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79部分

明宦-第79部分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远处慈庆宫所在的方向,一团火光正在冉冉腾起,只是在转眼之间,几乎已经是扩大了近一倍。

    “东宫走水了。”,就算方从哲心性再好,此事件也不由得大惊失色。

    午门下,正拥成一团的朝廷百官和东厂番卒,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向着火光传来的东北方向望去。

第120章 入东华门() 
崇文门,五城兵马司东城司。

    “咚,咚咚,咚”

    “星言夙驾,执礼持贞,人定,亥时”

    直到一阵阵打更报时声,远远的从紫禁城所在的方向传来,唐旭方才是渐渐的回过神来,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是到了二更的时辰。

    抬头朝着远处的东华门看了一眼,借着宫墙上的灯光,依稀可以看见正在来回走动的侍卫的身影。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微微叹息一声,唐大人如今似乎也想不出更多的话来。摇了摇头,就要朝着房里走回,想要去歇息上一会。

    只不过,尚未来得及迈进门槛,却猛得听见身后一阵骚动,当下也是立刻转回了头。

    顺着众人的目光,唐旭朝着东华门的方向看去,一时间,脸上也不禁乍然变色。

    只见原本还只是朦朦胧胧点缀着几点灯光的东华门上,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溢出了一片红光。

    类似的景象,唐大人自然不会陌生,因为就在不久之前的明智坊,唐大人已经见过一回。

    紧接着,漆黑的夜空下,像是有人猛然扯开一块幕布一般,几乎是转眼之间,红光就迅速的蔓延开来。原本还算得上是巍峨雄伟的东华门,也被一大片红光笼罩其中。

    “指挥大人,好像是东宫。”,不知道什么时候,秦平西和李慕江也站到了唐旭身边,目瞪口呆的望着东华门的方向。

    难道宫中有变?这个念头只在唐旭的脑海里稍微转了一圈,就被另一个念头所取代,唐大人原本还算是平静的脸上,立刻也变得涨红起来。

    “东城司将士听令。”,几乎没有片刻犹豫,唐旭立刻挺直了腰身大声吼道。

    “属下在。”,即便只是见到了东华门里的大火,秦平西和李慕江等一干将士也知道情况紧急,容不得丝毫怠慢。紫禁城里虽然也有救火器具,可人员却不及兵马司里整齐。

    “带好兵刃,器具,速速随我赶往东华门。”,唐旭已经是不假思索的颁下令来。

    “属下得令。”,李慕江毕竟心细,口中虽然立刻应声,可是却又忽得生出一丝疑惑来。这回就算是要入宫救火,带着救火器具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带着兵刃。

    想要开口问一问唐旭,可刚抬起头来,却见指挥大人的目光也正好转到自己这边,心里顿时又“咯噔”响了一下,连忙收回了开口的念头。

    紫禁城,东华门。

    不知为何,慈庆宫里的大火蔓延起来似乎特别的快,只是半刻时间就已经烧红了半边天。好在东城司里的兵将,从今日早晨开始就大多约束未出,所以收拾起来也快。

    可是再等领人穿过东安门,一路奔到东华门下的时候,迎面看见的,却依然是一座紧闭的朱红大门。

    虽然因为身后的大火,城楼上的禁军侍卫看起来有些纷乱,可是见宫门外有一支军伍奔来,仍然是紧张的扣紧了手中的弩弦。

    “在下五城兵马司东城司指挥唐旭,奉命前往慈庆宫救护,还请城上的诸位大人放行。”,唐旭勒住胯下的马身,虽然急切,可多少也知道好歹。

    眼前这座东华门的后面,可就是大名鼎鼎的紫禁城。就算情形再紧急,稍微有些不慎,没准就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

    “既然是五城兵马司来的,可有宫中的堪合调令?”,兴许是和唐旭所想的一样,所以城楼上的侍卫虽然也是急切,可是仍然不敢轻易打开宫门。

    “在下奉的是内阁和兵部的口令。”,唐旭这回原本就是不请自来,城上所要的这些东西,自然是一概没有:“如今火势紧急,待稍后补上可否?”

    “唐大人见谅,即便有兵部文书,没有宫里的调令,我等也不能放唐大人入内。”,唐旭有唐旭的打算,可宫里也有宫里的规矩。听城楼上禁军的话,好似即便有内阁和兵部的文书,如果没有宫里的命令,哪怕情况再紧急,也不能轻易放一兵一卒入宫。

    “况且这城门已经上了锁,金匙已经被司礼监和御马监里的公公们收去了,开不了门。”

    “这可否请大人去问一回?”,唐旭的眉头略微皱了一下,脸上现出几分不安。

    前几个月里,皇后可巧是已经崩逝,如今紫禁城里能做得了主的,不是万历他老人家自己,就是皇贵妃郑氏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

    问题是,如今万历他老人家的生死,目前尚未可知。若是去问郑贵妃和卢受,虽说平日里自己和太子走的并不算近,可这个敏感的时候,他们会肯轻易放自己进宫?

    抬起望了一眼身前的东华门,想要夺门而入更是一个笑话。且不说凭自己这帮手下的军士能不能夺得下来,就算他们有这个本事,再想一想面对的可是紫禁城。

    如今尚未入宫,唐旭身边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帮衬,夺紫禁城的门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一个弄不好就成了谋逆。唐旭甚至几乎毫不怀疑,只要自己一开口下令,这群“地头蛇”大部分恐怕就会立刻做鸟兽散。

    正在进退维谷,忽然看见城楼上的侍卫,也突然纷纷转回了身去。紧接着,一道略有些低沉的声音从城门上方传了下来:

    “赶快打开宫门,放他们进来。”

    听到声音,唐旭愕然的抬起了头,向着城楼上看去。只见城门上的垛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探出了一道身影,正朝城墙下望着。

    “可是马公公司礼监那里”,唐旭虽然不认得此人,城上的禁军却明显是认得的。

    “卢公公那里,稍后我亲自去说,暂且把门锁砸开便是。”,城上的马公公听了侍卫的话语,脸上明显现出几丝不悦:“如今东宫走水,万一太子有所损伤,你可担当得起?”

    “你且打开宫门,事后的一切由咱家担当。”马公公一边说着话,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把金钥,向前递了过去。

    守门的把总,原本还想再多问几句,可是却听马公公提起太子,顿时把话吞回了肚子里。

    “听马公公的吩咐,砸开金锁,放城外兵马入内。”,守门的把总一边从马公公手上接过金钥,一边向左右吩咐道。

    东华门的禁军,适才看着身后漫天的大火,其实早就已经有些慌了神,不过是碍着职责所在,轻易不敢打开宫门。如今得了吩咐,当下便有几个飞也似的向着城下奔了过去。

    不多时,又听见城门里“哐哐”响了几声,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砸开了。紧接着又是一阵铁链拉动的响声,两扇沉重的木门,徐徐张了开来。

    “下官多谢马公公。”,唐旭虽然还不知道这个马公公到底是什么来头,可是这回能顺利入宫,却都是依赖着他。

    “咱家御马监监督马谦。”,马公公站在城楼上,见唐旭向自己致谢,顿时也露出几丝笑意来:“日后只怕还要请唐大人多多指教。”

    原来是他,唐旭致谢过后,立刻就引军入城。等马谦回话的时候,已经是半个马身入了门洞。听到这个名字,当下心里也跟着震了一下。

    唐旭知道,虽然此人报的职号只是御马监监督,但是此人在宫里却另外还有一个职责,那便是乾清宫管事太监。再说的明白点,那就是乾清宫的大总管。

    而御马监的名号,虽然向来不如司礼监响亮,其实也不是省油的灯。京中三大营的兵马,以及偌大一个紫禁城的禁卫,向来都是在御马监的监管之下,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也多有牵连。如果说司礼监是内廷的“内阁”,那么御马监就是宫中的“枢府”。

    当年的成化与正德年间,朝廷曾经在锦衣卫与东厂之外另设西厂,权柄甚至凌驾于东厂之上,西厂便就是在御马监内所设。大名鼎鼎的大太监汪直和刘瑾,都曾经兼任过西厂的提督。

    刚刚纵马走过门洞,路边的宫墙下,又立刻闪出一人,拦在唐旭的马前。

    “唐大人,太子和王公公命咱家在这里等候。”,不等唐旭仔细去看,来人已经开了口。

    “曹公公,如今太子在何处?”,虽然隐约猜测到,如今太子绝不会留在慈庆宫内,可是唐旭心里,仍然有几分担忧。

    “太子爷有吩咐,唐大人入宫之后,直接去乾清宫。”,到了这个时候,曹化淳也不敢有丝毫的卖关子。

    “唐某知道了。”,听到这句话,唐旭的心里才稍微安定了几分。

    随唐旭入宫的东城司将军,足足有上千人。先拨出三百人让刘秋仁率领,携带水龙车等器具前往慈庆宫,剩下的人马却暂且按兵不动。

    一同前来的秦平西和李慕江等人,见唐旭居然只派刘秋仁携三百军前去救火,即便是再傻,到了这个时候也隐约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可是如今已经入了宫,此时再想要退却,怕是已经有些迟了。一个个都领着手下的亲信军卒站直了,向着正在和曹化淳说话的唐旭看去。

    “诸军将士听着。”,在与曹化淳继续低语几句之后,唐旭终于转过了身。

    “司礼监太监卢受蔽上弄权,祸乱宫廷,如今更是幽禁圣上于乾清宫”

    唐旭口中的话还只说出了一半,四周便陡然像是炸开了锅一样响了起来。

    原本来的时候,只当是来东宫救火的,可是如今刚进了宫,如何便起了这等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121章 殿中惊变() 
“唐某如今奉圣上口谕,太子钧旨,率尔等讨逆平贼。”,唐旭的声音虽然不算太响亮,可是落到东城司一干军士的耳中,却是犹如落雷一般。

    皇上,太子,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东城司的军将,大多都是京城里的子弟,可是对他们来说,这一串名号平日却仍然犹如天上的白云一样遥远,可望而不可近。

    如今听了自家指挥大人的话,这些平日里听都难得听到的名号,居然有一天会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东城司里的一干军将,顿时都有些傻了眼。

    况且,京城里除了锦衣卫,还有三大京营,就算要平乱,什么时候轮到五城兵马司了?可若是说不信,偏偏如今自己就站在这紫禁城里。四周的七八百号军将,都半是兴奋,半是怀疑,一时间都不敢挪开脚步。

    “咱家乾清宫管事,御马监监督太监马谦,奉旨前来接应唐大人。”,好在说话间,原本站在城楼上的马谦也已经下来了:“如今方阁老和黄尚书已至乾清宫前,唐大人既已入宫,还不快快前去。”

    “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尽在今日。”,唐旭闻言,也不再迟疑,当即跃下马来朝前跑去。

    东城司里的军将,原本还有些将信将疑,可听说马谦便就是乾清宫的管事太监,当下心里就信了几分,又听说内阁首辅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善都已经赶到,顿时也就不再怀疑。

    李慕江略微迟疑了片刻,跺了跺脚,也紧跟几步追上唐旭。

    “唐大人,李某的身家,如今可都托付在大人身上了。”,李慕江一脸的无奈,一边奔跑着,一边对着唐旭说道。

    唐旭并未回话,只是转过身来略一点头,示意是听到了。李慕江看在眼里,心里反倒是略安定了几分。

    一旦挪动起脚步来,适才还有些纷乱的军伍,反倒是立刻安静了下来。远远的望去,只看见一条长长的火龙,从东华门边延伸开来,张开了牙爪,直直的向着内廷的方向扑去。

    乾清宫,弘德殿。

    相比起殿外乾清门前的一片灯火通明,弘德殿内却只在四角各点了一支烛台,摇曳的灯影下,不时的走过几道身形,带动四周的帷帐一阵晃动,静谧中隐隐透出几分让人心慌的诡异。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殿外的台阶下传来,一直正襟危坐的卢受梦得一个激愣,忍不住从黄花梨木做得圆凳上跳了起来。

    对面坐着的两人,虽然没有和卢受一般站起身来,可是眼睛里也或多或少的透出几丝惊恐。

    “老祖宗,里冰窖里送冰来的车到了。”,好在不过片刻时间,就有门外值守的内官前来通报。

    “让抬进来吧。”,卢受这才稍微安下了心,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挥挥手示意下去。

    “让他们把大冰卸在门外,你们自个去抬进来。”,话刚说完,卢受忽得又像是想到了些什么,连忙又追了一句。见前来通报的内侍应着声退下来,方才是重新坐了回去。

    “奴婢在这宫里头呆的时候越长,倒是越发的胆怯了。”,坐下身来之后,卢受也是禁不住咧了咧嘴,自嘲似的朝着对面笑了几声。

    “公公”,对面的人,终于好似是有些坐不住了。

    “娘娘稍安。”,卢受颇有些疲惫的抬起手来摆了几下:“这一回有东厂的番卒在外头守着,方从哲即便想要闯宫,也要掂量几分。”

    “老祖宗”,可是才等卢受话音刚落,便见刚才进来过的小内侍又慌慌张张的奔了进来。

    “何事慌张。”,卢受皱了皱眉头,轻喝一声。

    “方方阁老请了张太医过来,说要为万岁爷诊脉,如今就在外头候着。”,小内侍连忙回道。

    “就说皇上已经歇下了。”,卢受颇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冷哼一声。

    “可方阁老又说了,皇上就算歇下,也不妨碍太医诊脉。”,小内侍一边说着话,一边偷偷抬眼朝卢受看着。

    “让他们在外头候着。”,卢受紧紧捏了几下拳头,好半晌才从嘴里挤出句话来。

    “唉”,一直坐在对面没有动过身的郑贵妃,也跟着徐徐站了起来。微微的叹了口气,缓缓向着床边走去。

    “娘娘自重。”,见郑贵妃起身,卢受立刻警觉的把目光移了过去。

    “卢公公把本宫看成什么人了?”,卢受的话,明显让郑贵妃极是不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