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125部分

明宦-第125部分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岔儿堡?”,阿敦只伸头看了一眼,立刻也就认出了努…尔…哈…赤所说的位置。

    “不错。”,努…尔…哈…赤点了点头:“自从那熊蛮子重修三岔儿堡以后,便把我抚顺和开原,铁岭几乎隔为两半,让我首尾不能相通。此地,必取之。”

    “大汗打算让谁去?”阿敦试探着问道。

    “就让代让四贝勒去吧”,努…尔…哈…赤又沉默了半晌之后,方才说道。

    “奴才这就去让四贝勒准备。”,对于努…尔…哈…赤的决断,阿敦也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这些时间,你可见过阿巴亥?”,定下一桩事后,努…尔…哈…赤忽然又另起了一个话头,对着阿敦问道。

    “奴才岂敢随便去叨扰大妃娘娘。”,阿敦愕然回道。

    “她近日来没有出过汗廷?”,努…尔…哈…赤又继续问道。

    “奴才不敢监视大妃娘娘。”,阿敦略有些惶恐的回道。

    “无妨。”努…尔…哈…赤却是摆了摆手,“你只当是我让你去做的。”

    “奴才遵命。”,阿敦脸上的肌肉微微一颤,不过很快便回复了平静。

    “还有一事。”,努…尔…哈…赤见阿敦似乎想要退下,却又叫住。

    “大汗请吩咐。”,阿敦停住了脚步。

    “近几日里,你帮朕挑选一个吉日吉日。”,努…尔…哈…赤看起来突然无比虔诚:“朕要祭拜这萨尔浒山神。”

    成都,新都县城。

    虽然已经几百樊虎所领的叛乱蛮军,收复新都,可是因为县城内实在被损毁的有些厉害,城中无处扎营,所以秦良玉的石柱兵,仍然是停留在城外。

    军营内,唐旭手执一份邸报,目光已经停留在上面许久,方才是站起了身,悠悠的叹出一口气来。

    “近贤有为难的事情?”,不止是秦良玉,就连马祥麟和郑瓢儿,也是不禁转过了身,把目光落到了唐旭的身上。

    “熊廷弼已自辞辽东经略,袁应泰代之。”,虽然邸报上确实是写着是熊廷弼自己上的辞呈,可是唐旭却也知道,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熊廷弼此人,虽然确实是有些自负,可是却也是能屈能伸,素来以克复辽东三镇为大志,他这回上辞呈,恐怕并非是出于自己的本心。

    只不过,唐旭倒也无意去指责朱常洛,作为皇帝陛下,朱常洛所要考虑的事情,毕竟要比自己多得多,此事恐怕他自己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熊廷弼颇有贤才,日后未必没有起复之日,我儿不必太过忧伤。”,唐旭当年曾经在辽东从军,并且在北关击败努…尔…哈…赤的事情,秦良玉也是知道。

    隐隐中猜到唐旭可能和熊廷弼有几分交情,以为唐旭叹的只是熊廷弼的际遇,于是连忙出声宽慰。

    “袁应泰并非帅才,只怕日后辽东危矣。”,唐旭又是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虽然几乎已经竭尽全力,可是仍然没有能够改变事情的结果,唐旭平生第一回感觉到了一种无力感。如今的东林党,确实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忌惮几分。

    “我让你们在简州办的事情,如今料理的如何了?”,待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唐旭转过了身,对着郑瓢儿问道。

    “回大人的话。”,郑瓢儿看了一眼左右,见除了秦良玉和马祥麟外,并无他人,这才小心翼翼的向着唐旭回道:“属下们已经在简州散布传言,声称朱燮元向来对罗乾象最为赏识,称他做‘永宁第一文武双全’。”

    “如此一来,那奢寅便多少会对罗乾象有所疑心。”,唐旭点了点头,徐徐说道:“而罗乾象必定是急着要自证清白,岂不知如此一来,反倒是入我瓮中。”

    

第191章 文武第一() 
秦良玉和马祥麟,都诧异的向着唐旭和郑瓢儿看了几眼。从乐至时开始,这一路上走来,唐旭都是和自己同行,并未看到唐旭做过什么额外的部署,却没想到居然在简州也已经有所安排。看来锦衣卫倒也不是浪得虚名,果然还是有几分手段。

    “干娘,祥麟兄。”,与郑瓢儿说完,唐旭又转过了身,向着秦良玉和马祥麟拱了拱手:“此事恐怕多少还要二位从旁相助。”

    “我儿说这般的话,未免太过见外了。”,秦良玉心里的诧异更盛。

    新都一战之前,唐旭以一京城人氏,竟然对川中的天时地势了如指掌,幄帐之内,便知道绵竹府内的观渔镇,是截断雒水的最佳位置。

    如果此事还不够让自己惊讶,如今听唐旭话里的意思,竟是对永宁叛军的详情,也是了然于胸。

    难道古之传说中,如诸葛孔明那般,“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妖人,果然是存在于这世上?

    “如今辽东局危,这西南一地便不可再多做拖延。”,唐旭缓缓站起了身:“唐某也只好使出些霹雳手段了。”

    只不过,话虽然这么说,唐大人心里头仍然是隐隐有些不安。

    毕竟在历史上,做这件事情的主角是朱燮元。如今却要被自己抢了戏份,又反其道而行,其结果如何,多少有几分难以预料。

    贵州,毕节。

    锦衣卫千户骆养性,携部下换装之后,伪装成商户自保宁府出发,经石柱和酉阳南下,从思南府入贵州,又继续南下绕道,经过十数日跋涉,方才抵达毕节。如今在这毕节城中,已是有三日之久。

    其实毕节一地,正是当年大明开国时,水西奢香夫人为朝廷所建的龙场九驿之一,已是邻近水西腹地。日久之后,已成繁华之所在,朝廷亦在此设卫所和衙门管辖。

    虽然在这毕节城中,骆养性一行的装束与当地人多少有些不同,可是毕节之地,乃是连接川,贵,黔三地的咽喉所在,平日里往来商户就是极多。再加上一路上以骆养性为首的这群锦衣卫番子们,很是认真的学了些黔地口音,所以看起来倒也并不显眼。

    眼下,骆养性正慢悠悠的走在毕节街上,虽然看起来像只是在闲逛,可是眼眸里透出的精光,却在沿街的店铺上一个个扫过。

    在骆养性所在的这条街巷上,有十余家柴米铺子,可是竟有大半已经挂出了售罄的牌子。骆养性的目光又在四周扫了几眼,找了一家没有挂牌子的铺子,走了进去。

    “店家,我想买二十石米面。”,骆养性操着刚学会的黔地口音,刚一进铺,就冲着正端坐在店中的店主喊道。

    “这位客官要二十石米面?”,店主掌柜见骆养性进来,便就已经把目光放到了骆养性的身上,听见骆养性操的是黔地口音,面色才和善了一些。

    “正是。”,骆养性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

    “没有,没有,哪有这么多。”,店主的连连摆手,随即又抬起头来警觉看着骆养性:“这位客官,这位客官要买这许多米面,是要去做什么?”

    “在下是在黔地的曲靖府,做些农具和铁锅生意。”,骆养性摆出一幅焦虑的神态,开口说道:“这回来这毕节,原本是想买些生铁回去。”

    毕节一地,向来盛产铁矿和硫磺,所以骆养性这般说起来,也不惹人生疑。

    “可不知怎的,平日里与我做买卖的那家店主,这一回却不知怎的,既然不要银钱,只要米面。”,骆养性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在下家中的作坊,如今正是等米下锅,如此,只好在这毕节城里买些米面,直接与他换。”

    “噗”,那店主听了骆养性的话,不知怎的,当下便笑了出来。

    “你是在哪家店里买的生铁,这人家倒是精明。”,店主看着骆养性,哈哈笑道。

    “就是南门口那家罢了。”,在此之前,骆养性已经在这毕节城里好好转了几圈,看见南门口有不少铁石和铁匠铺子,如今听米店老板问起,也无法细说,只是拿话来敷衍。

    “客官此时在毕节买米面,恐怕是并不划算。”,好在这店主也没有继续再追问下去,“如今毕节的粮价,可是比平日里要高了五成。”

    “五成?”,骆养性瞪大了眼睛,看起来像是大吃了一惊的样子,“如何会这么高。”

    “只怕还要涨呢。”,店主家不急不忙的回了一句,指了指门外说道:“你没看见这街上的柴米铺子,过半都已经售罄了。”

    “我这里就算你要,也凑不满二十石给你,最多两三石,余下的我自家也要吃。”店主也颇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

    “才两三石,这才能换到多少生铁。”,骆养性沮丧的回道。

    “与你作买卖的人家,也是精明人,如今只要米面,不要银钱。”,店主家似乎也是有些发闲,干脆和骆养性多说了几句:“不过你若和他换,倒也不亏,如今生铁的价格,也涨了有五成。”

    “哦,难道是因为是川中生了战事?”,骆养性故作好奇的问道。

    “那四川与我贵州,中间隔着水西,又岂会闹到这里来。”,这店主听了骆养性的话,却是摆了摆手:“米面与生铁涨价,只是被人买光了罢了。”

    “是什么人,竟能买光这毕节城的米粮和生铁。”,骆养性大惊。

    “不要问,不要问。”,店主又仍是连连摆手:“客官若只是带了银钱想买生铁,还是等上一段时日,或是换个地方去买。”

    “这”,骆养性用力的揉了揉太阳穴,看起来极是伤脑筋。

    “那在下还是再等几日看吧。”,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骆养性拱手退出。

    从米店出来之后,又往前走了一些,看见一家卖硫磺矿石的铺子,也已是挂出了售罄的牌子,店主家正无聊的坐在门口晒着太阳,于是也不再上前去问,直接掉头向着客栈的方向而回。

    等回到客栈,见同来的锦衣卫百户刘然也是一幅黔人打扮,正点了几份酒菜,坐在堂内吃着酒,于是也凑了过来。

    “买不到生铁,那家里的作坊也只好先歇上一段时日了。”,刘然见骆养性坐下,立刻便提高了声音嚷了一句,待过了片刻,又凑近了些,小声的对着骆养性说道:“大人,小的今日在东门边,看见十余辆大车,都载着米面铁矿,往东去了。”

    点了点头,骆养性也不说话,不过面上的神情却是严肃了几分。

    原本唐旭派自己来贵州,骆养性只不过以为他是挟私报复。可是看眼下的情形,却似乎确实是有些异常。

    “我想往水西城一行,去看个究竟。”,吃了几杯酒之后,骆养性,忽然开口说道。

    “大人”,骆养性的话,似乎顿时便让刘然吓了一跳:“大人此举,未免太过凶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骆养性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却是极为决断:“这回前往,我只带一人,其余也只带些钱粮衣物便可。”

    水西一地,朝廷的影响远远不如水西安家,就算骆养性带着锦衣卫的信符之类,怕也是用不上,若是出了意外,反而更会招致祸害,所以不如不带。

    “那我便随大少爷一起去。”,见骆养性似乎已经下了决心,刘然知道继续劝阻无用:“这回离京之前,指挥大人曾吩咐我照料好大少爷。”

    刘然能做上锦衣卫的百户,都是骆养性一手提拔,所以说是骆家在锦衣卫里的至密亲信也不为过。

    “好。”,骆养性也不拖泥带水,一口答应下来。

    四川,成都府。

    自从十日前在新都击溃樊虎所领的叛乱蛮兵之后,石柱白杆兵只在新都休整了四五日,便挟威南下华阳县,直逼正在龙泉一带围攻成都的奢寅一军。

    奢寅也不甘示弱,分兵五千,由樊龙率领,在华阳县一带挖掘壕沟,建筑营寨,以防明军。

    龙泉镇内,看着正恭恭敬敬,垂手立在自己身旁边的罗乾象,奢寅的脸上,慢慢的浮现出几分笑意。

    “罗将军这几日歇的可好?”,奢寅招了招手,示意罗乾象在自己面前的椅子上坐下。

    “多谢大王子关怀。”,罗乾象口中虽是恭敬,可是脸上却明显带着几分不悦。

    “你可知道,秦良玉已经到了华阳?”,奢寅又看一眼罗乾象,方才是开口说道。

    “哦。”,罗乾象听了奢寅的话,顿时不禁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那朱燮元,乃是明国的进士出身,想来是有些才学。”,奢寅的话里,听起来始终有几分酸溜溜的味道:“既然连他都夸你是我永宁第一文武双全,想来你确实是有几分本事。”

    “大王子何必听信传言。”,对于这个传言的来历,罗乾象也觉得有几分莫名其妙。

    那朱燮元从前是四川的布政使,罗乾象是知道的,但是自己和此人从来没有过什么交集,更别说互相仰慕了。

    况且那朱燮元既然是大明的进士出身,什么样的诗书文章没有见过,又怎会如此轻易去夸奖一个人。

    

第192章 送货上门()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儿。”,奢寅摆了摆手,止住了罗乾象的话:“你在简阳管辖的时候,为我军筹措粮草军需得力,确实功不可没。”

    “只不过。”,奢寅口中略微停了一下,方才又继续说道:“这文政一项,你算是考过了,却不知道你的武略如何。”

    “大王子若有吩咐,直说便是,罗某定当从命。”,罗乾象也不是傻子,奢寅话里的酸味儿,如何听不出来,不过按捺住心情,仍然是恭恭敬敬地回道。

    “好。”,奢寅听罗乾象这么说了,当下便腾的站起了身。

    “如今我军围攻成都,虽然日久未下,可是城中损耗亦是不小,迟早为我所破。”

    “只不过,我如今最为担心的却不是这成都城,而是那秦良玉所领的石柱兵。”

    “石柱兵的勇名,向来不在我永宁兵之下。”,奢寅毫不脸红的给自己戴着高帽子:“如今秦良玉更是挟新胜之威,欲与我等相战。”

    “眼下樊龙正领军在华阳与秦良玉相抗。”,奢寅朝前探了一下身子,点了点面前的勘图:“能否遏住此军,正是我永宁军能否取得成都的关键所在。”

    “我与你五百兵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