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39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9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盖世太保的联络官,也并没有因为对方是意大利的二号领袖就有所畏惧。整个汇报流程,就像是一次普通的公司会议一般。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罗西这个意大利副领袖,之所以爬到今天的位置,靠的全是当初盖世太保的支持。

    而且,墨索里尼曾经那次出卖让他缺乏安全感。但德国盖世太保的及时救场,却给了他一种盖世太保无所不能的错觉。

    两相对比,罗西自然而然得出了盖世太保的意大利负责人,比黑衫党的意大利副领袖,含金量要高出许多的结论。

    完成好墨索里尼交代的任务,有被当做替罪羊的风险。做好盖世太保的任务,就能得到盖世太保的保护。傻子都知道该站在哪个队伍。

    更何况,那位德国元首已经向罗西承诺,等将来的某一天干掉墨索里尼后,就会帮助罗西登上意大利一把手的位置。

    既能报当初被墨索里尼无耻出卖的仇,又能顺带走到意大利国内的权利巅峰。莱因哈特的许诺可以说正中罗西的软肋,使得这位意大利的盖世太保头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德国方面的所有要求。

    而这次对英国图灵的陷害,就是莱因哈特对派发罗西的重要任务之一。

    事实上,对于图灵是同性恋这件事,莱因哈特本人是持强烈支持态度的。大家都吃素了,他才有肉吃嘛。

    不过,鉴于这一世的莱因哈特,已经有了一个温柔美丽的妻子。而且图灵这个德国恩格玛密码的祸患,也必须尽早除掉。

    所以“图灵之荡行动”便横空出世了。

    ……

    “我要报警,图灵强歼了我。”英国伦敦的半夜十二点,警察局迎来了意大利留学生贝克斯·阿历桑德罗的报案。阿历桑德罗声称,他的校友图灵把他强歼了。

    这在当时立即就引起了警局的注意。按照英格兰的法律,同性恋发生这种行为被视为严重罪行,要判处重刑。

    之后,甚至连正在英国议会预选委员会任职的张伯伦都对此事件表达了热切的关注。

    而刚遭遇车祸不久,好不容易康复出院的丘吉尔,更是在听到最新消息后,又一头倒进了医院。

    这个让丘吉尔听完就昏过去的消息,是由恶趣味的莱因哈特从柏林发电,通过罗马转接命令,下达到了伦敦的阿历桑德罗那里的指示造成。

    伦敦日报最新消息,被图灵强歼的阿历桑德罗事实上也是一个男同性恋。而阿历桑德罗真正喜欢的对象,是另一位叫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的胖子。

    这种恶趣味的流言,流传速度极快。几乎是一夜间,就传遍了伦敦的大街小巷。

    英国人民在惊叹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图灵悍然强歼阿历桑德罗的同时,也为阿历桑德罗的审美观感到不可思议,他怎么会喜欢一个死胖子?!

    就算是同性恋,也应该喜欢帅气一点的图灵更正常吧。

    可惜,这个有着恶心审美观的阿历桑德罗却没有被审判。因为他是“可怜”的受害者。

    而另外两个人却因为他的原因倒了大霉。

    图灵自然不用说,肯定难逃一死。而无辜的丘吉尔,却因为这件事,给他的政治前途带来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到现在,丘吉尔还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导致伤势恶化,躺在病床上呻吟。

    最后英国政府也果然没有让莱因哈特失望。

    原本历史中的英国政府,尚且能把为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图灵逼迫致死。

    这一次,对待完全没有任何大名气的图灵,英国政府更是选择用公开处决的方式对待这个未来的科学精英。理由是,这样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避免类似的事发生。

    可以想象,当消息传到莱因哈特耳中的时候,他有多么幸福。还有什么事,比敌人自断一臂更值得庆祝呢?

    当天晚上,这个莱因哈特为了庆祝“图灵之荡行动”的成功,在克虏伯的山庄大摆宴席。

    当然真正的庆祝理由是不会摆在台面上的。这次庆祝,明面上的理由是祝贺莱因哈特与邦娜结婚9周年3个月零7天的纪念日。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这个扯淡的庆祝理由。任然有不少前来参加宴席的大人物,可以说,德国的各界高层几乎都来了。

    上至德国当代总统古斯塔夫,下到柏林市警察局的局长摩斯,全都专程抽空赶来这场宴席。

    德国各大报社更是争相报道,把莱因哈特随口提起庆祝的纪念日,描绘成当代德国爱情典范的象征。

    当远在意大利的罗西看到次日的报纸时,他当即便庆幸的开了一瓶高级红酒庆祝。

    在罗西看来,德国的局势已经很明确了。未来的德国领袖,或者说现在德国的实际领导者,都将是他罗西的秘密上司,盖世太保的直接效忠对象——莱因哈特。

    除了罗西之外,此刻还有很多人也在为自己上对了船,站对了队而欢呼。

    然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图灵,却只能孤单待在冰冷的监狱中,度过最后的时光。

    在被公开处决的前一天晚上,图灵自杀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监狱中拿到剧毒的氰化钾。

    当时只有远在柏林的莱因哈特,和不超过50名盖世太保的成员知道。毒药,是盖世太保买通一名狱警送进去的。

    这是莱因哈特对图灵的一点点补偿。为了德国的利益,莱因哈特不得不陷害这位智慧的科学家。

    让他选择一个有尊严点的死法,是莱因哈特唯一可以为图灵做的。

第七十七章 一刻不停的武装() 
与英国人逼死图灵自毁长城相反,德国方面却在一刻不停的武装自己。

    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谁都知道德国的国防军一直在暗中壮大,可谁都不清楚现在的德国国防军强大到了何种地步,除了德国人自己。

    经济方面,德国重用经济天才沙赫特,加之莱因哈特的预警,躲过了那场席卷欧洲的金融危机。

    生产方面,德国总统古斯塔夫在莱因哈特的建议下,破格提拔年仅27岁的施佩尔。

    作为一名建筑师的施佩尔,在递交了一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入党申请书后,次日就被任命为军需部的副部长。

    随后,这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很快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在施佩尔的双岗轮班制改革下,国防军新研发的MG32机枪生产效率整整提高了80%。

    由于MG32是一种通用型的轻机枪,避开了凡尔赛条约不允许德国生产重机枪的限制,所以这是一款可以明目张胆大量生产的武器。因此施佩尔的工作也相对顺利。

    虽然是作为一挺气冷式的轻机枪设计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MG32的战斗力比不上传统重机枪。

    在莱因哈特的建议与指导下,德国枪械专家施坦格比历史上提前2年研制出了MG32轻机枪。

    与历史上的MG34相比,MG32同样是一款“可以当重机枪使用的轻机枪”。

    MG32在设计上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75弹鼓供弹。使用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还能双枪联装使用。

    这挺通用机枪,若使用两脚架,配备75发弹鼓即可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若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即可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若装上装甲车辆,还能当车载机枪用。

    然而细心的施佩尔还是很快发现了MG32的重大缺点,MG32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

    虽然通过轮班制,施佩尔解决了工时问题。但是按照现有工艺采用机械加工MG32,要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必须克服的缺陷。

    在收到施佩尔的报告后,莱因哈特很快就给施佩尔送去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格鲁诺夫博士。

    根据格鲁诺夫博士的提案,德国改进出一种采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新版本MG33机枪。相比MG32,新版的MG33更加节省材料和工时。

    从外观上看,MG33完全不符合德国一贯以来严谨精密的武器生产路线。倒是更像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

    然而由于MG33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造价只有MG32的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2的百分之五十。德国军需部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款更便宜实用的“丑八怪”。

    与步兵的武器研发相比,装甲部队的坦克之路要艰辛的多。虽然莱因哈特早在5年前就拿出了后世3号坦克与T34坦克的图纸。但由于技术储备不足等等愿意,这两种坦克的生产被一拖再拖。

    直到1931年,莱因集团下属的奔驰公司才开始成规模的生产3号坦克。而且仅仅生产了150辆后便停产了。

    由于T3坦克的生产线开始建立,原本就是用来迷惑苏联的3号坦克生产被全面叫停。

    已经生产出来的150辆3号坦克,被秘密送到苏联的塔科山学校用作装甲兵的训练。

    未来,这批坦克还将被莱因哈特出口到罗马尼亚换取石油资源。

    而已经建立好的3号坦克生产线,被莱因哈特直接改为生产一种以三号坦克底盘为基础,搭配开放式车顶新式支援火炮,也就是后世著名的3号突击炮。

    毫无创意的莱因哈特,沿用了3号突击炮这个历史上的名字。对此,德国的设计师们也懒得和这个喜欢凭感觉命名武器的元首争辩什么。

    虽然利用固定炮塔替代坦克的旋转炮塔的3号突击炮样子没坦克霸气。比坦克的机动性低,防护力差。

    但是已经秘密升为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在和莱因哈特交流后一致认为,这是一种适合攻击敌人步兵、重武器和据点要塞的实用战车武器,且可以增加步兵师的反坦克能力。

    加上3号突击炮结构没有坦克复杂,制造简单并低廉等原因。这款具有支援步兵性质的战车,仍然被批量生产。

    丑陋的MG33轻机枪,低矮难看的3号突击炮。仿佛莱因哈特正在把德国陆军的武器研发,从美观精密的康庄大道一步步拉上丑陋粗糙的不归路上。

    但实际上,使用同样多的资金与资源,如今德国军需部的生产量却硬生生的拔高了百分之三十五。这对德国即将展开的大扩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德国从苏联低价进口加工了大量钢铁,甚至还在瑞典买入了不少的铁矿石。可现在,德国对钢铁的需求仍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陆军虽然处处都在节约使用钢铁资源生产新式武器,可庞大的消耗基数却实实在在的摆在一旁。

    而德国海军,在经历了那场保住了面子,丢掉了里子的彩虹行动后。更是发了疯的造新军舰,补上巨大的军舰缺口。

    表面上看莱因哈特英国的秘密签署协定中规定,德国的海军总吨位不能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百分之二十五,这似乎限制了德国海军的发展。

    可实际上,经历完彩虹行动后的德国海军,总吨位连英国皇家海军的百分之十都不到。

    德国海军想要达到英国皇家海军百分之二十五的规模,那还得开足马力下水新军舰才行。

    而一向被看做发迹于海军的莱因哈特,也的确不准备亏待这个自己穿越后第一个接触的军种。

    最近几年,陆军暗中生产装甲部队消耗的钢材,不过是用在制造新式军舰上消耗的钢材零头而已。

第七十八章 就职总理() 
1933年1月30日,是德国历史上记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元首莱因哈特,众望所归的当上了德国总理。

    这位即将30岁的德国最年轻上将,一瞬间又多了一个最年轻总理的头衔。

    为此,许多国家的领导都送出了他们的祝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甚至寄来了一封亲笔写的祝贺信。

    要知道,当初古斯塔夫就职德国总统的时候,斯大林也不过是说了一声礼节性的祝贺。如今,他对一名小小的德国总理就职,却反倒表现出过度的热情。

    当然,斯大林这么做,于公于私都是说得通的。

    于公讲,跟德国暗中合作多年的斯大林清楚的感觉到,莱因哈特在德国的势力与影响力,绝不止是普通一名总理那样。某种程度上来说,莱因哈特的态度就能代表整个德国高层的态度。

    于私讲,当初在图哈切夫斯基把苏波战争失败的责任全部退给他时,也是莱因哈特指名道姓的要求与他合作,才保住了他当时的地位。

    而后,莱因哈特命令德国塔克山学校的德国学员,在斯大林的安排下绕开苏联国内人员,秘密干掉了斯大林的竞争对手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达可夫等人。这一举动,更是直接帮助斯大林登上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宝座。

    虽然斯大林对莱因哈特的提防与日俱增,但从表面上来看,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和莱因哈特简直就像是世界上最亲密的战友。

    而到了1933年4月的时候,德国海军下水了第12艘新式的驱逐舰,进一步加速了德国海军的重建工作,架起了未来德国海军的骨架。

    12艘新式驱逐舰,都是在莱因哈特的监督下生产的。这种削弱了炮战能力的新驱逐舰,在防空能力上却有着极大的加强,而且还配备了一款叫做“声呐”的新式反潜设备。

    在莱因哈特这位“海军出身派”的干预下,德国造船场采用了新的流水线制造法,生产了12艘一模一样的新式驱逐舰。这样的制造方式经过验证,可以极大的提升造船效率。

    而且培训后的驱逐舰水兵,可以在将来的任意一艘新造驱逐舰上熟练工作。一旦他们积累了足够经验,就可以调到新的驱逐舰上,带领没有经验的新兵掌握使用方式。

    也就是说,德国日后每下水一艘新驱逐舰,就能迅速配备齐可以熟练操纵的骨干人员。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次的新驱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