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汉争霸路 >

第20部分

楚汉争霸路-第20部分

小说: 楚汉争霸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西楚文武凋零,故楚军师范增离去,整个楚国之中有这样见识与手段的恐怕只有楚太子。”

    “如今衡山国易主,两位以为孤该如何处置?”

    这是一大难题,而且是摆在汉王刘季面前,不得不承认面对的难题。

    衡山王响应他的号召出兵垓下,如今连国都丢了,若是不帮助吴芮复国,必将会令诸侯寒心。

    一时间,纵然智慧如妖的谋圣张良,也想不到解决方法。

    “大王,衡山国乃小国,不过衡山一郡之地,城中兵力不多。”

    陈平笑了笑,道:“我们可以让吴芮率军返国,与梅鋗争夺衡山国,毕竟江东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大王,中军都尉所言甚是,西楚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管是西楚霸王项羽还是楚太子项天都是大敌。”

    “只有收拾了西楚,我们才能腾出手脚兼并诸王”

    张良眉头轻皱,他总觉得项天这个人很是怪异,从垓下突围以来,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回军江东。

    心中念头闪烁,张良越想越觉得不对,忍不住朝着陈平,道。

    “中军督尉,你那里可有天下地图?”

    “有!”

    翻开陈平递过来的地图,张良目光如炬,看着项天自突围以来行军方向,良久之后,方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大王,立即下令三川郡守吕泽严守函谷关与武关,若臣若料不差,楚太子项天的目标不是迂回回江东,而是北上中原。”

    张良的猜测太过于匪夷所思,但正因为如此,汉王刘季才更加认为有可能发生。

    毕竟楚太子项天如有神助,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出人意料,却又恰到好处,如此种种,由不得汉王刘季不惊醒。

    “子房,此话当真?”

    汉王刘季虽然用兵三流,但他的见识不凡,自然从其中看到了,一旦楚太子项天北上中原的可怕影响。

    如今联军大部分被拖在江东,一旦楚太子率领七万楚军北上,天下之大,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拖住他。

    一想到这里,汉王刘季不由得急了。

    “禀大王,十有八九如此,目前还是传令三川郡守吕泽早作准备为好。”

    张良虽然不清楚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但防患于未然这是一个谋士必备的意识,那怕没有种种迹象表明,他也劝谏汉王刘季早作准备。

    “陈平,立即通过我们的人,通知三川郡守吕泽,与函谷关,武关等地布下重兵,谨防楚太子北上。”

    最终,汉王刘季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因为他清楚楚军扰乱关中的后果,因为彭越扰楚就是前车之鉴。

    “诺。”

    点头应诺一声,陈平转身离开了大帐,他心里清楚,张良与刘季做出了决定,根本不可更改。

第44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求收藏,求推荐。)() 
秣陵。

    西楚霸王项羽渡过乌江,聚集江东楚军三万,紧急征兵七万,凑成十万大军布防在秣陵,丹阳一带。

    项羽稳住脚跟,这让岌岌可危,大厦将倾的西楚有了喘息之机。

    只是这十万大军不过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其中甚至还有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否守住江东就未可知了。

    在这个时代,战争不仅是将帅的指挥艺术,同样是人口,粮草等因素的比拼,国力强弱对一场战争限制极大。

    多年来,楚军南征北战,早已经让江东人口凋零。璋郡,会稽二郡,已经没有青壮从军。

    项羽虽然渡过了乌江,但是十万楚军的死与虞姬的自刎,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个时候的项羽,早已不复当初的意气风发,刀削斧劈一般的脸颊上满是疲惫。

    亚父的离开,臣子的背叛,十万楚军的阵亡,麾下文武大将的死去,以及爱姬虞姬的自刎。

    让这个山岚般的男人,几乎就在一夜之间感受到了从云端跌落到谷底的感觉。若不是为了复仇,西楚霸王项羽恐怕早已经走了老路,自刎于乌江了。

    “大王,斥候有消息传来,联军止步乌江,淮南王英布返国,同时衡山国发生内乱,吴芮正向汉王刘季请求返国”

    闻言,项羽心中一震,他心里清楚汉王刘季视他为生死大敌,又岂会止步乌江,而不是立即席卷江东。

    项羽心里明白,这其中恐怕发生了变故,而且还是汉王刘季不得不止步的大事。

    “庄弟,发生了何事,给孤详细道来”

    由于战争的失利,西楚势力大减,导致他们的情报来源,也比其他诸国慢一步。

    “禀大王,太子自垓下突围以来,于两座山纵火烧山,击破齐王韩信的半渡而击,斩杀程黑,西向寿春。”

    “在寿春,太子击败齐将李左车,李左车投降,在南山谷斩杀樊哙,击破十万汉军。”

    “同时决淮水击破六县,导致淮南千里泽国,逼得淮南王不得不回国安抚百姓,太子在衡山国,以大王的名义封梅鋗为衡山王,正在率军入临江。”

    项庄一边说,一边注意着项羽的脸色,他心里清楚,项天封王一事可大可小,一旦项羽认真追究起来,项天必死无疑。

    项羽父子关系不和睦,这一点项庄比谁都清楚。

    “哈哈”

    爽朗的大笑,让项羽心头的郁闷缓解了不少,他对于项天的期待不由得越来越大了。

    这个时候,项羽忍不住在想,当初听了项天的建议,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庄弟,孤当初是不是做错了,若是按照太子的建议,也许虞姬就不会自刎!”

    “大王,臣弟不知。”

    项庄不傻,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会接话,其眼珠子一转,道:“大王,只是太子行军路线兵向临江,好像不打算兵回江东。”

    “江东两郡虽有天险为之屏障,但在齐王韩信与汉王刘季眼中,并非不可下。这个时候,就算是太子南下江东,也无济于事。”

    项羽还记得当初项天的话,他心里清楚,项天这一次行军的目的。只是面对项庄,他没有明说。

    “庄弟,立即传令令尹项它,上将军项佗,前来大殿议事。”

    “诺。”

    项天转战千里,让项羽看到了西楚死灰复燃的希望,此刻一扫心头的阴霾,他决定重整旗鼓为楚而战。

    “臣等见过我王。”

    “免礼。”

    看着三个人坐下,项羽,道:“太子决淮水破六县,逼得淮南王英布回师,封梅鋗为衡山王,想必吴芮不日便回。”

    “如今我西楚只留下璋郡与会稽二郡,一旦汉王刘季南下,必将困死于此。”

    深深的看了一眼三人,项羽,道:“如今秣陵,丹阳一带压力稍减,淮南王英布因为淮水一事,正忙的不可开交。”

    “孤决定趁机攻打庐江,将庐江,璋郡,会稽三郡连成一片,以待来日。”

    “我王英明!”

    项羽的决定,没有人反对,虽然此刻西楚内忧外患,但这个时候确实是攻取庐江的最佳时机。

    趁淮南王英布不注意,一战而下庐江,极有可能。

    “嗯。”

    见到没有人反对,项羽脸色变得严肃,他望着项庄三人,道。

    “项庄,率领三万大军守丹阳,防止韩军从广陵南下会稽。”

    “诺。”

    “项佗,率领四万大军打着孤的旗号坐镇秣陵,时刻防备联军从乌江而来。”

    “诺。”

    说到这里,项羽深深的看了一眼项它,道:“令尹,由你坐镇吴县统筹政务,为大军筹集粮草。”

    “诺。”

    “孤这一次亲率三万楚军,奇袭庐江,争取一战而下。”

    “十万大军,其中七万乃乌合之众,这段期间,务必加强对士卒的训练。”

    “诺。”

    如今的西楚,早已不复雄压天下之势,但项庄等人对于项羽的崇拜依旧丝毫不减,再加上楚太子项天表现亮眼。

    这让西楚文武有一种信念,那便是只要项羽父子在,西楚就不会倒下。

    如今亚父范增离去,钟离眜,虞子期投降,整个西楚全靠项氏一族支撑,这也就导致西楚凝聚力极强。

    项伯虽然是项氏的长辈,但西楚霸王项羽的威望,就算是项梁复生也比不上,故而西楚国中自然没有人反对项羽的决定。

    “太子,也不知道大王如何了?”

    突然听到项声提到这个,项天神色微微一变,他对于项羽没有太多感情,他们唯一的连接就是血脉。

    他对西楚霸王项羽,敬重却也无奈,只是他身为子,没有办法去评判父亲的对错,因为他要利用这个身份活下去。

    从他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项羽就是他逃不脱的梦魇,就算项羽死了也一样,除非是他死了。

    “不知道,我军根本没有能力知晓江东的事,再加上汉王刘季等人的封锁,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只要渡过了乌江,未必就没有一线希望。”

    项天望着天空,轻声叹,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第45章 临江一脉与国同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一刻,项天不由想到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这首诗。在他看来,项羽一生,确实算是一代人杰。

    以一己之力盖压全天下,压的诸多天骄抬不起头来,这样的人,堪称盖世无双的人杰。

    就算是放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项羽依旧是璀璨夺目的那一个。就算是与秦皇汉武相比,也绝不逊色半分。

    秦皇汉武皆天骄,西楚霸王亦为人杰。

    如今项羽过了江东,但项天根本就看不到卷土重来的一丝可能,以汉王刘季为首的诸侯联军七十万围困江东。

    就算西楚霸王项羽生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曾经项天也曾不止一次的设想,假如项羽过了江东,楚汉争霸结局是否会不一样。

    时至今日,项天亲至这个后战国时代,他才切身的体会到了为何明明有机会卷土重来,项羽为何自刎乌江,而不愿渡江。

    因为站在乌江,项羽看不到希望。

    亚父范增离去,西楚的天已经倒塌了大半,龙且战死,项声,钟离眜,虞子期诸将的战死。

    西楚人才凋零,十万楚军战死,只剩下二十八骑,纵然项羽力能扛鼎,也逆转不了结局。

    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甚至于一支军队,不是靠一个人支撑的,而是无数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才能撑起一片逐鹿为王的野心。

    对于项羽而言,与其渡江而死,倒不如痛痛快快的战死乌江,八千江东子弟兵,无一人生还,那个时候项羽已经萌生了死志。

    心中念头闪烁,项天,道:“父王渡过乌江,虽有齐王韩信,汉王刘季围困,但处境远强于我们。”

    “以父王在楚地的威望,随便就可以拉起一支大军,再加上我们拖住了汉王刘季的脚步,想必江东必然无恙。”

    这一番话,项天字字斟酌,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这一番不仅是说给对项声听,更是说给八万楚军听。

    在这个天下,项羽乃诸侯伯王,是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他分封诸侯,战无不克战无不胜,可谓是百战百胜。

    项羽的名号远比他这个一文不值的太子来的响亮,他需要借助项羽的名号,收拢军心。

    “项天,见过临江王。”

    “贤侄,里面请。”

    经过七天的不间断行军,项天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江陵。对于这座临江国的都城,项天充满了好奇。

    “临江王先请。”

    来到临江国,项天言行举止都谨慎小心,今时不同往日,西楚苟延残喘,早已经不是当初诸侯伯国,天下最强。

    如今楚军入临江是避难,临江王大开关卡,一路放行,这已经是天大的恩情。项天就算是再不识趣,也不会冒犯临江王共尉,将这唯一的同盟逼向汉王刘季。

    临江王宫,主宾就座。

    一番寒暄过后,酒席,歌舞充斥大殿上,项天饮酒,目光在歌姬身上流连忘返,一时间,宾主尽欢。

    “贤侄,不知霸王现在如何?”

    歌舞尽去,大殿顿时空荡荡的,临江王共尉高坐上首,目光如炬,给人一种窒息的压迫。

    “父王渡江入江东,正在秣陵与联军对持,以父王在楚地的威望,以及用兵之能,守住江东想必不成问题。”

    项天这样回答,就是要给临江王一个错觉,让他以为西楚尚有余力,只要西楚霸王项羽不死,西楚就绝不会亡。

    他要给临江王心中注入一道信心,让他向楚之心不变,从而扩大楚国的影响力,稳定住临江王共尉。

    果不其然,等到项天话音一落,临江王共尉脸色微微一变,转瞬即逝。

    “孤就知道项王天下无双,区区垓下之围,又岂能困住九天真龙”

    临江王共尉如此识趣,项天自然也不会落对方面子,他微微一笑,道。

    “父王能够从垓下突围,西楚尚能战,这一切都多亏了临江王您的支撑,孤突围之时,父王曾有一句话让孤带给你。”

    闻言,临江王共尉神色一下子变得肃然,他望着楚太子项天,道。

    “不知项王有何旨意,请贤侄一一告知。”

    深深的看了一眼临江王共尉,项天一字一顿,道:“父王让孤告诉你,临江一脉与国同休,西楚不灭,共氏不亡。”

    “轰!”

    这一番话,让共尉心中大震,这一刻他心中生出了一抹感动,第一次发觉坚守并没有错。

    临江王共尉不愧是一国之主,情绪波动只是片刻,一会儿便收拾了情绪,朝着楚太子项天,道。

    “贤侄替孤转告项王,临江一天不灭,孤一天为楚臣。”

    楚太子项天与临江王共尉两个人在临江王宫中的会谈,其实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结盟。

    只不过两国结盟是以彼此的承诺为根基,远超一般口头结盟。

    “临江王,我项氏一族必不负你。”

    这一次项天是以项氏一族的名义来保证,临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