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120部分

明宦-第120部分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秦良玉虽然生性豪爽,却也有细心之处,除了还有马祥麟也同乘外,四周的车帘也都没有掩上。虽然十月里的冷风灌进车里有点凉,但是总归要比在外头骑马要好。更何况,车里的三人也都是常年在外头奔走的,并不在乎这许多。

    “听说唐大人自幼便丧了双亲?”,很明显,马祥麟已经把自己说的话告诉了秦良玉,而且秦良玉也已经是信了。这种事情,一般人都是不可能拿来开玩笑的。

    唐旭没有说话,只是讪笑了一声,略微低了下头。

    

第183章 只取一瓢() 
“唐大人今年贵庚?”,秦良玉见唐旭不说话,也知道好歹,丝毫不再追问。

    “去年刚及加冠,今年已是二十有一了。”,唐旭丝毫不做隐瞒。

    “哦,原来居然比祥麟还要小五岁。”,秦良玉略有些惊讶的说道,看了看唐旭,又看了一眼马祥麟。

    “孩儿无能,唐大人比孩儿小了五岁,便已经是朝廷里三品的大员。”,马祥麟并不以为意,在一旁陪着笑。

    “唐某不过是际遇巧合罢了。”,秦良玉毕竟算是个牛人,对于牛人,唐旭还是佩服的,所以也不想在秦良玉面前摆架子。

    更何况,根据唐旭脑海里的记忆,马祥麟虽然名头不如他的母亲秦良玉,可是最终也是在崇祯十七年的襄阳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算得上是一条好汉。

    “唐大人确实是人中翘楚。”,秦良玉点了点头,对唐旭也颇有些赞赏:“不过正如唐大人所说,各人有各人的际遇,你也不必自卑,只要忠心报效朝廷,日后必有荣耀加身。”

    “儿子知道了。”,马祥麟恭恭敬敬地回声应道。

    “唐大人助我马,秦两家寻得仇人下落,秦氏无以为报。”,沉浸半晌之后,秦良玉打开随身携带的马袋,从中取出一张会票,向着唐旭递了过来:“这张会票,乃是蜀中苏氏族中的钱庄所发,在京城或是我蜀中各州府皆可兑取,唐大人随时便可兑取。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哦。”,唐旭应了一声,直接伸手从秦良玉手中接过看了一眼,也是一张值五百两的。

    “停车。”,唐旭微微一笑,突然懒懒的转过身去,朝着车前喊了一声,马车立刻应声停下。

    “唐某告辞。”,未等马车停稳,唐旭已经是站起身来,从马车上一跃而下。下车之后,站在车前拱手说道。

    “唐大人为何如此。”,秦良玉与马祥麟两人,顿时都是不禁大惊失色,也跟着追下车来。

    “唐某敬二位是英雄豪杰,本望以诚待之。”,唐旭头也不回的转身朝着自己所率的军伍的方向走去:“岂料秦大人竟以为在下是贪慕钱财之人。”

    “只不过是秦氏的一小小心意罢了,唐大人”,向来豪气冲天的女将军的脸上,也现出几分尴尬。

    “唐某若是要钱财,自可取之。”,唐旭几步走到一辆马车旁边,抽刀割开绳索,“哐”的一声掀开箱盖。

    顿时间,一阵珠光宝气从箱内射出,即便是一直守卫在车前的兵卒,也禁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唐旭入川蜀所带的二十万两白银,在保宁府已经是分了十万给姚宗文等人以做军用。余下的十万两带在车上,以备战时犒赏之用。

    “圣上赐下的数十万两白银,唐某尚且分文不取,又何必在意区区数百两?”,唐旭重新合上箱盖,忿忿说道。

    “秦氏失措,还请唐大人恕罪。”,秦良玉又领着马祥麟,几步赶上前来,向着唐旭作揖谢道:“唐大人高节,秦氏钦佩不已。”

    抬头看了看,似乎唐旭还是没有挪动脚步的意思,连忙又跟着说道:“谢恩之事,秦氏与小儿永不再提。”

    直听到这么一句话,唐旭的脸上,方才是隐隐露出一丝笑意。紧握的拳头,也跟着渐渐缓了下来。

    见唐旭似乎已经渐渐缓了下来,秦良玉才继续接着说道:“秦氏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唐大人可否答应。”

    “秦大人请说。”,唐旭拱了拱手,开口回道。

    “唐大人虽然节操高洁,可是我马,秦两家,却也是有恩必报。”,秦良玉见唐旭点头之后,方才是肯继续说话。

    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恩到底是从哪来的,唐旭心里头,也是一阵无可奈何。

    说实话,唐大人其实并不反对收银子,毕竟如今的官场上,就是这么一个风气,太过超然也不太好。

    但是唐大人也不是什么银子都收,正经的收钱办事,稍微照顾一下尚可,涉及到原则问题就没有商量余地了。

    至于像秦良玉这样的所谓报恩银,唐大人还是第一次遇到。不敢收,也不好意思收,太过烫手。

    “如果唐大人不嫌弃,秦氏想请唐大人与小儿结为兄弟之交。”秦良玉试探着问道:“若是结为兄弟,唐大人日后对我马,秦两家即便有再大的恩情,也是家事。报恩之事,自不必提。”

    “唐大人如今虽已是正三品的大员,可是祥麟日后也有从三品的宣慰使爵位可袭,不算辱没了大人。唐大人以为,可否?”

    “哦,”,唐旭顿时不觉微微一愣,却没想到,秦良玉提出的要求,居然是这么一件。

    低头寻思一阵,秦良玉与马祥麟都是英雄豪杰,与他们结交,自己倒是不会吃亏。似这般的人物,寻常还当真不好寻找。

    “唐大人若是有顾忌,也就当秦氏未提好了。”,秦良玉见唐旭低头不语,以为他是不允,却也不以为意。倒是一边的马祥麟,明显脸上露出一丝失望。

    “唐某绝无此意。”,唐旭回过神来,连忙一抬手掌,止住秦良玉的话。

    “那唐大人是?”秦良玉诧异的问道。

    “唐某只是在想。”,唐旭正了正身,一本正经的说道:“唐某既然要与祥麟兄结为兄弟,不如更进一步。”

    “祥麟兄自幼丧父,唐某也是自幼双亲早逝。”,唐旭迎上秦良玉的目光继续说道:“唐某想认秦大人做干娘,不知道可否?”

    “唐大人所说当真?”,秦良玉就算见多了大世面,当下也是忍不住惊呼一声,脸上露出几分欣喜和不可思议。

    “唐旭自然是真心实意。”,虽然与秦良玉和马祥麟结识不过半日,可是唐旭也已经感觉到,这两位都是绝不会喜欢轻易占别人便宜的主。

    历史上的马祥麟,虽然名声不显,可是崇祯十七年时,据守襄阳,城破前曾经书信与秦良玉,声言: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给马祥麟的回信也只有一句话:好,好,真吾儿也。

    虽然历经数百年之久,可是唐旭当日读起来时,仍是觉得荡气回肠,英雄之气跃然纸上。

    “好。”,秦良玉果然也是豪爽,见唐旭点头,也不再继续追问。

    “秦氏今日便自作主张,收你为我干儿。”,一时间,曾经紧握长枪,纵横天下上千里的巾帼女豪的手指,竟也是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孩儿唐旭拜见干娘。”,唐旭更不拖泥带水,倒身便拜。

    “哈哈哈哈。”,秦良玉颤声大笑:“我秦氏青年丧夫,独自抚养祥麟成人。”

    “如今却没想到,年近五旬之时,尚且能再得一子。我马,秦二族忠心为国,果然天不负我。”

    一时间,锦衣卫,京营以及石柱兵里的诸位军将,也都是纷纷上前道贺,马车四周一片好不热闹。

    “干娘可否把刚才那张会票给我。”,唐旭起身之后,走到秦良玉身边,突然说道。

    “拿去便是。”,秦良玉毫不犹豫,随手抛出。

    唐旭接过之后,随手招来郑瓢儿,把会票递送与他:“此处离射洪县城不远,你领些人马去替我走一趟,买些酒肉回来,今日扎营之后,干娘与祥麟兄及我,与营中诸位兄弟姐妹同贺。”

    秦良玉的身边,常年领有上百女兵,以为贴身护卫,所以唐旭倒也没有落下。

    “属下这便就去。”,郑瓢儿是跟在唐旭身后混的,平日里虽然不缺酒肉,可是今日里看见唐大人认得一门亲,心里也是欣喜。忙不迭地连连点头,从唐旭手上接过会票,跃马去了。

    “果然我秦氏儿也。”,秦良玉看见唐旭的举动,顿时不禁满心欢喜的说道。

    既然认了秦良玉做干娘,再一同坐到马车上时,三人之间已经是少了许多顾忌。

    “我儿在京城里头可曾娶妻?”,秦良玉喜滋滋的看着唐旭,一口一个“我儿”。

    “回干娘的话。”,唐旭一五一十的回道:“孩儿去年时已经成亲,娶妻洛氏。下回干娘至京城时,自会领来拜见。”

    虽然京城和四川间隔遥远,可是按道理说,秦良玉迟早还是会去救援辽东的,到时候自然会有机会。

    “哦。”,秦良玉微微点头,又问:“可曾纳妾?”

    唐旭这才感觉到,自己这位新认的干娘虽然是青史留名的巾帼英豪,可毕竟也是个女人。既然是女人,大部分都有几分刨根问底的八卦精神。

    “未曾纳妾。”,唐旭仍然是据实相告。

    “我帐下这许多女卒,也有相貌体态俊美的,我儿若是有看上,干娘便替你做了主。”,隐隐间,秦良玉已经摆出了一幅大家长的姿态。

    “这倒是不必了。”,唐旭听了连连摇头。

    “莫非是河东狮否?”,秦良玉哈哈笑着,拿唐旭打趣。

    “这倒也不是。”,唐旭微微笑道:“弱水三千,孩儿只取一瓢足矣。”

    一瞬间,一袭窈窕的体态和盈盈笑脸,慢慢浮现在唐旭的面前。

    “迁了新居之后,你每天开窗看一看,等到下回海棠花开的时候,我便就回来了。”,唐旭的手掌,情不自禁的抬了一下,仿佛正托着肤如凝脂般的脸颊。

    

第184章 不可理喻() 
“你且是听听近贤说的话。”,秦良玉扫一眼马祥麟,“这天下的男女,就该是如此。”

    “孩儿也不过一妻一妾罢了。”,马祥麟颇有些委屈的撇了撇嘴。

    “自古男儿多负心。”,秦良玉气哼哼的拍着手边的扶手,不过随即眼眶便有些红了:“便如你父亲那般,说走也就走了。”

    “我倒是好奇。”,马祥麟也低头沉默一番之后,转头嘿嘿朝着唐旭笑道,似乎是想转移话题:“究竟是何等天仙般的妙人儿,竟让近贤如此着迷。”

    你懂啥,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唐旭偷偷的翻了一个白眼儿:“寻常人家的姑娘罢了。”

    因为今日里直到午后方才拔营,所以半日间不过走了三十里路,夜里便就在射洪县内扎营安宅。

    郑瓢儿等几个从县城里买了酒肉回来,正好迎面赶上。

    秦良玉所率的这一营白杆兵,足足有六千人之数,加上唐旭所领的近六百人,便是近七千。

    七千人已经是一支颇具规模的大军,奢崇明只有三万人,不也敢杀官造反,自称“梁王”了。

    “总算不负大人所托。”,郑瓢儿回到唐旭面前复命的时候,明显已经累得不行,身上甚至还沾满的斑斑血迹:“这射洪县城里,人口不过万数,平日里杀两三头猪羊便够。今日里属下们跑遍了县城才凑满。”

    “你的功劳,我记下了。”,唐旭点了点头,看起来颇有些满意,忽得又想起今日正好是十一月十一,虽然是农历,但是反正就那么回事儿。于是随即又笑道:“回头我和干娘说说,那些女兵里头,你若看上了谁,便让干娘做主,许配给你。”

    “大人所说的可是当真?”,郑瓢儿的眼神猛然一亮。

    “自然是当真。”,唐旭点了点头,觉得这么点事情,自己还是能拿得了主意的:“你如今是锦衣卫里的小旗,有从七品的官阶,若是看上了谁,也不算是辱没了。”

    辽阳,辽东经略府。

    曾经一身红袍的熊廷弼,已经褪下了官服,只是身着一袭青衣端坐在公房的座椅上,静静的等待着。

    门外,终于有一阵脚步声传来,当走到门边时,却忽的停了一下,然后才慢慢的踱了进来。

    “你既然来了,熊某也就告辞了。”,熊廷弼也不看来人的容貌,直接站起了身,就要朝门外走去。

    “熊大人。”,袁应泰站在门边,却没有继续超前走,嘴角尴尬的抽动了几下之后,方才是喊出句话来。

    “熊大人,此事并非是袁能所能左右。”,袁应泰想迎上熊廷弼的目光,可看了几眼之后,却终究还是躲了开来。

    “军国大事,迟早误在了你们这帮人的手上。”,熊廷弼也站了半晌,冷哼一声,昂然而出。

    望着徐徐而出的熊廷弼,袁应泰的目光也变得有些渐冷,捏了捏拳头,却又终于按捺住了,自顾着走进房内,又静立了半晌之后,坐了下来。

    “不可理喻,不可理喻。”,嘴里头默默的嘀咕了几声,忽得轻喝了一声:“来人。”

    “大人有何吩咐?”,门外的杂役,立刻应声而入。

    “替我把这些全都换掉。”,袁应泰大袖一卷,将案桌上的笔墨纸砚卷作一团。紧接着又像是厌恶一般,远远的将手拿开。

    “哎。”,杂役忙不迭地点头脑袋,将桌上的一堆东西搂起。

    “你原本就是在这里做事的?”,等那杂役走到门口,袁应泰忽得开口问道。

    “小的自杨大人在时,便就在这里了。”,杂役小心翼翼的点着脑袋。他所说的杨大人,就是杨镐。

    “怪不得。”,袁应泰也是冷笑一笑:“回头你也不必来这里了,去书办房里做些抄录吧。”

    “啊”,那杂役顿时一阵目瞪口呆,手上所拿的笔砚几乎掉落地上。

    “小的知道了。”,可是随即又立刻反应过来,受了惊似的奔了出去。

    “来人。”,袁应泰又喊,不过这回直喊了四五声,门外方才是有了反应。

    “大人有何吩咐?”公房的门外,探入一颗怯生生的脑袋。

    “你原来可是在这房子做事的?”,袁应泰又问。

    “小的只是在院里修剪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