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夫三国 >

第238部分

农夫三国-第238部分

小说: 农夫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国君另赐堂号,身亡后赐地许立堂庙,供后人瞻之。”

    受田丰这番话提醒,邓季突然再得灵感:“贲侯、巧侯、市侯亦可令其籍所在之县官立石像,使民得观;另二等文侯、一等武侯,可立石像于三崤山;如郝萌、焦触、马超之辈叛逆,制跪像于三崤山脚!使立者得仰敬,跪者受唾弃!如何?”

    见众人都点头同意,庞德、杨秋又各出一身冷汗来―――他们险些也是要被制成跪像的。

    就诸多细节又讨论了半天,武都太守石韬开口问:“君、内阁、都督、监察院长皆由乡老院选,其权恐过大?若有异心者得控乡老院,恐有失国之忧!”

    邓季道:“此为监察院、太平众之责,乡老入京,当令分居数地,皇子、文武有暗通乡老者,经查实,双方皆为违法,‘交’刑部按律处之!”

    说到这里,贾诩也道:“入勋荣堂者,亦不可暗通乡老。”

    这样大的国事,一条条、一点点的议论下去,群策群力虽好,分歧却也多,直‘花’了十多日才将这场共议、辩论之事结束,亢奋中的人们倒不觉得累,又共议起初期的人事选择,此时的乡老院还没有影子呢,都督都已经有人,阁臣以下文官却还尽缺。

    ――――

    派遣荀谌往雒阳之后,袁本初已暗令麾下各地集结兵力,准备南下去攻曹‘操’。

    冬季里本初派遣信使不断,借九品法稳定住人心,本初自家又因幼子之病不顾军国大事,不少兖州文武都已将收信事暗告于曹‘操’。

    不论何者来告,曹‘操’都令回信给河北,以此‘迷’‘惑’本初。司州暂时不可再图,无水军也不能动孙策根基,现在的曹‘操’,眼睛亦盯死着河北,想着以弱吞强,正待本初大军来。

    去岁三路讨邓季皆未胜,沮授已深明自家如今势力难胜司州,又让掉并州给庞真,要外图唯只有南下一途,本初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但不趁曹‘操’新败时往取,反而给他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恐怕再用兵胜机已经不大,便劝袁绍道:“闻孟德已收北海之军为用,又出九品法笼络世家,势复重振,恐已不可轻取!公不如再遣使往,与孟德再申盟好。孙策取淮南,势至江北,曹‘操’定难安,早晚必与战。主公内修德政,亦行良法招揽英杰,休兵养民观局变,待势再动!”

    袁绍却摇头:“我与曹‘操’虽尚未毁盟,然其出九品之法,独漏河北世家,袁氏亦然!天下如我袁氏族者有几何?曹孟德如此辱之,其心实已以吾为大敌也!今若不讨,待其行九品法日久,更难取之!”

    东汉四大世家,扶风窦氏、南阳邓氏两家已衰败不用说,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却是并列当世的庞然大物,曹‘操’只以杨彪任朝中三公,假借天子名赐杨氏为一品世家,其余曹氏、夏侯氏、旬氏等得并列,却将汝南袁氏遗漏,本初自然恼怒。

    审配开口:“或可遣使联孙氏,共取兖豫徐?”

    郭图在侧‘插’言:“孙氏远,联之甚耗时日,且其兵寡,新取淮南恐已意足,无力再助也。主公威德广布,信使南下,孟德谋臣武将无有敢不应者,可见人心已失,九品法岂有建功?北海郡兵因孔融而投兖州,初附之众,本不足持,其余新募之军更难堪用,故孙策轻取淮南,曹‘操’尚不敢与争!如此之敌,主公何虑?正当趁时而取,若闻大军南下,四方义师往附,曹军当不战自‘乱’也!”

    审配怒叱郭图谗言媚上,袁绍劝解几句,才得止住。

    荀谌归邺城,禀告在雒阳的所见所闻,袁绍震惊良久,左右只是难信。

    待荀谌以‘性’命担保句句是真,他方出声怒骂:“国贼!国贼!恶之极也!不除何以告社稷?”

    到此时,袁绍更深恨邓慕安,这人莫不是得了失心疯?让权让得如同圣贤,其余诸侯不能学他这般大方,‘私’心表‘露’得淋漓尽致,岂不要尽为世人讥嘲?

    审配、沮授、郭图闻之也是震惊良久,审配道:“主公,此事止于帐中也,司州之制切勿泄之,只将邓季叛汉自称帝之事广宣即可!”

    非司州之地的民众只会听听邓季称帝的消息,至于行什么制度,有知识的或许会有人关心一二。

    闻审配之言,袁绍顿时明白,果然严禁帐下文武走漏此消息。

    郭图再道:“主公,邓慕安虽不允结亲,然其‘欲’立国,当先求内稳,未可再用兵事也,今正可伐曹!”

    袁绍以为然。

    (关于制度,应该说人人看法不同,不过世界上本没有完美的制度,老虎又笔力有限,想象力不足,有漏‘洞’处多担待。)

    (另狂求推荐票,老虎断更得久,月票不如人也就罢了,推荐票上求个位置。);

382。劝和() 
    洛水从城墙根脚蜿蜒流过。。。更新好快。

    站在雒阳南城楼上,可以看到四野中农夫们牵牛扶犁,正忙着翻耕土地,准备播种。

    各家童子也都停下功课,年纪大些的在地中帮忙,小的则三五聚一起,在平整无遮拦的田地上追逐打闹,泥土松软,便偶尔有人跌倒,也不会疼。

    无论是帮着家人扶犁牵牛的,还是四下追逐打闹的,尽有欢声笑语不停,隐隐约约能随风传到城墙上来。

    身为此地主人的长子,母亲管教得严厉,却已很少有如这些童子般的开怀之时。

    邓涉站在‘女’墙下,发梢被风吹拂得左右‘乱’摇,有些享受眼前的景‘色’。

    离他几十步外,二伯邓仲靠墙看着刘封带邓清、邓玭两个小的寻找墙缝中的蚂蚁‘洞’和小虫,在捉虫喂蚂蚁。

    刘封乃是孤儿,只能依附舅舅过活的,经历过磨难,心智早熟,以十五岁的年纪,此时亦能与邓清、邓玭戏耍到一起去,无非是希望能更快地融入到新家人中。

    邓涉是两家人这一辈的老大,之前上面再没有兄、姐的,身为长兄,很多时候也会觉得委屈,这位二伯突然收养的养子,算是多出来的一位兄长,两下又没有厉害冲突,邓涉倒也喜欢与他亲近,只是眼下还不算太熟悉。

    所以,今日二伯不顾农事尚忙领着刘封、邓清来接他出府玩耍,邓涉立即就点头同意,只是后来又多跟了闻讯赶到的邓玭这个机灵鬼。

    对于邓玭这个妹妹,邓涉也是真心疼爱的,她虽是主‘妇’伍氏所生,却没什么隔阂感。一来她待两位兄长并无区别,对邓涉母亲焦夫人也恭敬;二来实在机灵使人疼,当然。调皮起来同样使人疼,头疼。

    阳光下。‘春’风拂在面上、脖颈中,让人有熏醉的感觉,他就站在‘女’墙边,暂时忘记诸多烦心事,羡慕一会四野中的顽童,再审视一会刘封,想一下妹妹的调皮事,只是如此。就比呆在府中要畅快许多。

    不知不觉,惬意中的邓涉几乎都要在城墙上眯着觉了。

    邓玭一声尖锐的欢呼将他惊醒,回头看去,父亲邓季领着邓漳也步上了城墙。

    父亲近日甚忙,如何得空闲至此?

    邓涉微讶,赶紧迎上去。'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邓清、邓玭已先奔跳着跑过去,邓清开口招呼:“四叔、二兄!”

    邓玭仰头问:“父亲怎知二伯领我等在此?”

    邓季笑而不答,邓涉已经迎上:“父亲!”

    刘封慢步跟在邓涉身后,还有些拘谨:“四叔、宝树!”

    那边邓漳也向邓仲、刘封行过礼,招呼了弟妹。邓季才笑对诸小道:“今日终得无事,亦领宝树来随你们耍耍。”

    邓仲大笑,对诸小道:“你等自耍。莫理他!”

    刘封见邓涉、邓漳都还别扭着,自觉‘插’不进去,引邓清、邓玭又玩起来。

    到了今日,邓涉、邓漳两个相互见着还是不自在,各自又寻一处墙垛去吹风。

    随护的黑铁卫们远远散开,邓季陪邓仲懒洋洋地晒一会太阳,看刘封他们三个已经玩得兴起,离此渐远,才招呼道:“喜儿、宝树。来!”

    邓季开口,邓仲就打着哈欠。顺墙根寻刘封他们去了。

    邓涉、邓漳两兄弟靠过来,邓季指着墙外远处的山头:“你俩看!”

    那山头上光秃秃的。两兄弟盯着看一会,没什么发现,不免疑‘惑’,回头望向自家父亲。

    邓季再开口:“雒阳还好,你等曾随我居长安近年,可见周边山峦,多同此处无林木?”

    问的是山上树木么?邓漳有些惊讶:“父亲,长安城外,确实多如此!”

    有邓漳回答,邓涉就不言,只是跟着点点头。

    “你等平日皆随蔡姬就学,今我有一问考之。”

    邓涉、邓漳齐摆正立姿,开口道:“请父亲发问!”

    邓季点点头,看着远处山头,问:“天下林木,可有尽数?”

    邓漳脱口而答:“此处无木,彼处有木,天下树木多如繁星,岂有尽焉?”

    邓涉想一会,犹豫着答道:“或有尽数,然人力有限,不可得数!”

    邓季再问:“若一山之木,可数否?”

    两兄弟皆答:“可数!”

    “一郡一县之山,可数否?”

    两兄弟再答:“可数!”

    邓季方笑道:“设国有数郡,郡有数山,诸山皆有可数之木,则天下林木,当有尽!”

    邓涉、邓漳想一会,都点头同意,邓季再道:“我曾闻老人言,先秦之时,关中各地亦林木葱葱。至秦汉立都于咸阳、长安,历代国君为建宫室、都城,尽伐周边大木为用,百官布衣亦采木建室,世代如此,致关中山峦空旷。若天下皆如此,有尽之木,弃不为伐一空?后人焉有用?”

    邓涉很想回答砍伐了老木,还有新木长成,世间山林树木之多,人本砍伐不过来,只是看父亲谈‘性’大起,今日当不是为两兄弟讲天下林木的,也就保持着沉默。

    不一会,听父亲又道:“尽伐树木,使关中人无所用不说,每有雨至,沙土亦随水而走,长此以往,耕地亦坏,此秦汉历代国君之过也!然人孰无过?去岁为制战船龙骨,我亦令张文远寻南阳可用大木尽伐之。”

    “故为父亦时有过!”再缓一缓,邓季才道:“为父岁首时见事不明,未识小人之诈计,怒责施刑于你兄弟,亦为过错!”

    听到这里,邓涉已吓得跪下,邓漳亦赶紧跪如此,两兄弟齐声道:“以父教子,父亲岂有错,孩儿不敢!”

    邓季将二子拉起来,笑着冲吃惊往这边看的刘封、邓清、邓玭挥挥手,待邓仲拦住想跑过来的邓玭,才再道:“人孰无过,知过则改,善莫大焉!待各县乡老至京,初立乡老院,定然诸事难行,其余各法尚不敢试,我意引内阁先立补苗法,定无论官府、四等民,伐一木者补种二苗,并于所属民亭中备册,待隔岁再查,二苗皆活者方可,否之再补种。一来以此法先验乡老院之制如何,二来补之前过失。”

    “林木之事如此,于你兄弟处,演一场角力稍补前过,如何?”

    邓涉、邓漳都已泪下如雨,手被邓季扯着不能再跪下,只都摇头道:“父亲,孩儿岂敢如此?”

    “为父母者,只望自家孩儿能明辨是非、安康长成,兄弟姊妹和睦相处,其余有何道哉?”邓季对他俩一笑,回头冲邓仲喊道:“二兄,已多年不曾角力,今日闲暇无事,再演试一场如何?”

    在那边看他父子三人这副模样,估‘摸’着是已经劝解得差不多了,邓仲亦开心,不过嘴上却为难:“年岁这般大,孩儿们皆在,再做儿戏,面皮却有些不好看!”

    邓季笑他:“自你力气不如我,便不肯再试,每次皆逃,可是怕输我?”

    被他一‘激’,邓仲顿时大怒,撸着袖子走过来:“呸!不过是事多忙碌,又念你为君不易,不使在你部属面前丢人!我岂惧你小四?”

    邓仲撸着袖子要应战,见有热闹看,邓玭、邓清顿时拍掌欢跳着跑过来,刘封也未想到这老兄弟俩个这把年纪、这样身份还会如同小儿般角力,吃惊地跟随过来。

    要与二兄角力为戏只是临时起意,邓季之前并无准备,此时便脱去宽袍,顺手丢给邓涉:“拿着。”

    邓季只穿小衣、里袴去角力,丢过来的宽袍甚大,一下子将邓涉、邓漳两兄弟头都罩在里面。

    被父亲宽袍‘蒙’住头,别人看不见,邓涉、邓漳趁机擦去眼泪,才伸头出来看。

    邓仲不想邓季是认真的,见他如此,也将自家宽袍脱给刘封拿着,同样只穿小衣、里袴。

    待老兄弟俩身体凑近,略搭手试探两下,便在诸小的注视中,开始顶着肩膀比试起力气。

    两人咬牙较劲,一时还僵持不下,邓玭在旁拍手叫得最欢:“二伯,使力!二伯,使力!”

    叫一会儿,又改口:“父亲,摔二伯!摔二伯!”

    邓清嘴上也在叫着使力,不过他不似邓玭那般没心没肺,并不叫称呼,只喊使力。

    再僵持一会,邓仲肩膀一抬,“嘭”一声将邓季放翻倒地。

    能把邓季摔在地上,邓仲哈哈大笑,得意得手舞足蹈:“官越大,力气越小了么?”

    又问邓玭:“二伯与你父亲,何者厉害?”

    邓玭小脑袋急点:“二伯厉害!”

    邓季‘揉’着腰爬起身,分辩道:“是我手滑,再来!”

    第二次角力,不一会,又是邓季被摔倒地。

    非但邓仲大笑,邓季也笑:“这把年纪,不想二兄力气还能再涨许多!再来!”

    搭手再一次比较,见邓玭嘴巴已经高高翘起,显然很不满意,邓季手上使力,终于将邓仲摔倒一次。

    城墙上地面都是石板铺成,这一跤摔得腰骨疼,果然已不比当年,邓仲爬起后,急摇手,拒绝再比试下去。

    城墙边,邓涉转头看向邓漳:“二弟,我俩也角力戏耍一场,或得长辈、兄弟妹一乐,如何?”

    闻言,邓漳动手开始脱衣,嘴上道:“你为兄,唤我宝树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