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202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02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莱因哈特下一个想要大力拉拢的盟友,也已经出现了。

    那就是贝当的维希法国,以及法国强大的海军,贝朗特麾下潜力巨大的法属殖民地军队!

    可以想象,当法国那支世界第五的海军,加入到德版同盟国的阵营,已经残缺不全的英国本土舰队,几乎可以说是毫无胜算打赢英吉利海峡防御战的。

    而一旦贝朗特麾下的法国非洲军团,选择了与德版同盟国合作,那未来隆美尔在非洲可以指望的盟友,就不仅仅是那群不靠谱的意大利友军,还将有一代名将贝朗特的法国大军。

    要知道,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为了满足墨索里尼而得罪看似已经颓废的维希政权,都是与莱因哈特本愿相违背的。

    虽说莱因哈特是暂时稳住了日本,可是,连日本都敢欺负的法国,难道真的像他们以为那样,就是外强中干的垃圾吗?

    如果只单纯的看二战德法战争的结局,那么我们可能就要被法国人的如意小算盘给蒙蔽了。

    其实二战时期的法国综合实力并不弱,只是过于惧怕战争,导致对德国一再忍让,也导致自己备战不力。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可是铆足了劲和德国干架,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凡尔登战役的以命相抵,就是要报普法战争的仇。

    虽然法国也在凡尔登战役中吃了大亏,但最终还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可是这样的胜利究竟值还是不值呢?

    法国人几乎损失了他们一代的年轻人,并且战争所及之处可谓是寸草不生。

    对于当时法国来说,大仇已报,接下来他们想要的,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

    再加上一战法国损失惨重,基本一代年轻人死于战场,人民对于失去亲人十分痛苦,全国上下普遍陷入了厌战情绪,这就导致了法国国内政不稳,所以不论是法国政府,还是法国人民,都不愿意再卷入战争当中,因为战争带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但法国人很清楚,德国力量没有被摧毁,只是被暂时束缚,他们随时有一天又会爆发,再加上美国和苏联人的推波助澜,所以法国人必须寻找同盟保障自己的安全。

    想来想去呢,虽说法国身后已经有了一群弱国跟班了,可还是不如找个大哥安全。

    于是法国就跟当时的超级大国,跟英国好上了。

    至于美国暗中帮助德国,这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一战刚刚结束时,美国抛开凡尔赛合约自己建立了华盛顿体系,便是要对自己的实力进行了加强,其中在海军舰船的吨位上更是将自己和英国强行对等。

    其后,美国聪明的没将德国扼杀,而是贷款支持,让它充当欧洲大陆上的一颗火星,随时可能将欧洲大陆点燃。

    而美国是不会担心德国这颗火星波及到自己的,它大量对德国进行了贷款,任由其陆军和空军进行发展,原因想必也可以猜出一二了。

    就算德国用陆军和空军将欧洲打翻天,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德国拿什么来对付美国,靠他们的坦克开过大西洋在美国东海岸登陆吗?

    各国暗中支持德国,加上鲁尔一战失败后,法国再次深感与德国硬碰硬有多部明智,于是他们的态度开始转变,开始用一战的成功秘诀修建起了马奇诺防线。

    打不过你没关系,只要你也打不过我就行,这便是法国的小算盘。

    可惜,德军越过了马其诺防线,直接抄了法军后路,灭了他们的主力,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法国投降。

    但实际上法国真的输了吗?

    并非如此!

    法国实际上完全是在两头下注,一边是贝当政府跟随德国的维希法国政府,另一边是戴高乐那边跟随英国的自由法国政府。

    在如今这个时空中,他们甚至搞出了第三方势力,也就是贝朗特的阿尔及利亚大军。

    所以,无论这场战争最后,英国与德国到底是谁赢谁输?

    法国,都将是战胜国!

    与其说这个国家太弱,倒不如说他们根本就没下定决心,投入最大实力面对二战。。。。。。。

第四百三十四章 墨索里尼的诚意() 
    一开始,莱因哈特想的是先给予意大利埃及的利益。

    反正,埃及现在还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给就给了。

    另外,莱因哈特也做好了答应,不干涉墨索里尼“新罗马帝国”美梦的心理准备。

    换句话说,他可以不干涉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的行动。前提是,意大利人别侵犯德国的利益就行。

    反正意大利的能耐,莱因哈特也是知道的。他们的陆军,简直就是一切意大利盟友的绝望。

    若是墨索里尼想在巴尔干半岛上大显身手,无非也就是像历史上那样,自以为是的拿希腊开刀。

    和法国战役中,意大利能32个师被法国5个师击溃不同。

    在历史上那出不可思议的意希战争中,意大利陆军的表现,简直更令人叹为观止!

    在原本时空中的那次意希战争,意大利方面的主力,是波拉斯卡指挥的第25主力集团军,下辖第23、51步兵师,第131装甲师,以及滨海战斗旅、第3阿尔卑斯山地师的支援,总兵力约8。5万人,配备163辆坦克、600余门火炮和187架飞机。

    而希腊前线只有西米特罗斯少将指挥的第八步兵师,承担后援和侧翼掩护任务的是西马其顿集群(师级部队)和班都斯团级部队,总兵力不过三万人,而且缺乏坦克、榴弹炮等重武器,至于空军,也基本只是个摆设。

    可结果呢?明明是意大利大举入侵希腊,以强凌弱,用泰山压顶之势对希腊王国发起进攻。

    但打着打着,却变成了希腊陆军反攻,迫使意大利撤退。然后希腊人占领了属于意大利领土的阿尔巴尼亚四分一区域,围困近50万意大利军队!

    被小国吊打啊!

    一想到墨索里尼未来的窘态,莱因哈特都替他感到同情。

    太他么丢人了,这简直就是把意大利人的脸,给按在地上摩擦!

    要不怎么说二战希腊只愿意向德国人投降呢?

    向意大利人投降,好像也是有些让人在面子上实在挂不住。

    那个笑话怎么说的来着?因为希腊只愿意向德国人投降,而当地作战的意大利军队中,没有德国血统的士兵。最后,意大利人偶然找到了当地一个有德国血统的妓女,替他们接受了希腊军队的投降。

    希腊人宁愿承认输给了德国妓女,也不承认输给意大利男人。。。。。。。

    妈的!这段佳话到底谁搞出来的,莱因哈特简直是佩服无比。

    “莱因哈特元首,你有在听我说话吗?”

    在莱因哈特对面,发现他神情好像有些不对劲的墨索里尼,用自己那流利的德语问道。

    “哦?哦!在听,在听,你请继续说。”发现自己想的出神了,莱因哈特也很快收起了内心的狂笑,换上一副自认为最严肃的神情,望着墨索里尼。

    因为墨索里尼本人会德语,所以他与莱因哈特每次会面都不需要带翻译。这就让意大利内部很少有人知道,他们那位领袖在德国元首面前,到底是如何一番自命不凡的姿态。

    “那好,我就继续说了。”墨索里尼顿了顿,确认莱因哈特很认真,至少,表明上很认真的在听自己说话后,继续了他的宣言。

    “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油田,我们意大利王国必须得拿下49%。”墨索里尼倒是没有丝毫客气,一开口就盯上了最近法国人新开发的阿尔及利亚大油田。

    这可是莱因哈特拉拢法国计划最重要的一步计划,要不是为了先让法国人的阿尔及利亚见油,他早就开发非洲真正的第一大油田储备区——利比亚。

    阿尔及利亚这个被莱因哈特故意吹嘘出的“伪非洲第一大油田”,可是用以勾引英国,让丘吉尔寝食难安的。

    英国人不会放任作为德国傀儡的维希政府,开发出一个巨大的油田。因为这样的话,也就意味着德国将可以从维希法国手中拿到庞大的石油,不断供给第三帝国强大的战争机器运作。

    阿尔及利亚油田的任务,是让英法两国结下不可弥补的梁子。这是莱因哈特筹划已久的巨大计划一环,不可能容忍意大利打破。

    连德国都没有过多指染阿尔及利亚油田,只是莱因财团占有了30%的股份,把大部分股份留在法国人手里,给他们希望。

    你意大利人,凭什么开口就要49%的股份?!

    而且听墨索里尼的口气,没要走50%的股份,已经给莱因哈特留够了面子!

    合着你墨索里尼想的是德国百分之51%,意大利百分之49%,意大利还谦虚了点?

    不过没等莱因哈特打住墨索里尼,这位意大利领袖就又开口了。

    “法国战役结束后,意大利应该得到其40%的赔款,以弥补意大利在战争中的损失。”

    莱因哈特只觉得一阵眩晕,合着你们打得臭,损失大,还得要别人法国人来负责咯?

    看着目瞪口呆的莱因哈特,以为对方是不满被意大利分走了赔款不高兴,墨索里尼“贴心”的建议道:“如果德国方面觉得失去了部分资金不满意,可以把法国方面的赔款提高40%,把提高的部分拿给意大利。”

    有趣,实在是有趣!莱因哈特皮笑肉不笑的抬了抬嘴皮:“领袖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统统都答应?”

    “很好很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墨索里尼欣然大悦。

    接下来,墨索里尼果然不客气的接连提出了他的一干要求:

    意大利需要包括法属突尼斯在内的法国部分非洲殖民地。

    意大利要求法国赔偿意大利海军20艘各类军舰。

    意大利要求德国给予法国东部的部分领土。

    意大利要求德国允许意大利享有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

    意大利还要求巴尔干的绝对主导权。

    当然,墨索里尼自认为意大利王国还是非常有诚意的。

    作为回报,意大利将会保证德国地中海的利益,以及德国在法国的主导地位。

    同时,意大利还会英勇的帮助德国,消灭英国在埃及的主力。并且保证,在彻底占领巴尔干之前,不会再提出更多要求。

第四百三十五章 英国舰队() 
    dzz。。。。。。

    莱因哈特现在确认了一件事,墨索里尼根本没有听清自己的语气!

    他刚刚明明说的是“我统统答应?”,用的是反问语气。

    可墨索里尼似乎却理解为了“我统统答应!”,当做了肯定语气。

    实际上,光从墨索里尼这种我想我就要的精神,他已经算得上一位不错的政治家了。

    可以说,墨索里尼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野心与他的手段,都还是合格的。

    只是,但他开始插手军事后,意大利那本来就不厚的军事底子,让墨索里尼的军事无能显得更加突出。

    说起来,墨索里尼能弄出黑衫军来,已经非常不错了。

    作为墨索里尼嫡系的黑衫军,甚至比莱因哈特的党卫军成立更早!

    可惜,当代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就算是真正的凯撒复活都没办法振兴。

    细数意大利在1914年至1940年间,军队历史上最牛逼的军事家们,换做是他们,也拯救不了当今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

    偏偏墨索里尼,这位标准的军事外行,现在却在莱因哈特面前垮下了海口,放话要剿灭非洲的英国军队。

    莱因哈特突然有些纠结,自己是答应墨索里尼好呢,还是不答应好呢?

    。。。。。。。。。。

    站在皇家海军皇家方舟号航母的甲板上,福布斯爵士的表情异常复杂。

    他盯着最新补充到这艘航母上的4架飓风战斗机,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亲眼看着威尔士亲王号沉没,看着胡德号沉没,看着一艘又一艘的主力战列舰,化为海面上的一团绚丽烟火。

    面对的皇家海军一败再败,福布斯爵士已经快失去再打下去的信心了,他已经对皇家海军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被对手戏弄感到麻木。

    哪怕就是他脚下的这艘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北海一战中,损失了几乎全部的剑鱼攻击机,又丢掉了大半的大鹏战斗机,这才勉强带着残兵败将跑路回了英国本土。

    他们灰溜溜的回来,让太多人失望了。

    战列舰的损失,已经不可能在近年内弥补了。可航母中的上百名海军战斗机飞行员损失,也没办法及时补充。

    一方面,新型战斗机的产量完全无法跟上消耗节奏。

    另一方面,空军那边的压力最近也是越来越重,急着要补充战机不说,也没办法匀出宝贵的飞行员给海军用。

    要知道,德国人现在已经开始针对英国沿海地带发起轰炸了。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屡屡得手,炸毁了不少正在安装秘密装备的基地。

    就这样,海军也还要面对德国下一轮的进攻,面对已经拥有了士气以及实力的当今德国公海舰队。

    福布斯爵士现在只能向上帝祈福,希望他们能在下次战争中拥有好的运气,希望英吉利海军的天气,能够不适合德国的航母出航。

    英国皇家海军,聊胜于无的补充了4架飞机,却同时只勉强补充来了3名从空军那里要来的飞行员。

    哪怕是集合了其他3艘幸存航母上的全部剩余战机,皇家方舟号航母的作战能力,现在最多也就只能算是全盛时期的一半左右。

    大型主力战舰的覆没,驱巡战舰的惨重损失,再加上航母舰载机又无法及时补充。。。。。。

    福布斯爵士真的想哭,面对德国海军的下一次进攻,他该拿什么应对?

    不止是福布斯爵士心灰意冷,就连他手下的海军将士们,也潜移默化的逐渐胆怯起来。

    放在以前,英国皇家海军的官兵们,都会挖空心思申请调去大战舰上任职,因为这是晋升或者保命的最佳途径,比起驱逐舰与巡洋舰,那个时候的战列舰更坚固更不容易沉。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福布斯手底下的官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