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349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49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叫着:“我没有叛国,我是忠于苏维埃的!”他对胖中将提出,要求见斯大林。u

757多俘虏了20万苏军() 
    在德国东普鲁士的腊斯登堡,也就是“狼穴”,亲临前沿指挥部的莱因哈特惊喜的发现,斯大林的运气似乎比历史上差了很多。 话句话说,他莱因哈特的运气,现在简直好运爆棚!

    在白俄罗斯与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交战中,陷入巨大包围圈的苏军不但没有像原本历史中那样坚持战斗给德军造成很大伤亡,相反,这一仗赢得异常轻松。

    苏军共有大约49万名士兵被俘、超过2500门大炮及3400辆以上的坦克被击毁或缴获,这个战果比莱因哈特知道的原本历史里那次明斯克围歼战,简直是全面的优化了一遍。

    与他熟知的历史完全相反,包围圈内的苏联西方面军基本没有进行什么顽强抵抗,被德军缴获的技术兵器也比德国统帅部预期高出一大截。更令人欢喜的是,这次明斯克战役中被俘的苏军,比本来的历史上多出了整整20万!

    逃到包围圈外的苏军,只有堪堪5万人左右。

    苏联方面,斯大林派来接收这批西方面军剩余部队指挥权的铁木辛哥司令,与其说接收了一个方面军的残部,倒不如说是接手了一个军的指挥,连集团军都算不上!

    不得不说,西方面军的确是苏联众多方面军总,武器装备最为优良的一支部队。

    按照德国方面一个装甲师的满配标准来看,一个师有324辆坦克就已经算是编制完美的一支有力装甲部队了,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德军的装甲师很多是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

    倒不是因为德国产不出这么多坦克,实在是因为德军装甲部队扩编的速度太快,经常从原有的装甲部队中调人员和装备去当做新装甲师的骨干,导致各装甲师经常被抽走人员坦克。

    另一方面,德国部队几乎长时间处在战争状态下,部队的坦克数量多多少少会不断损耗,导致各师坦克数量总有下滑。

    这么看来,苏联西方面军一口气被击毁与缴获超过3400辆坦克,放在德军中,已经足够10个满配装甲师的装备量!

    莱因哈特对于这些缴获的苏联坦克,一向都是不会拒绝的。尤其是这一仗打下来,最后很多苏联坦克都是直接被苏军打着白旗交付德军的,还不是战场俘获。

    苏联西方面军留在包围圈内的高级将领们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间都在其参谋长克利莫夫斯基赫的带领下,集体对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表示,他们要成建制投降,并交出全部的武器装备弹药以及携带物资。

    其中,苏联西方面军第四坦克师的师长,波塔图尔切夫少将,直接带着战斗力完整的坦克师,完完整整的交出坦克投降了。

    因为这些苏联坦克机动力更强,提前后撤避免了与德军的接触,他们的损失一直很小。这也就导致,在他们投降后,德军一股脑的缴获了几乎整个苏军第四坦克师的全部坦克与装甲车。

    在莱因哈特的要求下,德军对于这些被缴获的装甲武器,早就做好系统的全方位利用准备,无论的深度还是广度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可以说苏军装备的每一种装甲车辆,在当时德军的战斗序列中都可以安插分配进去。

    这样一来,苏联装甲部队,几乎就成为了德军的移动装甲战车兵工厂,让德军德以通过这种缴获补充增加自己的力量,并有效的弥补了自身军工产能的拥堵。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西方面军的前司令巴甫洛夫大将,已经变相的成为了德军的第一个“运输大队长”。

    另外在西方面军内,其余大大小小,上至方面军参谋长,下至各集团军的军长、师长,也都是这样样子,非常爽快的向德军投降了。

    他们交出了武器,让出了驻地,使得博克元帅接下来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白俄罗斯剩余的全境。

    不止是身处中央集团军群指挥部内的博克元帅,就连在“狼穴”的莱因哈特,也抑制不住为中央集团军群这次的胜利而感到狂喜。

    一口气俘虏了近50万苏军,这已经是近乎于疯狂的胜利,刷新了德军当初在波兰进行的合围规模记录,成为新的“史上最大规模围歼战”。

    更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被合围的苏军,是自己放弃抵抗,主动投降的。这就让德军省去了大量清缴包围圈内部队的力气,也避免了大量的伤亡。

    再加上之前西南方面军叛变的7个乌克兰师,大约10万人左右的部队。光是被俘获与叛变的苏军部队,就已经高达70万大关!

    要知道,20年前,德国国防军总兵力才10万人。如今,那支10万人演变而来的军队,已经逼得苏军有70万人不战而降,毫不费力的让敌人少掉70万大军,这个战果,已经值得德国高层骄傲好一阵子了。

    这还不算完,在包围圈里的西方面军投降当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博克元帅就签署了新的作战文件,安排古德里安率领第二装甲兵团直扑斯摩棱斯克打开莫斯科大门的钥匙!

    这个时候的古德里安,已经是大名鼎鼎的“飞毛腿海因茨”了。

    担任第2装甲兵集团军司令的古德里安,和霍斯上将的第3装甲集团军一同归中央集团军群指挥。

    第2装甲兵团的兵力配备有第24装甲军下辖有第3、第4装甲师,第10摩托化步兵师,第1骑兵师。以及第46装甲军下辖有第10装甲师,党卫军祖国步兵师,大德意志步兵团。还有第47装甲军下辖的第17、第18装甲师,第29摩托化步兵师。

    古德里安就是带着这样一支庞大的机动部队,和霍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以钳型攻势打入苏军纵深的后方,并在苏联境内纵深400公里处,即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实施合围行动。

    在完成了这个任务后,古德里安如今剩下的目的,就是要阻止苏军重新收集西方面军残部(虽然也不多了),防止铁木辛哥有足够兵力构成一条新的防线,从而为整个对苏作战奠定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不出意外的话,斯摩棱斯克这个曾经成为拿破仑法军前往莫斯科路上可怕障碍的俄罗斯古城,这一次是难不倒莱因哈特的德军了!u

758坏消息() 
    其实就在博克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古德里安的第

    随后,古德里安也效仿莫德尔当初的战术,派出党卫军祖国步兵师的“影子部队”,乔庄打扮成前线撤下来的苏军士兵,攻占斯摩棱斯克城东的第聂伯河大桥。

    紧接着“影子部队”占领大桥后,第二装甲集团的第29摩托化步兵师便迅速通过大桥,一路冲到距离斯摩棱斯克大约还有20公里远的地点。

    自从明斯克合围战开始,古德里安就感到一切都发展的很顺利,自开战以来的半个月不到,他的装甲部队就飞速地夺取了明斯克,又风风火火地杀往斯摩校斯克。

    中央集团军,在尚未借助西班牙与意大利盟**队的情况下,只依靠自身的力量,就在半个月内横扫了整个白俄罗斯,这速度和古德里安关于“巴巴罗萨”计划的设想也几乎是一模一样。

    作为德国的装甲兵专家,古德里安还设想过很多麻烦,可当他实际参与这场大战后,他惊喜的发觉,自己预期的困难既然还大了不少,实际战况非常顺利。

    反复研究过巴巴罗萨计划的古德里安看来,只要他的第二装甲集团军能够取下斯摩棱斯克,下一个目标就是莫斯科了,如果能保持这种态势,直捣苏联的大本营,拿下苏联似乎连3个月都用不上!

    这个时候,古德里安想起了近期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高层将领间流传的一句话“我们只需要踢一脚,整个如同腐朽建筑的苏联,就会轰然倒塌。”

    或许是战场表现出来的新式太过于一边倒了,就连古德里安现在都有些觉得这话有道理了。

    要不是苏联内部腐朽不可,为什么白俄罗斯近50的苏军会轻易选择投降,又为什么10万乌克兰军人会临阵倒戈投诚同盟国阵营。

    这大概也印证了国内之前提到的,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地区,苏联莫斯科政府很不受欢迎的情报。

    对于古德里安来说,莫斯科政府在白俄罗斯受不受欢迎到时无所谓,反正他的部队都快把俄罗斯境内的斯摩棱斯克很快就拿到手了,等下一步拿下莫斯科,这个不受欢迎的政府就该消失了。

    这个时候的古德里安,只想立刻离开已经距离前线非常近的司令部,更进一步到第一线的部队去,他希望能在部队攻占斯摩棱斯克之后,立刻就进人这座历史名城。

    凑巧的是,上一个这么做的人,叫做“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他因为跑去一线部队,导致各级部队指挥失灵,最后被判以死刑。

    可现在不同于当时,德军也不同于苏军。

    大清洗过后的苏联部队各级指挥官,要是没有上级的命令,基本都不敢自行主张,怯手怯脚,指挥模式及其呆板。

    可与苏军毫无活力的指挥模式不同,德军崇尚“任务式指挥法”。

    像古德里安这类高级将领,只需要安排一个任务下去,具体执行,交给下级军官自己安排就行了。

    德**校出来的指挥官们,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式命令并没有什么难度。

    所以,给各个师的师长丢下一个命令后,古德里安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跟着指挥车前往第一线了。即便真的有什么需要,古德里安也可以随时通过指挥车联系上各级部队。

    就只有,古德里安的车队驶在前线留下的弹坑累累的公路上,在司令部护卫队的装甲车随同下,飞速靠近战事最前沿。

    一路上,古德里安还可以在道路两侧不时见到一队队的苏军战俘。当初在法国已经装够逼的古德里安,这一次终于没有继续在吉普车上喊他那“滚开,我没时间俘虏你们”的嚣张口号。

    在古德里安心底里,他下一个装逼的地点,应该在莫斯科红场!

    突然,古德里安乘坐的吉普车猛地停了下来,坐在前座的古德里安欠身差点撞到挡风玻璃。

    还好他没有起身装逼喊话,不然这个猛地刹车,非把他甩出车去不可。

    “怎么回事?”古德里安朝他的吉普车车前方喊道。

    车队的前卫车上很快下来一名军官,小跑过来向古德里安报告道:“司令,我们在前方发现了苏联的飞机。这很危险!”

    “哦?”意识到车队在苏军飞机的威胁下确实危险后,古德里安飞速地扫了一下周围环境,几秒后便命令道:“传我命令,整个车队马上驶进右侧前方那片树林!”

    “是!”那么军官立正敬礼道。

    随后,在军官的协调下,车队开始迅速向树林移动。

    而就在古德里安的座车,跟随前卫车刚刚进人树林后,苏军飞机丢下的炸弹就落在了刚才他们经过的公路上,后卫的几辆车由于已经来不及躲避了,车上的德军人员只好弃车徒步向树林跑了过来。

    紧接着,苏联飞机也掉头对着茂密的树林胡乱扫射了一面,不过看见这样乱扫射确实没什么效果后,他们也就飞走了。

    树林里,躲过一劫的古德里安看了看已经全部进入树林的车队与人员,就觉得干脆趁着这个突发事件造成的现有情况,先让大家在树林靠着树里休息一下,顾便清点人数处理伤员。

    于是,他走下车找了一颗茂盛的大树旁坐了下来,摊开军用地图,标上刚才通讯确认后的几个第二装甲集团军的师,已经到达的位置。

    就在古德里安标注各师位置的时候,他的参谋又跑来报告了一个好消息:“报告司令,我们车队的人员没有伤亡。”

    听到这个好消息的古德里安笑了笑,正准备命令车队半个小时后继续前进,却突然看到又有另一辆不属于他们车队的吉普车钻进了这片树林。

    那辆车上跑下一位年轻的参谋,一下车就大声问:“这里是不是司令部?古德里安将军在不在?”

    古德里安闻言迎了上去:“我是古德里安》”

    军官一看连忙立正:“嘿,莱因哈特!“

    “你是哪个部队的?

    “第29摩托化步兵师通讯参谋列夫希茨中尉向您报告|”“你们师的通讯参谋不是戈尔尼格上尉吗?”

    “戈尔尼格上尉已经不幸牺牲了,将军。我是他的副官。师部遭到俄国人的偷袭,牺牲了很多参谋人员,师部的电台全都丢了。u

759以攻对攻() 
    古德里安的紧张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自从德军全线反击以来,,苏军基本就没有过任何反击行动。

    如今突然传来苏军突袭的消息。而且这样的突袭还造成了一个师指挥部的严重损失,大量师部参谋阵亡,就连电台都全部损坏,只能靠通讯官过来传递消息。

    所以,古德里安的第一反应就是询问,第29师先在状况如何?被苏军的袭击打到什么位置上?有没有出现大规模后撤?

    不过,古德里安的担心显然多余了。听到他的询问,那名29师来的通讯军官立刻挺起了胸膛,大声地汇报起来:“报告,我师已经攻克了斯摩棱斯克城,师长命令我来向司令部报告,请求迅速派出兵力支援我们,防止敌人反扑。”

    “你们师拿下斯摩棱斯克了?”古德里安有些惊讶,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再次确定道:“如果你们已经进城,我现在就可以调第42师过去支援你们的布防任务。”

    “是的,我们已经攻占了整个斯摩棱斯克城,但城外东部还存在一些苏军残兵,在不断反击,试图夺回这里。”列夫希茨骄傲的大声说道。

    原来如此!

    怪不得苏军竟然都拼命发起强力反击了,这全是被逼的啊!

    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屏障,落到的德军手里,苏军自然得拼命夺回来。否则的话,他们与德军拼命的下一个位置,就该在苏联的首都莫斯科前沿了!

    古德里安非常高兴,连他自己都没想到29师能如此神速的完成任务。

    而且,他从通讯官列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