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我为王 >

第41部分

水浒我为王-第41部分

小说: 水浒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边人马遇上,都是吃了一惊,然后就是互相戒备,跟在李瑾身边的管龙一见到那领头的汉子,面上一喜,打马上前两步,大声说道:“三弟,你不在山寨守着,怎的在此处?”

    “大哥?”那汉子也是惊喜莫名,说道:“大哥,听逃回来的兄弟说,你和二哥下山取粮,失了手,小弟特来相救。”

    “无事了。”管龙笑着说道。

    听了两人的话,李瑾仔细打量了一下两人,面貌却是有三四分相似之处,他上前说道:“管龙,这便是你兄弟管豹了吗?”

    “正是。”

    “你们兄弟之间却是情深意重。”李瑾刚说完,管龙还没来得及回话,管豹问道:

    “大哥,你身边这位是什么人?”

    “兄弟,你不知道,这位便是近日来声名鹊起的黑衣军的首领,昨夜我和老二便是败在他手下,李首领大人大量,饶了我们性命,如今咱们却是投在他手下了。”

    这边正说着话,管豹带领的队伍中却走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个说道:“管豹,还走不走,我还等着帮你们做完这一件事,好离开呢!”

    这声音耳熟的很,李瑾定睛看去,说话的却是一个手持两把戒刀的头陀,李瑾实在是没有想到能在此处遇上他,打马狂奔过去,跳下马,惊喜道:“广惠哥哥!?”

    那头陀听到马蹄响动就已经转过脸来,此时面上也是惊喜交加,说道:“李瑾兄弟,你怎的在此处?莫不是我眼花了?”

    “不是哥哥眼花,却是小弟!”说着,李瑾上前一步,给了广惠一个拥抱。

    除了李瑾和广惠两人,其余人都摸不着头脑,此时管龙也骑马过来了,下马之后问道:“李首领与广惠大师是旧识?”

    “旧识,旧识。”广惠大笑着说道,接着又对李瑾说道:

    “孟州一别,已有一年半了,兄弟如何到了此处?又是一身武将打扮?”

    “大师,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到了山寨再与首领说话如何?”管龙插口道。

    “是!是!是!”广惠满口答应。

    此处离管龙他们的山寨已经不远了,没用一会功夫,李瑾他们上了山,到了山寨,进了聚义厅,现在既然投效了李瑾,管龙便请李瑾在牌匾之下的首位坐了,李瑾也没有推辞。等他坐下之后,众人分两边坐下,左边是广惠和方才和他一起出阵的青年,右边则是管家兄弟。

    兄弟久别,此时在异国相逢,都是喜悦莫名。

    “兄弟,你却是如何到了此处?你这一身打扮又是……”一落座,广惠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瑾便将自己离开孟州之后的经历大体说了一番。管龙、管虎昨晚才投效,对李瑾的来历还不甚了了,其余人更是半点都不知道了,听了他说完自己的经历,众人都是惊讶,却是没有想到李瑾未及弱冠之龄,就已经打下了偌大的基业了。

    “早知兄弟身手过人,必不是池中之物,却是不曾想到,孟州一别不过年半,兄弟却已经做下这许多大事了。”广惠感叹道。管龙、管虎兄弟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有些惭愧尴尬之色。自己兄弟将主意打到了李瑾的头上,这一个亏吃的却是不亏。不过现在既然已经投效于李瑾了,就都是一家人了,自然是实力越强越好。

    说完自己的经历,李瑾问广惠道:“在孟州之时,哥哥往西北去追那采花贼,不知追到了没有?如今却又是如何到了这辽国境内?”实在是没有想到能在这蔚州见到广惠,李瑾对他这一年半来的际遇也是好奇的很。

第七十五章 李孝忠() 
“自与兄弟孟州一别,那贼子投西北而去,我一路追踪到了巩州,遇上了这位李孝忠李兄弟。”说到这,广惠单手虚引,指了指自己边的那位青年。

    “彭原李孝忠,见过李首领。”那青年起身抱拳。

    李瑾对他一拱手,说道:“李兄既然与广惠哥哥兄弟相交,若是不嫌弃我们这些江湖草寇,咱们就都是自家兄弟,无须多礼。”

    “岂敢,岂敢。”

    “李瑾兄弟说得不错,孝忠兄弟你就不必多礼。”

    “好吧,既然众位看得起,恕孝忠无礼了。”李孝忠团团拱手,这才坐下。

    李瑾问道:“彭原属宁州,哥哥是彭原人,又是怎么与广惠哥哥在巩州遇上?”

    李孝忠还没说话,广惠就说道:“孝忠兄弟原来是彭原人,不过近年来搬到了巩州。”

    “原来如此。”李瑾接着对广惠说道:“哥哥接着说,到巩州之后怎样了?”

    “我追着那采花贼的踪迹到了巩州城外,与孝忠兄弟联手,将那贼子擒杀。随后我在巩州住了几天,又遇上一伙马贼,我便与孝忠兄弟一路追杀,辗转到了辽国境内。两个月前,我们从此地路过,遇上了管家三位兄弟,他们想请我们上山,我们没有同意。他们便将我们留在山寨做客,直到今日兄弟到来。”

    听广惠说到这,管家三兄弟都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管龙起身,拱手对广惠说道:“前些时日见了大师和孝忠兄弟过人的身手,我们兄弟见猎心喜,想请二位加入山寨坐一把交椅,一时多有得罪,还望两位见谅!”

    管虎、管豹也是起身拱手,异口同声地说道:“还请二位见谅!”

    广惠先是豪爽地笑了一声,接着说道:“现在既然已经是自家兄弟了,些许小事休要再提。”李孝忠也是面上含笑,说道:“若是每日好酒好肉也是得罪的话,那我还真想被得罪一辈子。”

    众人皆是大笑,最后一丝尴尬也在无形之间消失了。他们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矛盾,不过是管龙他们见识了广惠和李孝忠的身手,想让二人留在山寨,只是广惠和李孝忠不愿意,才被强留在山寨。不过他们也没有受到什么苦,每日都是好酒好肉,只是暂时被限制了一些自由而已。

    广惠二人对管家三兄弟的做派还是颇有些好感的,所以此次听说管龙、管豹被李瑾擒住,才主动和管豹下山,想着将管龙、管虎救出来,然后离开。

    “世间之事,当真是种种巧合啊,若不是管家三位哥哥将两位哥哥强留在山寨,只怕我们就要错过了,想要再见,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李瑾笑着对广惠说道。

    “所谓无巧不成书,便是如此了。”

    说笑了一会儿之后,李瑾对广惠说道:“哥哥,兄弟我不日就要回山了,哥哥可愿和我一道上山,坐一把交椅吗?”

    “那是自然,听兄弟说起山寨中聚拢了许多好汉,做下许多大事,我一个人在江湖上也浪荡够了,此次自然是要和兄弟一起上山的。”广惠没有迟疑,直接说道。

    “好!”李瑾叫了一声好,随即转向李孝忠,说道:“孝忠兄长可愿上山,与我们一同聚义吗?”

    “这……”李孝忠有些迟疑。

    “有什么话,哥哥只管说,不必为难。”见他有些顾虑,李瑾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李孝忠说道:“不瞒兄弟,我家中父母皆在,二老年事已高,我此次出门已近一年,父母必定担心,我必须要回家了,实在是不能和各位兄弟一起上山,还望诸位兄弟不要怪罪。”他只说要回家,不提上山之事,自然是委婉地拒绝了。

    “哥哥这是什么话?孝顺父母乃是为人子的本分,兄长既然担心二老,自然应该回家的,我们怎么会怪罪?”李瑾说道,其余人也是点头。

    “多谢各位兄弟体谅。”

    能与广惠相交莫逆,随他一起来到辽境,武艺也被众人推崇,李瑾心中自然是想将李孝忠也一起拉上山的,只是人各有志,他的理由众人也挑不出错处来。即便这只是他的一个借口,但是他不愿意上山,李瑾就不会做出似宋江那样,断人后路,强邀别人上山的行径来。他要的,是志同道合的兄弟,而不只是武艺出众的打手。

    说了一会儿话,眼看到了晚饭时分,管龙吩咐摆起酒宴,众人一顿欢聚。第二天一早,李瑾带着广惠和李孝忠先回了大营,管家兄弟先留在山寨收拾,等收拾停当之后,再与李瑾他们会合。

    回到大营,自然是由李瑾引见广惠和李孝忠和许贯忠等人认识不提。

    到了第二天中午,李孝忠已然是归心似箭了,随即提出告辞。李瑾等人再三劝说不住,只好为他装点行囊,在大营之外与他告辞。

    大营门口,李瑾身边站着许贯忠等人,李孝忠站在他对面,身后是十个牵着马匹的黑衣军士。这是李瑾担心他一个人上路,有什么意外,特意派遣的。

    “各位兄弟,孝忠告辞了,烦劳几位替我向管家三位哥哥道别,感谢他们连日来的招待。”李孝忠抱拳说道。

    “兄弟一路小心,话我一定带到。”广惠上前一步,拍了拍李孝忠的肩膀。他是众人之中与李孝忠交情最深的,此时兄弟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自然有些伤感。

    “回家之后,哥哥替我们向二老问好,若有便利人,也请寄书信到水泊梁山。”李瑾也上前拉住李孝忠的手腕,说道。

    “嗯。”李孝忠重重点头,眼眶却是有些红了。虽然他与李瑾等人没有深交,只是一天相处,众人为人处事都让他佩服,却已然是有了不浅的交情。

    “既是如此,我和众兄弟祝哥哥一路顺风!”再说下去,只会愈发伤感,李瑾干脆地说道。

    “孝忠也祝愿各位前程似锦!告辞了。”李孝忠团团拱手,翻身上了马。

    “一路顺风!”众人对他拱手说道。

    李孝忠在马上再次向众人抱拳,随即转过马头,喝道:“驾!”打马投南面去了,身后十个黑衣军士骑马随行。

    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跑远,广惠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了,李孝忠兄弟本事过人,志向也是远大。往日在巩州之时,他时常观察山川形势,也曾与羌人厮杀,可惜不能与咱们一道上山。”

    “各人有各人志向和运气,但愿日后还能与他相见。”一天的时间虽短,但是与李孝忠相交之时,他也是言中有物,广惠对他的推崇也是有道理的,他不能上山,李瑾心中多少也是有些失落。

第七十六章 突变() 
如果李瑾熟读宋史,知道李孝忠这人的话,心中只怕不会仅仅是失落而已。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暂且不提。

    李孝忠离开的当天下午,管家兄弟带着人和李瑾他们会合,听说李孝忠在他们来之前已经离开了,没能亲自道别,三人不由大呼遗憾。

    李瑾也和许贯忠他们商量过,是不是就将管家兄弟留在蔚州,继续发展,毕竟他们在此地也经营了有些年头了,留在此地,等日后李瑾他们正式对燕云之地动手之时,说不定会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经过几人仔细商量,最终还是决定将他们带回梁山。

    因为管家兄弟的才能有限,冲锋陷阵还可以,但想要留在蔚州单独发展,却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他们山寨现有的规模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而蔚州的环境也不算太好,将他们三兄弟留下,遇上辽军围剿,只怕还会出意外,还不如将他们带回梁山。

    又停留了两日,当地辽军的家眷大多数接到之后,李瑾他们拔营出发,踏上了返程之路。由于有老幼妇孺的拖累,返程自然不会像他们来时一般快捷,好在李瑾他们缴获的马匹很多,也比单纯用两条腿赶路来得快。走了三天,李瑾他们终于出了蔚州境内,进入了易州。

    队伍再次停下脚步,派出人手去接当地俘虏的家眷,只是有不少俘虏的家是在城中,便是在城外的,居住的也较为分散,收拢起来缓慢的很。事情虽然麻烦,但是李瑾他们又不得不做,想要获得俘虏的真正效忠,这些事情即便再麻烦也得去做。

    接家眷就花了五天时间,队伍再次壮大的同时,行军速度也就更慢了,等李瑾他们出了易州,到达涿州之时,时间已经进入十二月了,又在涿州停留了四天之后,李瑾他们接着出发,两天之后,一行人到达了永清县,也就是李瑾他们击败耶律回跋的山谷时,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二月,好在到了永清县之后,只剩下四百俘虏的家眷要接,以后也就可以不用停留

    了。

    不过李瑾他们这一路行来,发现路上的流贼比他们来时多了不少,出涿州之时,更是遇上了大队的流寇。若只是流寇也就罢了,可是其中还有一些人身上着甲,显然不是一般的流匪。

    算算时间,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上旬,护步达冈之战也已经有了结果。

    到了永清县,停留之时,李瑾他们遇上了一伙百十人的队伍,人人着甲,胯下战马,手中刀枪齐备。李瑾将他们擒下之后,才知道,他们是从辽营逃出来的军士。

    女真人作战悍勇,这群辽军就是在与女真军队作战之时被打得大败而逃,干脆逃出军营南下,准备在宋辽边境干杀人越货的勾当。

    他们离开辽军大营之时,才是十一月,护步达岗之战还没有发生,加上他们也只是普通军卒,李瑾问起辽金两军胜败如何,他们却是全然不知道。

    将这伙辽军溃兵收编之后,李瑾他们又停留了两天,家眷收拢完毕,准备南下回山之时,终于又得到了一个消息,辽军在护步达冈大败,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弃军而逃,一昼夜急行五百余里,在长春州(今吉林大安东南他虎城)暂时落了脚。

    接到消息,许贯忠等人完全不敢相信,那是七十万辽军,即便数字可能被夸大了一些,但也不会太过离谱,可是距离九月天祚皇帝宣布亲征,到现在也不过是三个月而已,辽军却已经是一败涂地了。即便早就知道此战结果的李瑾,接到消息时,也是觉得有些震撼。

    他只知道辽军会败,却对此战的经过和细节并不十分清楚,听到消息之时,他也不由在暗问“难道女真人当真都能以一当十吗?”

    只是他们现在在燕云十六州,北面的动乱对此地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他们暂时也就没有很好的机会。将俘虏家眷都接来之后,他们就准备回山了。只是在快要离开辽境的这几天,他们陆续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