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雨亦同舟 >

第48部分

风雨亦同舟-第48部分

小说: 风雨亦同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允贞提着剑缓缓走进来,向左右的侍女使了个眼色,让她们都下去,众人赶紧小跑了出去。

    郑瑜还是挡着脸,仍在后退:“林帅,我……我……”

    林允贞反手关了门:“现在就咱们兄弟两个人,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就说吧。”

    郑瑜坐回了自己床上,叹了口气:“大哥,我苦啊……”然后就是撕心裂肺的哭声。

    林允贞听着郑瑜一哭,心里也软了,把剑收回剑鞘,缓缓走到郑瑜身边,与他同榻而坐,手抚着他的背说道:“我知道你心里苦,想哭就哭吧。”

    郑瑜嚎啕大哭,仪态尽失,倒在榻上,伤心欲绝。

    林允贞看了眼角也泛了泪光,然后深吸一口气,又把将要涌出的泪水忍了回去:“你呀,也是前半生太顺了,二十出头就做参将,没几年就进京到书办处,才待了一年就回来升任主将,整个南军,哦不,整个华军,甚至整个朝廷,谁不知道有你这么个人?”

    郑瑜哭得更是彻烈,大吼着:“现在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我宁愿在飞鹰涧死了!”

    林允贞终于没能忍住眼泪,泪水慢慢从他眼角滑落,声音也变得哽咽:“你呀……我知道,从小生的俊伟,军旅仕途顺遂,从来是自命不凡的,我也就是看重你这一点,才极力举荐,一路提拔,现在看,这倒是害了你啊。”

    郑瑜哭着说:“林帅,我也不是不能受打击挫折的人,可这个挫折太大了,大得我喘不过气,翻不了身呐。”

    林允贞看着他:“谁说你喘不过气,翻不了身?陛下都没怪罪你,谁敢怪罪你!”

    郑瑜猛地坐起来,拽着林允贞:“林帅,我求求你了,你给陛下说说,让我去带兵吧,不能做主将,就做个参将,要是参将也做不了,就让我当个普通的兵也行,我不想做这么个废人!”、

    本章完

第102章 (三十八)() 
    林允贞也流着泪:“我何尝不想你去带兵?可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连下人说笑两句你都受不了,要是上了战场,你这个样子,怎么打仗?”

    郑瑜还是一直哭,林允贞也默然不语。

    南军营地的主帐内,正中央的帅座端坐着曾泽,两侧分别坐着杨佩纶和宋奕、曹杰。

    杨佩纶:“这么说,林帅他已经回来了?”

    宋奕点点头:“是啊,末将刚才说了那么多,杨大人可算听着了。”

    杨佩纶追问:“那怎么不先到主帐来拜见曾帅。”

    曹杰余光瞟了瞟曾泽,发现曾泽也不表态。

    宋奕赶紧站起身来:“曾帅,林帅给我们吩咐了,让我们先行来向曾帅问安,他回府中准备一番,再来见您。”

    杨佩纶从这话里也挑不出什么理,便也不说话了。

    曾泽开口道:“其实什么时候见倒是次要的,我倒是想问问允贞他从京里带回来什么消息没有,他自己这一向安顿得怎么样。”

    曹杰站起身:“曾帅体谅林帅,林帅也感佩曾帅。林帅临别前吩咐过我们,至迟明日,一定整装来见。”

    曾泽起身,走下了帅位,旁边的杨佩纶见了,也只能起身,二人都走到宋奕、曹杰的面前。

    曾泽说道:“那就好,我明日就在主帐设宴,款待林帅了。”

    宋奕、曹杰二人俯身而拜,告谢退出。

    等看着二人退出,杨佩纶马上问曾泽:“曾帅?怎么回事?”

    曾泽无奈地摊手:“我这才刚刚署理帅位,你想让我怎么做?”

    杨佩纶不满地走回自己的座位:“陛下的密诏我也给你看了,里面明明白白说的很清楚,要你“统摄全军,威服御下”,曾帅总不会说,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吧?”

    曾泽反倒显得无奈:“我知道,陛下信任你,你呢,也看得起我曾某,可既然陛下是让我来署理南军,总要给我些自主之权吧,何况我记得密诏里也不光只有这一句话啊,不是还让你要“聚力合众,稳定大局”吗?要是林允贞刚刚回来,就遭受我们两人轮番质问,这恐怕不叫聚力合众吧?更谈不上稳定大局了吧?”

    杨佩纶被曾泽噎得无话可说,只能拂袖而去,临了丢下一句“好自为之”。

    曾泽也不甘示弱,说了句“彼此彼此”,算是回应。

    郑瑜的府中,两人都冷静了许多。

    林允贞:“陛下给你的安排,你都知道了?”

    郑瑜:“知道了,看过邸报了。”

    林允贞:“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跟我说说。”

    郑瑜转过头:“大哥,真就不能让我带兵了吗?”

    林允贞有些愤怒:“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

    郑瑜满是失落,不再言语。

    林允贞见他如此,只能再好言相劝:“陛下虽然不让你带兵了,可也算开了天恩了,不是拨给你五百甲士了吗?你要真想过过号令的瘾,就在自己的庄园训练他们嘛……再说陛下让你除去军职,可并没有剥夺你的品秩啊,你还是三品的主将嘛,其实也就是致仕而已,老帅打了一辈子仗,不也得致仕嘛,大家都有这一步。”

    郑瑜还是失落:“不能上战场的将军,还叫将军吗?大家致仕得是什么年月,哪有我这三十几岁就致仕的……”

    林允贞反问:“那还有很多别说三十几岁,就是四十几岁,五十几岁,都不能当将军的呢?人家不也得活!别跟自己过不去了……”

    郑瑜沉默无语。

    林允贞拍了拍手,叫外头的随从端进来一个黄布包袱。

    郑瑜问:“这是?圣物?”

    林允贞:“这是陛下开了天恩赏你的,西北进贡的玄铁,陛下让人打了副面具。”

    郑瑜叹口气:“想不到,以后就要带着这面具过活了。”

    林允贞:“这世上的事,难说祸福啊,保不齐这面具以后还能救你呢。”

    郑瑜笑了一声。

    林允贞拍拍郑瑜的肩膀:“好久不笑了吧?还是多笑笑的好。”

    仆人递着黄布包袱已经走到了二人身前,林允贞小心打开,从里面取出了玄铁面具,双手拿了递到郑瑜面前:“来,取了纱布,戴上这个。”

    郑瑜背过身去要取纱布,林允贞呵斥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你这是战场上负的伤,是光荣,不是耻辱。”

    郑瑜小声说:“我怕吓着大哥。”

    林允贞:“我什么没见过,还能被你的伤吓着吗?”

    郑瑜执拗不过,只好当着面取下脸上的纱布,刚摘下来,一旁的仆人见了就大惊失色,险些叫了出来,林允贞眼神一瞪,那人赶紧收住惊恐,强装镇定。

    林允贞仔细看着郑瑜,原本箭伤的痕迹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剜去烂肉以后留下的疮疤,脸上连成一片,从左眼下方一直到了左下颌,几乎布满左脸,确实骇人。

    林允贞看着郑瑜,眼神丝毫不露惊恐与嫌弃,镇定地将玄铁面具递到郑瑜手上:“戴上吧。”

    郑瑜也很诧异,林允贞居然一点也不介意,心里不禁暗自感谢林允贞的悉心体谅,便接过那玄铁面具自己戴上了。

    林允贞看着戴上面具的郑瑜,点点头,赞赏道:“还是虎虎生威,陛下故意让人把这面具做的震慑,就是怕你心里介意自己,压不住僚属,有了这个面具,你大可放心,往外一走,还是军中的俊相公!”

    郑瑜又笑了一声,只是很快又不言语了。

    林允贞关切地又问:“怎么?听说你那口子自己一个人回了京里,撇下你不管了?”

    郑瑜叹了气:“我不怪她,本来也是我对不起她在先,把自己搞成这副样子,给她添累赘。”

    林允贞拍拍郑瑜的肩膀:“算了,薄情寡义的女人,走了就走了,改天一封休书过去,让她一个人活去吧,看她能活成什么样!咱们俊相公还愁找不到女人吗?”

    郑瑜低头叹气:“大哥,你就别拿我寻开心了,就我现在这副模样,还有哪个女人愿意跟我。”

    本章完

第103章 (三十九)() 
    林允贞:“上次那个照顾你的美妇,我看就不错,你喜欢吗?”

    郑瑜无奈:“她。。。。。。她是很好,跟了我几年了,也没能给她个名分,这次还让她吃了不少苦。”

    林允贞:“听说让人给赶走了?”

    郑瑜点点头不说话。

    林允贞起身:“这样吧,我负责把她给你找回来。”

    郑瑜虽然戴着玄铁面具,但却眼神一亮,看着林允贞:“大哥此话当真?”

    林允贞回头看着他:“当然……不过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郑瑜连连点头:“大哥尽管说就是。”

    林允贞:“明天我要去帅帐向曾帅报到,你和我一同去。”

    郑瑜面露难色:“这个……”

    林允贞:“怎么?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郑瑜解释道:“可我这副样子,怎么见人……”

    林允贞:“你这副样子怎么了?魁梧的身板没丢,脸上的疤痕有陛下陛下钦赐的玄铁面具遮挡,还怕什么?”

    郑瑜踌躇了一会儿,点头答应了:“大哥,我信你,明天我一定去。”

    书办处的课又上了一段时间,诸位新进也都慢慢彼此熟识了,大家像是都习惯了书办处生活的节奏,整个学堂都平静得如一汪静水,毫无波澜。

    可就有人见不得这一汪静水,陈敏下令,要学堂新进书办每人交一份策论,内容可为战史或时事,也可为兵法或武功,总之要论点独到,角度新颖,不落窠臼,作为入学一个月的考察。而且还要集中作答,限时交卷,弄出几分科举的架势。

    等讲学官宣布完了这项考核,台下马上哄乱一团,但不多久也就不见声响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众人还是在几日后当堂写了份策论,上呈军帐的讲学官和高层将帅。

    又几日后,黄任的值庐当中,肖南宇站在一旁,黄任仍是靠在那张藤椅上,面前桌案上摆的是肖南宇那份策论。

    黄任摇晃着:“你怎么想到写战史啊?”

    肖南宇恭敬:“回黄师傅的话,学生以为我朝以武功定天下,在马上致太平,时至今日,边务仍是朝廷的大计,我辈既入行伍,理应有此觉悟。学生学习以往战史,又发现许多关键战役,竟有诸多语焉不详之处,颇感遗憾,故有此议论,愿朝廷调集人力,重修、精修战史,免于将来佚失,将成千古憾事。”

    黄任略微点头,又问道:“你说语焉不详,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肖南宇:“比如太祖高皇帝时开国元帅南征益国的天仁山之战,武祖明皇帝时敖大将军和林卫元帅协同出击的北益郡之战,还有……”

    “行了!”黄任喊了一句,止住了肖南宇,没让他再说下去。

    肖南宇一惊吓,也不敢多说。

    军帐里李嵩的值庐中,同样找了人来答对,站在李嵩面前的是——胡建卿。

    李嵩喝了口茶,头也不抬地问道:“你知不知道,朝廷上下都不许议论变法!”

    胡建卿:“学生知道。”

    李嵩眉头一皱:“那你还写?”

    胡建卿:“学生以为,理不辩不清,法不争不明。”

    李嵩抬头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问道:“那你要理什么,辩什么?”

    胡建卿深吸一口气,然后镇定答道:“学生以为,王相即将开始的变法,绝不能弄成周大人、史大人在地方任上那样。”

    李嵩冷笑一声:“他们在地方怎么样,你个小小的书办知道?”

    胡建卿淡淡地说:“略有耳闻。”

    李嵩冷峻的目光紧紧盯着胡建卿,半晌又问:“你什么出身?”

    胡建卿:“学生祖上是白身,原任北军游击参将。”

    李嵩眨眨眼睛,不禁上下打量一番:“是迟峰元帅举荐你来的?”

    胡建卿点点头:“正是。”

    李嵩指指值庐的门,胡建卿心领神会,走过去将门掩上了。

    北军的大帐中,迟峰端坐在帅位,两旁分别坐着孙启和段毅。

    迟峰:“照你的意思,老帅应该是同意了变法?”

    段毅:“具体是如何,卑职还没来得及打听,但是从卑职离开京城时,陛下突然宣布变法来看,应是如此。”

    迟峰:“孙先生,你怎么看?”

    孙启沉思一会儿,说道:“我倒觉得,老帅此时未必就同意变法。”

    迟峰:“怎么说?”一旁的段毅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孙启缓缓道:“陛下要是真等着老帅一言而决,那早早就可以派人去问了,何必要特意在老帅七十大寿的时候呢?”

    迟峰点点头。段毅在一旁试着解释:“或许……陛下也在找个机会,使君臣见面不至于像三年前一样尴尬。”

    孙启摆摆手:“我不这么看。我倒觉得,这场寿宴是陛下无心之举。”

    迟峰:“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觉得症结还在姚谦身上?”

    孙启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姚谦的死,才真正让陛下重新重视了老帅,甚至可以说,陛下就是希望老帅能代替姚谦。”

    段毅领悟了些:“这么说,老帅要是支持变法,陛下反倒不会变法了?”

    孙启:“就是这个意思。”

    迟峰:“可要是老帅不支持变法,我们以后到底是站在王相那边,还是老帅那边呢?”

    孙启笑笑:“迟帅,这话我们之前就说过了,王相那边是无论如何都站不得的,至于是不是和老帅站在一边,还得看事态的发展。”

    迟峰笑笑也不说话了。

    南军帅帐外,林允贞一身戎装,豪气干云,大步流星走来,帐外迎候的是宋奕和曹杰。

    二人:“大哥,久候了。”

    林允贞一使眼色,二人纷纷改口:“哦,林帅,里面请。”说着曹杰一掀帐门,宋奕在背后悄声讲道:“小心姓杨的。”

    林允贞微微点头,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帐内坐着曾泽、杨佩纶二人,见林允贞进得帐来,二人也都起身相迎。

    曾泽:“林帅辛苦。”

    杨佩纶拱手,脸上带笑:“恭迎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