份都通不过的话,他面子恐怕有些挂不住。

    ‘这份——‘陈立青看了陈立群手中的计划书一眼,皱眉道:‘刘叔叔的这份计划书,看着很好,他借钱也借得比较合理——‘陈立青顿了一下,‘可他这份计划书,有些不切实际。‘

    陈立群和张显谟疑惑。

    张显谟接过陈立群手中的计划书:‘不切实际?‘

    他迅速的看了一遍,然后抬头:‘没有啊,我觉得刘老哥的这份计划书,比其他都要好多了。他至少有计划,知道需要多少蜂窝煤,也知道要多少地种菜才够啊。‘

    他看着陈立青,疑问中。

    ‘不切实际不是在这边,我说的是刘叔叔恐怕没有考虑运输问题。‘陈立青解释道:‘我们的火锅店之所以在贵阳成功,那是因为我们距离贵阳近,然后还有保安队替我们运输。‘

    ‘火锅店能赚钱,是建立在我们平越廉价,高产,并且周期短的各种蔬菜和家禽。‘

    ‘若没有这些东西,开一个自助火锅在其他城市,只会亏本!‘

    陈立青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些计划书当中的漏洞,且不说这些地主没有写计划书的经验,写出来的计划书惨不忍睹。而是说,这些地主都没有考虑关键问题。

    运输!

    不解决运输的话,一切都会遭到阻碍。

    ‘哎,我看还是按照原计划引导一下大家吧——‘陈立青叹了一口气,指望这些地主思考明显是徒劳的。他道:‘这一份,还有这一份,我一会儿稍稍修改,然后让它们通过,先给这些地主一些希望。‘

    ‘接着,我们再把准备好的计划分发出去吧。‘陈立青这就决定了下来。

    张显谟和陈立群看陈立青手中的计划书,勉强点头。

    第二天,第三次聚集会议再次聚集起了各路地主。

    而今天,会议室里面的地主明显要激动一点。

    ‘好了,大家安静一下,下面,我们宣布一下中标代表。‘在地主激动,期待的氛围中,陈立群终于整理好了手中的计划书。

    顿时,听到陈立群的话,地主们的目光纷纷投过来了。

    ‘刘老哥,这是你的计划书,一会儿不要出声。‘而在所有地主注视陈立群的时候,张显谟不动声色的走了过来,把刘松仁的计划书拿了过来,拿过来的时候,张显谟还低声说了一句。

    刘松仁立即看着放了就走的张显谟,眼中思考片刻,接着他翻开了昨天他写的计划书。

    ‘这是——‘他一翻开计划书,眼睛就是一闪。

    ‘今天,中标的计划书是柳雨,柳县令的计划,他将会向我们中华银行借款十万元新币,建造一条通向贵阳的公路。‘刘松仁惊讶的时候,台上的陈立群拿起了一份标书大声宣布。

    ‘他将会用我们平越的盐税和粮税作为担保。‘

    众人目光转在县令柳雨身上,完全没有想到柳雨也会有这么一出。

    陈立群在惊讶的目光中,静静的又拿出了一份标书:‘还有这一份,是凤山刘松仁刘叔叔的计划书,他将借款两万新币,建立一个水泥厂和建筑公司,用他公司股份做担保。‘

    刘松仁脸色虽然怪异,但看着陈立群,却没有出声反驳。

    ‘接着,最后一份,龙昌地主冯又能冯叔叔他的计划书有些小小的瑕疵,他想建立面膜制造厂。但是,这计划有些漏洞,我们修改了一下。冯叔叔你若是愿意在今年试种植合格芦荟一百亩,我们明年就同意您建造面膜加工厂。‘

    陈立群看向冯又能,‘我们愿意借款三万新币,给冯叔叔先建立芦荟种植基地。‘

    ‘冯叔叔,不知您怎么看?‘

    ‘我,没意见——‘冯又能欣然同意。

    ‘至于其他的叔叔伯伯你们的计划书,不是不行,而是不够完善——‘陈立群看向其他人:‘接下来各位如果真有心思的话,这些项目都要一一修改才能实施。‘

    ‘不知道各位叔叔是否能够等待?‘

    没有中标的地主听到陈立群这么说,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纷纷点头同意,并且在传阅其他三个地主成功的计划书的时候,他们看着别人的计划书,顿时也知道他们的计划书差在哪儿了。

    ‘好,既然大家没有意见的话,那我们这次会议就到这里吧。‘在陈立群的声音中,这为期了差不多一周的借款会议,总算是按照原计划成功实施。

    不过,刚刚结束这个会议,刘松仁就啪啪的跑来找张显谟。

    ‘张老师,这我的计划书怎么变成这样了?水泥厂,建筑公司,我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我怎么开这种公司?‘刘松仁有些着急,他没有想到他的计划书居然变成这样。

    ‘刘老哥,您不用着急,我们这是在送您赚钱的机会——‘面对刘松仁的疑问,张显谟连忙解释。

    而一番解释后,刘松仁总是知道了陈立群给了他一个怎样的赚钱机会。

    这个机会便是修路!

    修路就能赚钱!

    因为他要开水泥厂和建筑公司,县令在中华银行贷款的十万元便可以直接在他开的水泥厂和建筑公司买材料,招人修路。

    修路可是一个费钱废力的基础工程,陈立青他们本来想要自己组建水泥厂和建筑公司的。但奈何他们还有其他事情,脱不开身。就只好把这个赚钱的机会让给刘松仁。

    一方面是因为刘松仁本人人品还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凤山镇算是平越人口第二多地方。劳动力足够,招人修路容易。

    所以,这个便宜便给了刘松仁。

    而刘松仁通过张显谟的解释之后,也知道了他有多么幸运。

    第二天,他就在陈立群他们的介绍之下,那个还未成立的水泥公司,建筑公司就接到了县令柳雨八万新币的一大单生意。

    修建平越到贵阳的公路。

    为期半年,修通公路,然后必须要招上千人一起修建,公司之类给的工资还必须是银行规定的数额。

    总之,陈立青他们成立银行造出来的纸币,算是全部投入修路工程当中。

    而如果工程顺利进行,十万,乃至二三十万新币就会无声无息的通过工人们流入市场,到时候,他们公司发行的新币,才算是真正在平越流通。

    (章节貌似有些水,怪我,想要把银行和基础设施投入说清楚,可说了那么多,发现反而说不清楚了,笔力有些问题。不过在后面,我会继续尝试说清楚钱币与投资流通的问题。陈家建立银行,就是想要发行几百万,上亿的纸币来修建四通八达的公路。而他们也在努力把这些纸币变成真的钱——)

    ;

第九十六章 钱多的改变() 
1910年,4月26曰,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平越至贵阳的道路开始修建。

    几百名工人在平越所有人的注视之下,开始动工。

    平越人民望着城外热火朝天的景象,无不议论。

    ‘听说了吗?县太爷他出钱修建的这条道路,要修建成了,我们平越到省城贵阳的时间能缩减一半,原本需要走一天的,现在走五个小时就能到贵阳了。‘

    人群中,望着动工的道路,突然有人说道。

    ‘当然听说了,县太爷这可是为我们平越做了一件大好事啊。‘人们纷纷回应,开始说起修建道路的好处来。

    如果修好这条路,步行几个小时可到贵阳,骑马坐马车之类的就更快。平时若是要去省城,不仅费时费力,有些时候还需要跋山涉水。一趟下来,起码要两天。

    现在突然缩短至一天可以来回,原本没有见识过省城的,也可以去见见市面。

    那可是省城,这些人不知道修建这条道路的其他好处,但却知道他们可以直达省城,对于这些多少年不曾出过平越范围内,能去一趟省城那就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情了。

    当然,他们不知道,这条路修起来,不仅有经济效应,还有战略意义。

    一年后贵阳读力,那可是一个乱糟糟的局面,若是陈立青他们的军队可以几个小时之内到达贵阳,那贵州以后的政权——

    这算是陈立青早就计划好的事情,现在虽然匆忙上阵,也勉强可以行动了。

    当然,在这之前,修路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通过了贷款程序后,陈立群他们就开始对平越宣传。

    在他们的宣传之下,这一次,县令柳雨可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修建这样一条路,他不仅得到了政绩,还得到百姓之间的名声。

    ‘是啊,是啊,柳大人可是青天大老爷。‘人们纷纷点头,同时也不禁瞧着东门城门头的柳雨。

    柳雨就站在城门头,此时听着人群的议论,他脸上的笑容都灿烂无比。

    ‘不过我好像还听说了,好像这次去修路,也能赚工钱,县太爷他们可是开工资了,这样修路,一天能够得五毛钱的工钱呢!‘人群中又传来这样的声音。

    ‘是吗?五毛钱一天?‘

    人群中顿时又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叹,这个年代,这个时期的贵州,平常工人一天也不过一两毛的工钱,一个月下来三四块,勉强足够养活家人。可现在听说这些工人居然一天工钱五毛,那一个月下来岂不是有十五六块?

    一些以写信,剃头,磨刀的百姓听到了这么高的工资,无不动容。

    ‘当然,那可是新开的建筑公司张贴出来的招工告示,这一次的建筑公司,可是由凤山的刘大老爷当老板,他就是出了名的行善姥爷,给工资他很厚道的。‘那人得意的向周围的人说道。

    ‘哦,那现在刘老爷还招工吗?‘听得这人这么说,一些按捺不住的人纷纷询问。

    ‘当然招工!‘那人高声说道:‘县太爷他可是规定了休这条路要半年修好,几百人修怎么来得及。刘老爷在凤山招工也只招了几百,现在工人缺口还很大呢。‘

    ‘大伙要去赶紧了,听说干的好了,最后还有奖金拿呢——‘这人鼓动道。

    ‘啊,在哪,在哪?‘一些人一听,立马着急,连忙询问。

    ‘就在农产品公司旁边!‘这人也不推脱,急忙就说道。

    顿时,城门上的柳雨等人就看见这群人出现了搔动,纷纷向城外跑去。

    ‘这,立群,我们的工资是不是定得太高了?十万块可是要修上百里路,一天修一里,我们也需要一百天。可工资一天就要去掉伍佰元,我们得钱,够吗?‘

    柳雨也听到了那人的鼓动,瞧着那么多人又要来帮助修建道路,柳雨又高兴,又着急。

    ‘是啊,立群,十万块光是发工资就要去一半,我们还需要买机器,材料等等,这工资是有些高。‘作为建筑公司的新任老板,刘松仁也很担心钱不够,然后他赚什么,他如何还款?

    一时间,城门上的众人也想到这个问题,纷纷看陈立群,而陈立群只是稍稍愣一下,就看着柳雨和刘松仁解释道:‘柳叔叔和刘叔叔你们不用急,钱是会够的,不够我们银行继续借款。‘

    ‘只要路修建起来,我们平越的产品运输得更快,这些钱是迟早能赚回来的。‘

    ‘赚回来?‘

    柳雨他们还是有些不太相信,不过他们却也没有问,看着陈立群如此笃定的样子,应该行吧。他们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路算是修建起来了,而平越修路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也传遍了周边县城。

    周边县城的人却只能看着羡慕,他们可没有平越政斧那么有钱,可以拿出十万块钱来修路。

    而陈立群他们却不管周边县城的羡慕,路修建的工程开启之后,他们却又要为新币流通的事情忙碌起来。

    钱币不是造出来,发行出去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一个项功能——等价交换。

    只有发挥了这项功能,陈立群他们的银行才算是站稳脚跟,否则他们发的钱只会像是抗战后期,人民扛着一袋钱,却只能买一斤米。

    而让钱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唯有一个办法,加大平越货品的供应,提升平越人民的消费需求。让那些工人中的新币,能够买到他们想要买到的东西。

    这样就需要平越有足够多的商品,足够多的生活必须品来供应。

    否则哪些修路工人,拿着高工资,却买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到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中华银行的钱不顶用。

    所以,针对这个矛盾,陈立群发挥了他的所有能力,说动一些地主开办曰常用品工厂。

    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些生活必须品,必须加大供应!

    好在随着冬麦的收获,陈立青的超级农场又升级了,多出来的种子让平越的生活必须品更加丰富。而新出来的冬麦,也是让平越的面粉供应得到充足补充。

    甚至于为了让新币流通,陈立群他们还把香皂在平越降价销售,达到了一毛钱一块。

    蜂窝煤的供应,他们也可以让有工资的家庭先使用,甚至与新出来的牛奶厂,他们也开发出来送奶功能,让平越的百姓,提前过上了有牛奶喝的高品质生活。

    钱嘛——只要百姓他们手中有钱,来自后世的陈立青有足够的办法让平越百姓用钱!

    反正,平越的一切一切,将会随着中华银行钱币的流通,变的越来越好。

    而在这样忙碌的生活当中,时间却是一晃而过。

    这一天,修往贵阳的道路上,工人们突然发现前面快步走来了一个长相姣好的女子。

    ‘大哥,请问你们知道平越怎么走吗?‘女子头上冒汗,嘴唇发干,衣服也有些破烂,不知道这女的究竟遭受到了什么磨难,工人们甚至看到女子的鞋都磨坏了。

    如此好看的女孩,到底是怎么了?看得修路的工人心生怜爱。

    ‘大妹子,先来喝口水吧,平越,我们正是平越的人。‘工人连忙拿来了一瓶水,想让这女孩一点。然而这女孩却笑着拒绝了。

    ‘不,大哥,我不渴,我就是想要知道平越离这里还有多远,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