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106部分

明宦-第106部分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新皇登基,眼看着已是权柄在手,却没想到会因为一个熊廷弼,竟闹出了如今的局面。

    “如今之计,也只有顺势而为了。”,沉默半晌之后,赵南星终于开了口:“那唐旭虽然在朝野间颇有些贤名,可毕竟不是我同道中人,即便没有今日之事,日后也难免会生出纷争来。”

    “赵大人也要上疏参那唐旭?”,虽然赵南星没有明说出来,可是从他口中的话里,魏大中仍然多少能听出几分意思。

    “赵某这一回,怕是中了那骆思恭的圈套了。”,仔细思量一阵,赵南星终于发现其中的蹊跷之处。

    当日那骆思恭把那份卷宗交给自己时,曾经斩钉截铁的说过,只交给了自己一人。可如今看来,王象春手上那一份,约莫也同样是出自骆思恭之手。否则以王象春当年仅仅一上林苑典薄,如今也只是兵部员外郎的身份,如何会对刑狱之事知之甚多。

    “只不过,这唐近贤平日里看似正人君子,却没想到也曾做过这等勾当。”,等略静下心来,再看几眼手上的卷宗,赵南星也是禁不住轻轻的摇了摇头。

    “你替我寻几个人来,再把这卷宗抄录一份,送到刑部侍郎邹元标邹大人那里去。”,又沉吟半晌,赵南星方才是继续开了口:“吩咐他再查验一番之后,若是无误,也与我一同上疏。”

    “那辽东之事,又该如何?”,魏大中也没想到,似乎转眼之间,朝廷里就要转了风向。

    原本奏疏上的来来回回,都是冲着熊廷弼去的,可是几乎是顷刻之间,却就要换成了唐旭。

    “辽东之事乃是大局,自然不可不顾。”,赵南星听了魏大中的话,却是连连摇头。

    “只是你却不知,如今参奏这唐近贤,其实也就是在参奏熊廷弼。”,说到这里,赵南星阴沉了许久的颜面上,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

    “下官不解,还请大人明示。”,魏大中虽然曾经听说过,那唐旭和熊廷弼曾经有过几分交情。可毕竟唐旭是唐旭,熊廷弼是熊廷弼,唐旭勾筑冤狱的事情,不可能和熊廷弼扯上关系,而辽东的战事,也与唐旭无关。

    “我等看这唐近贤,向来觉得他是无党无私,可是如今想来,其实并非如此。”,赵南星在魏大中面前,也不隐瞒,开口娓娓道来。

    “哦?”,魏大中诧异的张了张口。

    唐大人入仕途,如今已是一年有余。虽然在这一年多里,唐大人多少也算是结纳了不少好友。可是这些好友里头,大多却只是像杨光夔,傅仁贵,这样在朝廷里只能算是三脚猫的角色。

    甚至有好几次,魏大中还曾经看见唐旭与杨光夔一起,在崇文门外与一群民家子弟斗蛐虫儿玩。

    只不过,再仔细想想,魏大中却又觉得有几分奇怪。这样的子弟,不给他戴上个胸无大志的纨绔名头就已经算是客气了,偏偏他在京城里头,名声一向都还不错。

    虽然隐约觉得确实有哪里不对劲,可是一时间魏大中却也说不出来。

    “若依我看,这唐旭不但有党,此党更是在朝廷里算得上是第一等。”,赵南星又在公房里走了一个来回,等转回身来的时候,朝着魏大中伸出了一个大拇指。

    “此话怎说?”,魏大中愕然的张开了口,几乎再也合不回去。

    “你且是想想,这唐旭平日里的交往,都是哪些人物?”,赵南星侧过了脑袋,直直的看着魏大中。

    “若依下官所闻,这唐旭如今在朝廷里最交好的,无非是孙承宗和杨光夔。”,魏大中既然是兵科的给事中,这些朝廷里的闲事逸闻,多少也曾经听说过一些。

    “不止是这两人。”,赵南星又摇了摇头:“还有马谦,邹义,王安,曹化淳,如今还更多了一个朱国祚。”

    “这些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有一件事情却是相似。”

    “都是当今皇上身边的人。”,魏大中略一思量,一句话从口中脱口而出。

    “不错。”,赵南星这回终于点了点头:“马谦,邹义,王安,曹化淳,这些个都是皇上身边的内侍,自然不必多说。”

    “那孙承宗和朱国祚,当年在皇上潜邸时,都做过东宫的侍讲,而那杨光夔更是荣昌长公主家中的独子。”

    “大人可是想说,这唐旭想做一个弄臣?”,魏大中木凳口呆,几乎说不出话来。

    “是不是想做弄臣,你我也无法断言。”,赵大人如今虽然是对唐大人有些意见,可是大体上好歹还算是公允。

    “只不过若说他无党,便就错了。”,赵南星招了招手,示意魏大中也暂且坐下说话:“此人的党,便就是当今皇上的臣党。”

    “这这”,魏大中口中,已是变得有些口吃:“皇上既贵为天子,又怎会自个在朝廷里结党营私。”

    

第162章 东林先训() 
赵南星突然伸出一根食指,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随即警觉的朝着左右看了几眼,立刻又走到了门边,将公房的门扇掩上。

    “孔时既也是我东林中人,又怎可忘记了先师的教诲。”,等确信周围没有闲人,再把房门掩上之后,赵南星方才是松了一口气。

    “先师当年曾经在书院门外悬挂过一副对联,如今也是仍在,孔时可是记得?”

    “可是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魏大中只是略一思量,立刻便就念了出来。

    “不错。”,赵南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先师创建东林书院之始,便是要养天下读书人之浩然正气。”

    “若放到朝廷里头,便是要辅佐天子,匡扶社稷。”

    “自古以来,凡是天下繁荣盛世,莫不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先师毕生所愿,约莫也是如此。”

    “大人的意思可是说,当今皇上想要乾纲独断?”,魏大中咽了一下口水,从嗓子里挤出一句话来。

    “如今倒还不至于。”,赵南星又摆了摆手,脸上也并不急切。

    “当年皇上还只是皇太子之间,我东林便就鼎力相助,也是看重了当今皇上的秉量淳厚。否则以福王之聪慧,也未必不能做一圣明天子。”

    赵南星说话间虽然没再有什么反应,可是魏大中听到耳里,却是忍不住也朝着四周看了几眼,仿佛在担心隔墙有耳。

    “只不过,皇上仁厚,虽然未必会有杀人之心,可座下的猛兽却未必能受感化,消了那伤人之意。”

    “如今这唐旭,虽仍只不过是一锦衣卫指挥同知,科举场上,更是连个举人的功名也无,便就已经有这许多人为他摇旗呐喊。日后他若是高官厚爵,权倾天下,即便是皇上,也未必不会受他的蛊惑。”

    “这一回,我等若是参他,皇上必定是想保他。既然如今这唐旭凶相还未尽露,日后便也未必没有悔改之意。如此一来,我等不妨暂且先与皇上做个交易,也好使这唐近贤知道,这天下的读书人里,浩然正气尚存。”

    “赵大人的意思,可是要皇上用那熊廷弼的前程,来换这唐旭的前程?”,赵南星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魏大中自然也就没有再听不明白的道理。

    “不错。”赵南星微微点头回道:“若是那唐旭与熊廷弼两人中,只能留一人在,皇上八成会留用唐旭,如此一来,辽东仍是可落我等掌握。”

    “此虽是一条妙计,却也是一着险棋。”,虽然觉得赵南星说的有几分道理,可是魏大中仍是由不住忧心忡忡。

    “若非如此,我大明朝何以能做到‘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赵南星的眼中,却仿佛像是决心已下:“即便今日没有唐旭,日后也难免不会有张旭,王旭。”

    “当年武宗皇帝即位之初,不也是曾想励精图治,最终却是毁在了江彬之流的手上。”

    “大人既然有吩咐,下官们尽力去做便是。”,魏大中虽是点了点头,可是心里却也禁不住微微叹了口气。

    江彬之流,难道这位唐大人,果真不堪如此?

    正阳门,锦衣卫同知房。

    “唐贤弟何来之迟”,唐大人刚刚点过了卯,还没来得及迈进同知房里,便看见杨光夔从屋子里窜了出来。

    自从唐大人到了这锦衣卫里之后,这间同知房里,便几乎就像是成了唐旭和杨光夔两人共用的公事房。甚至对于杨光夔的鸠占鹊巢,反客为主,唐大人都也已经有些习惯了。

    “昨日晚间,我已经是派遣亲信去过了刑部大牢和几个案犯家中,如今他们都说认得那姜平。”待唐旭走进门间,跟在身边的杨光夔,便立刻压低了声音,向着唐旭说道。

    “哦,你如何做到的?”,唐旭微微有些惊讶,且不说一夜间能让这么多人窜好了口供,就凭半夜还能派人潜入刑部大牢这么一招,便就说明这位杨小都爷,多少还是有些手段的。

    “正如你所说,威逼利诱罢了。”,杨光夔嘿嘿笑了几声,面上浮现出几丝自得。

    威逼利诱的手段虽然简单,却是有效。即便是天下行大事者,所熟用的其实也不过是这么几招罢了。

    “多谢了。”,唐旭抬起手来,朝着杨光夔拱了拱手。

    唐大人毕竟是人,不是神。这一回几乎因为从前的疏漏几乎酿成大祸,即便是唐大人自己,心里头也是隐隐觉得有几分惭愧。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日后无论在哪里行走,还是要更小心谨慎些的好。

    “也亏得昨日尽早行事。”,不知怎得,杨光夔说起话来的时候,似乎仍然是心有余悸:“若是拖到了今日,只怕便是不可收拾了。”

    “哦?”,唐大人才是刚刚回到锦衣卫里,除了点卯时的值官,第一个见到的便就是杨光夔,所以自然有些闹不清楚情形。

    “昨日晚间的时候,那赵南星已是和刑部侍郎邹元标一同上疏参了你”

    “邹元标?”,唐大人有些惊诧。

    在如今的京城里头,新任的刑部侍郎邹元标,向来有公正耿直的名声,对于此人,即便是唐旭也颇有些敬重,为何也和赵南星窜通起来,一同参奏自己。

    可是再略一想,唐大人却又未免哑然失笑。毕竟是屁股决定脑袋,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想,自然是觉得赵大人和邹大人是在为难自己。

    但实际上再仔细算来,虽然姜鲲鹏曾经对自己多有算计,在姜平那件案子上,徇私枉法的确实是自己。如今又有证据在手,邹大人自然要秉公执法。

    “熊大人那里,情形如何?”,不过,就算有赵南星和邹元标一同参奏了自己,唐大人却已经大体心安了几分。

    虽然赵南星有卷宗为证,但是如果要回头彻查起来,也还是要以如今大牢里罪囚的供词为准。杨光夔平日虽然看起来轻佻,可是真正做起事情来,唐旭却知道此人还算是稳重,他既然说搞定了,那么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

    到时候自己大不了舍出名声去耍一次赖皮,来个死不认账,至少也能把这件案子折腾成一桩嘴皮上的来回。若是逼急了,来个倒打一耙,说是有人指使,故意漏写或是丢弃了姜平的姓名,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既然自己这里的形势暂且还能稳住,唐大人的心思,自然是要放回到熊廷弼那边去。

    “如今除了姚宗文和他那几个浙中的好友,其余的折子都已是朝你来了。”,兴许是对自己的手段有些信心,杨光夔说起这段话来的时候,脸上的神情也极是放松。

    “都冲着我来了?”,唐大人愕然。

    “不错。”,杨光夔点了点头,开口回道:“与赵南星和邹元标一同上疏的,还有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一共一十三人。”

    “哦。”,唐旭口中轻吟一声,似乎有些出乎预料。自己就算做过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可是在朝廷里混过的人,又有哪个敢说自己就一定是干净的。

    所以类似的事情,即便是有朝廷重臣上奏,平常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动静。

    “只怕这赵南星这回是想要和你撕破面皮了。”,杨光夔又嘿嘿笑了几声,一脸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

    “这倒是奇怪了。”,唐旭微微的吸了一口冷气,隐约间,总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

    “不好。”,沉思许久之后,唐旭忽得抬起头来,口中轻喝一声。

    杨光夔也转回头来看着唐旭,只是还没来得及去问,便听见唐旭又喊出声来:“熊飞百危矣。”

    “熊飞百?”,杨光夔大惑不解的看着唐旭。

    紫禁城,乾清宫。

    乾清宫内的东暖阁里,泰昌帝朱常洛虽然已经在书案前端坐了足足半个多时辰,可是翻来覆去的,仍只是看着手边寥寥的几本奏疏。时不时的抬起头来,又瞅一眼正在旁边说着话的曹化淳。

    “若依你所说。”,一番沉寂之后,朱常洛终于开了口:“唐近贤果真是做过此事了?”

    “万岁爷恕罪,奴婢并未说过。”,曹化淳顿时也被朱常洛的话吓了一跳,忙不迭的摇头否认。

    “可这姜家毕竟是与他有仇怨,整治了那姜鲲鹏,第一个得利的也便就是他唐近贤。”,朱皇帝虽然没有读过犯罪心理学,可是竟然也深通首先得利者,也就是最大动机者的道理。

    “可可”曹化淳一阵语无伦次。

    “你可是想说那傅仁贵?”,不等曹化淳把话说出,朱常洛似乎已经是猜到了他想说些什么。

    曹化淳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不敢再多言语。

    “你适才却也说过,如今那傅仁贵与唐近贤算是交厚。”,朱常洛抬头看了一眼曹化淳,两道目光像是锥子一般刺了过来。

    “你可收过唐近贤的银钱?”,朱常洛口中,忽然话锋一转,向着曹化淳自己问了起来。

    “奴婢有罪。”,曹化淳面如土色,慌忙拜倒在地上:“当年在王公公府上时,奴婢确实收过些唐近贤的银钱。”

    “怕是也只够买几身衣裳吧。”,朱常洛收回了目光,呵呵笑道。

    “约有三五两。”,曹化淳趴在地上,一五一十的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