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我为王 >

第76部分

水浒我为王-第76部分

小说: 水浒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俊义在打量李瑾四人,李瑾几人又何尝不是在观察他。

    只见这卢俊义四十上下年纪,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颌下三缕长髯,打理得整整齐齐,落于前胸。自有一番不同于凡俗人物的威势,不负河北玉麒麟之名。

    “谢卢员外赐座。”李瑾施礼之后,领着沈睿在卢俊义下首坐下,两名亲卫自动站在了他身后。

    “李都管,下去叫人给客人奉茶。”

    “是。”

    听到卢俊义招呼,李瑾看向那李固,见他一副忠厚老实人的面孔,那李固见李瑾看向他,还微微躬身,笑着点了点头。李瑾微微颔首,心中暗道:长了这么一副老实人的面容,难怪卢俊义如此信任于他。

    仆人奉上了茶盏,卢俊义喝了一口茶之后问道:“不知贤兄弟是哪里人氏,到寒舍有何贵干?”

    李瑾也没有顾左右而言他,单刀直入地说道:“我兄弟二人乃是山东人氏,也学得三拳两脚,近日路过大名府,有幸与员外府上燕青兄弟结识,久慕员外枪棒天下第一之名,便斗胆请燕青兄弟代为引见,想请员外指点我兄弟二人一招半式。不知员外意下如何?”

    若是人人上门求教,都要答应的话,只怕他早就被这枪棒天下无双的名头累死了,李瑾二人虽是燕青引见了,卢俊义也不会这么容易就答应,他推辞道:“甚么枪棒第一,只是一些家传武艺,还算是勤练,这第一之名,不过是江湖朋友抬爱而已,看贤兄弟的样子,也不是什么庸手,我哪里敢谈什么指点?”

    “江湖上的朋友,虽说是讲究一个义字当头,手脚上可不会饶人,员外的第一之名既是大家公认的,想来定是不同凡响,还望员外不吝赐教,若能侥幸的一二精妙之处,我兄弟二人一生受用不尽。”虽被婉言谢绝,李瑾却还是不死心地说道。这便是因为他身为习武之人,遇见高手时的正常反应了。

    沈睿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甚么枪棒第一,别是不敢和我大哥打吧。”

    他这个少年心中,还是自己的大哥最厉害,这甚么卢俊义百般推辞,怕不是看不起自己兄弟两个,因此故意出言激将。

    “沈睿,不得无礼。”

第一百五十一章 放对、识破() 
李瑾喝止了沈睿,卢俊义却是笑着说道:“罢了,既然这位沈小兄弟这般说,未免日后受江湖上的朋友们耻笑,说我卢俊义是浪得虚名,我便与李官人做过一场。”

    李瑾大喜,赶紧说道:“能与员外切磋一二,足慰平生。”

    四人随即走出偏厅,燕青吩咐了一声,自有府中下人前去准备。

    卢家身为河北富豪,卢俊义又是一个武痴,府中自然建有专门的练武场。四人走了片刻,转过一道角门,便到了卢府的练武场。

    卢府占地广阔,练武场自然不会建的小家子气,约莫五六百平米的样子,虽不能跑马,却足够让人闪转腾挪了。周边林立的兵器架上,也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俱全。

    “不知道李官人用什么兵器?”到了练武场上,卢俊义问道。

    “员外既是枪棒无双,李某自问与枪法上也略有所得,便使枪向员外讨教吧。”

    卢俊义指着兵器架说道:“好,场中长短枪,李官人自顾取用便是。”

    “既然如此,李某不客气了。”

    李瑾走到挂满长枪的兵器架前,伸手一一试了试,最终选定了一把七尺长枪。这枪虽只是凡品,不甚合手,却也够用了。

    见李瑾选好了长枪,卢俊义也到了场中,却是辍了一条杆棒在手。

    见了卢俊义手中的杆棒,李瑾肃容说道:“员外号称枪棒无双,枪棒、枪棒,既然是枪在前,李某想领教的,却是员外在枪法上的造诣。”

    卢俊义本是见李瑾年纪尚轻,又看在燕青的面子上,有心相让,免得他输得太过难看,所以选了一条杆棒在手上,而非是要用自己最为精熟的枪法,见了李瑾这般表态,卢俊义苦笑一下,也不好多说,只能使弃了杆棒,选了一条点钢枪在手。

    “员外,得罪了。”李瑾手执长枪,向卢俊义一个抱拳,随即舞起长枪,却是抢先动了手。

    “来得好!”见了李瑾的架势,卢俊义却也兴奋起来。

    他原以为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想靠着自己博一个名声,是以刚开始还百般拒绝,受了沈睿的激将,想要给这兄弟俩一个教训,如今见了李瑾这出手的架势,却是明白过来,李瑾这人年纪虽轻,却是个有真本事的,便打起精神应对。

    一个是成名已久,枪棒无双之名天下公认的“玉麒麟”,一个虽是后起之秀,如今却也已经是名满江湖的“赛子龙”。

    这两人放对,正是好一般龙争虎斗。

    站在场边旁观的四人,见两人动了手,目光闪动,兴奋莫名,这般高手放对,却是难得一见。

    燕青自幼被收养在卢府之中,受卢俊义亲手调教,长于拳脚,枪棒虽不是长项,眼力却还是有的,自然看得出,自家主人已是见猎心喜,全力已赴了,李瑾却还是游刃有余,便知道这位梁山寨主“赛子龙”之名不是浪得的。

    沈睿学武也有两年的时间了,在山寨上有诸多高手教导,平日里也见惯了一众头领切磋比武,如今见了卢俊义出手,便知道他枪棒无双之名为何能得到江湖上的许多高手承认。

    至于李瑾的两名中权亲卫,长于战阵,这般高手放对,一时却是看不出自家寨主与这卢俊义到底孰高孰低,只觉得两人闪转腾挪、长枪来往之间,深有章法。

    所谓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虽然李瑾天生禀赋不同于常人,卢俊义又岂是凡俗之辈?再有一个,李瑾毕竟不如卢俊义一般有在枪法上侵淫了数十年的造诣,两人斗了六七十合,李瑾却是渐渐落了下风。

    这倒不是说真个李瑾不如卢俊义,只是吃了年纪的亏。卢俊义今年不过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又比李瑾多上数十年的经验,略占上风也不出奇。

    沈睿见自家大哥落了下风,有些着急,涨红着脸大声喊道:“大哥加油!大哥加油!”

    两名亲卫见自家二爷这般焦急,便也出声为寨主鼓劲,却是齐声喊道:“虎!虎!虎!”沈睿听了,也同声附和起来。

    燕青一听三人开始大声呼虎为李瑾加油鼓劲,有些急了,说道:“沈睿兄弟,两位兄弟,还请噤声。”

    梁山之人每临战阵,必定呼虎而进,如今江湖上都已经传遍了。李瑾此次匿名上门,正是为了避免麻烦,如今他们这般呼喊起来,声音不小,若是让有心人听了,难保不会平白地惹出风波来。

    有了燕青的提醒,热血上头的三人这才稍稍冷静下来,不再呼喊。

    沈睿三人能喊叫着为李瑾加油鼓劲,与卢俊义放对的他却是能切身地感受到身上的压力。虽是对自己的武艺十分自信,即便是在山寨上,事务繁忙,每日里李瑾仍旧坚持勤练不缀,又历经了战阵厮杀,如今的他,已不是还在东京城中的他可以比较的,面对卢俊义时,李瑾才深切地感受到自身还有许多的不足。

    前六十余回合,尚能有来有往,算是与卢俊义打个平手,七十合之后,却是渐渐攻少守多,九十合之后,却是只能自守,偶尔才能抽手还击一两招了。

    坚持到百二十合上下,虽然体力尚还充沛,再坚持却也没有了意义,李瑾干脆跳出战团,摆了摆手,略带喘息地说道:“不打了,不打了,李某认输了。”

    见李瑾认输,卢俊义也停下了手脚,笑着拱手说道:“李兄弟承让了。”却是认可了李瑾的武艺,称兄道弟起来。

    将手中的长枪放回武器架上,李瑾回身说道:“卢员外枪法高绝,李某佩服,此一战,李某获益不少,十分感谢员外。”

    卢俊义感叹道:“李兄弟不过弱冠,已有如此武艺,卢某在兄弟这般年纪之时,却是相差甚远,再过上几年,想来卢某也不是兄弟的对手了。”

    卢俊义这话虽是自谦,却也不是无的放失,若是李瑾能在枪法上坚持下去,不出五年,便是卢俊义今日这般全盛之时也能平分秋色,乃至稍逊一二也并非不可能。

    而从李瑾的行事来看,他心智之坚定,远不是同龄的年轻人可以相比的,不出意外的话,李瑾绝对能成为当世仅有的高手。

    这一场比武之后,却是已经到了中午,该是用饭的时候了,李瑾和沈睿向卢俊义和燕青告辞,卢俊义却是坚持留下来两人用饭。李瑾推辞不过,答应下来。

    饭桌上,四人只谈武艺拳脚,不提其他。卢俊义当世无双,李瑾如今差的也只是经验而已,有了之前的较量,两人说起枪棒来,倒是甚为投契。沈睿在一旁,忘了吃饭,只顾听两人讲,却是获益良多。

    在卢府用过午饭,又饮了一回茶,李瑾提出告辞,卢俊义和燕青虽是再三挽留,终究挡不住李瑾去意已决,只能相送。卢俊义亲自将李瑾等人送出门外,说道:“李兄弟,只恨未能早见,实在是相见恨晚,不知日后何时能再与贤兄弟把酒?”

    “江湖虽大,要找员外和小乙却也好找,日后自然有再见之事。”

    “哥哥,你和沈睿兄弟要往真定府去,路途不近,路上多加小心,回转之时,若从大名府过,还请来与我和主人见上一面,还有,还请哥哥代我向贯忠兄长问好。”

    “小乙放心,我一定带到。”

    眼看着到了卢府大门,李瑾说道:“员外和小乙之情,我们兄弟已知,只是员外事务繁忙,不必再送,这就回府吧。”

    “哥哥,沈睿兄弟,珍重。”

    “贤兄弟珍重。”

    “告辞。”李瑾和沈睿向两人拱手,转身离去,卢俊义这时却是又向李瑾的背影喊道:“李兄弟,好自为之。”

    李瑾回头看他,却见卢俊义目光深邃,似有其他含义。李瑾一怔,明白过来,说道:“员外放心,李某知道自己的本心。”

    “主人,你······”燕青收回落在李瑾四人背影上的目光,转头看向卢俊义

    “似他这般人物,江湖上又能有几个?”卢俊义看向他说道,随即又道:“人已经走远了,回吧。”随即当先朝府中走去。

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定府玉幡竿() 
离了大名府,途中再无他事,李瑾一行五十二人一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不止一日,终于来到真定府辖下。

    进了真定府的范围,不少县镇外都贴着海捕文书,这许多的画影图形上,却是同一张俊俏的面孔。

    这一日,李瑾一行来到了真定府辖下获鹿县境内,在城门外,却是再次见到了同样的一份海捕文书。此时却有县中公人正在城门口张贴文书处向周边围观的百姓宣读文书。

    “真定府获鹿县,依奉真定府府衙文字,捕捉杀官犯人孟康,即系监造花石纲大船监正。如有人停藏在家中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八百贯。”

    那公人一说完,围观的百姓顿时一顿嘈杂。

    “啧啧啧,八百贯钱,也不知道哪个能有这般好运?”

    “你若是羡慕,自己去取了便是啊。”

    “说得轻巧,孟康的本事这获鹿县谁人不知道,寻常三五个人近不得身,我可不闲自己的命长。”

    “那孟康凭着一手造船的高超手艺,本有一门好差事,怎地如此想不开,杀官造反了呢?”

    没有理会周遭百姓的议论,那公人继续说道:“众人听了,我知道孟康平日也曾接济过县中不少人,若是有人脑子发昏,一时想不开,敢将他藏匿,若是让县里知晓了,那可是杀头的罪过,各位乡邻可千万不要自误。”说完,那公人转身往城中走去。

    “大哥,走吧。”看过了热闹,沈睿对身边正有些出神的李瑾说道。

    李瑾回过神来,笑着说道:“不忙,我们要找的那人,下落只怕是要落在这公人身上。”说完,对身边的一名亲卫招呼道:“你和两个弟兄,跟上那做公的,看看有没有百姓打扮的人去找他,若是有的话,立即前来报我。”

    “是。”那名亲卫领了命令,招呼了两个兄弟,不动声色地跟在了那公人的身后。

    听了李瑾的吩咐,沈睿心中一动,问道:“大哥,你要找的莫不是被通缉的那个人?”

    李瑾笑着点了点头。一行人却不进城,只是在城边一处茶棚歇了下来。喝了两碗茶,消了消暑气,等了近一个时辰,却是有两名亲卫前来回报了。

    “不急。”李瑾倒了两碗茶,递给那两名名因为奔波而面色发红的亲卫,说道:“喝完再说。”

    两个亲卫也不矫情,将碗中茶水喝下,解了解渴。一人随便用袖口抹了抹嘴,说道:“寨主说得不错,我们跟上了那做公的,没一会,就有一个人找到了他,两人说了什么,那做公的回了衙门,那百姓打扮的却是出城了。现在还有一个兄弟跟着那公人,我俩跟着那百姓打扮的出了城,到了地方,才来回报。”

    “那人住在何处?”

    “就在城东门外不远,一处村坊中。”

    “好,接下来,县中的公人怕就要大肆出动了,咱们且先到北门外等上一等,不过那百姓回了家,说不得要出什么事端,沈睿,你带上一半的人手,先去那百姓家中看着。”

    “是,大哥。”

    一行人当即结算了茶钱,一名亲卫再次进城,其余人赶到城东门,沈睿带了一半的人手,在另外一名亲卫的带领下,往不远的村坊赶去。

    李瑾一行二十来号人在城外等了一会儿,就见到五六十号手执铁尺、腰刀、锁链的公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城,两名亲卫远远的缀在身后。

    两边会合之后,隔了两三百步的距离,跟上了那五六十个县中公人。那五六十个公人,只有少数两个人骑着劣马,其余人只靠一双腿赶路。走了近半个时辰,才到了那村坊之中。

    到了村口,一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