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中华时代 >

第77部分

大中华时代-第77部分

小说: 大中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开:“你看,西南民报上素园他们刊登了这个消息。“

    “湖南人民已经起来反抗了!“

    陈立群脸色涨得通红,这时再看自家小弟的神色像是看神仙一样,早在一个月前,陈立青就叫陈立群注意一下这方面的消息,更是在陈立群面前预测了内阁组成后清廷的第一个提案。

    想不到,时间来临,这些发展竟然和小弟预想的差不多。

    “铁路国有化,真的出来了!“陈立青没有理会陈立群的兴奋,看着报纸上的消息,他一下子激动的抢过去快速翻阅。

    一边看,陈立青小小拳头一边紧握。

    成了!

    时空不变!

    陈立青那颗悬着的心,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这才放心的落到肚子里。

    他原先还有些担心,会因为他在平越,在上海弄出的那些东西阻碍了历史的车轮,会影响发展。可历史始终是历史,改变不了。铁路国有化着提案一出来,就真的预示了清政斧要灭亡的结局。

    这一提案,简直就是全国变化的导火索。

    走上了这一条路,清政斧可以说是已经半只脚进入了坟墓。

    陈立青没有理会田间的插秧和施放稻田鱼,得到这个消息后,他接下来便马不停蹄的安排了其他事情。

    三天之后,陈家。

    霍元甲被陈立青从瓮安叫了过来。

    “霍师傅。“房间中,陈立青看着霍元甲开口道:“这次叫你过来,我有任务要交给你们了。“

    霍元甲自从去年底替陈立青他们押送枪支弹药过来后,就暂时被陈立青留在了贵州,留在了平越。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霍元甲一直在瓮安,在陈立青他们大舅家的帮助之下,忙着开设一个精武学校。这个学校,专门招收弟子来学武的。吃来朱果后,此时此刻的霍元甲完完全全是一个武林高手,由他来开设一个武馆,替陈立青他们培养特种兵,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霍元甲知晓陈立青的身份,知道陈立青是张太爷的弟子,并且,从吃了朱果后,霍元甲就知道他的命,算是陈立青救的。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的来贵州,帮助陈立青。

    “说吧,立青,只要我能办到的,我绝对不会推脱!“霍元甲眉头都不闪一下,直接挥手答应了。

    上了陈立青他这一条贼船后,霍元甲也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反清,他也是一个热血汉人,早就看清国不舒服了。

    “事情霍师傅绝对能够办到,相信霍师傅也知道了清廷这次搞的铁路国有化,四川人民他们反应很是热烈。所以,这次我希望霍师傅您能带一些人去四川,帮助喻大哥,还有黄大哥他们。“

    “去四川?“霍元甲有些意外。

    “是的,四川,喻大哥和黄大哥两人行动能力好就是好,可有些时候就太不顾身体了。所以我想霍师傅您可以去保护他们。“陈立青说道。

    一月份离开上海的时候,陈立青早就提前把喻培伦和黄复生安排到四川去等待着这次由铁路国有化酿造而成的保路运动。现在,这事情已经如期开始,为了防止这其中出现什么意外,陈立青不放心的把霍元甲这个高手派过去。

    本来按照历史上的命运,喻培伦会在之前的广州起义成为黄花岗烈士的,但由于陈立青的千叮万嘱,喻培伦没有去参加这次起义。所以他成功的逃脱了必死的命运。

    现在的话,他们已经在暗中组织同盟会和哥老会的人进行秘密暴动了,在这些暴力运动的过程中,谁知道会发生一些什么。为了确保保路运动能够兴盛起来,陈立青不得不慎重对待。

    就是因为这次保路运动,湖北的新军才会去四川援助,而由于新军的调离,才会让武昌起义顺利成功。所以,这次的保路运动,事关重大。是一击搞死清政斧的好机会,绝对不能出现半点意外。

    给霍元甲说明各种注意事项后,霍元甲就点清了二十个精武会的成员,外加陈立青的十名亲兵,经过两天的准备,他们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去了四川。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矛盾激发()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成都,岳府街。

    此时的大街上人头涌动,一眼望去,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在街道的尽头之处,一临时高台上,一个男子正拿着一份报纸,声情并茂的大声说着什么,男子每每说上一段话,下面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举起他们的手,大声喊出不愿意。

    近了,可以看清楚这个男子,正是喻培伦。

    只听得他拿着那份报纸说着:“大家看,四国借款合同已经到了,我们好不容易修起来的铁路,就被他们说一句话,就收回去了。我们的钱,他们也不想还了,大家说,这我们能够同意吗?那些瓜娃子,想要独吞我们的钱,大家同意吗?“

    “不同意!“

    “不同意!“

    大街上的人大声的呼喊着,声音破云霄,声势浩大,一时间万人空巷,情势竟然热闹无比。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展,此时的《铁路国有化》政策已经要坚决无比的实施了,其余的地方还好,都被当地的官员镇压下去了。可是唯独四川,在有心人,在有计划的人的推动之下,人民群众的情绪充分被他们调动起来。

    甚至于这个本是农忙的时期,一些农民都被他们鼓动出来游行示威了。

    这些农民当初本来也是不想出钱的,可政斧以各种税收,强行向他们征税,好说歹说是用他们的钱来修建铁路的,他们不想交也交了。

    虽然现在铁路修建还没有影子,他们的钱便被铁路局各种人挪用了。但那也是他们的钱啊!清政斧说铁路国有化,那也得还他们钱啊!

    想要收回铁路权,却不还他们钱,这道理肯定说不通!

    所以,涉及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些农民才如此容易被鼓动。而在另外一处,看着大家被喻培伦如此鼓动,另外一群人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就是要照这个趋势了,否则叫我们退钱,我们拿什么退给大家。“这群人穿着比街道上的农民好多了,看着喻培伦如此会演讲,他们不自觉的点头。

    这一群人,若是有心人注意看会认出他们是川汉铁路公司的一些股东,还有各界谘议局的人员,另外一些,则算是四川立宪派的一些人物。

    他们此刻同样不太同意铁路国有化,照着上面的决定,铁路国有化了就要退各个股东的钱。可是,那些钱,早就被这一群人挪用的挪用,贪污的贪污,叫他们再拿出来,怎么可能!

    由此,这种万人空巷的抗议举动,算是他们默认之下,才会有这么大的局面。

    否则,这般不合法的集会,若是警察出动,各界加强管理,还能在成都进行集会吗?

    “同志们,老乡们,我们是绝不同意朝廷说收回我们的铁路权,就收回我们铁路权。铁路权没有了,中国就没有了,中国没有了,大家就都没有了!所以,我等代表川汉铁路公司准备筹集一个保路协会,组织起来以便向朝廷谈判,大家要是愿意,我们就替大家去谈判,为大家要回欠款。只有我们的声势弄的够大了,朝廷他们才会还我们的钱!“

    在经过一番热情的鼓动演讲之后,喻培伦等人终于露出了他们的真实面目,成立保路会,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团体,才足以有力量向政斧谈判。

    这个提议一被喻培伦说出来,大家一听,便踊跃报名,举手签名,不到几个小时,喻培伦他们准备好的名册便签满了名字。

    今天到场的,可不止广大农民,还有四川各界人士,喻培伦之前就和这些人接触,早就商量好了要建立保路会。此时经过他来说,也是预先安排好的。

    在着安排好的情况之下,四川的保路会,算是成立了。

    这时成立的保路会,算是正常的请命,还没有发展到非得革命得程度。

    “同志们,今天收集到了那么多老乡的签名,明天,明天我们就去衙门请命,大家恐怕又要辛苦了。“晚饭的时候,喻培伦等一行人吃饭的时候,川汉铁路公司的负责人对喻培伦等人表示感谢。

    若是没有喻培伦这群人的鼓动能力,他们这次光是赔款就要赔得倾家荡产。

    国有化铁路,这些商办的商人,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若不继续闹的,他们就没有好下场。

    “没事,大家都是为了乡亲们讨要血汗钱,不辛苦!“起初的保路会当然要纯洁一些,所以在组建初期,倒还是真有热血青年,这些人听到要谈判了,反而越发兴奋。

    喻培伦等人看着大家情绪如此高昂,暗暗点头,同时看着领头的川汉铁路公司的负责人的嘴脸,心头冷笑。

    他恐怕是为数不多知道这些商人内心龌龊的人,不过现在是相互利用,帮他们就帮他们。

    “霍大哥,接下来的几曰,恐怕要辛苦你了。“安排完各项活动后,喻培伦端了一碗酒敬向了霍元甲。

    “没事,培伦,立青可是说了,我的任务是保护好你们,放心吧,立青说了,这趟水你们是越搅得混越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动起义。“霍元甲已经到了成都几曰,这些天,都是他暗中跟着喻培伦等人身边。

    得到霍元甲的保证,喻培伦放了不少心。

    燕京,邮传部。

    “胡闹,退钱,他们倒是想得美!不行,给我传下去,想要退钱,门都没有,只有铁路股票,要就要,不要就算了!“能够如此震怒的自然是现在的邮传部大臣,着名的盛宣怀。

    看到手下递上来的四川人民的谈判决议,他还没有看完,便二话不说仍了出去。

    作为一个在中国官场上浸银已久的商人,他怎么会不知道四川铁路局那些猫腻,叫他拿现钱去填四川的那个无底洞,他怎么可能同意,在他看来,能够给四川人一些股票,那都是他有良心了,否则,这些川人什么都得不到。

    下面的人看着盛宣怀如此震怒,吓得连忙后退。

    其实,若不是盛宣怀在这个时期,这个节点,有如此过于激烈的运动的话,清廷还能支撑很久。

    但是,作为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必须为自己考虑,为大清考虑。铁路国有化,算是他真心为清国考虑的,否则谁会没事管诺大一个中国的铁路情况。

    只是,盛宣怀打死也想不到,他的这一个决策,把清政斧彻底拖向了深渊,而现在他如此强硬的对四川人们的谈判,也只会注定激化越来越严重的矛盾。

    果然,经过盛宣怀的强硬批示,四川总督赵尔丰不得不把消息向喻培伦等人组建的保路会传达。

    消息一传达,川人大哗,接着在保路会和同盟会的鼓动之下,四川全境几乎都爆发了保路游行。

    从六月起的四川,接下来的一系列保路运动,可是吸引了全国的焦点。

    而面对如此焦灼的局面,盛宣怀不但不加以引导劝解,反而还叫赵尔丰严加看管,责令赵尔丰抓住闹事之人。赵尔丰本来还算是一个好官,可夹杂在两方,他实在是不好做人。

    于是在各方都不妥协得情况之下,那积聚尖锐的矛盾,终于在某一个节点上爆发了。

    8月某天早上,宜昌至万县工程段,一些铁路工人正像是往常一样准备继续修建铁路。可是,他们刚刚走到工地上,便发现有许多士兵占领了他们的工地。

    “你们不用修建铁路了,这条铁路,现在已经被国家接收了!“

    这些工人带着疑惑还未走近,那士兵便宣布了这样一个突然的决定!

    盛宣怀他们终于没有耐心和川人继续这样闹下去,终于选择了最后的强硬手段,强行接收铁路。

    于是,这消息传出后,四川大地哗然了。

    而这消息第一时间传到贵州,传到陈立青的耳中的时候,他终于知道,这乱世就要来临了。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开启() 
第一百二十二章

    过去的几个月当中,陈立青一直在家。不过他虽然在家,可四川每天发生什么,他都基本上知道。

    四川的运动,他基本上是全程关注,生怕哪儿出错了。好在除了一些细节发展有些出入之外,大体方向发展下去,是没有任何偏差的。面对四川的保路,清政斧一如既往的强硬。而面对强硬的清政斧,四川人民也针锋相对。

    终于,在两两强硬的碰撞之下,赵尔丰终于为了要保住前程,对请愿的民众开枪了,当场打死四五十人,酿造了成都惨案。在血液添加之下,人民群众那淤积起来的火气,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七月初四。“陈立青放下手中的书信,看着前面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干练男孩,道:“继续和前方保持联系,接下来,我要更加密切的掌握前方的消息。“

    “是,少爷!“只见这人点头后,纵身一跃,就从陈立青房间的窗户跳了出去,几个闪烁间,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七月初四,二哥,喻培伦他们已经准备七月初四在容县宣布读力,发动起义了。“瞧着亲卫的消失,陈立青转头,看着面色凝重的陈立群,缓缓说道。

    亲卫,当初和陈立青一起从上海徒步回来并且经过残酷训练的小乞丐,如今在陈立青的训练之下,已经成为了陈立青的最得力最听话的助手,陈立青每天得到的新消息,都是这些亲卫送达。

    “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么?七月初四,距离现在才三天了,造反——“陈立群看着陈立青,神色凝重。

    造反这个词,两年前他听到肯定会吓一跳,可是经过两年的见识,还有自己家发展军队,陈立群就知道,他们会有这一天,只是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他还是感觉到一种不真实。

    今年,是特殊一年,不仅那些同盟会的人感受到了,就连陈立群也感觉到今年的气氛不同。进入新年后,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是的,最终都要走上这一步的,谁叫清廷不明局势,还是对我们如此强硬。他们以为,他们的约束力还是那么强,可实际上,他们已经自身难保了。“陈立青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