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我为王 >

第32部分

水浒我为王-第32部分

小说: 水浒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家山寨能做到如此轻描淡写?能将官军打退,不损失惨重就不错了。

    两边人马一见面,脸上都是发自内心的笑意,倒是和谐的很,至少英明神武的黄团练没有看出不妥之处来。

    黄安小心谨慎惯了,他等自己手下的人都上岸之后,确定所谓反水的梁山人马没有异动,反而是很热情地进行招待之后,才带着自己的心腹手下上岸。

    他一下船,徐宁就十分热情地迎了上来,亲自把他扶住,满面笑容地说道:“黄大人,你让徐宁等得好苦啊!”

    黄安说道:“徐教师对朝廷一片忠心,立下如此大功,本官一定据实禀报,为教师请功!”

    徐宁面上笑容不减,说道:“某家的功劳,正要着落在团练大人身上。”

    “好说,好说。”

    “团练大人倒是好说话得很!”徐宁轻笑一声,双手一动,一只手揽住了没反应过来的黄安肩膀上,另一只手拿着尖刀抵住了他的脖子。

    “徐宁,你这是做什么?”黄团练的裤子都要湿了。

    “做什么?当然是要立功了!”徐宁说道,随即一声大喝:“动手!”梁山人马立时发作起来,身上暗藏的利刃落在了身边的官军的要害处,关内又冲出一彪人马,五个骑马的头领打头,其中一人豹头环眼,手持丈八蛇矛,不是林冲还是谁?水泊之上也是被诸多小船团团围住。

    林冲一声大喝:“尔等已是瓮中之鳖,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他话音落下,山寨战兵都是一声大喝:“虎!”

第五十七章 分战果() 
这一声震天响的齐声虎吼,让一众官军亡魂大冒,原本有些胆大的人心中刚刚升起的想要反抗的念头顿时被熄灭了一个干净。谁不是爹生娘养的?又没有一身钢筋铁骨,一枪刺下来,还不是照样两个透亮的窟窿,何必不识好歹呢?大家应该保存有生力量,以图将来。

    不管他们是不是这么想的,反正多数官军是放弃了反抗的心思,听从指示,抱头蹲地,即便有人不信邪,手中却没有武器,梁山战兵一杆棒下去,还是得赶紧抱头求饶。即便是手上有刀枪的,那才几个人?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先认怂吧。

    眼见官军都已经束手就擒,水泊之上的水军分出一部分往岸边驶去,其余的则是各自回营。

    林冲等几位头领指挥着手下的人将俘虏的一众官军捆绑起来,往山寨上送去,他们随即来到徐宁身边,欧鹏说道:“教师演得可是真像,擒下黄安,此战头功非教师莫属了!”

    阮小七等一众水军头领也上了岸,他们三兄弟方才不过是佯装中箭落水,为的就是让黄安相信山寨会因为他们的阵亡发生变故,徐宁会突然反水。

    阮小七说道:“头功虽是徐宁哥哥的,我们其他的兄弟却也是出了大力的。”

    “全赖兄弟们用力,徐宁不过是捡了便宜而已。”徐宁谦虚道。

    “教师不必谦虚。”杨志说道。几人说着话,眼看官军都被押上山去了,水泊之上,方才分出去的那一部分水军回转过来,到了岸边停靠,鲁智深和史进先从船上下来,鲁智深说道:“这仗打得忒也晦气,吃了败仗不说,还一天连吃了两回。”话虽是这么说,他的脸上却全是笑意。

    “大师好不知足,夺了官军六百匹马,马军的头领都要十分感谢于你,我们兄弟吃了败仗却是什么也没捞着。”李俊笑着说道。原来昨日与官军接阵,却被一阵乱箭射退的水军正是他和童威、童猛、王定六统领的。

    “这般说法可不对了,山寨与官军两战皆胜,俘虏近三千人,日后必定是要补充近山寨三军的,众位兄弟都有功劳,也是为自己增加了人手。”此时史进也走了过来,插话道。一众头领皆是大笑。

    眼看已经山寨战兵已经收拾停当了,一众头领吩咐手下的头目带着人将俘虏的事宜安排好,抬脚结伴往山上而去。

    到了山寨聚义厅,李瑾和闻焕章等人都正在等着,众人上前见礼,李瑾问道:“众位哥哥都不曾受伤吧?”

    “那官军的箭软趴趴的,还没落到兄弟们身上,大家都已经入水了,哪里会受伤?”阮小二说道。

    “洒家虽想痛快厮杀,无奈许军师严令许败不许胜,没奈何,只好一接阵便走,兄弟们都是手脚灵快的,不曾有战损,便是受伤的,也不过是挨挨擦擦的小伤,无有大碍。”

    “我早就已经给大家说明了,先打的几阵都得是败局,才能让官军麻痹大意,进军水泊,是大师非要去当这必败先锋的,如今却怪起我来了?”许贯忠佯装抱怨道。

    “虽是必败,却也能活动活动手脚,洒家自然不会放过机会,不然如林冲哥哥等几位兄弟一般等着俘虏上门,那洒家当真是急也要被急死!”鲁智深大笑着回道。

    “马军倒是折损了两匹马,人都没事。”史进抱拳说道。

    “两匹马换来六百匹,这买卖做得!”阮小五说道。

    欧鹏说道:“只是以后做买卖的怕不会是如黄安黄团练一般不会算账了!”

    “那却由不得他!”萧嘉穗说道。

    “哈哈哈!”众人皆是大笑。

    说笑过后,有头目将战果报上来。众人落座,开始商量正事。李瑾说道:“经过与济州官军的两仗,山寨添了近两千八百人,战马六百余匹,关于他们的处置,我有些想法,说出来与众位兄弟参详参详。”

    “愿闻其详!”

    “两千八百人中,基本都是青壮,咱们现在依旧缺人,自然不能放下山,先在山寨进行劳役,咱们从中选出合适的加入山寨三军,马军再建两营,杨志哥哥和史进师兄分别为第三营和第四营正将;步军再建一营,欧鹏哥哥暂时借调到步军为正将;剩余的人手就充入水军。诸位哥哥以为如何?”

    “若是再建两营马军,那马匹还是不够用啊,要不暂时先扩建一营?”史进迟疑道,他虽然也想独领一营,但是山寨的马匹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李瑾摇摇头,说道:“山寨此时总共也就千把匹马。便是三个营,每个营也就是三百匹,与四个营,每个营两百五十匹没有多大不同,现在扩建上两个营,让兄弟们操练起马上的本事来,日后有了马匹马上就能形成战力,要更合适些。”

    众人思考一番,都是觉得有道理,点头同意了。

    “那黄安该如何处置?”徐宁问道。

    “让人审讯一番,若是他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饶他一命也无不可,毕竟两军相争,各为其主;但若是一个贪官,那便给他一个痛快,尸体送到济州府去吧。”

    闻焕章说道:“此战虽是大胜,以后咱们只怕是要面对朝廷无尽的征讨了!”

    “经此一役,官军的战力可见一斑,有一众兄弟们在,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李瑾笑着说道。

    战果分割完毕,一众头领说笑着出了聚义厅,各自回营处理事务。

    第二天,那黄安还是被当众绞死了,尸体让几个胆大心细的士卒趁着送到济州府衙门口去了。

    隔天一大早,济州府的公人开门办差,见到死不瞑目的黄团练,顿时被吓得屁滚尿流,跌跌撞撞的跑进府里报信去了。济州府尹当时正在穿官服,吓得手中的腰带都掉到了地上。反应过来之后,赶紧让人将尸体收敛了,又派人将太师府上的干办找来,商议对策。

    那太师府的干办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吓了一大跳。和府尹商量过后,他决定暂时先回东京禀报太师,请太师拿主意,府尹也上表报告,请朝廷调精兵征剿。做完这些,府尹又派了一队人带上金银礼物,由自己的儿子带队,上东京去使用,只求能保住头上的乌纱帽。

    “这回这一关怕是不好过啊!”府尹心中暗自叹息道。想他也是经过层层科考走上的仕途,人到中年,外放为一州府尹,原还想“大展宏图”,不想治下先是出了王伦,官军屡次进剿不得,好在他声势不算太大,还能瞒住,现在又来了个更厉害的李瑾,声势哪里是王伦那个落第举子比得上的?又接连做下几件大事,决计是瞒不住的,他也只好上报了。

    如今损失了三千人不说,关键是给蔡京留下了办事不力的坏印象,他心中怎能不着急,怎能不担忧?

第五十八章 跳出水泊() 
接连打退了官军的两次征剿,第二次还是两千五百人的军队,山寨总算是迎来了暂时的安稳,头领们每日都是安心练兵,整治山寨,山寨上下越发地井井有条。

    如此安安稳稳地过了两个月,济州府的眼线传来消息,原府尹被调走了,新来了个姓宗的府尹,随府尹同来的还有一个军官,乃是新任团练,这两人到任后虽然是商议着招兵买马,却显然是敷衍了事,丝毫没有要进剿梁山的意思。

    又等了一个月,始终是平安无事,李瑾和一众头领商量了一下,差不多确定济州官府现在是被吓破了胆,不敢再来讨野火了。

    左右现在山寨走上了正轨,也没有战事,李瑾静极思动,想到自己的一系列谋划,准备下山一趟,不过这次下山却不是轻装简从,而是要带着兵马去北地探路了,八百里水泊虽好,但是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还是太小了。但是现在的大宋境内,局势还没有败坏,朝廷的掌控力还在,李瑾也不想做出头鸟,干脆准备先跳出水泊,在北方壮大声势。

    辽国现在是内忧外患,正是李瑾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这天正午,李瑾命令在聚义厅值守的军卒敲响聚将鼓,将山寨的头领聚集起来,商议行程。

    听到鼓声,山寨各处的头领们放下手头的事情,陆续赶来,一刻钟后,便全部聚齐了。等李瑾在首位坐下之后,众人才分两边坐下。李瑾开口说道:“距离上次官军征讨也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想来官军暂时不会再打山寨的主意,今天召集众位兄弟,是有要事要与各位相商。”

    “是要到何处厮杀?兄弟们每日操练不停,早盼着能下山来一场痛快的!”鲁智深说道。山寨现在三军上下,大小战兵五千余人,每日操练不停,不过没有大的战事,只是隔段时间下山取粮一次,权当练兵而已。

    “非是厮杀,是小弟要往北地一行,为将来探探路。”李瑾沉声说道。

    李瑾的打算也没有瞒着他们,虽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大家多少还是知道一点情况的,萧嘉穗闻言,开口问道:“寨主是决定要动手了吗?”众人都看着李瑾。

    李瑾摇摇头,说道:“现在咱们对北边的都不熟悉,这一次下山主要是为了打探打探情况,为将来做打算,真要动手,至少也要等到来年开春。”

    “既然此次只是探路而已,寨主何必亲自去?”闻焕章问道。

    “此事关乎兄弟们的未来,山寨又没有对北边熟悉的兄弟,不亲自去一趟,我实在放心不下;何况现在山寨也没有什么事,兄弟们各司其职,我此时下山一趟也合适。”

    他这么一说,众人也就不再劝了,林冲问道:“此次寨主下山,该由哪几位头领相随?”

    “我随寨主去!”“我也去!”……鲁智深、阮小七等几个粗豪的汉子都是直接开口。

    李瑾伸出双手示意众人安静,等众人都不说话之后才说道:“此行虽是探路,不过北地毕竟不比境内,人手却也不能少了,就由林冲哥哥和史进师兄两位带马军一营和我一道,贯忠兄长熟识地理,又会北边各国话语,也和我们一起,其余各位兄弟便在山寨留守,毕竟不知道官军是否还会再来。”

    “史进兄弟和寨主一起北去,马军三营的训练怎么办?还是我随寨主走一遭更为合适。”徐宁抱拳说道。

    李瑾笑着说道:“史进师兄在边境之地历练过,经验丰富些,和我一道去正好合适,至于三营的训练就烦劳兄长和杨志哥哥一起抓起来。再说了,兄长孩子还小,正是玩闹的年纪,若是嫂嫂一个人,只怕照管不过来,兄长还是留守的好。”他这么一说,徐宁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定下了此次下山的人马,李瑾说道:“此次下山,山寨的一切事物就交给各位留守的兄弟了,大小事务由闻先生暂时做主,各位哥哥务必尽心!”

    “寨主放心!必定不叫山寨有失。”闻焕章起身拱手说道。

    “寨主放心!”留守的一众头领齐声说道。

    要往北地一行,又是大队人马出行,要做的准备就不是一时片刻能做好的。过了两天,一众人马才准备妥当,启程下山。为了这次行动,下山的一营马军全部配上了马。

    在李家道口的酒店与一众兄弟喝过送别酒之后,李瑾他们随即上马出发。好在此前与济州官军交战,缴获了不少甲胄装备,下山的人马都穿戴起来,扮做官军也好掩人耳目,这样一来既不会有不开眼的蟊贼打主意,一路上的州府也不会过问,便是有人查问,林冲在禁军这么多年,也能支吾过去。

    赶路途中,也没什么事情,李瑾四人在前面慢行,李瑾问道:“贯忠兄长是大名府人,可曾到过辽境吗?”

    “三四年前,随一支商队进入过辽国,去过析津府、大同府等地。”

    “兄长去过燕云十六州?”

    “毕竟是我汉家故地,找机会游历了一番,不过没有全部看过。”

    “兄长看那十六州如何?”

    “十六州为险要之地,不管南下还是北上,都是易守难攻的要冲。不过自檀渊之盟以来,宋辽两国已是维持了百年的和平,两国之间互通有无,商贸倒是极为发达,是为辽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也是汉人最多的地方。”

    “可恨如此险要富庶的汉家江山被那儿皇帝卖了!”史进恨声道。

    “无怪太宗皇帝对十六州如此重视,数次北伐,可惜都以失败告终,数十万人的生命只夺回了莫、瀛两州。”林冲也是叹息着说道。

    李瑾则是接着问道:“十六州之地,汉家百姓生活如何?”

    许贯忠回道:“由于唐末藩镇之乱,以及五代十国时北地汉人与异族长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