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我为王 >

第73部分

水浒我为王-第73部分

小说: 水浒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寨水军虽然一直在壮大,但是比起马步两军来说,扩张的脚步实在是慢了一些。限制水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士卒不足,不过山寨现在人手充足,解决起来也简单,无非是训练完成需要一段时间而已,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却是山寨的战船不足。

    山寨现有的战船多是收买的商船改造而成的,运力有限,战力更是不足,此前尚可勉强对付,如今却是有些不堪用了。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唯一的方法便是山寨自己建立造船作坊,自行建造战船。然而造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更不用说是战船。

    第一个便是原料难寻,要想造出合格的大型战船,便需有合格的木料。木料虽然难寻,但是以山寨雄厚的财力,要收买起来倒也不算是多大的难题。这第二个,便是要有图纸才行,战船设计不同于商船,图纸在民间又怎么么能找到?第三点便是要有合格的高手匠人,这便不是有钱财便可以找来的了。山寨现有的船匠虽也能对战船进行修补,但是将商船改造成战船便已经是勉强为之了,要想自主建造,更是力有未逮。

    李瑾此行下山,便是要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若是能请到那人上山,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又在山上等了十天,山下始终没有消息,与萧嘉穗商量过后,两人都觉得短时间内,朝廷是不会对山寨动手,李瑾便决心往河北一行。

    与山寨众人商议之后,李瑾便带着沈睿和五十个中权亲卫下山了。

    在金沙滩与众人作别,嘱咐众头领各安职守,小心防备之后,李瑾等人由阮小七驾船送过水泊,却没有立即往河北而去,而是先投郓州方向去了。

    李瑾先往郓州去,便是要到扈家庄拜访。一者,他与扈三娘私下里定了终身,原约定待四州围剿之后便要到扈家庄提亲,只是一直诸事缠身,未能成行,此去便是要去扈家庄定下此事,给与自己两情相悦的扈三娘一个交代,二来也是要向扈三娘的长兄,飞天虎扈成打听一些消息。

    独龙冈离水泊梁山不过五六十里地,一行人骑着马,半日就已经赶到了。路过原来的祝家庄时,李瑾差人去打听了一番,却得知栾廷玉已经带着祝龙的幼子在祝家庄破了之后便已经离去了,去向却是无人知道。

    栾廷玉的本事固然难得,更难得的却是这一诺千金的品性,虽不能邀请他上山坐一把交椅,心中有些遗憾,李瑾却也乐得成全他这番忠义之心。

    路过李家庄时,扑天雕李应得了消息,出于江湖礼节,邀请李瑾一行去往庄中坐一坐,李瑾却是婉拒了。

    路上再无他事,一行人在日落西山之前,赶到了扈家庄。

    庄户人家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拿着劳动工具通过土墙进入庄中。李瑾这五十余骑到来,却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远远地看到李瑾等人骑着的战马踏地激起的烟尘,在城上值守的庄丁敲响了警钟,催促还在庄外的农户加紧进入庄中,待庄户全部进入之后,立马关闭了寨门。

    到了庄前,看到紧闭的庄门,众人停下战马,李瑾示意一名亲卫上前喊话。

    “烦请庄上的兄弟通报扈庄主和扈三娘子一声,我梁山寨主携礼前来拜访。”亲卫的喊话惊动了庄上值守的庄丁,几人商量之后,不敢怠慢,一人回话道:“李寨主稍待,小人这就去禀报我家庄主。”

    见墙下的李瑾点头,那庄丁赶紧转身向着庄内跑去。

    片刻之后,庄内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庄门也缓缓打开。

    与李瑾几月未见的扈三娘骑着一匹枣红马从庄中疾冲了出来。扈三娘到了李瑾面前才一勒马缰,战马随即停下。

    “三娘子,久违了,还望你不要怪罪李瑾失约之过。”

    扈三娘红着脸,说道:“我本是气愤的,但是听说朝廷派兵征剿,心中又担心得很,只是爹爹不许我上山去见你,如今见了你平安无事,自然是欢喜的,心中怎样也怪罪不起来了。”这便是扈三娘的性子,虽是女子,却是比一般的男儿还要敢爱敢恨。

    李瑾骑着马上前两步,看着扈三娘娇俏的面容说道:“害你为我担忧,实是李瑾之过。”

    扈三娘摇了摇头,说道:“正因为你是这般有本事的男儿,我才会喜欢上你。”

    两人几月未见,正待互诉衷肠,扈太公却是已经带着人迎了出来。

    “李寨主大名远扬,今日到我扈家庄,直叫我庄上下蓬荜生辉,未能远迎,还请寨主恕罪。”扈太公带着一男子上前见礼道。

    李瑾赶紧下马,扶起扈太公,躬身一礼,才说道:“晚辈冒昧来访,搅了庄中清净,该是晚辈请罪才是。太公如此,却是折煞了晚辈。”

    “爹,李寨主和麾下弟兄远来,咱们还是请李寨主到庄中饮茶叙话吧。”扈太公身边的男子上前,对李瑾抱拳之后,向扈太公说道。

    “小儿说得对,请寨主到庄中叙话。”扈太公侧过身,伸手虚引道。

    “既是如此,请恕李瑾和麾下弟兄叨扰了。”李瑾将马缰递给亲卫,上前一步,示意扈太公先行。

    扈太公和扈成在前,李瑾扈三娘在后,一行人朝着庄中走去。

    进了庄中,自有扈家庄的管事安排中权亲卫的去处,李瑾带着沈睿随扈太公三人进了扈家庄的待客厅。

    分主宾落座,仆人奉上茶盏之后,李瑾从怀中拿出礼单,双手奉给扈太公,说道:“晚辈匆匆而来,略备薄礼,还请太公不要嫌弃。”

    扈太公接过礼单,粗略翻阅之后,推辞道:“无功不受禄,寨主如此厚礼,扈家怎么生受得起?”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一来是感谢前日三娘子上山报信之恩,二来也是有事相求于太公。”

    “不知寨主有甚么事?只要是扈家庄能帮得上忙的,我绝不推辞。”

第一百四十五章 婚约、见闻() 
“晚辈所求,非为其他,实是对扈三娘子一见倾心,欲求取为妻,还请太公念在晚辈一片真情实意,玉成这一门亲事。”李瑾看了扈三娘一眼,满面诚恳地对扈太公说道。

    扈太公面有难色,斟酌片刻,才开口说道:“这……李寨主能看上小女,本是小女的福分,只是我扈家只是寻常庄户人家,小女自幼又受我和她兄长娇纵惯了,不识礼数,此前又有婚约在身,寨主前程远大,小女怕是难为寨主的良配。”

    李瑾面上笑意不减,仍是一片温和地说道:“太公说笑了,三娘子个性疏阔,不是寻常女子可以相比,李瑾也不过是草莽之中厮混的汉子,正是良配。”

    听了李瑾这般说辞,扈太公当然知道他的决心,只是考虑到李瑾的身份,还要开口继续婉言拒绝,扈成却是悄悄地拉了他的袖子一下,扈三娘也开口,语带哀求地喊道:“爹。”

    见了儿女的反应,扈太公心中叹了一口气,终是松口道:“也罢,寨主既是这样说,我也不好再拒绝。只是小女年纪尚幼,我年纪又大了,还盼她能在我膝下侍奉几年,我可以做主与寨主定下婚约,过上两三年,待小女年岁大些,识得礼数了,再与寨主完婚,不知寨主意下如何?”扈三娘今年十七,正是女大当婚的年纪,扈太公这样说,无非是不把事情敲死,留有日后转圜的余地。

    若是梁山撑不过朝廷的征剿,李瑾自然不能幸免,那时这门婚事自然人死事消,即便是有人来查问,也可推脱梁山势大,扈家庄小门小户,不敢与之为敌。要是李瑾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然是皆大欢喜。

    扈太公这样说也合李瑾的意,如今梁山虽然势大,却也不是十分稳妥,李瑾虽有自信能走到最后,却难免有万一的意外发生。等上两三年,自己的格局已成,那时两人的年纪也正好合适。

    李瑾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今日定下婚约,三年之内,必定备上彩礼来迎娶三娘子过门。”

    扈三娘心中自然是不太愿意再等上三年的,无奈父亲与心上人都已经敲定了,处于女儿家的羞涩,总不好急着将自己给嫁出去。

    此事敲定,虽不是人人都满意,勉强也能算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了。接下来自然便是扈成安排庄中管事安排酒食,请李瑾与沈睿宴饮,李瑾的五十个中权亲卫自然也有庄丁管待。

    酒宴之上,李瑾浅尝辄止,只是敬了扈太公和扈成两杯酒不再饮了,沈睿更是被李瑾看管得严厉,成年之前,半点酒都碰不得,一众亲卫也有分寸,拒绝了庄上安排的酒水,只是用了一些吃食,毕竟是在山下,万事自然应当小心为上。

    扈太公等人倒也没有在意,见李瑾坚持不多喝,也没有过多劝酒。酒桌之上,李瑾顺便向扈成打听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他是走南闯北的行商,却也知道李瑾打听的事情。

    李瑾一行人当晚自然在扈家庄歇下,第二天,李瑾与扈三娘骑着马在扈家庄周边转了转,又在扈家庄停了一夜,下山第三天,李瑾一行人告别了扈家庄众人,投西北面而去。

    李瑾倒是不着急赶路,一路上只是以正常的速度赶路,离开扈家庄的第二天下午,一行人来到阳谷县。

    入了城中,差遣两个亲卫去城中打听武松的消息,看着饭时已到,李瑾一行人到城中十字街狮子楼用饭。

    进了楼中,掌柜的见李瑾这一行四五十个,赶紧安排了桌案,吩咐后厨整治酒食。

    酒菜未上,李瑾派出去打听打听武松消息的两名亲卫却是已经回来了。

    示意两人到自己这一桌坐下,李瑾问道:“打探得如何了?”

    “官人,那武松确实和兄长在这阳谷县紫石街上住过一段时间,不过在三个月前已经搬走了。”

    “可知道他两人搬去了哪里?”

    “这个,小人不曾打探到。”

    “两次与他失之交臂,想来是缘分未到,也罢。”李瑾无奈的说道。

    前次前往北地时,路过清河县,李瑾便差人前去打听过武松的消息,不想他却是已经搬到了阳谷县,如今李瑾到了阳谷县,却又缘一面,当真是造化弄人。

    李瑾这一行人做派不似常人,酒楼掌柜的不敢怠慢,酒食备好之后,亲自领着人端了上来。

    掌柜的听了一耳朵,听到李瑾在打听武松,主动搭话道:“不知官人是何方人氏,打听武二郎做甚?”

    李瑾看向掌柜的,拱手说道:“我与武二哥乃是故交,听闻他搬到了这阳谷县居住,正好路过此地,便想找他一叙旧谊。”

    掌柜地笑着说道:“官人却是来迟了一步,如今武家兄弟却是搬到博州城中去了。”

    “这却是奇怪了,他们来阳谷县住了没多久,怎么又忽然搬到博州城中去了?”李瑾奇怪道。

    “官人有所不知,三个多月前,武松武二郎前往博州城时,路上打死了一头吊睛白额大虫,因此受了知州相公抬举,如今却是做了缉捕使臣了。”掌柜的一边布菜,面上笑容不改地说道。

    未曾想武松还有这般际遇,一州缉捕使臣,却是比他原来的一个步兵都头好了许多。李瑾感叹道:“年半未见,武二哥却是已经出人头地了。”

    “这位官人与武观察相识,又是这般奢遮作派,想来也不是寻常百姓。”

    听了掌柜的这恭维的话,李瑾只是笑了笑,没有答话。

    能做这偌大酒楼的掌柜,自然是有颜色的,见李瑾不想谈这个话题,掌柜的话头一转,说道:“小店新来了两个行院,虽无十分容貌,却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惯会唱些小曲小调,官人若有兴致,小人将人叫来,为诸位唱上两句,助一助酒性,如何?”

    李瑾自然没有兴致,只是转头看见自己手下的兄弟虽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闪烁的目光却是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想法。

    李瑾失笑,对着掌柜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便请上来吧。”

    “好,官人先饮着酒,小人这便去将人请上来。”

    见李瑾点头,掌柜的施了一礼,下去叫人去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门大官人()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掌柜的却也没有自吹自擂,叫来的两个行院,姿色如何自不必说,琴瑟和鸣之下,柳三变的这首词,从她们口中唱出来确实是有一番风味。

    当然,李瑾这一行人中,真正能欣赏的,怕是只有李瑾一人罢了。沈睿不用说,半大少年,虽已经能识文断字了,不过词中滋味尚不能全得。剩下的亲卫都是厮杀出来的大老粗,哪里能欣赏这等风花雪月,他们只觉得这两个娇滴滴的小娘子长得果然十分好看,虽比不上寨主的未婚夫人扈三娘子,却是比山寨上的那些粗鲁村妇好了不知道多少,更不用说唱起曲来的那一份婉转莺啼。

    浅酌一口,看自己的手下一个个都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李瑾心中苦笑,却也没有扫众人的兴致。毕竟他们随着自己出生入死,这一次便算是发一个小小的福利罢了。

    众人听着唱词,用着酒食,互相之间不时交头接耳两句,倒是也不觉得无聊。李瑾自上山之后,少有这样的时刻,也比平时要放松一些。

    许是见不得众人这般闲适,却是有不开眼的人找上了事儿。

    “徐掌柜,你如此推搪,难道是觉得我家大官人好欺侮不成?还不快将那两位姐儿请上来,否则,今日便要你这酒楼在这阳谷县开不下去。”一个声音隐隐从二楼传了下来。李瑾一行人人多,却是在一楼大厅之中用饭。只是掌柜的有眼色,搬了些屏风将李瑾一行人所在给围了起来,也算是临时造了个阁子。众人此时正在兴头上,一时也没有听清楼上的人说话,李瑾虽然隐约听到了半句,却也假装未知,只交给酒楼掌柜的处置,免得搅了兄弟们的心情。

    二楼之上,掌柜的正在对楼梯旁一个阁子门口的五六个人说话。

    “大官人,不是我老徐不开眼,实在是两位正在楼下给一伙客人唱曲,脱不开身啊。”掌柜地语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