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34部分

明宦-第34部分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不好去直接问唐旭,只是转过了身,小声的向着郑瓢儿问道。

    “啊”,可潘宗舜尚且不知道,郑瓢儿又如何会了解,听潘宗舜问到自己,只是茫然的摇了摇头。

    稍等了片刻,忽然又像是想了什么似的,眼前一亮,拉了拉潘宗舜的袖子,凑得略近了些。

    “我记得,唐大人会卜卦。”郑瓢儿把脸凑到潘宗舜耳边,神秘的说道。

    “卜卦?”潘宗舜顿时一阵愕然,紧接着又是一阵哭笑不得。

    虽然这年头的人,对鬼神一事还是颇为相信,但是几天接触下来,潘宗舜并没有在唐大人身上寻到过有丝毫神棍的特征。

    况且,这等军国大事,如果都能用卜卦就能算出来,还要熊廷弼和李怀信这一干军将干什么,只要派唐旭一个人来领军,算上几卦,就能把鞑子给平定了。

    “潘大人莫要不信。”见潘宗舜似乎不信,郑瓢儿倒是不满起来。

    “前几个月里,莫国用大人家里闹出鬼敲门,唐大人只去走了一遭,便就安宁了。之前莫大人曾是请了京里白云观的活神仙,做了一天的法事,也没能消停半点。”

    “哦。”潘宗舜颇感意外的抬起了头,朝着走在前面的唐旭看了一眼。

    虽然不认识什么活神仙,可是白云观潘宗舜却是多少听说过一些。那是当年嘉靖朝时,由圣上亲自下旨兴修的御观,直到如今,在京城里也颇有些名气。而莫国用也是潘宗舜所认识的人,既然郑瓢儿敢用他来说事,想来不会有假。

    再转头朝四周看一眼,见几个走在附近的军士,正在附耳过来旁听。看到潘宗舜的目光落到他们身上,都是一阵连连点头,仿佛是想要争着做个人证。

    “没想到唐大人还有这等本事?”潘宗舜心里虽没有全信,可见众人都是一脸认真的模样,多少也跟着松动了些。

    潘宗舜知道,行军打战不能当作儿戏,可是无论是从前的诸葛武侯,还是本朝的刘基刘丞相,在传说中莫不都是能掐会算,精通天文地理,八卦玄术之人,所以才能做到料敌先机。难道眼前这位唐大人,也会是其中之一?

    兴许是因为,唐旭是自己亲自从经略大人手里要过来的人。所以听说唐旭已到,李怀信倒也不敢怠慢。只等了片刻,就见有人来请。

    “唐大人何来之迟,如今已经是第四日了。”见唐旭从门外进来,李怀信立刻从座上站起了身,呵呵笑道。

    “如今军中缺马,属下这一路都是步行而来,故而走得慢些。”虽然知道李怀信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可是唐旭仍然免不了要解释一回。

    “哦,此事倒是李某欠虑了,早知如此,在辽阳城里就该备下几副车马,给唐大人用才是。”李怀信点了点头,请唐旭坐下,旁边立刻就有役兵上前,奉上了茶水。

    唐旭从城外一路奔来,都没歇过,正巧是渴了,谢过之后,便端起杯来。只略泯了几口之后,便感觉唇齿之间满溢清香,满身的疲惫顿时也消了一半。

    忍不住道一声好茶,又低下头去看,只见杯中的茶叶,颗颗形似松针,粒粒柔嫩鲜绿,一层若隐若现的白毫,均匀的覆在叶面上边。唐旭虽然不精通茶道,可是大抵也能看出,似乎是湖广一带出产的毛尖。

    如今辽东虽然是兵荒马乱,可这位李总兵,看来却不但会领军,会做人情,倒也还懂得享受。

    “如今鞑虏作乱,朝廷早已下旨绝了关贸。”似乎是看出了唐旭的心思,李怀信也笑了几下,开口解释道:“可仍有些远地的商家,并不知情。如今既出不了边,只能在这辽沈两地兜售,我见货色好,便买了一些。”

    唐旭听了,知道李怀信说的是实情。如今这个年头,交通和信息都远不如四百年后,像李怀信所说的这样,等到了辽东,才知道起了战乱的,也大有人在。

    寻思着回头若有空,不妨也去市集上转转,看看能不能淘到点什么廉价的好货色,让人带回京城里去送个人情也是美事。而对这些不巧走了背运的商家来说,此举不但不是乘火打劫,能把货物卖出去,收回些本钱,就已经是幸事了。

    乘着这个当口,李怀信也没闲着,把总兵府经历一职的职权,与唐旭细说了一遍。

    而唐旭心里只是惦记着北关的事情,虽是一直在点头相应,却只记了大半。

    等李怀信吩咐完了,又待了片刻,却见唐旭仍然是在那里端坐着不动,心里未免有些疑惑。

    “唐大人可还有事?”李怀信虽然对唐旭有些赏识,可是毕竟眼下大敌当前,总兵府里也是杂事繁多,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只陪着唐旭说话。

    “回总兵大人的话,属下在来沈阳的路上,偶然间听到一则消息,不知当说不当说。”,犹豫了许久,唐旭仍然还是决定把话说出来。李怀信听不听是一回事,可若是自己不说,只怕可能会内疚一辈子。

    “唐大人但说无妨。”李怀信点了点头,松了口气。之前险些担心,这回自己招惹来的是一个不懂事的愣头青。如果确实是有事要报,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属下偶然听说,鞑虏这几日里,要取北关。”,唐旭又略想了一下,方才开口说道。

    “北关?”唐旭话音刚落,李怀信果然便猛得抬起头来,面色也一下子变的阴沉,“唐大人是从哪里得知的消息?”

    “属下在途中,曾经遇见过几户南遁的牧民,见我等是官军,特来通报了一回。”,唐旭虽不方便把自己的秘密说出来,可是自从开原、铁岭失陷之后,南逃的百姓,到处都是。随便找几个托辞,并不是难事,事后也无处可查。

    “此事关系重大,须得详加查探一番的才好。”出乎唐旭的预料,李怀信看上去虽然仍是似信非信,却也没有把自己的话丝毫不当一回事。看来熊廷弼用此人为沈阳总兵,以一城之地相托,倒也绝非是随意而为。

    当下吩咐唐旭在旁稍坐,一边立刻命人去斥候营里传令,让营中主将来见。

    只过了约莫半刻钟的时候,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紧接着,公房里也是忽得一暗。

    怎么起云了?刚才还是晴天呢,这辽东十月间的天气如何也变得这么快。唐旭转过了头,朝门外看去。只看了一眼,便不禁惊讶的张了张嘴,愣了半晌没说出话来。

    只见一位铁塔般的汉子,出现在李怀信的公房的门边。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就堵住了大半部射进来的光线。

第51章 海西叶赫() 
“属下靖东营游击祖天寿,见过总兵大人。”脚下只是迈了两步,大汉便已经像是变戏法一般走到公房当中,扯开了嗓子,向着李怀信屈身行礼。

    “这位是新任的经历唐旭唐大人。”李怀信点了点头,先指了下坐在一边的唐旭。

    “在下唐旭,见过祖将军。”,唐旭虽然还在惊诧中没能完全缓过神来,可是倒还没忘了礼数,连忙站起身来做了一揖。

    眼前这人,虽然自报的名号是“祖天寿”,可是唐旭也知道,这位其实应该就是祖大寿。待到天启帝即位之后,为了避尊者讳,他才会改名为祖大寿。

    只是唐旭从前虽然听说过祖大寿的名号,却从来不知其容貌。眼下见了,方才觉得他后来这个名字实在是改的好,确实是名如其人,再恰当不过。

    祖大寿见唐旭起身行礼,也转过身来回礼,虽然见唐旭面生,可是仍然是咧开嘴憨笑了一下,看得出,多少也是个性情中人。

    “我且问你。”既然祖天寿已经到了,李怀信也不再拖延,“近几日里,建虏军中可侦探到过有什么动静?”

    “回总兵大人的话。”祖天寿略沉思片刻,开口回道:“前日有鞑虏百人过城东,掠人口数十,见了我军游骑方才退去。昨日又有约两百人越龙潭峪”

    “拣大的说。”李怀信微皱了下眉头,让祖天寿略过这些小股侵扰。

    “若要说大的举动。”祖天寿又沉吟片刻:“据潜伏在铁岭的探子回报,昨日里有建州军扈尔汉部约万人出城,却又不是回归巢穴,只往西而去。”

    “如此大事,你如何竟敢不报?”李怀信顿时勃然大怒,“你嫌项上人头太过沉重否?”

    “总兵大人息怒。”见总兵官发怒,祖天寿连忙解释道:“属下并非刻意隐瞒,实在是事出有因。”

    “哦。”李怀信疑惑的应了一声,到底还是给了祖天寿一个说话的机会:“你且说说看,到底是何原因。”

    “建虏出城之后,属下便就已经派斥缀在其后。”祖天寿倒也不慌不忙,只是继续说道:“只是那扈尔汉出城之后,并不急着进军,而是在周围数十里处收割田禾,然后才继续往西。”

    李怀信知道祖天寿说的当是实情。如今九十月间,正是田禾成熟的时候,铁岭一带的百姓也已经是几乎逃之一空,建州军见了田里的麦禾,不可能不去收获。于是点了点头,等着祖天寿的下一句话。

    “适才又刚有探马回报,扈尔汉一军的行进方向,似乎是北关的金台失寨。属下正在犹豫,该如何向总兵大人上报,便接到了大人的传唤。”祖天寿一五一十的回道。

    “金台失?”李怀信的眉头,猛然间皱的更深,脸上也不知为何,现出几分犹豫来。

    “李大人,建州军要取得,正是金台失和白羊骨两座军寨。”唐旭听了,当下已是按捺不住,立刻站起了身,插进话来。

    “若是金台失”李怀信的脸上,一阵阵的变幻不定,却始终没有开口继续说下去。

    “大人,若是金台失和白羊骨有失,则北关危在旦夕。”虽然闹不明白,李怀信为何会突然犹豫起来,但是该说的话,唐旭仍是要说,“北关有失,日后鞑虏挥军入辽沈之间,便是毫无后顾之忧,一马平川再无遮挡。”

    “唐大人所说的,李某也并非不知。”李怀信点了点头,认可唐旭所说的话,“可是”

    “大人莫非有什么难处?”唐旭一时间闹了个糊涂,既然知道了,却又不力保。难道这两座军寨的失陷,其中还真有什么隐情不成。

    “唐大人初到辽东,想来并不知情。”停了半晌,李怀信果然转过头来,朝着唐旭说道:“如今北关诸堡和白羊骨一座军寨,虽然都在我军手中,可是那金台失,却是个例外。”

    “哦。”唐旭忽得一愣,刚想问出的话,也几乎滞在了口中。

    “如今的金台失,乃是海西诸部中的叶赫部的属地。”李怀信也不瞒唐旭,直接说道:“如今叶赫一部虽然与我辽东军共抗强敌,可是若没有主动相邀,李某也不好派兵进驻。万一稍有差池,生出误会来,只怕反倒是会误了熊大人的大局。”

    金台失是叶赫部的属地?唐旭顿时有些惊讶,自己之前只顾着去想北关,却没有仔细去想那两座军寨是在谁的手中。

    “我现在就立刻修书两份。”虽然有些为难,可是李怀信如今既然是沈阳总兵,又得知了消息,也不能只是坐视不管,扬了扬头,对着祖天寿说道:“你派人快马送至叶赫,亲自交予锦台石和布扬古两位贝勒手中,询问他们是否需要我辽东军相助。”

    “属下得令。”祖天寿沉声应下,先站到了一边,等候总兵大人写好书信。

    “大人,书信来回,即便快马加鞭,至少也要一日,再等发兵救援,只怕未必等得及。”唐旭小声的提醒李怀信。

    “那叶赫城与金台失,都是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叶赫族中,也颇有勇士。”可李怀信虽也是重视,但话里似乎却不像唐旭这么急切,“今年正月间,建州军也攻过叶赫,不仍是无功而返。”

    “大人,此一时彼一时。”唐旭连连摇头,“如今建州军新胜,锐气正胜。叶赫军却犹如惊弓之鸟,在萨尔浒也颇有些折损。”

    “胜败乃兵家常事。”李怀信摆了摆手,开口说道:“我大明虽有小挫,可仍有雄兵百万。叶赫部的精骑,也是天下无双,比起建州军更胜一筹。”

    “那建州军若是用夜袭,只与叶赫军短兵相接。”唐旭这时候再在脑海里继续一番回忆之后,咬了咬牙,又爆出一块料来,“况且若是建州军再派出游骑,封锁四周,只怕大人派出的信使即便进了叶赫城,也未必回得来。”

    “那依唐大人看,该当如何?”李怀信看起来确实有些为难,“若是我直接征发大军前往,建虏却不攻叶赫。或是只在路中设下埋伏,我军未免损兵折将。朝廷问罪下来,我该如何交代?”

    听了李怀信的话,唐旭未免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正如李怀信所说,统军作战,绝非纸上谈兵,处处都免不了要小心谨慎。自己知道建州军要取得正是叶赫和金台失、白羊骨两座军寨尚且好说,可是李怀信又怎会轻易相信。

    只不过,李怀信小心谨慎虽然没错,可是唐旭也知道,若是援兵不至,则叶赫和金台失必失。时间,就在二十六日的寅时,满打满算,也不过还剩下一天半的时间。如果等书信来回再发兵救援,无论如何也是来不及的。

    算了,自己该说的已经说了,该做的也已经做了,唐旭禁不住在心里长叹一声,尽人事,听天命,如今自己能做到的,也只有这样了。隐隐间,唐旭竟是感受到了潘宗颜当日的心境。杨镐、马林虽然不能和熊廷弼、李怀信相比,可是如今的结果却仍是相同。对自己来说,甚至是一种更大的煎熬。

    “总兵大人。”唐旭正在沮丧,忽然间,却听一边的祖天寿开了口,“属下以为,唐经历说的有道理。”

    “哦,你如何看?”李怀信若要以为唐旭不通军事,倒也不奇怪,可是祖天寿如今却是靖东营的游击,手下掌着上千名游骑斥候,就算是个白痴,每日见多了也多少会想上一点。

    “属下不知。”只是出乎唐旭和李怀信的预料,祖天寿被问到之后,却是摇了摇头。

    “那你如何会觉得唐大人说的有道理。”李怀信无奈的摇了摇头,哭笑不得。

    “属下只是凭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