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雨亦同舟 >

第8部分

风雨亦同舟-第8部分

小说: 风雨亦同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昀接着说:“我说这些,也是告诉你们,不要欺负这些小民百姓,这些人安分了,我华朝才能太平。只要有口粮食,有条活路,这些人就能安分,真把他们逼急了,那才是动摇了我华朝的国本。”说罢狠狠地盯了林允贞一眼。

    林允贞哪里受过这般羞辱,可此时此刻又不好发作,只能应承道:“元帅教训的是,还是元帅的话说的透彻”顿了一下,不情愿地再挤出一句“是我浅薄了”。

    葛昀听罢也不见喜色,只是说道:“我也谈不上透彻,一半是自己经历,一半是当年敖大将军所言。”

    林允贞的祖上元帅林卫与大将军敖飞不和的话题虽是军中的秘闻,但一个是林卫的嫡系后人,一个是敖飞当年的护卫,都算是局中之人,当然有所耳闻。但此时葛昀在教训完林允贞后又抬出敖飞,显然令林允贞更加不快,似乎感觉辱及先祖,于是再不接话。

    葛昀也平复了一下心情。见此情状,只有迟峰出来圆场,问道:“如何安置五尚原周边居民,还请元帅示下。”

    葛昀对迟峰说:“你去安排,城外不是还有些兵吗?那些兵没进过城,脸面生些,不容易走漏风声。让他们趁夜去那附近找到那里的乡民,护送他们迁往关内,等仗打完了,愿意留在关内的,发给他们钱粮,派兵护送他们内迁,想要返回故土的,也发给钱粮,再把他们放回去。这段时间,那些屋子也别空着,免得河罗人起疑,就让兵士们扮作边民,住在那里几日。”

    一切准备停当。接下来,葛昀又出关亲自去了不远处的北军屯军之处。

    此刻,五尚原上。

    洛目一大队兵马,足有一万多骑兵都登上了五尚原,只见西面的华军阵列仍旧尘土飞杨,不知底细。环顾四周,倒是苇草丛生,有些都长到了腰间,看得出确实是个荒原。

    此时,天气更佳阴沉,在冬季的草原上,如此的阴沉真叫人胆寒。突然,河罗兵周围火星四溅,周边四面同时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洛目下令严阵以待,谨防华军攻上来,可是等待一会儿之后,洛目突然明白,华军根本没有进攻的意思,而是想把他们用箭射死,或者干脆,活活烧死。

    洛目赶紧镇定下来,他一面组织兵士突围,一面下令用仅有的一点火油点燃周边的苇草,把自己周边的易燃物先烧光,以此避免火噬,但是困兽之斗,焉能持久,洛目只见得身边的兵士一个个倒下,要么中箭受创,要么被火烧伤。本来寄希望于突围而出的求援快马也杳无音讯。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洛目逐渐失了章法,由最初的斗志昂扬慢慢变得心灰意冷。

    环顾四野,从登上五尚原开始,不到三个时辰,一万多兵马已经在围攻之下所剩不足千骑。

    猛然,阴沉的天空中劈下一道闪电,紧接着是一声雷鸣。

    本章完

第17章 神兵天降() 
绝望中的洛目突然抬头看天,激动地说不出话。猛然间,肃杀阴沉的天空变得电闪雷鸣,不久便大雨滂沱。华军在五尚原四周燃起的大火不多时便会被这场大雨浇灭。而洛目好像抓住最后一根救民稻草一般,下令全军往华军布置最弱的东北向突出去。华军本来数量就不多,都是林允贞率领的南军,加起来不过四千多人,依靠火势压制河罗军队的突围倒是绰绰有余,可要直接面对求生欲望极强的河罗突围铁骑,实在招架不住,不久就被突破,林允贞马上亲自带兵紧追不舍。

    迟峰部因为伤亡过重,早已撤离战场,而西面的葛昀在诱使河罗军队登上五尚原后,也已经离开了,此时能够追剿的也就只有林允贞自己这部人马。

    眼见得洛目在大雨中策马飞奔,拼命向北跑去,全然不顾草原上天地间劈下的一道道雷电,也顾不上道路泥泞,只是一心向北。而后面林允贞所骑的南方马完全比不上洛目的北方马,双方距离越拉越大,林允贞气恼不已,但也无济于事,再看前面,就是一道斜坡,洛目只要翻过面前那道斜坡,就彻底消失在了林允贞所能看见的天地尽头。

    洛目纵马在前,带着数十个兵将往斜坡上冲。

    猛然间,斜坡上出现了百十名华朝的红衣将士,领头将军身穿白袍,此刻从斜坡上冲下,身后背景混杂着雷电和大雨,仿佛从天而降一般,气势如虹!

    正在纵马狂奔的洛目见到不远处的白袍将领好似天神下凡,心里顿时惊惧不已,已然六神无主。

    在洛目身后狂追不放的林允贞见到远处斜坡上冲下来的白袍将领也是一脸诧异,恰有在那天地交合处,电闪雷鸣时,怎不叫人心惊胆战!

    忽听得白袍将领身后的华军将士齐声大喊“仲将军到!”只见那白袍甲士挥舞长枪,纵马直取洛目。

    洛目虽然听不懂华军喊得是什么,可他听过仲平这个名字,尤其在那茫茫旷野上决战之时,仲平的名字对他而言实在记忆犹新,此刻的他已经完全失去主张,只认为仲平升天成神,带天兵前来拿他!

    林允贞听到前方那些军士的喊声,一时间恍惚不已,连忙驻马,向身旁军士确认:“他们喊得什么?”

    那些南军将士先前听说仲平已死,后又辟谣说仲平下落不明,也没在光州城下如迟峰部众一样见到仲平首级,当然和知道仲平身死消息的林允贞不是一样感受,似乎还有些对仲平归来的欢欣,于是照实回答:“他们喊仲将军到!”

    林允贞听到确切答案,实在是五味杂陈,“惊喜”二字若是取个表面意思似乎才能恰如其分地形容他此刻心情。他命令全军驻马,不得向前,在旁侧观战。

    洛目完全被吓得魂不守舍了,可是刹那间那白袍神将已经杀到眼前,自己还没来得及提刀应战,已被那白袍神将一枪刺下马来,还没来得及看清那神将的面目,就已被那马上将领一枪刺死于地上。其他河罗兵见此情形,纷纷都下马受降。

    林允贞看到这情况,才下令军士缓缓前进,虽然麾下将士都有些不解,不明白林允贞为何不立即迎接仲将军,但也只能依将令行事。那白袍将军割下了洛目的人头,又骑回马上,带着兵士,押着俘虏徐徐向林允贞的部队走来。

    直到两队人马会和,那白袍将军下马,拜倒在林允贞的马前,这时候林允贞才敢正眼看他,怯怯端详之后,确认了不是仲平,才敢发问:“你是何人?因何在此?”

    白袍将军抬起头来,回答道:“回禀将军,卑职叫肖南宇,因代替边民来到此处。”

    林允贞此时也下了马,把肖南宇扶起来,对他讲:“壮士请起。敢问壮士,身上的白袍从何而来?”

    肖南宇自报家门一般:“卑职本是仲将军麾下一名卫士,将军率部突围时,将这身衣袍托付给在下。”肖南宇欲言又止,还有半句话硬生生咽回了肚子里。

    林允贞倒是惊奇万分,眼神放光一般,说道:“怎么?这是仲将军的遗物?”

    肖南宇此时倒更悲伤,近乎喊道:“遗物?仲将军果真战死?军中不是辟谣说仲将军只是生死不明吗?”

    林允贞发现自己失言了,但又想到如今仗已经打完,也无所谓了,索性跳过这个话题,换了句话:“你来这里代替边民,怎么有战马?”

    肖南宇也不便继续追问刚才的话题,其实他心里也多半有了答案,干脆也就不提伤心事,还是回答林允贞提的问题:“卑职替的恰是个牧羊人,这也不是战马,是他平时的牧马。”

    林允贞点点头,又问道:“你来的真是及时,怎么会……?”

    林允贞还没问完,肖南宇便答道:“卑职和弟兄们听见不远处有刀兵声,便从附近的田舍村落中赶来,但又不敢胡乱参战,所以就伏在这道山坡之后,仔细察看,恰逢那贼酋向这边跑来,我便擅自作主,带着兄弟们下来了,卑职怕没有胜算,就大胆穿上了这件战袍,让弟兄们喊“仲将军到”,也是那敌酋惧怕仲将军神武,慌忙之中被我刺死,现将贼酋头颅献上。”说着肖南宇把手里一直提着的洛目头颅献给林允贞。

    林允贞一把推开肖南宇的手,向他说到:“我也不瞒你,仲将军是殉国了,而且就是死于这个贼酋之手,他见你身穿白袍,当然吓得魂飞魄散。你既是仲将军的卫士,如此也算替上峰报仇了。”

    肖南宇顿时泪如泉涌,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没想到当日在荒原上最后见到的那抹白色,竟是与仲将军的诀别。

    林允贞对肖南宇好言劝慰一番,下令全军南下回关。

    此时,迟峰部和葛昀部都已经撤兵南下去向镇北关,林允贞率部在五尚原全歼一万多河罗骑兵,随即也回兵南下,但华军此次大战也不是完胜,光州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守城将官杜桐率一万边兵死战,连续四五日抵挡河罗兵如潮水一般的昼夜猛攻,最终被河罗攻破城门,华朝守城军几乎全部阵亡,杜桐自刎谢罪。而当洛目身死的消息传到尹仓那里,尹仓怒不可遏,下令屠城,整座光州城内的全部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投降与否,全部被杀,无一幸免。

    至此,两军在边境的连番大战算是告一段落。虽然华军起先连吃败仗,丢失两座城池,伤亡六万多将士,还有一城百姓的性命,另外搭上一员大将。但河罗在光州攻坚和五尚原大战中也伤亡惨重,共计伤亡也在六万多,也折损一员大将,虽然夺得两座城池,但无丝毫粮草辎重的补充,由于不擅守城,河罗很快便放弃了这两座城池,由华军重新收回,当然,这已是后话。

    双方各自付出六万多将士的性命,还赔上一城百姓,却没有任何结果。

    不过,现今这个结果,倒真如葛昀所想,勉强打了个平手,不胜不败。

    本章完

第18章 南撤北归() 
几日后,镇北关中议事厅内。

    这几天的休整当中,葛昀一边命人探听河罗的动静,一边休整军队,顺带也为手下部众复盘此战,林、迟二人也都向他禀报了一番那天各自大战的经历,包括洛目在阵前竿挑仲平头颅示威,以及“白袍神将”斩杀洛目。

    原来,自那日葛昀将林、迟两人安排妥当以后,他又派小队快骑星夜赶赴不远处的北军屯军处,以元帅号令调用所有北军旗帜,全部带来镇北关。原来,葛昀用北军军旗在镇北关西面布下疑兵,诱使河罗骑兵登高对阵,而那附近高处便是五尚原,如此一来,河罗人就甘心入瓮了。不过,当风云突变,天降大雨时,葛昀也措手不及,可是自己的人马已经撤回来了,再去追击肯定来不及了,何况疑兵之计岂能久持,所以他也只当是天意。没想到林允贞回来后向他禀报了肖南宇穿仲平白袍击杀洛目的过程,葛昀当然大喜过望,时隔几天,今日特意升帐,既是要为这段时间的连番大战做个最后的总结,也想特意见见那位穿白袍斩杀洛目的年轻后生。

    议事厅内这次有了甲士护卫,还有侍者在侧,因为此时已无军机,所以葛昀也就没有撤下这些人,三人还是依例而坐,落定之后,仍旧等待葛昀开口。

    葛昀:“仗总算是打完了,诸位都辛苦,今天要议的事情多,一件件谈吧。”

    林允贞很是得意:“仰赖陛下天恩,元帅英明,这仗总算是打赢了。”林允贞非常满意自己这次率四千兵马全歼河罗精锐骑兵的战功,尤其斩杀仲平的仇人洛目,在皇上那里更是大功一件。

    迟峰倒是没有林允贞那么兴奋,毕竟自己充当地是诱敌角色,何况阵前遭到洛目羞辱,撤退时又损兵折将,虽然大局得胜,但于他而言,脸面上也无多大光彩,不过既然是奏凯报捷的喜事,自己也不好哭丧个脸,但又实在不愿违心恭贺林允贞,于是干脆说了个别的话题:“光州城下也杀了四万多河罗兵。”

    葛昀还是要稳住大局,也要说实话,干脆定了个调子:“这仗胜是胜了,可是惨胜如败啊……”他叹了口气,对着林允贞讲:“杜桐守光州,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满城妇孺老幼尽皆牺牲,这是我华朝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惨状。惭愧的是,这仗还出于老夫之手。如此用兵,是要折寿的。”

    林允贞也收敛起来,说道:“是啊,真没想到杜桐如此刚烈,孤城无援也不弃守。照例他尽力守城,亡者过半,即便弃城,也不受军法啊。”

    葛昀倒吸一口气,接话道:“这也是怪我啊,当初到光州时,我不由分说就斩了他手下一员副将,斥骂他枉生为人,恐怕他是被我给吓着了,不敢走了。”

    迟峰接话:“杜将军自从戎起便在北军,勇猛无畏是出了名的,生死早已度外,只是性子太过刚直了,这次阵亡也算求仁得仁。”

    葛昀趁机说道:“此战的首功应该给他,二位看呢?”

    林允贞被问的一怔愣,但是葛昀的意见已经亮明,他哪里还能反驳,便和迟峰一样,都表示赞同。

    葛昀接着讲:“听说洛目上山之前,抓了个边民,是我军一个兵士扮的?”

    迟峰说道:“是有这么回事,洛目有疑心,就想抓个边民,幸有元帅深谋远虑,早就布置下了我军将士。”

    葛云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讲,然后神色肃穆说道:“这也不是我的本意,歪打正着罢了。不过也算应了祸福因果,我们一念善心,倒最后帮的是自己。”说罢看着林允贞。

    林允贞只能点头,说道:“元帅教谕,末将领会了。”

    葛昀继续说:“那个兵士就不给他向圣上报功了,免得滋生将士们的侥幸之心,不以杀敌为业,反认机巧为能,不是好事。”说罢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北军里拨些钱财给他,要是你们北军不愿拿,我自己拿些给他,也算酬功了。”

    迟峰赶紧应承下这个差事,哪里敢让葛昀散财。

    林允贞还是想谈谈自己的功劳,可又不便明说,心下想了想,便把话题扯到了仲平身上,说道:“此次出征,真可惜了仲将军。”

    议事厅内一片无语。

    迟峰见状,开口言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