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155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55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击之后立刻脱离,不要在低空纠缠。按照情报称,我们的飞机性能应该更好,要尽量利用我们爬升性能上的优势打击他们。”德国空军这边的指挥官做最后补充道。

    因为me…109采用直线修形,在构造上合理选用了高强度薄铝板和精密压铸件,使它成为了一款优秀的轻型战斗机,其综合性能甚至远在著名的日本零式战斗机之上,是最难对付的适合“打了就跑”战术的高速战斗机。

    “好的,1号。等会儿我来掩护你。”作为1号僚机的2号me…109战斗机驾驶员说道。

    很快,德国编队中5架长机分别开始俯冲,他们的5架僚机也一同做了轻微的俯冲,在更高的高度上进行支援。

    紧接着,高速下降的德国飞行员们就看见了一团团V字型的小黑点。他们知道,那是英国人的战斗机编队。

    虽然德国空军发现一字横队远比“V”字队更机动灵活,并把这点写进了德空军的战斗条令。但是英国皇家空军却还是一直坚守着“V”字飞行编队的战术。

    “开火!都开火!”

    “我击中一架英国战机了,他正在坠落!哦!该死,差点被九点钟方向的敌机打中!你们都注意点。”

    “我也击中了!”

    。。。。。。。。。。

    德国编队的通讯频道里,顿时热闹起来。按理说,他们是不应该说这么多废话的,可是这个编队除了5架长机参加过波兰战役的老手外,另外5架僚机上都是新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战,所以出现了不应该有的菜鸟毛病

    不等他们高兴太久,三个皇家空军“飓风”战斗机中队的剩余战机纷纷开始转向。英国空军毕竟经验丰富,而且训练也有素,突入其来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们惊慌失措。

    相比于德国新手们的沾沾自喜,英国飞行员的临危不乱更能彰显其素质高超。英国毕竟是超级大国,他们的空军发展也不像德国空军那样经历了一个断层区,在经验与训练水准上,皇家空军完全可以说皆优于德国空军。

    “他们开始转向了,英国人要反击。”

    “够了!够了!拉起操作杆!全体爬升,脱离作战。”

    幸运的是,德国空军me…109的性能优于英国“飓风”战斗机。这一点,直接弥补了德国新人飞行员的部分经验短板。

    于是,英国“飓风”编队笨拙的转向还没完成一半,德军me…109转眼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战斗过程中,英军未有机会发射一发子弹,有的飞行员甚至连敌机都没看见。

    可是,他们却被一共击落了8架战斗机,击伤2架!

    以三倍多于敌机的优势,却落得如此惨败的结局,皇家空军带队长机的指挥官在返中痛苦的反思道:“我们为什么要飞V字编队?就为了飞起来好看!?”

    飞机性能比不上已经够恼火了,因为采用容易被击中的V型密集编队又带来了巨大损失,则更是令人懊悔。

    原本,英军空军司令部认为这样的密集编队覆盖的观察角最大,不易丧失队形,将提高战机生存率。

    可事实恰好相反,因为队形密集,皇家空军的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无暇注意后方,往往到已被德军战斗机咬住开火,英军才发现后面的尾巴,为时晚矣。

    而当作急转弯等机动动作时,英军长机还得加倍小心,必须花在空战中足以定胜负的数秒钟时间提示僚机作准备。否则以如此近的间距,一不留神就会两机相撞。

    英国这边打了败仗的指挥官在心底里默默感叹,虽然德国空军发展缓慢,可他们的战术编队水平倒是可圈可点,值得学习。

    同样的一幕,随着英国皇家空军不断往法国战场拖入“飓风”战斗机,德军不断投入me…109战斗机而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胖子有大担当() 
5月14日拂晓的时候,德国B集团军群的前锋已经击溃了阿尔贝运河当面的3个比利时步兵师与一个装备了重武器的法国集团军,并在当日渡过到了西岸。

    其中,由隆森堡上校指挥的一个装甲团,利用先期渡过西岸的30辆T3坦克(这在刚渡河时,已经是全部能用上的到达装备了。),沿着一条中型公路向前挺进到了西面一个叫卢万的城市。

    在那里,他们与英国远征就蒙哥马利少将的英军第3师第1步兵旅发生遭遇战。

    这场战役发生在晚间,双方都没有摸清楚对方的具体实力,所以也都没有冒然使用全力交锋。

    虽然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但在博克的司令部内,习惯晚睡的军官们却都没有卸下担子睡觉。他们加班加点的部署调遣着战线越拉越开的B集团军群,协调这各部队的进攻步调。

    “将军!隆森堡上校指挥的先头团发来电报,称他们刚被围卢万,正与那里的英军展开交战。”一名作战参谋急匆匆的冲入博克上将的指挥部,给这位晚睡的B集团军群司令汇报着睡前坏消息。

    “先头团被围卢万?!”听到报告的博克心头一惊,难道英军发起反击,并且合围了德军的先头部队?

    虽然被围的只是一个不满员的装甲团,但是这件消息带给博克的震撼却并不在于战斗情况本身。对于指挥一个集团军群数十万大军的他来说,一个不超过千人的小股部队被围,并不是什么大患。这种规模的战斗,放在平常博克甚至都不会多注视一眼。

    可是,如果说实在法军与比利时军节节败退的当下,英国军队要是能对德军打出一场成功的合围战,无疑将极大的鼓舞法、比两国军队的士气,振奋三国联军日益颓废的精神

    哪怕,英军歼灭的只是一小支武器装备都没带全的德军先头部队,战斗规模也并不大。但是,这对于他们的士气却会起到巨大的影响。在此之前,比利时军队与法兰西军队还从没有赢过,更别说成规模歼灭德国军队了。而德军在此前也从未输过,一直保持着不败神话,震慑着三国联军的心理防线。

    “绝对不能让先头团被消灭!”博克迅速决定道:“让第三航空队的空军想办法起飞最新式的fw…190战斗机还有斯图卡轰炸机支援卢万地区,务必迅速解决先头隆森堡上校的危机。”

    “将军,”听到这话,第3航空队留在B集团军群指挥部内的上校联络官神色复杂道:“fw…190是一款白昼用战斗机,还从未有过夜间作战的经验。另外,斯图卡轰炸机的夜间轰炸,也会因为视野问题而很不理想。要空军在夜间起飞战机,实在是。。。。。。。”

    上校联络官说的都是实情。虽然莱因哈特早在空军成立之初,就想要加强他们的夜战能力,可是却一直收效甚微。毕竟,德国空军的起步本来就完,想要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着实不容易。

    本着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原则,第三帝国的空军选择了先搞好白昼作战能力,再用余力想办法解决夜间作战的问题。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德国空军的白天作战力直线爆表,翱翔欧陆竟然暂未遇到敌手,可夜间作战,则是能避免就避免,基本就是处在夜间保持“零作战”的水平上。

    “我当然知道你们空军晚间作战有难处,可我现在必须马上想办法使得卢万地区不会出现整个战役的第一次失败!”博克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声道:“我们一路赢到今天,绝对不能在卢万这个小地方栽跟头!德军的不败神话,绝对不能被打破!”

    博克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房间内侧的墙边,看着那份巨大的法国—比利时地图道:“卢万在这个地图上,不过是一个次要的不能再次要的小型战略节点,就算绕过它也无可厚非。”

    空军留下的那名上校联络官也跟着走到墙边的地图旁,把目光投向了代表比利时的区域内。他找了许久,才算找到了卢万这个细细标注的地名。和那些加大加粗,圈起来的大型城市相比,卢万的确是太小了点。

    “找到位置了?”博克没有转头,侧对着空军上校问道。

    “是的,将军!”上校点了点头回到道:“这的确是个小地方。”

    确认对方找到位置了,博克这才接着道:“不错,这是一个小地方。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地方,却不容有失!看看它的位置,离我们的主力部队隔了一段不可忽视的距离,即便我们让最近的装甲师火速赶去支援,那也得等4个小时以上的赶路时间。”

    上校这次明白了博克让自己看地图的用意,他并不是要说明卢万有多小,而是要告诉自己,卢万离德军大部队有多远。这个距离,只有空军的飞机,才能及时赶去给予支援。

    “属下明白了,我这就向胡戈·施佩勒报告,一定请他立刻想办法安排出一个批次的空中支援。”联络官抿了抿嘴唇,然后保证道。

    他是胡戈·施佩勒最信任的军官之一,同时还是胡戈·施佩勒为空军重点培养的人才,因为年轻,这才被胡戈·施佩勒丢来B集团军群担任空军第三航空队方面的联络官,增加历练与经验。有了他的保证,胡戈·施佩勒那边应该就能赞同这次夜间作战了。

    想到这里,博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的结果,也算是他没有浪费宝贵的十分钟,去给一位小小的上校做讲解了。

    说起来胡戈·施佩勒也算是当代德国空军最胖的高级将领了。因为莱因哈特早早的干掉了历史上德国空军的司令戈林,所以这位有着200斤体重的胡戈·施佩勒上将,就成了第三帝国空军将领里的体重担当。

    大胖子有大担当,这位德国胖子正好就率领这第三帝国空军序列里规模最为巨大的第三航空队,担任航空队司令。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令人恼火的错别字() 
胡戈·施佩勒上将可不像戈不灵(戈林)那样不靠谱。戈林那个两百多斤的胖子,因其在关键时候打下的包票百分百不会灵验,而得到了“戈不灵”这一外号。

    比如即将发生的敦刻尔克作战里,原本历史上戈林夸口能只靠空军消灭英法联军、而未来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里,他又宣称可以靠空投维持第六集团军的补给。而最后的结果是前者未能歼灭英法主力,后者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但胡戈·施佩勒这个同样也有着两百斤的胖子就不一样了。这位将军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曾先后任野战航空第50大队的上尉中队长和第7军团航空指挥官,并因战斗中指挥出色而获双剑霍亨索伦皇家勋章。是个百分之百的老资历,比起戈林这种飞行员出身的空军司令要靠谱许多。

    而他也在1936年就被莱因哈特调任秃鹰军团司令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并在此战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空战指挥能力,借此一步晋升空军上将。

    值得一提的是,胡戈·施佩勒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还利用自己德国将军的身份,在战火中救出了几千名天主教的信徒,使西班牙天主教会永远铭记他的勇敢精神,捞到了大把的好名声。

    同时因为他的秃鹫军团战绩优秀,打到西班牙共和军的空军抬不起头来,就连西班牙的独裁者佛朗哥都专程给他颁发了一枚西班牙十字勋章。

    当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得到了B集团军群司令博克上将发来的夜战请求时,他完全不像历史上戈林那样介怀陆军干涉空军指挥方针,反倒是为了博克的要求,破例组织起了一次空军之前极力避免的夜间战斗。

    于是,在很快得到了胡戈·施佩勒的赞同答复后,已经熬出黑眼圈的博克上将心满意足的拍着空军联络官肩膀道:“太好了,这下我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

    “走开,别打扰我!叫驻卢万的旅长把他们赶出去。”与博克相反的是。已经养成了早睡习惯的蒙哥马利,与前线部队德军在得到交火消息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床上。

    急燎火燎的参谋,本来是紧张无比的来报道军情,但却被冷静过头的蒙哥马利从账内给轰了出来,一时间都有些摸不准情况了。

    他的师长,也太冷静了一点吧!比利时军队正从阿尔贝运河败退。英军右侧的法国集团军也彻底垮了。周围友军遇到德军全都是吓的魂飞魄散,唯独他们英国远征军第3师的师长,居然都为了睡觉的原因都懒得去管来袭德军!

    不得不说,蒙哥马利这种很可能是刻意为之的过分冷静,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至少,他的部队在听到德军来袭时,不像比利时军队那么恐惧。要知道,驻守在英国远征军第3师前方的比利时第10师,在德军隆森堡上校带领的30辆坦克发起第一轮试探性冲锋时,就吓得纷纷溃散或投降了。

    而蒙哥马利的第3师,却能沉稳的应敌。虽然战斗力不比德军强,但他们至少没有一触即溃。甚至,蒙哥马利麾下第一旅的近卫掷弹兵团和皇家北爱尔兰步兵团还通过反击,把隆森堡不足一千人的先头机动部队,给挡在了卢万外围。。。。。。。。

    不错,是挡住了德军,而不是合围了德军!

    “糟糕!我们在电报里发成错别字了!”收到集团军群司令部亲自下达的坚守命令,以及随之而来的空军破例提供夜间支援消息后,先头团的隆森堡上校很快就感觉到不对劲了。

    司令部的反应太大了,打的有些不正常。而且。如果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原因,命令通常是从师部下达,而不是堂堂集团军群司令部下达。

    毕竟集团军群司令部还要管辖各大集团军,各大集团军司令部要指挥各个军,各军部要命令各个师部。然后才是师部指挥团部。如果要集团军群对成百上千的每一个团都事必躬亲的指挥,那巨大的工作量绝对能压垮集团军群司令部。

    所以,一个团部接到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指示,那就一定是有值得集团军群指挥官重视的原因存在与此。

    可是。。。。。。。。他们先头团不过是在卢万和英国军队接触了一下而已,虽然因为保守实力而故意没有发起强攻,但也没有出现任何危机情况。为什么集团军群司令部会亲自对他们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