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7部分

明宦-第7部分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何这一夜果真没了动静?”莫国用惊道。

    莫国用把昨天唐旭吩咐做的事情回忆了一遍,其中确实没有半点玄妙的感觉,可越是这样,往往也越让人觉得神奇。所谓道之极则返璞归真,约莫就是这个意思吧。

    “佥事家里,前几日里可吃过鳝鱼?”唐旭不急不慢的开口问道。

    “是了。”莫国用沉思片刻方才回道:“前几日里我一时兴起,吩咐厨子备了地锅,生菜里头就有鳝片一份。”

    莫国用所说的地锅,其实也就是后世的火锅。

    “可这两件事又如何会扯到了一起?”莫国用越想越糊涂。

    “江湖上的术士,常会用到此法。”唐旭慢慢分说给莫国用听,“把鳝鱼血抹在人家门上,等日落之后自然会听到敲门的声音。”

    “只不过这个法子,也只在夏日里有用,敲门的虽不是恶鬼,却也不是人。”

    “那是何物?”莫国用听到唐旭说敲门的不是恶鬼,心里刚松了些,却又听说也不是人,立刻又面上一紧。

    唐旭端详四周,见堂上正巧挂了一幅“福寿图”,于是笑吟吟的伸手指了一下老寿星的身边。

    “蝠鼠?”莫国用愕然的喊出声来。

    “不错。”唐旭点头回道,“昨天在下可巧是见着几只蝇虫附在门上,才发现其中机巧。”

    “蝠鼠这东西虽不食鳝鱼,却对鳝鱼血气极为敏感。如今已经过了立夏,蝠鼠出入频繁。若是在门上沾了鳝鱼血,少不得便会蜂拥而至,扑在门上,听起来便像是有人在敲门一般。”

    “原来是蝠鼠?”莫国用惊讶的张了张嘴。

    如果所谓的“半夜鬼敲门”只是这东西在作怪,那么等人过去开门时,向来机敏的蝠鼠动作自然是要比人快许多,等开了门便早就没了影,仔细想来倒也解释得通。

    “那为何前日请了道士作法,倒是换了一夜平安。”莫国用一时间还有些想不明白。

    “佥事大人可是忘了当日的天色?”这一回,换成了唐旭提醒莫国用。

    “原来如此。”莫国用恍然大悟,“前日夜里落了雪,蝠鼠畏寒不肯出窝了。”

    于是立刻唤来厨子问了一回,原来当日上菜果然在过门时被绊了个踉跄,把刚切好的生鳝片倾在了门上。只不过想着并不是什么大事,拿回去洗了一下又端了回来,更没想到会因此生出这般大事出来。

    弄清了事情的起由,想到居然因为这等小事闹得家里几日鸡犬不宁,莫国用自然忍不住破口大骂了一通。

    “此事皆因莫某贪一时口腹之欲,若不是贤侄唉”莫国用虽是武官,多少竟也学到了些自省其身。

    “其实只要再等上几日,等门上血气散尽,自然也就好了。”唐旭倒也并不贪功。

    “哪里还能再等上几日。”莫国用两眼瞪得和铜铃一般,“若是再等几日,只怕连我也再受不住,更何况年迈老母。”

    “贤侄前几月里病重,按照军中的规矩,虽不能发俸钱,却另有一份恤金,贤侄可是领过?”莫国用脸上堆着笑,仿佛不知道这兴武卫里管着俸钱的,正是他莫佥事自己。

    “属下无功岂敢受禄。”唐旭故做惊讶的抬起头来。

    “凡事必有规矩,这规矩是当年太祖皇帝立下的,是你祖上的恩荫,岂能由你自身做主。”莫国用面上顿时一虎,“日后得了时机,多多报效朝廷便是。”

    “属下谨记教诲。”唐旭汗颜,感慨自己虽然活了两世,脸皮的厚度却远不及莫大佥事,只能是点头回道。

    虽然前几个月的欠俸没了指望,可这份恤金多少也算是补回来了,唐旭并不贪心,当即寻了个借口就要告辞。莫国用却是不肯,定是要唐旭再留下吃一顿酒作谢。唐旭推脱不得,只能是耐下性子坐回。

    不多时,却见后房里转出一个丫头来,朝着莫国用和唐旭说道:“老爷,老夫人适才睡醒了传过话来,想要见见恩人。”

    “既然如此,还望贤侄不要推辞。”莫国用闻言,点了点头,向着唐旭说道。

    “荣幸之极。”这么点小小的面子,唐旭自然不会不给。

    看得出,莫国用平日虽然也没少做了些勾当,可在这孝道上却不亏。莫老夫人居住的屋子,竟是后厢里最大的一间,即便是莫国用自己的卧室,也被挤到了一边。

    一脚迈进屋内,一股浓烈的药味立刻涌入鼻间,西首卷起的帘门后面,一张大床横卧,一个服侍的丫头正站在床边,扶着一道身形半坐起身来。

    “唐旭见过老太君。”唐旭站在帘门边,向里面施礼。

    “这位便是卫所里的唐镇抚?”莫老夫人躺在床上微微点头,算是致意。

    莫国用长相颇有些威武,可莫老夫人看起来却是慈眉善目,只是看脸庞间隐约仍有着几分相似。

    “正是在下。”唐旭点头。

    “老身不适,不能起身答谢了,还请恩人体谅。”莫老夫人笑道。

    “老夫人此言折杀晚生了。”即便是只看在年纪上,唐旭也不想在此间托大。

    “娘肚中可是饥饿?儿子这便命人做些清淡的汤食来。”看见老母精神渐复,莫国用也是欣喜。

    “适才这丫头喂我喝了半碗银耳粥。”莫老夫人摇了摇头,“赖得这一夜安宁,睡了个好觉,上午又歇息了阵,有些胃口了。”

    “这就好,这就好。”莫国用憨笑着连连点头,停了片刻,莫国用又接着开口说道:“这一回去了心病,母亲的身子想是很快便能好起来。”

    “这丫头刚才也和我说过了。”莫老夫人仍是点头,“这回亏得唐镇抚,才帮老身捡回条命来。”

    “累得母亲受惊,适才唐镇抚已是说过,作祟的并非鬼怪,只是蝠鼠罢了。”莫国用连忙解释:“都怪儿子贪嘴,连累母亲大人。”

    “当真不是鬼怪?”莫老夫人看着儿子的眼神,有几分怪异。

    “当真不是。”莫国用朝唐旭丢着眼神,想要他再帮着分说一回。

    “唉”莫老夫人看起来却并不想多听,只是长长的叹出口气来。

    “我儿可知道。”莫老夫人毕竟刚刚清醒过来,又兼年事已高,坐了一阵,已是有些体力不支,让身边的丫头扶着躺了回去,又侧过半个身子看着面前,“这世间的事,向来是有因方才有果。”

    莫国用不解的看着老娘,虽然知道老娘平日里喜读佛经,却不知道为何会突然说出这一番话来。

    “你说是蝠鼠不是鬼怪,又怎知道兴许此事冥冥中也有因果在。”莫老夫人的声音虽然不大,听起来却很清晰。

    “如今你虽然只不过是个四品的佥事,平日里却少不得争斗算计,即便没有这一回的事,为娘又有哪一日不为你担心受怕。”

    “娘”莫国用心头猛得一颤,脸上涨得通红。唐旭立在一旁,心中仿佛也是若有所思。

    “这么些年来,为娘也算是享过了富贵,如今只望能有个善终。”过了许久,莫老夫人才幽幽的叹出口气来。

    “儿子知道了。”莫国用沉声回道。

    “替为娘好好盛待唐镇抚,我莫家没有忘恩负义之人。”莫老夫人再次向点头唐旭致意之后,便微微闭上了眼睛。

    “儿子告退。”莫国用应了一声,拉着唐旭一起退出门外。

    莫家的酒菜是早就备下了的,适才又得了老娘的吩咐,莫国用自然格外殷勤,额外拍开了一坛“莲花白”。

第11章 路遇纨绔() 
“莲花白”是如今北京城里常见的白酒之一,只是在酿造时又加入了莲蕊用来增味。

    如今的万历朝,白酒的蒸酿之法早就风行天下,不过唐旭喝进口里,却仍是觉得有几分酸涩,估摸着应该和四百年后三十度以下的低度酒差不多,怪不得要放进些其他东西来增味才行。当年自己的酒量虽然算不上惊人,可是这样的低度酒,喝个一斤左右倒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初时以为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商机,再略一想,唐旭却又忍不住哑然失笑。

    虽然自己有着多四百年的见识,可多出来的大多却只是阅历和见识,所谓术业有专攻,自己在本业上却未必比得上如今的这些匠人。

    只拿眼前的这坛白酒来说,如果再加上几道工序,蒸出四十度以上的酒来,想来也不会是件很难的事情,其中最大的差异,只是在用作原料的粮食消耗上。

    现今这年头可没有杂交稻这些作物,粮食是个金贵的东西,一亩地所产也就三四百斤。四百年后酿一斤酒需要消耗三五十斤粮食,放到如今这年头恐怕需要的更多,算下来便是一个成年人一两个月的口粮了。

    倒是莫国用在连饮数杯之后已是有些上头,看着唐旭却是纹丝不动,心中不禁有些啧啧称奇。

    “适才让唐贤侄见笑了。”酒过数巡,莫国用渐渐的现出了几分醉态。

    唐旭知道莫国用说的是刚才在后厢房里的事,莫老夫人教训儿子自然没什么不对,但是莫国用好歹也是唐旭的上官,算起来甚至还是长辈,所以被当面见着,自然多少有些尴尬。

    “当年家父在时,小子也曾多次听家父说起过佥事大人在辽东时的事迹,着实佩服的紧。”莫国用虽然客气,可是唐旭却并未得意忘形。

    “哦。”听唐旭提起这一茬,莫国用的脸上果然浮出一丝笑意来。虽然这么些年来,也升了几品官阶,攒下了些财物,但是当年在辽东时的那一段时日,仍是莫国用平生最为得意,如今却是少人提起。唐旭的这一段话,正巧是挠在了他的痒处。

    “属下以为,男儿在世,无论如何也逃不过一个争字。”唐旭不急不慢的再送上一把火,“大人当年跃马杀敌是为争胜,如今为官则是为争贤。如若不然,朝廷和军中的职位都被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占去了,才是上对不起圣明天子,下对不起黎民士卒。”

    “说得好。”莫国用顿时已是按捺不住,几乎要拍案而起,“只为贤侄这一句话,当浮一大白。”

    话刚说完,径自饮酒入喉,痛快的长吁一声,可随即又掷杯案上,跟着一声短叹。

    “正如贤侄所言,若是李将军仍在,如今辽东的局势何至于此,不正是只因其位不得其人而已。”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十数万明军在辽东经略杨镐的带领下进攻后金,却在浑河南岸的萨尔浒谷口遭到后金主力军伏击,丧师数万,史称“萨尔浒之战”。

    此战如今已是过了两个月有余,兵败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京中。莫国用既然出身辽东军中,伤亡的数万明军中,昔日的袍泽自然不会在少数,一经提起,未免有些惆怅。

    唐旭虽然知道后金的得势和当年的李成梁多少有些脱不开关系,但是也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来扫兴。

    又陪着饮了几杯酒,见莫国用已是不胜酒力,乘机起身告辞。

    等出了门,见虽然时辰还不算晚,却已是华灯初上。

    好在那王建去家里请自己时,雪霁是知道的,唐旭倒也不担心娘子会急切,索性乘着几分酒意慢慢朝回踱。

    崇文门一带既然是京中的商贾通行之地,酒楼瓦肆之类的自然少不了,一路上莺莺雀雀之声不绝于耳。

    唐旭虽然算不上什么富贵人家出身,可一身穿着还算是体面,再加上面皮还说得过去,路过的时候着实也引来不少蜂蝶环绕。

    眼看着就要走到花市街上,却看见前面一串灯笼下面,托出一面写着“倚翠阁”的牌匾。牌匾下面正跌跌撞撞的拥出群人来,当头的一个走到街中,可巧是迎面撞见了唐旭,顿时不禁“咦”的一声喊了出来。

    “咦,这不是唐哥儿么。”迎面的来人,围着唐旭左右打了个圈。

    “原来是姜公子。”唐旭抬起头来朝前看了几眼,在脸上挤出一丝笑来。

    唐旭口中的姜公子,名叫姜平,在唐旭的记忆里是早就认识的。

    姜平也算是兴武卫里的人,其父姜鲲鹏便就是卫所里的指挥同知。

    从三品的指挥同知,又只是个武职,放在这京城里头,手上的权柄虽然可以忽略不计,可是积年下来的油水却是不少。

    当年姜鲲鹏也有意送姜平进学,却终究不是个读书种子,虽学了几年,胸中仍只是点墨也无。

    如今依仗着家里有些资产,收了几个帮闲陪着,平日里也招惹了不少是非。好在这崇文门外大多是寻常的商贾之家,凡是带个官字的都招惹不起,只能是忍气吞声,好歹没有闯出过什么大祸。

    “前些时日听说你病重,原本我还有些兔死狐悲。”姜平撇了撇嘴,口中啧啧了几声,“没想到你竟是又活过来了。”

    “姜公子如今不也是生龙活虎。”唐旭愕然的张了张嘴,一番搜肠刮肚之后,才想出句应景的词来。

    “本公子向来如此。”姜平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牌匾,洋洋得意的挺了挺胸。

    “倒是你这一病,若是醒不来,岂不是糟蹋了家里的小娘。”

    “如今时辰不早,唐某先行别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唐旭眉头微皱,拱了拱手,想要告辞。

    “哎”见唐旭要走,姜平却是反手扯住衣袖,脸上现出几分讥蔑来,“听说你上回病时,尚且没来得及入洞房?”

    “不劳姜公子费心。”唐旭想要扯回衣袖,却被姜平紧紧拉住。

    “莫非唐哥儿不能人事,才想要借着病重的由头避过?”姜平涎着脸皮嘿嘿笑道,一边的几个帮闲,也围成了一圈,一起哄笑起来。

    “姜公子请自重。”即便是泥菩萨也会有三分火气,听姜平口中说出的话越来越不堪,唐旭脸上已是阴沉一片。

    “若是唐哥儿为难,在下愿效其劳。”姜平嬉笑着脸,长长的打了个酒嗝,口中的酒气,几乎要喷到了唐旭的脸上。

    “哦,你想要如何效劳?”唐旭的脸色愈加的阴冷。

    “自然是嘻嘻”姜平放开了手中扯着的袖子,比出一个手势来。

    “哈哈,少爷好心肠。”“哥儿果然是生龙活虎。”四周又是一片哄笑声响起,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