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司马相如 >

第46部分

司马相如-第46部分

小说: 司马相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外,以为将军从天而降。’

    “周太尉连称妙计,令大军士卒衔枚,马匹裹足,星夜兼程,绕道奔赴洛阳,迅速占据了武库。然后派人搜索崤山、函谷关、渑池之间的险要之地,果然发现了吴国的伏兵,遂掩杀一半有余。”

    不过两个时辰,斥候又报来了第二条消息。

    “在洛阳之时,一个非常著名的游侠剧孟前去找到周亚夫。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草莽英雄突然现身军营,喜得周太尉感叹道,得一剧孟,如得十万精兵!并对手下将士说:‘人们都说吴王招揽天下豪杰,我以为他已经把剧孟请去了,哪知剧孟到现在还在这里。吴楚这些诸侯国兴兵举事连剧孟这样的人都不招揽,我料定他们不会成什么气候。’”

    又是两日惨烈的攻守战过去,梁王见吴楚联军势大,恐有不测,安排城中十六名偏将轮番往来巡视;将韩安国、张羽、司马相如和公孙诡等人召至王厅研究对策。

    梁王苦道:“寡人已多次催促朝廷派兵救援,但朝廷只一再要求我死守,周亚夫那混蛋来援之事却一拖再拖,悬而未决,各地诸侯也不见一方来救。只怕不及救兵到,便要箭尽粮绝。如之奈何?”

    韩安国道:“我睢阳城护城河极深,且进城之桥宽不过一丈,容不下大部队的快速集结。再者,我城墙极其厚实,箭矢和滚木擂石充足,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守住三个月绝没问题!”

    张羽道:“虽可守三月,但如果朝廷久不派来援军,就算城不陷,城中五万多精兵也早没了,想守都只怕没人来守!”

    “莫不是皇上要借机削弱我的军事实力?”这个念头忽然闪进脑海,让梁王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但想到睢阳城近期无事,梁王已略为宽心,他想以后实在扛不住了就向母亲求援,到时只怕由不得皇上不派救兵。

    想到此处,梁王点点头便道:“远可先不考虑,只说说我们目前的情况,如何才能以最小的牺牲来挡住叛军的凶猛攻击?”

    相如道:“攻守之法,层出不穷,一阳一阴,各有其妙。所幸吴楚大军徒有虚名,未识兵机之变,其攻城所用不出云梯、冲车两样,实是平常。《墨子》有言:‘云梯,重器也,其动移甚难;如欲破,可施以矢石、灰土诸物倾之,亦可以薪火、水汤济之。’大王可下令收集柴禾、捆草、膏油诸物。如敌来,可将捆草去膏油中浸透,点火后往云梯上投掷;另取大锅四十口,置于城头各处,将锅内水烧沸,往城下倾倒。一火一水,两般手段一并使用,不怕吴楚军兵不惧。”

    梁王听了,赞不绝口,笑道:“高招,高招,司马爱卿真不简单!”

    众将亦投来赞佩的眼光,更有公孙诡哈哈大笑:“原以为相如贤弟只会匹夫之勇和吟诗作赋,没想到还是一个军事奇才!”

    梁王随即吩咐下去,不到一日,早已将诸事办妥,尽将各种器物放置到四面城楼上。

    那边吴楚军兵争先恐后,蜂涌而上,城下鼓声阵阵,震天动地。

    挨敌近前,遥见韩安国在敌楼上挥旗指示,守城士卒齐声呐喊,将大锅中滚烫沸水望城下倾浇。刹那间,城下惨声一片,都已皮绽肉烂,纷纷滚落云梯。

    吴国大将军钟肃然怒不可遏,喝叫用“冲车”之法来攻。

    冲车即刻运来数辆,吴楚大军又四面鼓噪呐喊而进。护城桥还没过完,便听城上一声炮响,火球如雨点般打将下去,皆是捆草浸了膏油,粘上冲车,燃起熊熊火焰,烧得吴楚军兵焦头烂额,弃了冲车拔腿就逃。

    一连几次冲击,吴楚军竟占不得半点便宜。钟肃然无计破城,回到营中长吁短叹,加之周亚夫神出鬼没,虽只有五万人马,但斥候难以捕捉其行踪,也是一块隐患。钟肃然不得已只好请示刘濞召来吴楚近六十名将领,令每人各拿出一条计谋来,然后择优选出最佳攻城方案,并给予重赏。

    如此又过了一日,斥候报来了第三条消息。

    “周太尉在洛阳休整的同时,派兵接管了荥阳,敖仓,从而成功扼制了南方的吴楚与东方的齐、北方的赵等诸侯国在中原会合的企图。然后继续往东南进兵,到达淮阳。在淮阳,周亚夫接见了父亲周勃的老部下邓都尉,并得一奇计,具体计策是什么不得而知。但周太尉当即喜道:“此计,必将成为平叛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战略大计!”

    斥候探不出计策详情,但相如心里清楚,那邓都尉不外乎说的是,吴兵来势汹汹,锐气正盛,此时不能同它直接交锋。楚兵力量较小,不能持久。太尉可引兵到东北方向,坚守昌邑,让梁国抵挡吴国的进攻。太尉一面深沟高墙坚守,一面派轻装部队堵截淮河与泗水的河口,截断吴军的粮道。这样,吴军同梁军对峙,而吴军缺粮,军力就会衰竭。然后,将军再以全力对付其疲弱之兵,最终必可破吴。

第66章 张羽的游击战() 
攻城与守城之战几乎天天都在进行,或惨烈或虚晃一枪。

    看来,吴国统军将领钟肃然深谙攻城之术。

    因为围城军最忌闷围,必须让他们有些动作,当作活动筋骨也好,当作操练也好,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士气。

    而且,每组织一次攻城,还可让梁军感到窒息般的压力。

    据斥候报来,吴楚大军一边攻城,一边着手准备渡河的临时木桥,欲拓宽护城河桥面;而且,正在加紧运送超大型投石机。

    或许,这就是吴楚联军征集到的最佳战略方案吧。

    这些日子,梁王已亲自上了城楼,用自己的喊话和行动来鼓舞士气。

    相如被提升为一千二百石的近卫统领,陪伴左右,一为贴身护卫,二为作战参谋。

    一起上城楼的当然少不了大将军韩安国和大将张羽。

    梁王看着城下的吴楚大军铺天盖地布满营盘,一寨挨着一寨,面积覆盖近百亩,不由胆战心惊。

    “报!”在城楼的瞭望台,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周太尉昨夜悄悄离开了淮阳,绕过我城,将大军开往了昌邑。”

    “什么?”梁王一时大惊,继而气得脸青唇白,失态地吼道,“周亚夫,你个王八蛋,老子跟你没完!”

    那周亚夫愣是没把梁王放在眼里,梁王何以不惊怒交加!

    当周亚夫接管荥阳时,梁王一如既往地派出使者一日三催,同时急向朝廷奏本弹劾周亚夫,并向窦太后“哭诉”周亚夫见死不救。

    梁国使者把梁王手书交给周亚夫时,周亚夫看都不看一眼,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梁国使者前脚刚走,朝廷使者后脚就到。

    朝廷使者带来窦太后逼迫景帝下的旨意,希望周亚夫发兵救睢阳!

    之前,周亚夫就向景帝陈述了自己的策略,楚兵剽悍,自己的兵却是各路凑合,难以争锋,而且数量悬殊极大,去就会被包了饺子。最好的办法是用梁国吸引叛军,而他则出奇兵截断吴楚粮道,如此才有速胜的把握。

    景帝很赞同周亚夫的战略,但机密不可泄露。虽如此,却也不敢逆了母命,圣旨中的意思很明显,哪怕你周亚夫派出一小股部队去意思下也行。

    圣旨当然不能像对待梁王手书一样置之不理,但周亚夫的回复也只有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梁王得知连皇上都无法迫使周亚夫出兵,当即暴跳如雷,张口就把周亚夫的祖宗十八代都寻出来问候了个遍。

    当周亚夫率军进驻淮阳时,梁王终于看到了希望,以为周亚夫虽然嘴硬,但还是不敢不来救睢阳的。

    因为淮阳与睢阳近在咫尺,梁王忙又一拨接一拨地派去求援使节。

    但是,但是,梁王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周亚夫竟敢趁夜绕过睢阳,奔往昌邑!

    梁王怎么不惊怒交加,怎么不气急攻心,怎么不为周亚夫的恶劣行径抓狂!

    “狗狼养的周黑脸,我造你祖宗十八代!”梁王咬牙切齿地发誓,“竟敢玩到我头上来,若撑过这场战争,我必不放过你!”

    “就算不指望周亚夫,我们至少也能守住半年!”相如心中有数,但战略机密却不能泄露,“只要守住了这半年,吴楚军必败!”

    梁王始终想不通的是,如果梁国完蛋,对周亚夫有什么好处?周亚夫的算盘他想不通,不过有一件事他却想通了,不管梁国完不完蛋,只要我刘武不完蛋,你周亚夫迟早得完蛋。

    的确,后来梁王玩完了周亚夫。梁王与国舅爷王信合谋让窦太后与王皇后不断到景帝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终至其在丞相位置上失宠。当然,因梁王死于其先,遗憾的是竟不能知晓周亚夫随后就横祸及身,饿死牢中,否则,若能亲眼见其饿死,不知会有多么解恨。

    韩安国也道:“以睢阳坚固的城防,再加上充足的物资和守军,守住半年不是没有希望!”

    “好!那就拜托各位,死守睢阳!”梁王对周亚夫彻底绝望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留在睢阳军民的面前只有一条路,死守。

    不过,梁王却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暗中收拾好了包袱准备随时带着家人跑路。

    “杀!”

    “冲啊!”

    “攻下睢阳城,占领梁王府!”

    蓦地,下面的吴楚军士齐发几声吼,两千名重型盾牌手持盾前冲,直冲到护城河对岸处,蹲了下来,躲在盾后。千名强弩弓箭手,随后冲至,躲在盾牌手后,举弩发射,一时漫天箭雨往墙上洒来。

    韩安国大声传令,所有军士全躲到城垛之后,不用还击。

    “吴楚部队又开始攻城了,”相如挡在梁王身前,征询地问道:“大王,到后边去回避下吧?”

    “不!”梁王一改过去深居宫中的作风,“从现在起,我要看着士兵们战斗!”

    “大王,我们坚决守住城池!”周围的士兵发一声喊,士气陡增。

    韩安国点点头,又以更大的声音喝道:“灭火队听令,准备沙石,及时灭火!”、

    话犹未已,敌阵中果然冲出千余火器兵,以燃着的火箭,往城墙射来。

    又一轮攻城与守城战拉开了序幕。

    双方各以矢石火器互相攻击,外墙和城头均有撞击和火灼的痕迹,但都只是表面伤痕,不损结构。守城梁军居高临下,矢石充足,守得固若金汤,伤亡数十人,而吴军一战下来,又伤亡数百人,可谓损失惨重。

    梁王看得兴起,只要不去看那密密麻麻的吴楚大军营寨时,心中还是会对守城有一些信心的。

    “吴楚叛贼既要攻我,我何以要被动挨打?”张羽对韩安国道,“请韩将军允我带一千骑兵精锐出城,趁敌军退去时冲击一番,以长我士气!”

    “此计正合我意!”韩安国道,“但不可恋战,杀一回合马上返回!我等弓箭手为你掩护!”

    吴楚攻城军士正在退去时,忽闻城上一声炮响,四道吊桥突然放下,将原只有一丈宽的护城桥增至五丈宽,一彪人马呐喊着出城冲过了护城河,威势骇人。

    当先一员战将金铠金甲,跃马扬剑,杀气凛然,此人正是张羽。

    张羽举剑高呼:“冲啊!扰我睢阳者,死!”

    “杀!”千名骑兵吼声隆隆,紧随其后,风驰电掣般冲进敌阵。

    在吴楚攻城军士还没来得及转身回防之际,张羽已带领战士们猛虎般冲了进去。

    敌阵被张羽的尖刀阵型瞬间凿穿,近三千人马一片慌乱。

    血腥,杀戮。

    武器的交击声,战马的嘶鸣声,痛苦的尖叫声,死亡的恐惧声混在一处。

    吴楚军哪料到梁军竟敢出城冲杀,攻城军士丢掉重盾强弩,剑还不及拔出,瞬间便被生猛的梁军杀翻近千人。

    对方的方阵这样硬生生地被凿穿,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乃是百名武士。

    梁军这一千精锐,其中有百人系江湖游士,被梁王聘为门客,个个武艺高强,一时间左冲右突,竟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吴楚军兵哭爹喊娘,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

    张羽更是一看到楚军就眼睛充血,兴奋莫名,恨不得杀尽剑峰能及的所有楚军。

    也难怪,楚王杀了他的兄弟张尚,怎不叫他看见楚军就血脉偾张?

    等吴楚中军大营醒悟过来,急派大队人马前来救援时,张羽却率部向城里飞速退去。

    于是,张羽等人自对方的背面冲入,再从正面冲出,一路上敌方的战士接连倒下,又一条血路由此出现。

    当最后一位梁国勇士冲回护城桥后,吊桥拉起。

    也有追得近的过了吊桥,却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城下梁军回头围歼,就是被城上箭雨射死或滚木砸死!

    此一阵冲击,梁军损失三十余名士兵,而吴楚攻城士兵则被杀一千五百人。

    一战成功,自此,张羽的冲杀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此后的围城日子里,不论白天黑夜,吴楚大军都要防着梁国精锐的突然袭击。

    因为张羽俨然成了梁国的游击大将军,成了吴楚的梦魇,让吴楚军兵惶惶不可终日。

    在攻城战打得精疲力竭的时候,他们要防着张羽带着千人队伍疾速冲过护城河掩杀一阵后,又快速退回城里。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甚至在白天做饭吃饭时,他们也要防着张羽带着百名武士,突然间就冲过了护城河,闪电般斩杀一通后又闪电般退去。

    张羽的策略很简单也很成功,游击战术虽杀敌不多,但却能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给我军或多或少地鼓舞着士气。所以,他并不恋战,即便是面对仇恨的楚军。

    在游击战的牵制下,吴楚大军再也不敢肆意攻城,这样,梁国士兵便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

    当然,此后的攻城与守城战的次数虽然没之前的频繁,但每一次攻城都准备得更为充分,双方的战斗更为惨烈,死伤的人数直线上升。

    梁国的斥候也并没闲着,一条条珍贵的信息不断从四面八方传来。

    “报!吴楚六架大型抛石机即将抵达战场,预计数日后会投入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