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雪狼出击(水中看海) >

第4部分

雪狼出击(水中看海)-第4部分

小说: 雪狼出击(水中看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明接过来快速地翻看起来,越看他就越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首长们的安排比我的计划可详尽多了,真好,真的好。”薛明有些语无伦次。

    “你以为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白吃饭的?自打战争一结束,军委就组织了多次研讨,发现了太多的问题,你的报告只是在某些方面坚定了军委改革的决心,其实我们的情报机关关注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建设也有一段时间了,也提出过组建我们自己的特种部队的建议,只是因为打仗这件事才拖了下来。你的计划里是从社会上招募一些适龄的孩子进行集中训练,讨论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建议,但响应的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部军事主官从自身考虑,希望能从自己的队伍里带出第一支特种部队,拔得头筹,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我还要去上边沟通、争取一下。这样,咱们分两步走,明天我到军委商讨招生这件事,你和张怡在这里留守,明天会有一批先期的工作人员前来报道,张怡负责安排一下,你着手写个计划出来,都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什么设备等等,尽量详尽些,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顾长辉一口气布置完,抬眼看着薛明和张怡。

    “我没有问题了。”张怡看了看薛明。

    “还有一个就是训练地点,您和老总们商量一下,最好一起定下来。”薛明说道。

    “应该有些眉目了,明天我再确定一下,时间也不早了,走,咱们吃饭去”顾长辉拿起自己的帽子,三个人一同走出了办公室。

    命令很快就下来了,最终批准他们的计划,并且初步确定面向全国大中城市招收两千五到三千名1972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同时严令各部全力配合,不得以各种借口掣肘、阻碍这项计划的实施。

    举国体制下优点就是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办成一件事。

    在一周的时间内,一大批后勤保障人员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都陆续到达筹备处,还有一部分人从各自所属部队直接赶到他们的临时集结地——西南军区某部的一个军区招待所。

    而最让薛明兴奋的是训练基地有了着落,这是一个刚刚建好就被闲置下来、巨大的人防工程。说起这个基地,还真让顾明辉和薛明喜出望外,因为它规模、设计都大大的出乎他们的预料。

    那天和薛明大致确定了方案以后,转天顾长辉就赶到总部去汇报情况,本以为对于从社会上招募一些适龄人员进行长期封闭驯练的建议会受到一些质疑,但在顾长辉陈述以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就顺利通过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薛明的计划在某一方面和总部的想法相吻合,同时总部这样安排也相应地避免了各方的利益之争。

    眼见自己认为的最为困难的一环如此顺利通过,顾长辉高兴之余又进一步提出希望尽快落实训练基地,这样就可以让先期工作人员提前进入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当全体参建队伍到齐后就马上可以投入到基地的大规模改造建设工作。

    总部首长非常理解他们的急迫心情,直接带着顾长辉来到一个战备值班资料室,在一处事先悬挂好的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前告诉他,训练基地已经为他们找好了,位置就在西南c城背后的群山之中,离当地驻军很近,这样安排一是便于警卫保密,二是也可以就近的到当地驻军的协助。

    这一结果真是让顾长辉喜出望外,这一趟过来两个最迫切的问题都解决了,后边就是搜罗各种专业人才担任教学任务,相比前两项,这个问题相对简单许多,因为部队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人才库。

    其后的几天里,顾长辉和薛明忙得几乎团团装,他们先确定了人员配置,专业教官都从一线部队和各军事院校抽调,特殊需要从社会上各专业单位借调,筹备处天天都有人前来报到,眼见就要人满为患。

    而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选材,为此他们和一些军队科研人员、先期赶到的教官整整讨论了两天,又联系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研究,最终制定了一个详尽的选拔与测试标准,考虑到训练期间会有意外原因出现减员情况,他们把招募人数定在了三千五百人左右,按薛明的话说,如果这三千五百人能有五分之一的的人坚持下来,那就将是一支令人胆寒力量。

    在招收的人数确定下来以后,他们又为另外一个问题发生了很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是否应该招收女子特战队员,

    薛明坚持要招收部分女兵,按他的话讲,在现在已知的特种部队中,还没见到有女子特战队员的相关报道,因此,我们现在起步并不落后,关键时刻还可以出奇制胜。

    他的意见招致了大多数训练人员及部队野战方面的专家的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是,女人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特种作战更不适合女人,生理因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特种部队在敌后经常会面临以少对多的战斗与冲突,难免会有伤亡,如果其他队员受伤,女队员很难胜任长途负重转移负伤队友,而且,女队员一旦被俘,将面临无法想象的心理与生理的折磨,造成的后果很难预料。

    薛明则坚持认为,女人承受压力的能力远非人们感觉的那么弱,某些方面甚至胜过男人。训练的时候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但绝大多数训练科目她们都可以完成。况且,并不是每次出任务的时候都要有女兵,只是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才会派她们上场,比如,潜伏、渗透、刺杀、侦察等等,这个时候就有了她们的用武之地,因为如果是非战斗人员,她们在执行这类任务的时候,一旦遇到危险将会很难迅速撤离,此时对于协助她撤离的接应人员来讲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与拖累,往往会顾此失彼,而如果是我们的女子特战队员潜入敌人内部,当出现危险需要撤离的时候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自保自不必说,更因为她们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成功脱身后的生存机会也很大,而且,如果需要攻击特定目标,她们更容易提前打入进去,在攻击开始后又可以成为一个内部火力点,给外围攻击人员提供的火力支援。

    争论持续了很久,原先反对的有部分人员被薛明说服了,还有一部分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认为不应该招收女兵。最后,顾长辉拍板决定,先招收一小部分,按5:1的配额分配,五个男队员一个女队员,按说这个比例也不小了,但考虑到女队员的可能淘汰率会很高,大家也就都都赞成通过了,这样,最重要的招生问题就确定了下来。

    前来报道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还都是一些先期是进入的施工和后勤保障人员,而一些专业设备、器械也被源源不断送往c城驻军的后勤部,当地驻军已经在向上边抱怨说自己的驻地都快成了接收大院了。顾明辉和薛明商量后,觉得上边的安排已经基本就绪了,该要的政策支持也都拿到了,现在再待在京里已经意义不大,因此他们决定,立即动身,全体赶赴集训基地。

    也就是在他们动身的这一天,一份只有少数决策者和军队高级指挥官才知晓的,带有‘绝密’字样的文件被锁进了总参保密级别最高的机要室保险柜里,文件袋上只是简单的几个小字“717计划”。

    此时,已经到了1979年年底。一项事关我军未来建设方向的秘密计划就此来开了帷幕。

    多年以后,许多人在感叹部队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中国军人扬威世界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群为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的无名英雄。

    :

8。第三章 基地(1)深山奇迹() 
当顾长辉和薛明、张怡以及其他人员赶到c城当地驻军的军区招待所,与先期到达的一批专业人员汇合的时候,顾长辉更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面对组织的信任和眼前这些抛家舍业的聚集起来的专家、英雄,自己如果不带出一支无坚不摧的精英部队,不仅辜负了组织的希望,更愧对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注定要在这贫瘠的原始深山中工作数年的专家、教师和战士。

    这些人几乎都是部队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专业人才,许多人年富力强,还有许多是在部队服役多年队的英雄、标兵、训练能手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的机关部门,但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党和军队的绝对忠诚和热爱。

    那时的人们思想单纯,执行起命令来不折不扣、无怨无悔,没有一个伸手要条件的,因为他们把组织的信任当成一种荣耀,把军队看的比家还温暖,更把军人的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薛明则更关心作为未来训练基地的这个人防工事是否可以满足于需要,所以,一到招待所他就自己驾车带上一个向导直接赶往大山深处的这个秘密世界。

    车子穿过驻地营区,经过几道关卡,又在茂密的原始深林中一条因势修建的砂石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来到了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天然形成的硕大洞口前,由于有茂密的森林覆盖,如果不是来到近前,你很难发现这个山洞。时值中午,洞里面却漆黑一片,远远地可以看到洞的深处顶上隐隐约约有灯光,但在偌大的空间里却根本起不到作用,充其量只是个指引作用。

    正当薛明在洞外徘徊、观察的时候,侦察兵的本能使他意识到附近有人在向他移动,薛明没有动,慢慢的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自己的证件,瞬间,几只枪口逼住了他,为首的一个拿走了他的证件。正在一旁给薛明介绍情况的向导赶紧走过来说:“陈班长,这是上级派来的薛同志,和你们打过招呼。”

    陈班长不为所动,接过薛明的证件仔细检查起来,然后又交到薛明手里,一个立正说道:“报告首长,驻地警卫班在此警卫,请您指示。”

    薛明笑了笑:“谢谢你们,辛苦了,我今天只是先来看看,没有什么安排,你们继续警戒吧。”说完,薛明很标准的回敬了一个军礼。

    陈班长从旁边的一个草丛中拿过一个军用步话机,通知里面准备开门。

    薛明上了车,向洞的深处驶去,曲曲弯弯大约又行驶了数百米,一道巨大的洞门出现在视野里,而这里也明显比洞口附近明亮了许多。洞门只打开了一道缝,但已足够薛明的吉普畅通驶入,在经过大门的时候,薛明被大门的厚度惊呆了,以他目测起码有近一米厚,完全是钢板和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旁边的向导看到薛明惊讶的表情,笑着说:“很厚吧,这是按照防核武器攻击标准设计的,而这只是第一道门,像这样的门还有两道,每道门都这么厚,只是材料略有区别。”果然,又经过两道同样的大门以后,薛明他们又被拦下了。

    这时,向导走下车来,向对面的一个来人说了几句,转身对着薛明说道:“首长,我只能把你送到这了,按规定我不可以进入到里边,里面由他带你进去,我就在这里等着你。”说完,敬了一个礼,走向旁边一个很隐秘的小屋里。

    薛明向他道了谢,转身与来人又一起向洞的深处驶去。此时,薛明的心情已经不能用惊讶来描述了,只能说是非常震惊了。旁边的同志在一边大致介绍了这个人防工程的概况。

    薛明他们是幸运的,因为这个人防工程建成以后基本上没有投入使用,而它最早开始建设的年代要追述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迁往大后方以后,那时为了避免日机日夜不停地轮番轰炸,许多重要设施、人员都疏散到了群山之中,这个山洞就是当时利用一个深不见底、自然天成的洞穴加以改建而成的,解放后又一直在扩建,尤其是备战备荒的那些年,随着大三线、小三线的加紧建设,这个山洞又经过几次扩建、改建,直到最近几年才刚刚完成,而这时,十年浩劫刚刚结束。

    薛明最终将车停在了洞里一个硕大的空场上,周围有许多数不清的巷道,还有一些地方被贴着封条。此时,薛明已经不知道自己进来了有多远,本来他以为到头了,没想到,那个工作人员带着薛明转了几道弯以后来到了一个铁门附近,按了一下开关,门开了,这是一个升降电梯,工作人员示意薛明进去。一路上,工作人员已经大致介绍了这个人防工程的规模,但薛明还是无法掩饰自己的惊讶,刚才他们经过的那片区域,仅仅是这个人防工程外围守卫人员生活、工作的地方,只是现在空无一人。

    当薛明走出电梯,那个工作人员打开了全部照明以后,他感受到了“渺小”含义,也由衷地佩服我们工程兵战士。

    他被这里的宏伟震撼了……。

    :

9。第三章 基地(2)同心协力() 
当薛明赶回临时驻地时候,已经接近傍晚了。

    他带着一套从工作人员那里软磨硬泡借出来的一套图纸匆匆赶到一个临时会议室时,顾长辉正在这里和几个人在这里商讨着什么。

    顾长辉看到一脸灰尘的薛明那副狼狈样子,不禁笑了起来:“你这是被人打劫了还是你打劫别人了?”一句话,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张怡赶紧倒了一盆洗脸水,拿了一条毛巾,让薛明先擦把脸再说。薛明也来不及客气了,匆匆擦了一把脸,抑制不住自己兴奋、激动的心情,‘哗’的一下摊开了那一堆图纸。

    “这是什么?”顾长辉一边端详着图纸一边问道:“对了,一下午你看的怎么样了,还满意吗?能满足咱们的需要吗?”

    “已经不是满意不满意的问题了,而是出乎意料的超级满意,您先看看这图,来,您们几位专家也来看看,来来来,顾叔,张怡你们都过来。”薛明完全乱了语序。

    来自某军事工程学院、也是某部工程兵大队的何工程师,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名堂:“这个工程够壮观的,宏伟,了不起。”

    “说的没错”薛明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今天算是知道了什么是伟大的工程,你们真的不起,佩服。”何工程师谦逊的摆了摆手。

    顾长辉左看右看一头雾水:“别互相吹捧了,快给我们大家说说。”老将军不改军人作风,催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