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131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31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六十九章 美中不足() 


第二百七十章 各大工厂(等十分钟在看)() 
环视一周后,莱因哈特开始逐个点名道:?

    “斯柯达工厂!”?

    底下,斯柯达的厂长和首席工程师迅速起立示意。?

    “你们之前提交的报告我看了,”莱因哈特举起桌上以一份报告,摆了摆道:“关于你们把38t坦克生产线改装成38t底盘突击炮的计划我非常满意。我同意,现在马上将原有生产线改装,并且第一时间生产这种能够搭载75毫米炮,正面60毫米倾斜装甲的战车。另外!有条件的话多扩充生产线。有要求就提,我会安排专人解决,但是我要你们保证质量和产量!?”

    想了想以后,莱因哈特接着道:“还有,你们工厂其他的武器生产线也尽快调整,帝国新开发的武器订单都有你们一份。但是记住,要保质保量!”?

    提出要求后,莱因哈特也不失时机的为这家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厂抛出了一个甜枣。

    “你们可以在德国占领军和治理政府的配合下兼并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工厂。当然,目的不能只是扩充你们自己,而是扩大产能。”

    恩威并施,恩为其先。

    为了进一步施恩,莱因哈特微笑着对几位斯柯达工厂的负责人道:“对了,你们厂很多捷克人我都没要求辞退,记着对你们同胞好点,我不想看见你们厂有工人罢工或者反抗分子破坏等一切影响生产的报告出现在我桌上!”?

    听完莱因哈特的一番话后,斯柯达工厂的代表们连忙点头称是。

    在莱因哈特干预下,虽然第三帝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合并有很大影响,但是对斯柯达兵工厂影响却很小。

    当然,在座各位也知道元首这么做到底为的什么。?

    紧接着,莱因哈特继续点名道:

    “蔡司厂,你们现在仍旧主要负责生产各种精密光学器材。但是,你们的产能还是不够。未来的战争是一个消耗资源的无底洞,所以我要求你们尽快组织落实分厂的建设。”

    对于蔡司工厂,莱因哈特同样丝毫不吝惜的许诺道:“在整个德意志控制下的土地上,随便你们选厂址。不过,要给我尽快将分厂建起来。管理也全权交给你们,这里面好处有的是。至于以后,分厂主要负责生产需要大规模装备的3倍镜,6倍镜和低倍望远镜。而你们的总厂,则主要生产安装在战舰上的光学测距仪和坦克的精密光学瞄准设备。具体怎么协调。。。。。。。。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克虏伯工厂,你们也要想办法提高产能。还有!我知道你们还在不死心偷偷研发列车炮。我现在最后再重申一遍,这种东西是没有未来的,不要在上面耗费大量科研资源了!别以为我不知道,嘿嘿。。。。。。。你们厂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你们厂长是我大舅子啊!)?

    想到被自己几次三番坑惨的大舅子,莱因哈特不禁流露出一脸满足的微笑。

    “咳咳。。。。。。。。继续,继续。”莱因哈特很快回过神来,干咳两声后调整心情道:“现在你们的任务是跟斯柯达工厂还有意大利的安莎尔多合作,研发德意志真正需要的武器。无论是海军的大口径舰炮,还是各种步兵炮,我们克虏伯(都是自家产业嘛)跟别人还是有差距的。之前从波兰缴获的法国产155毫米施耐德1928重榴弹炮样品,也都给你们了。你们自己看看差距,然后给我好好改进一下!?”

    莱因哈特说着顿了顿,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又继续说道:?

    “算了,我知道你们对列车炮不死心,谁让我大舅子总对这东西情有独钟呢。那就这样吧,现在海军的仓库里有一批老式大口径海军炮,从8寸到12寸都有,这批炮从今天起划到陆军下面,你们克虏伯工厂可以将其改装成列车炮。但是有两点,一个是要尽快,二是不能影响其他方面的研发和生产!?”

    例行出席,正在一边喝茶看戏的雷德尔,一口红茶差点喷出去:“妈的老子就过来充个人头好不好,怎么就莫名其妙的被打土豪分田地了?这批旧式舰炮的备用炮管,虽然在海军军火库里边也是堆灰,但是好歹也是第三帝国海军的财产,直接划给陆军算哪门子事儿?!?”

    而另一边的国防军将领们,眼睛立马就亮了。比如坐在前排的炮兵上将,嘴咧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本来他们还担心国防军得不到大口径列车炮这种远程压制武器,心里有点小情绪。这突然来了一笔意外之财,立马春光灿烂。海军虽然规模不大,但好歹一直是富贵军种,他们大库里边有不少好东西,像旧式11寸炮,这东西对海军来说已经过时,但是装上铁路运转的轮子,摇身一变就是威力强大的280列车炮。

    其实莱因哈特原本是想直接取消列车炮的,但是考虑到以后的目标有很多要塞,像比利时列日要塞就是个硬骨头,光凭空军轰炸还是不太够。

    再考虑到夜间攻击,气象影响,还有守军的防空火力,有时候空军的打击不尽人意。这时候,就需要这类重炮出场。

    不过莱因哈特表明,也就是看在海军有一批废物可以再利用才这么做的,要是重新研发并制造那还是算了,这批列车炮可能就是最后一批德国制造,再想要,那国防军你们就凭本事去其他国家缴获去吧,你看隔壁法国就有不少,连380毫米的都有,能不能弄到手那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在场还有很多占领区政府官员,你们也给我听好了!不要一门心思的在占领区搜刮,什么东西都打算搬回德国,工业基地你们也想拆了打包带回来再重建,斯柯达厂不是我拦着就特么被给拆了,你们是不是傻?这样来来去去的费不费劲?你们是不是闲的慌,离开德国的土地你们就不会生产东西了?当地有现成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你们非得这么折腾,我们的交通线是保障前线部队后勤的,不是让你们这帮白痴玩过家家大搬家的!?”

第二百七十一章 走神()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能同生,那就共死!() 
没让雷德尔尴尬太久,莱因哈特马上又继续扯过话题(别嫌元首话痨,莱因哈特比历史上那位一个人就能讲一下午的小胡子已经好多了):

    “顺便一说,国内的很多厂家都有些毛病,就是喜欢特立独行。同样是坦克,用的同一份设计图,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战车零件居然有的不通用!比如大众厂生产的火花塞居然安不上亨舍尔的坦克,这种情况简直是在开玩笑!你们知道这对后勤的压力有多大吗??!”

    看起来很生气的说了一通后,莱因哈特揉了揉头发,交代道:“施佩尔呢,站出来让在场的人认识认识。”?

    这时,一个中年男人从位置上站起身来,并谦虚的向所有人点头致意。?

    挥了挥手,莱因哈特露出笑容道:“都认识下,这位就是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主要职责是管理德意志控制下的所有工业生产。他最近的任务就是趁着现在没有战争,统一国内的零件规格。”

    虽然施佩尔早被任命为生产部长了,但在他的头衔前面加上一个“战时”,听上去可就威严多了。

    为了给施佩尔打好基础,莱因哈特还专门换上严肃语气道:“我警告你们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生产厂,研发方还是占领区政府,都不要去挑战施佩尔的权威。施佩尔十多年前就跟随我,我了解他的能力与忠诚。记住,他的指令就是我的指令!”?

    想了想,似乎觉得这样不够,莱因哈特直接拔出自己腰间的配枪交给施佩尔道:“你拿着这个,要有人过分阻碍你,只要你理由充足,可以直接毙了他。之后记得给我补个报告就行。”?

    这是自莱因哈特穿越后就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鲁格手枪,意义非凡。?在第三帝国,不少军政高层都认识这把元首舍不得换的配枪。

    莱因哈特的原话是“我又不上战场,就不必浪费资源时不时换配枪了。”

    在大家眼里,莱因哈特这番话被宣传为带头节俭物资的佳话。

    可那时还在西克特手下当上校的莱因哈特,当初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他连枪都没换好的,就别让他上战场了。。。。。。。。

    回过头来,此时此刻,被如此看中的施佩尔颤抖的接过手枪,郑重的行了个抬手礼:“遵命,我的元首!”?

    当然莱因哈特之所以会这么说这么做,说到底也是看在他的才华和节操上。

    历史上作为小胡子的好基友,施佩尔在调整德国工业产能上付出很多努力,成效也不错,只不过还是弄不动一些大的资本家。

    并且施佩尔发力的那时候,第三帝国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结果历史上他的努力便仅仅是使得第三帝国稍微续命,却没能涅槃重生。

    而这次,莱因哈特直接给他足够的舞台,也替他扫清了大部分障碍。剩下的,就看这个历史上的名人,能不能打开一片全新天地了。?

    最后,莱因哈特缓缓的总结道:“还有很多厂家,比如亨舍尔,梅塞施密特,莱茵钢铁(这些都是自己的产业,好随心控制)等等,因为会议时长有限,我就不一一点名了。反正你们要想办法提高产能,该研发新产品的也照常研发。生产协调上,以后由施佩尔主管,要好好配合他吧。。。。。。。。”

    自此,生产会议告一断落,各大军火商跟占领区政府官员们得意依次退出会场。

    很多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斯柯达工厂是因为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毕竟德国元首已经亲口承认了斯柯达工厂的地位,是作为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军火商和国防军重要的武器供应商。

    这一次,斯柯达算是抱上元首大腿了。

    只凭莱因哈特在会议上的几句话,在场的其他军火巨头们就会收回觊觎斯柯达的贪婪之心。

    而没了这些影响力大的军火巨头,至于剩下的小喽啰,咱们斯柯达不去吞并他们就算好了,还怕他们兼并我们?!

    嘿嘿,其实他们已经拿到元首让斯柯达工厂兼其他几个小工厂,用以扩大生产的命令。

    这可不是鸡毛,是真正的令箭!?

    而毛瑟,蔡司还有其他几大军火商也喜出望外。

    资本家们都是逐利的,而无论是可以肆意扩建开分厂也好,还是未来扩军的巨大订单也好,都预示着他们的未来无限光明。

    当然,前提是第三帝国最后得抗过血腥的二战!?

    为了把这些工业巨头拉上自己的贼船,莱因哈特的政府已经总共向他们发行了100亿纽克的国债。

    这其中,有近一半国债都是被他自己的产业,也就是莱因财团所认购的。

    如果德国输了二战,那身为第三帝国元首的莱因哈特肯定是难逃一死的。到那时,他就算有再多产业,也只能是给战胜国增加可以瓜分的战利品而已。

    所以莱因哈特完全没有任何犹豫,索性就让自己的资产与第三帝国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条船上。

    在未来,这条船要是沉了,他会在昏暗的地下室内承担后果。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为自己的失败,偿还代价。

    若是这条船越造越大,顺利驶过了二战期间的这段历史长河,他便是功成身就!既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也留得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与流传万世的传奇功名!

    本着自己上了船,其他人也得上的原则,莱因哈特费劲心思把所有人的命运与自己,与社会主义工人党,与绝境中的第三帝国捆在了一道。

    剩下50亿的国债,在克虏伯财团的带头下,各大工业巨头也跟着认了不少。当然,莱因哈特也为之拿出了部分掌握在德国政府手里,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油田未来的99年的开采份额,分别抵押给了各个工业巨头。

    如此一来,一旦第三帝国最终失败了。别说99年,德国北部的油田生产份额,一天都不会落在他们手里!

    所有的德国巨头们,若是不能与帝国同富贵,那就只能共毁灭了。。。。。。。

第二百七十三,二百七十四章() 
最后,克虏伯本人倒是表示情绪稳定。

    虽然被批评了几句,但是别忘了这几家厂子里,就克虏伯跟莱因哈特关系最亲密。克虏伯财团现在的三大股东,一个是克虏伯本人,另一个就是莱因哈特。剩下那个,是克虏伯妹妹,身为元首之妻的邦娜。

    所以,莱因哈特就算亏待谁也不可能亏待克虏伯。前段日子,刚从波兰缴获的施耐德155毫米加榴炮,国防军炮兵上将还没见到影,就直接送到克虏伯的工厂去了。?

    至于占领区那帮官员,则是恨不得赶紧回到自己管理的地方,弹冠相庆好日子的到来。

    他们之前对占领区搜刮,只能说是在暗地里进行,就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也拿不到台面上。

    而且很多地方还在进行军事管制,军队的权利最大。只要国防军开口要,他们吃下去多少,就还得吐出来多少。

    但是现在,元首将这种搜刮合理化了!

    况且刚才会议上,国防军的将领们也没敢提出反对。这就意味着,以后此类事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

    当然,莱因哈特说的不能压迫平民,不能搞出反抗组织,他们也会加以注意。

    这些都没关系,反正平民也压不出什么油水来。

    他们的目标,早已经锁定在那些大小资本家身上。再加上国内那些节操甚低的军火商,这帮人的“分厂”会怎么开,完全可想而知。

    无外乎用各种理由强占各个小工厂,然后国内的毛瑟,大众,蔡司等等中的随便一个工业巨头将其变成自己的分厂。

    至于国防军以及党卫军,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毕竟德意志企业生产的强力武器们,最终也都将送到德意志的军队手中。。。。。。。

    等资本家跟官员们都走后,剩下的都是军官了。

    亢奋状态下的莱因哈特,没有停留太久,便立刻接着召开到军事会议。?

    “国防军整体换装你们自己解决,定单早就下了,各大军火供应商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