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贞观 >

第45部分

调教贞观-第45部分

小说: 调教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魏征把问题抬到明面上来,他不做一下回应,说不得这厮今后又会来这事给膈应自己。

    “这。。。。”李世民沉吟了一下,随之,嘴角微微一扬,似乎想到了一个极好的人选:“朕欲要让赵文优担任肃州刺史!”

    一言落下!先是一阵沉寂后,旋即听到一阵反驳声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

    “。。。。”

    闻言,李世民面带着笑容看着那些开口反对的重臣。

    ps:一更先送上

第九十六章 朕心意已决 (补)() 
ps:这一更是补昨晚的,睡过头了,倒是忘记了更新,抱歉了。

    御书房内一共有四人同时开口。

    其一是长孙无忌,其二是程咬金,其三则是赵统本人,至于最后一人开口,却让李世民有点琢磨不透。

    在场中人,若说有一人一心一意只为了国家社稷的话,那么也就只有御书房内的魏征魏玄成。

    然而,这第四个开口的却也是魏征魏玄成。对于魏征这一类人,李世民是既痛恨同时又爱惜,这一类人虽会让人不爽,但终究来讲,只要对于社稷对于他李唐的万世基业有益处理,你就必须要容忍下去,甚至这个期限是无限期的。

    本来他以为开口的人会是李靖,现在看来,是他自个想歪了。

    “陛下,赵文优不可作为统帅三君者,更何况是任命他为肃州刺史,与军国大业有害无利……”

    魏征眼皮子不抬起来一下就这样冷冷的低着头,又或者是在等待着某人的提携有或是诸此之类答案。

    【有胆魄!】

    李世民心中一叹,只能说不愧是魏征,前太子李建成不用魏征不曾听魏征之言,实乃他之大幸。

    不过,话虽然是这样说的,可李世民不觉得这些话才是魏征的心底话。

    一双深邃的眸子落在了魏征了身上,这一年来,朝堂之上敢对他横眉冷对问心无愧的魏征竟然有点闪避。。

    “陛下,与私而言,赵家仅剩文优一血脉,不能断了。”

    话音一落,人已经跪在地上,男儿膝下有黄金,尤其是魏征这般铁骨铮铮,上可怼天,下可怼帝王的谏臣,竟然为了。。。。

    赵统站在后面,看着这一幕,心中略微发酸,当初他父亲赵大书信往来中,对于魏征满篇幅中尽是社稷股肱之臣,一心为公等字眼,这些皆是赞赏之,赵家若是无子嗣的,恐怕也就不会有进入御书房中的这一幕,赵统心中略微复杂。。。

    只可惜。。。。

    御书房中所有的人都看清李世民的目的,唯独这个耿直的人。。

    “玄成,起身吧,朕自有用意。”

    关心则乱!

    李世民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下来,不得不说,魏征的这个举动倒是触动了李世民内心深处的一块软肉,终究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当日他与尉迟恭的谈话,还深深的刻在脑海中。

    他不仅不会动赵统,而且还会去重要赵统!

    现在让赵统前往玉门关,担任守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赵统提升资历,今后在朝堂上也可以站稳脚跟。

    前往玉门关,担任玉门关守将,固然存在着危险,同样的也存在的机缘。

    况且,李世民也有一个钓鱼计划。。

    赵统就是最好的鱼饵,无他,就如魏征刚才的那番话,赵家仅剩下文优一血脉,不能断了。

    赵大。。。

    李世民心中呢喃细语。

    “不用多言,朕意已决!”

    “朝中诸将皆有军务在身,无法脱身,此番前往肃州玉门关,朕派尉迟宝林、程处默二人为你的左右副手,倘若战况紧急,可以派遣人前往益州向高士廉求救!”

    “如此,文优汝可敢接旨。

    闻言,赵统不再犹豫,上前一步,越过众人,铿锵有力的回应:“臣领命。”

    “善。”

    随之,李世民便把目光投向其他的臣子,把赵统的任命放在了一边,至于赵统的任命,想来很快就能下去,站在御书房中的人,皆是中书、门下、尚书大佬都站在这里。。。

    直到深夜过后,天微微的发出一点的惨白,而御书房中的声音还是不绝,一直在讨论着关于东突厥的战役。

    直到卯时到了,该上朝了,声音才戛然而止。

    赵统有点无精打采的,反观这些老臣子,一个精神抖索的,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文臣,也是面带着笑意,跨出了御书房的大门,一路上无精打采的走路着,等经过杜如晦身边的时候,听到杜如晦轻轻的咳嗽着,赵统倏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似乎再过几年,杜如晦就要死。。。

    死因是病因!

    经过杜如晦身边的时候,赵统漫不经意的说道:“蔡国公,身体为重,最好还是找一下大夫看一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更何况是赵统这样说者有心,赵统一说完后,杜如晦站在台阶上微微楞了一下,等好友房玄龄拍了他的肩膀一下后,他才赫然的回过神来。

    “克明再想什么。”

    杜如晦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相当的干脆,房玄龄与杜如晦共事多年,极少见到杜如晦发呆愣神的时候。

    “没有,只是赵家的小娃倒是提醒了我一句,这身体是要看一看了。”

    自己的身体什么样子,杜如晦心里还真的没有底,以往的时候,就这样得过且过只是经赵统这么一提,心里面也随着跟着紧张了起来。

    “赵家娃娃有心了,克明你这身体也该好好的瞧一瞧,社稷还需要你。”

    房谋杜断!

    二人就像是搭档一样,这些年来,合作无间,为李世民的皇图霸业到底立下了多少的汗马功劳,这二人也已经记不清。

    “说来也是恰好,孙老神仙现在人在何处,我倒是知道,今日,我便让人前往亳州把孙老神仙请过来。”

    论大唐天下,医术最高的人并非是太医署的那些太医,反而是这位神仙老道。。。

    虽然,带着神棍的味道,但并不妨碍他的医术高超。

    好友的身体,房玄龄看来还是请孙思邈过来瞧上一眼比较稳妥,其他的人他倒是有点不放心。

    “赵家两代人不得了啊。”

    一路上走着,杜如晦细语道了一句,这话也只有站在杜如晦身边的房玄龄才听得清楚,一时间,房玄龄楞了一下,深以为然的点头。

    赵家两代人。

    其父深沐皇恩!

    但这皇恩却是前太子李建成的恩。

    现在作为赵家最后的一点血脉赵统却被李世民这样安排,李世民的心思不言而喻啊。。。

    这是准备赵统,为李承乾铺路啊。。

    毕竟他们这些老臣子,还有几个是春秋鼎盛的,能不能活的比李世民久都是一回事。。

第九十七章 社稷之福() 
朝议

    赵统现在还没有资格去参加,李世民虽然先赦封赵统他肃州刺史,一个正四品下的官位,只不过肃州下州,不然不至于一个刺史才正四品下的官职,抛去刺史这个身份不说,李世民为赵统今后军器监正监的任命就可以水到渠成,谁也说的闲话,这乃是赵统应得的职位。

    当然,这一切也只有赵统能从玉门关中活着回来,才做的数。

    回到赵府中,站在门口,赵统在想着一件事情,到底要怎么玉娘说这件事情。

    军国大事,本不应该说,但话又说回来了,夫妻之间那里还有隔夜的话,藏着掖着的秘密,藏久了,才容易出事情。

    赵统有点迷惑,等进了门,见到站在门口面带着欣慰的笑容的玉娘时,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玉娘,我。。。。”

    “夫君,你累了,站在门外做什么。”

    赵统欲要开口时,玉娘带着笑容开口阻止了赵统的话,饭菜早已经准备好了,像往常一样,房间内只有他与玉娘二人坐着吃着饭,不曾变化过。

    二人似乎心有灵犀一般,一人不言,一人也不问。

    其实,对于玉娘而言,刚才赵统的态度就足以让她感到欣慰。

    她并非是一个无知的妇孺,出身本就不差,若不是赵家与杨家家道突然中落的话,二人当初也不至于落得那个田地,赵统消失的数月来,玉娘也并非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比如与房玄龄的夫人范阳卢氏倒是聊了不少,从她的口中,玉娘也晓得赵统再办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庆幸的没有生命的危险。

    更何况,赵统数日前,就已经回到府邸中,昨夜一夜不归,依玉娘对赵统的了解,赵统也只能出了长安城的中心——皇宫!

    商讨的乃是国家大事!

    她何必要多问,应该感到欣喜才对。

    “玉娘再过数月,我就要前往肃州上任,此次你不能去,最好留在长安城内,不然我不放心。”

    放下手中的筷子,赵统正了正色道。

    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谈事情,等吃完了饭,该说的会事情,其实还是要说的。

    “放心。”

    两个字从玉娘玉齿中道出,俏脸上带着的笑容,却让人莫名的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肃州是什么地方,玉娘那里不清楚,心中纵然担心,也不能让赵统前往肃州后,还要为家中担忧,两方的操心之下,心神疲惫,定然会出事。

    朝堂上,御书房中的事情,显然不宜拿出来讲,就算是魏征这样耿直的boy也紧紧的闭上了嘴,反而开始一本正经的上书,商讨着粮草运转等问题。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若是不齐,军心就容易动摇,军心一旦动摇,这场战役就等于不战而败。

    表面的样子,李世民等人还要做一下,其实私底下,早在数月前就已经把这些粮草给准备到位,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迷惑阿史那咄密,谁晓得这朝堂之上,还有多少的人是他的谍子。

    从来都是以防万一,而不是事到临头了,才想着主意去补救,这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一番激励的争论,朝堂就像是一个菜市场一样,李世民微微眯着眼,看着朝堂下臣子的精彩演出,所有的思绪皆埋在了这双眸子深处。

    然而在另外一处,赵统紧紧的关在另外一间房间中,里面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刺鼻的味道,让人心底立即生出一种想要立即离开的想法。

    有炼丹药的道士在的话,定然能闻的出来。。。

    满屋子都是刺鼻的硫磺味。。

    赵统带着自制的口罩,脸部的神色有点犹豫,旋即这丝犹豫化作了坚定。

    这玩意可决定了自己前往肃州小命到底能不能保住的关键物品。

    肃州他一定要去,这乃是他今后晋升的资本!

    手中唯独掌握着权势,才能子啊这浊浪滚滚的大唐中生存下来!

    这一点,赵统用了半年的时间,想通了,想明白了!

    无论今后,他是否会对官场生出厌恶,会不会准备着辞官归故里等一系列的想法,但目前,他还没有这个准备。

    在房间内,埋头苦坐着,按照后世时所做的那些实验,一步一步的走着,原材料都基本有,剩下的就是他个人的本事。

    皇宫内,李靖单独的被李世民给留了下来。

    虽然二人都姓李,但实则是没有多大的关系,李靖这些年来,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中拥有着极高的威望,这让李世民慢慢的对于这位功臣开始猜忌了起来。

    说现在的李靖功高盖主也不为过。

    但是,在重要的军事战役上,说来也是奇怪,李世民一个念头就是召见李靖,让李靖为其出谋划策。

    这乃是一个习惯,同样的在侧面看来,也看出了李靖对于李世民,甚至是对于大唐的重要性。

    “药师,东突厥这一战,该如何打。”

    李世民心里虽然有一个计划,但这个计划过于模糊,需要一个为他敲定这个计划。

    无疑,李靖就是最好的人选。

    “陛下,这一战,先败后胜!”

    四个字,一下子进入李世民的耳朵中,李世民整个人瞬间精神了起来。

    一下子点到了中心!

    “好!好!好!”

    李世民拍着手连叫了三个好字。

    先败后胜!

    这先败开始有技巧的败,难度可不小。

    头战先败,然后诱敌深入,在利用左右侧大军,一下子来一个包饺子,直接把阿史那咄密的大军吃的个精光。

    但阿史那咄密乃是一个多疑的人,要做到天衣无缝,让那只老狐狸无法起疑的话。。。

    难度可不小。。

    让其他去办理这事,李世民又担心,唯独。。。。

    一下子李世民又把目光放在李靖身上,一时间,李世民的眼神显得有点复杂。。。。

    ps:今天暂时一更吧。。。。。。明天补上。。

    谢谢支持了。。。还有这一章其实写的有点不满意。。。

第九十八章惊天动地() 
耷拉着眼皮子的赵统从房间走了出去,算算时间,他已经整整两天两夜不曾合上眼睛。

    就算到了这个时候,双眼还有一点藏不住的兴奋。

    现在的磨难,只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现在的辛苦只是为今后能够更好的享受。

    赵统现在就是处于这个状态中,有这一利器在,今后李世民任命他为军器监正监,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谁能够阻止的了,更何况,携带着这样的利器在身,前往肃州也算是有了底。

    不过,眼下还是好好的睡上一觉。

    沐浴更衣,顺便吃了个早饭后,赵统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当再一次睁眼的时候,已经天黑,浑身散发着一种疲惫,眼皮子上面似乎压着千斤重的东西,让赵统无法的睁开眼睛,就算是睡醒了,人还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中。

    “算了,继续睡吧。”

    一转身,搂抱着怀中的佳人,继续睡了过去。

    次日,天一亮,赵统便早早起来,肚子咕噜噜的叫唤着,着实是饿的难受,进了厨房,开始折腾起来,先填饱自己可怜的肚子。

    酒足饭饱后,该考虑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