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夫三国 >

第195部分

农夫三国-第195部分

小说: 农夫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势,凭二郡之地尚可腾挪进取!”

    见他一副成竹在胸的笑模样,应该还有后话,邓季不由精神一振,徐庶已在旁急问:“左军师可有妙计破局?”

    贾诩再笑:“麴义借主公之势,夺韩遂基业;再借马氏之势、暂降之名以退主公军。善谋亦善借势矣!然麴氏请降,主公或亦可借其势,反掌间逼降武威之马腾,解凉州此局!”

    说完,贾诩对徐庶道:“闻元直前番往姑臧,马腾已有降意,只受子侄辈所欺,方悔言弃盟,复与韩遂合好,起兵共抗将军。今韩遂败逃,凉州乱起,主公雄兵虎视于侧,仓惶间得闻麴氏以金城、西平二郡献司州,亦当再无战意,定可劝降!”

    大帐中诸人皆惊,将贾诩的话语在整理一遍,徐庶才点头赞道:“左军师所言极是!然若欲迫降马腾,所行当速,勿使其与马麴互通!”

    “然也!此计需行之以速,否则真为麴义所趁也!”抚掌一笑后,贾诩对邓季道:“尚请主公速遣使往姑臧,招降马氏!待明日见麴氏使者,许其降,然其亦当显诚,为协防马腾,十日内屯上万兵于令居县,司州军方不入金城!”

    这下连邓季都明白过来,随太史慈、赵云、徐晃等一起赞道:“大善!”

    只要贾诩之计能成,麴义遣万人进驻令居,马腾急切间分辨不出,定以为麴氏于金城、西平起事乃是响应司州军,断韩遂后路,如今又一起紧逼武威。

    马腾前次已有降意,还能再孤军坚持下去?

    金城、西平虽暂不可得,麴氏终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附庸势力,不过得逼降马腾,司州卒兵进驻武威,绝对大妙。

    麴氏一族仓促间聚起数万人马,多为乌合之众,若能得马腾军为用,岂不远胜其地?

    逼降马腾后,凉州豪杰中势力大的就只剩下个麴氏,还能掀起什么波浪来?说不定麴义自家就得识趣,乖乖地正式加入司州麾下,请求二郡行四等民之策。

    贾诩再补充道:“麴氏降,若依令屯兵令居,足使马腾受惊!使者之后,主公亦当再发兵武威!”

    徐庶已离席,到邓季座前施礼:“某愿往姑臧,说其出降,望主公许之!”

    对徐庶出使邓季倒有些犹豫:“前番出使姑臧,熊智等黑铁卫百人遇难,元直亦险遭不测,今岂可再轻往?”

    徐庶正色道:“今韩遂兵败,麴义请降,马腾势已孤!且主公三军在外,其合族俱有生死之忧,某便一人一骑往,定亦不敢加害分毫!且为臣者替主解忧,份内之事,岂可畏死乎?”

    贾诩从旁劝邓季:“马氏虽暴,势衰却懦,当不敢再有前事!元直秉公无惧,机谋善应,正宜许行!”

    徐庶又再三求请,邓季只得应下。

    这次出使,徐庶再不肯带多人,只要十数人随行,邓季阻道:“冒死往来为使,乃先生尽忠恪义!左右护卫周全,减道途幸苦,亦季之心意!”

    这下徐庶又说不过他,只得跪伏称谢:“主公恩重如此,庶等敢不效死?”

    麴氏之降含水分太重,要借其势逼降马腾,武威那里速度一定要快,快到其等私下来不及沟通才行,打个时间差。无论结果如何,麴义想和马腾联合是肯定的,不过想来也要先观察下司州军马变化。

    上演完一番君臣相得的戏码,徐庶便辞出,连夜领着百人护卫往武威去了。

    次日,邓季召见麴光,许麴氏降,允下四等民等策不入金城、西平,等于同意二郡作为一个独立王国存在。

    (注:西平麴氏,麴演、麴光、麴英史书皆有记载,相互在族中的辈分关系则为作者杜撰。)

315。降马() 
    如今局势下,邓季君臣们真正担忧的,不是马腾不肯降,而是待其知晓麴义献二郡的真相后,来个依葫芦画瓢,也要求四等民之策、司州之法不入武威,自家再听调不听宣,那就真的是损兵折将,白忙活一场了。

    好在贾诩在,麴光离去后,大军造筏准备渡河,游击校尉艾兰被先一步派过去,以游骑阻断武威与金城连通的道路消息。

    徐庶一行快马到姑臧城,见马腾道:“吾主遣某告语足下:夫雄主者,内安其境,外克敌寇!公称雄西凉十余载,不得展丈夫之志,不得报妻子之恨,尚结仇雠为盟,此或天下独有?又与虎狼为伍,共犯我司州。今司州卒兵所至,只为追讨犯境之敌!西平麴义知义守正,已助吾主讨韩遂、献金城,此乃大势所归。凉州敌酋所剩仅寿成公足下矣,余者岂值大军一扫?庶特来此,尚请公取庶首级,再起合郡兵马、马氏全族,与司州卒兵决死一战!”

    徐庶不似劝降的,反倒如一柄出鞘宝剑般,寒气逼人,语气尽显咄咄,惹得庞德、马超齐大怒,拔剑抢出:“战便战!邓季军马已疲,不顾司州强敌在侧,尚敢劳师远征于此,或谓一鼓可定,视我西凉无人焉?”

    冀县外败后,杨秋领残军欲归安定,然安定已为马腾所夺,便举军而降。这般豪杰改换主家本是常事,只是初来乍到,这时虽也在帐中,却没他说话的余地。

    金城武威两郡相邻,消息传得也快,不过马腾才刚从安定归来没两日,只听闻金城郡改旗易帜,韩遂兵散逃亡事。并不了解其中详细,还在等待细作回报,徐庶便已到了。这时突闻麴义助邓季取金城。凉州只剩自家抵挡邓季,顿时各种惊疑难信、惶恐不安齐压上心头。

    联军已土崩瓦解。自家折损虽不大,势却已颓萎,外有大军压境,合族生死难料,徐庶的咄咄之语,马腾只能先忍下,喝退蠢蠢欲动的庞德、马超。皱眉问道:“麴义策应邓慕安,夺韩遂基业献之?”

    “然也!近在咫尺,岂能作假?足下难信,可速遣细作往探!”徐庶哼过一声。再冷脸道:“公等莫不知麴义曾从袁绍,数败于吾主?河内一战,更是全军覆没,全凭吾主仁义,阵前释将。麴义方得活!有活命之恩于前,此举正报恩也!”

    麴义于河内战败后,隐姓埋名自归西平,河内一战为其生平之耻,岂肯轻易对人言的?武威离河内又远。数年前的事情,马腾等知晓个大概也就不错,徐庶这般鬼话如何能识破?

    一时真伪难辨,马腾阴沉着脸不再语,徐庶继续哂笑:“麴义已得吾主之令,不数日即出军武威!吾主得太史慈、徐晃、赵云诸将奋威在前,麴义壮势于后,只欲与公一战定凉州!公若应之,当速,趁麴氏军未至而先出阵或可得胜,否则必自误!”

    司州兵马前虽大胜韩遂,损耗必也不少,难再继续大战,袁绍、曹操等又不是只会看戏的,这本是马腾眼前保住武威的依仗,不过若真加上麴义的生力军进来,和预期可就不一样了。

    只是徐庶步步紧逼,马腾亦不由恼怒:“足下谓吾便不敢一战乎?”

    “非也!”徐庶摇头:“前者司州二位军师皆言寿成公不可降,独庶以为不然,数请于主公,方得领命来使,不料足下先允后悔,致随行百人身死,吾虽独得活逃归,已沦为他人笑资,此生平之耻也!今主公亲领司州大军西征,韩遂败逃、金城举从,左右军师言公必降,吾亦反之,自将首级献于公座前,以坚马氏之战心!马公若战而得胜,方显吾之明见;公兵败族灭,吾亦得雪前耻!”

    明明是来劝降的,还一副求死劝战模样,马腾对这话是丝毫不信的,只是形势比人强,由不得他不低头。听对方提起前事,瞄一眼帐下咬牙不语的长子,马腾叹道:“前冒犯足下,吾之过也!先生司州重臣,胸怀韬略,乃天下奇才,当有宏度雅量,恕吾前罪!”

    将之前毁约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后,马腾起身,对徐庶躬身施礼道:“腾垂垂老矣,自无忧生死,只子侄六七人未成年,终难得释怀,尚求先生不弃,保全一二!”

    马腾已经服软,徐庶作出的一番假模样方才收起,回礼道:“庶狂且辈,幸吾主不弃,以鸡鸣狗盗之徒亦可用,收之在侧,本尸位素餐,不敢再妄论大事。然亦知吾主向来宽仁,行事大度,公不闻韦端降而其子康得授汉阳太守、卫固叛而其族之士尽得用?马氏久居边地,子弟素尚武志勇,公若降,其等尽可选卒兵而入军中,其余从文者入吏、无术者为平民,皆可得安业。左右军师为定西凉,亦能尽多维护!”

    马腾明白劝降才是徐庶的真正目的,若麴义真已降邓季,如今形势下也再不宜与司州为敌,他沉吟道:“先生且往客舍歇息,待吾与左右定夺!”

    待仆从领徐庶出门,马腾问庞德道:“令明以为如何?”

    庞德垂泪而答:“为人臣者不能替主分忧,使主受辱,是为奇耻!某亦不喜关东人,然今邓季势大,主公战无胜机,降之方可得保家业老小!”

    马腾点头,又对马超道:“吾等军士家小尽在武威,此乃马氏基业。张掖、酒泉、敦煌诸郡人户皆稀,我父子等若西逃,如鱼失水也,不免众叛亲离,早晚必为人所缚,到时恐合族皆不得活!”

    马超低头道:“父亲所言极是!前番败后,西凉豪强尽胆寒,不敢再与战,金城、西平若为邓季所得,势难匹敌,不如出降!然亦不可尽信徐元直之言,或可再待一二日,探得详细再作计较!”

    马腾颔首同意,暂留徐庶在城内做客。拖延时日,暗中多遣细作外出打探消息,。

    到这个时候。就算还有其它打算不降,马腾父子也多半要给自家留条后路。不会往死里得罪司州,徐庶倒丁点也不显焦虑,每日只顾悠哉乐哉四处去游玩。

    邓季军马亦神速,不到五日功夫,大军已到姑臧城外。

    麴义造反,逼得韩遂逃亡后以两郡之地献司州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已传到武威,又有数波探马回报。金城果然有重兵入驻令居,随时都有可能攻入武威。

    邓季已兵临城下,马腾不能再犹豫,只得请徐庶引路。自缚己身,领部将子侄等往邓季帐中去请降。

    马氏出降,不费一兵一卒得武威、安定二郡,邓季自然欣喜若狂。

    这份欣喜中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作为一名来自后世的穿越客,《演义》中印象深刻、令人羡艳的东西总是挥之不去。比如蜀汉的“五虎上将”,曹魏的“五子良将”。

    在邓季认知中,不论五虎上将还是五子良将,都是青史留名的绝世名将,游戏中的高端武力。

    来这一世。自家经营十数年下来,也算得一方雄主,太史慈、徐晃、赵云、张辽四位也是后世耳熟能详的猛将名帅。不过人心只苦不足,来自后世的情绪作怪,偶尔就会觉得美中不足,“五虎”还是“五子”都是五之数――自家大将还未凑齐。

    就只差一位!

    其余猛将多已定主,此时局势下也只有平定西凉后,马超、庞德二位虎将还能让他私心满足,任得其一便可凑足五将之数!

    受《演义》影响,两人中邓季首选马超,次则庞德。

    这两人都在马腾帐下,如今请降,便已是自家的,对邓季来说岂不是大喜?

    要得马超、庞德归心,前提便需善待马腾,邓季自认不会犯演义中曹操的错误。

    故此,听闻马腾自缚到军中,邓季急与贾诩、太史慈等迎出帐,口称:“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获罪之人,敢不求恕?”

    马腾已领众拜了下去。

    邓季急上前扶起,亲手替马腾解绳索的功夫,偷眼打量其身后。搀扶着马腾臂膀的青年高大挺拔,鹰目锐利,料来就是马超;稍后些手捧武威丁口、田地、钱粮名册的黑壮汉敦实,长须及胸,约莫四十余岁,应该就是庞德。

    再后面,则为杨秋与几名马氏族人,未成年的马岱、马休、马铁等亦随之,只是邓季都还不认识。

    待解开绳索,邓季亲执马腾之手,引其等入帐叙话。

    坐定后,免不得要有一番好言安抚,马腾心稍安,自请道:“腾已老迈,不堪将军驱使,只求得渡余生,教养未冠子侄辈,愿足也。长子超,部将庞德、杨秋等,略负勇名,或可为将军鹰犬之用!”

    马腾语毕,马超、庞德、杨秋等出列再次行大礼参拜,邓季一一问过姓名、表字,才道:“诸位皆虎贲之士,然司州惯例,职不可轻授!按制,一军只四校,其余诸人当以武勇韬略给职,待武威卒兵挑选毕,留三千之数,先组三校,由马、庞、杨三位暂任校尉。日后我当再遣数校卒兵入武威,待诸校平定西凉,按功给职!”

    听到这话,太史慈、徐晃等俱感意外,忍不住拿眼去瞄马超、庞德。

    之前大战,司州四军损耗亦大,马腾虽降,其军与武威民中能选出的卒兵说不定还不够补充四军所缺。

    邓季如此安排,却是有要再新组一军的意思。

    不明白司州行事,马超、庞德等此时只有唯唯听命的份。交待完毕后,邓季再对马超叮嘱:“君之老父幼弟,季接往长安,必如己亲善养,望足下忠于国事,勿负所托,早日克平西凉!”

316。相会() 
    先后在并州、凉州两地作战数场,司州四军皆已多伤疲,如今马腾既降,邓季也无意再继续征讨麴义,决定领军先还长安。

    安定、武威两郡军民挑选卒兵、核定四等民户籍非两三月不得完,安定虽暂无需忧强敌,武威却必得留军马镇守。

    刘备应该正在长安城外等着,邓季本欲使坏,让赵云领骁骑军留下,想想不要做得太明显让人小视了去,还是作罢。

    北方的形势已渐渐明朗,曹操已取得徐豫,袁绍正咬牙誓灭公孙,司州如今又复吃紧,急需军马壮势,使袁曹不敢轻易来犯。小小的麴氏还急着巩固统治,料来不敢轻动,与贾诩、徐庶商议后,邓季令果毅将军车黍领邓贤校留守武威,协助马超等组建新校、等待官吏来接手民生,曹性校留驻勇士县接应防备,其余卒兵尽退往京兆、河南去休整。

    张掖、酒泉、敦煌虽无大股势力,然都是西汉初期设立的郡,地广人稀不说,还多为羌氐所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