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

第69部分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69部分

小说: 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隽用手指了指萧大,那人贩子半天合不拢嘴。

    过了两天,各国的领军人物都慢慢的到齐了。人贩子答应的欧罗巴品种的人也到了。确实,这批人的卖相比萧大这批人好看些,价格也上涨了三成。大约是上批人的价格并不如意,这次注意了路上的饮食、卫生。

    这次的开价比萧大他们高出了三成,萧隽没还价,将这三十人全都收了。

    这样,萧家门的编号正好到了萧三十,而俞字门的则到二十五。

    乌日娜气呼呼的自己到市场转了一圈,没找到欧罗巴人,倒是找了两个会蒙古语的,买了两个奴隶才罢休。

    疏勒国来的是宁伟,他说朱先生正忙着为国王办葬礼、立新君的事,实在是无暇西顾。不过,他为朱先生夫妻俩带来了给俞敏的礼物,整整一盒首饰,说是义妹的见面礼。

    然后,八加一的会议开始,萧隽算是仲裁者,八国会议由小昆莫主持。

    按照事先的议定,不再设盟主,只是由八国共同推选的常备军司令部负责协调各国关系。会议议定,每一国按照国力的大小决定派出的兵力多少,各国出的兵力由本国按照规定标准发放军资。

    联合司令部确定的常备兵员为五万人,然后各国为应派出多少人吵了一天,谁也不愿多派,派的多自然付出的多,而且本国会少了一个强劳力。

    最后根据各国自领的数额是高昌最多,出兵八千,车师国第二,六千人,乌孙国提出出兵五千,谁也没反驳,大家心里都有数,这回都是便宜占大了。

    等到疏勒国时,宁伟不慌不忙的竖起一根手指说道:本国虽小,愿意出兵一万。

    然后开始慷慨陈词:匈奴为我西域心腹大患,以往的入侵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土日益重压下,匈奴的逃亡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西域。今天我们为常备兵设吵了一天,各位无非是看中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置根本安危于不顾。

    我疏勒国现在提出一个方案,如果大家认同,这五万常设兵力的开销由我疏勒一家承担。前提是由我疏勒出人担任常备军司令,并由我们训练兵士。当然常备军会承担一切应该承担的责任。

    此话一出,萧隽脑袋一炸,这朱聪又开始出幺蛾子了!

    本章完

第122章 明争暗斗() 
宁伟此话一出,猝不及防的是卫侯爷。

    他本以为大局已定,高昌国出兵最多,常备司令部的司令非他莫属。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疏勒国,常备兵力只有两万的小国家,即使算上本次俘虏人员一万人,也只有三万人,却自不量力的提出出兵一万,而且,还提出负担所有的费用。

    这,明明是抢夺联军常备军主导权来了。

    他首先怀疑是萧隽的授意,但当他看往萧隽时,见萧隽也是一脸的茫然,便知道是疏勒国新任大将军在自行其是了。

    志在必得,这是他哥临行时提出的要求。

    所以,卫侯爷将茶杯往桌上一顿,开口道:

    “我们高昌也完全可以满足疏勒提出的条件,而且,我们可以签协议,保证兑现承诺。因为我们高昌是真正有这个实力的。”

    “既然卫侯爷这样说,为了不伤和气,我疏勒愿意退让一步。我们出兵八千,并支持高昌国卫侯爷担任联军常备军司令。”

    宁伟表完态,立即有节奏的鼓起掌来。

    卫侯爷此时发现,自己上了疏勒国一个大当。宁伟的意思根本不是要争夺司令一职,而是下了个套子留给自己钻。如此一来,自己信誓旦旦的表示常备军由高昌国独家负担一事再也开不了口否认了。

    他疏勒故作大方,提出了八千军的认领额度,这都是要高昌国负担的。而且,按照惯例,他疏勒稳坐了联军常备军的第二把交椅。

    关键是他一钱未掏。

    当大家对此方案未表示任何异议的时候,傻瓜才会有异议!养兵是最花钱却又很难见到效益的事。有人主动提出替你养兵替你训练,这是多么占便宜的事情?

    萧隽开口说话了!

    从内心情感上说,萧隽是支持朱聪支持宁伟的,这毕竟是他布下的一局棋。

    但是,朱聪激进的做法违反了萧隽既定的政策:他目前需要的是西域各国目前短暂的平衡,而不是任何一家独大。现在的目标是打通西域各国商道,以中土的手工织品大量换取西域的马匹,组建一支可与匈奴匹敌的骑兵队伍。

    不仅仅是卢龙,而是整个边军!

    显然朱聪已经瞄准了下一个目标:高昌。这个在乌孙国丧失西域一流大国资格后最具潜力的国家。

    他想用常备军一事拖垮高昌,最后达到短期内一统西域的目的,他想成为真正的西域之王!

    “我们设常备军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团结,让西域各国真真切切的团结在一起,就像伸开的手掌,我们要让它握成拳头。所以,我们起初提出各国负担各国的费用,这个目的也是为了让各国负起相应的责任来。”

    “只有各国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才能真正团结起来,才能共同维护好西域的和平。刚才二位之争,说来说去是权力的争夺,请问二位,这责任你们放在哪儿了?”

    萧隽不慌不忙的说完,然后端起茶碗喝了口茶,不再言语。

    卫侯爷向他投来感激的一瞥,头上的冷汗已经沁出来了。

    宁伟也傻了。来之前朱聪、萧志和他已经反复推演过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未想到萧隽会站出来打乱他们精心的策划。

    本来以为是一个精准的无懈可击的陷阱,专为高昌国准备的!

    “还是按照我们事先的计划实施吧,按照国力大小分摊兵役和后勤。我们来讨论下驻地安排和指挥官的人选问题、”

    车师国王出来打了个圆场,制止了永无休止的争论。

    “关于驻地的安排,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在乌孙境内。这一点我同意没有意见,我意是让杜威部让出现有的属地,这里毕竟是对匈奴的第一线嘛。而杜威部则迁往原胡烈部的驻地。这样对杜威部也是比较公平。”

    小昆莫提出了意见,也制造了一个难题。胡烈部的属地已经在萧隽的参与下一分为二,疏勒、高昌各占一半。现在他提出让杜威部迁往这地方,说明他心有不甘,他在借此话题提出了领土的申诉权。

    刚才差点闹翻脸的宁伟和卫侯爷马上联起手来。

    “胡烈部属地就是一条河谷,也就能养活几万人而已,并非是什么风水宝地。我们之所以占住这块地方是想开辟另外的一条商道,高昌直接到疏勒的商道。你们乌孙不是还有条到车师的商道嘛。”

    这是卫侯爷说的,他的理由冠冕堂皇,是为了商道发达。

    而宁伟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

    “你们乌孙对过境商人征税也太狠了点,商人们的意见很大嘛。当然,如果杜威部迁来我们也欢迎,我们疏勒国人口本来就少,多增加几万人我们还是欢迎的。”

    宁伟的这番话气的小昆莫七窍生烟。他以求助似的目光看向萧隽,萧隽像是没听到他说话似的,正在专心致志的剥葡萄皮。

    一时冷场。

    在这个问题上,乌孙国成了绝对的少数派,没有国家会站出来为它说话。

    “我看这样行不行?双方的理由都有些道理。不如由高昌和疏勒签一个租借协议,这块地本来是乌孙国的,为了通商的需要暂时租借给疏勒和高昌。租期嘛,不妨时间订的长一些。”

    萧隽拍了拍手,好像是要拍打掉手上的葡萄汁水。

    “当然,如果大家都不同意租借,那就怎么来的就再用同样的办法解决。”

    这言外之意不同意那就只有再通过战争的手段解决。

    这事也就这么订了。高昌、疏勒同乌孙签了租借协议,每年象征性的付给乌孙一点租金。

    然后是联军司令部人员的组成。

    为这问题又是一番扯皮,后来变成四方集团轮流担任司令,每一届任期为三年。车师国及邻国为一方,高昌楼兰为一方,乌孙、疏勒各为一方,这样疏勒成了最大的赢家。

    车师国提出了货物过境征税的问题。

    车师比较远,从中土过来的货物要经过疏勒和乌孙两个国家,这两国都要征收过境税,这样到了车师,价格就翻了几倍。

    最后萧隽仲裁,无论是从中土过来的货物还是从阿拉伯过来的,过境概不收税。只有在本地销售才能收取税收。

    吵吵了两天,终于大家都在协议上签了字。

    萧隽已急不可耐的想回国了。

    本章完

第123章 经营西域() 
老杜威一直是小昆莫内心中依赖的人,因为他的体内流淌着汉人的血脉,他对老杜威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这次能上位,成为一国之君,也得益于老杜威的大力相助,虽然结果并不让人满意。

    他酬功的方式就是将老杜威提拔为右将军,而原来的右将军则升为左将军。

    萧隽临行前和老杜威见了一面。

    “中原之地受土地、马种的约束,不可能大规模的养殖军马。西域将来一段时间会成为中原军马的主要来源地,你要竭力促成这件事,这也是我来西域经营的主要目的。”

    “小昆莫性子太软,优柔寡断,你也要经营好他后续接班人的事。还是那个目的,无论谁做乌孙的国君,要确保这条商道的畅通安全。”

    老杜威暗暗心惊,萧隽的意思是让他要实际操控乌孙的政局,这是他还未意识到的问题。

    “朱聪在疏勒开始建汉人学堂,将中原文化向西域扩散,这是件功在千秋的事。你要主动和他联系,在乌孙尽快的把学堂办起来,这事你们可以联手做。此外,如果乌孙国内有什么事情发生,你也可以向他求援。”

    “这个我也有想法。以后我就在赤谷城建一所汉人学校,对外就说是行商与汉人打交道的需要。争取让更多的部落首领子弟入学。”

    老杜威原本是考虑到自己部落汉人子弟入学的问题,经过萧隽点醒,思维马上发散出去。

    “在乌孙汉人还是偏少,要鼓励大家多生多养,不然你以后虽然身居高位,但是还会基础不稳。”

    老杜威忽然就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他就任右将军,原本是想到以后家庭安逸,为子孙挣下一份好的前程,经过萧隽这么一点拨,自己看问题的高度不同了,所谋的事情也就不一样了。

    “我回去之后,会竭力促成朝廷重建西域都护府,在轮台驻军,重新恢复朝廷对西域的控制。这样,你们在西域的汉人就会有依靠,地位也会有显著的提升。你现在要做的,尽量是让你汉人部落的人经商、入公职,扩大汉人在乌孙的影响力。”

    “萧侯爷,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听说萧隽即将启程回国,各国国王、重臣都来话别,都有礼物相赠。

    其中车师国国王送的一套长短不一的大马士革刀引起了萧隽的注意。他打听了下,这套刀是阿拉伯人打造的,便拜托车师国王说,想办法找到会打这种刀的阿拉伯工匠,送到我这里来,我就喜好这种好工艺的艺术品,用来送人很有面子的。

    车师国王这次从萧隽的谋划中得到了大便宜,对这点小事自然是连连点头:

    “回去后,我就安排阿拉伯人回去寻访。即使找不到这种匠人,多找些这种刀还是没问题的。”

    萧隽知道这种大马士革刀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如果能找到工匠,了解制作方法,那么,帝国的武器工艺将会上一个台阶。

    小昆莫也没忘记自己的承诺。他曾许诺,如果上位成功,将以良马千匹、黄金万两相酬。

    如此,萧隽此行已经得到的马匹过万了。他开始选了二千塞族俘虏也就是这个目的,替他驭马。

    与众人话别之后,他们一行经疏勒回国,宁伟伴行,得知消息的朱聪夫妻特意赶来送别。

    “萧兄弟,此次回中原,我还拜托了义妹一件事。我们初识时,我曾告诉过你,当年我父亲朱王爷将我逐出家门是有原因的。我一直不安分,不愿按照他给我设计的道路走,他是怕我在外惹祸,所以才有如此之举。”

    “呵呵,朱王爷的所思所想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在酒泉,受你启发。我们改变了活法,远离了中原。老爷子对我现在所作所为一定会赞赏的,这才是他所希望的。所以呢,我请义妹代我回家一趟,让她将我这些年的情况告知老爷子。”

    “让你重入门庭?”

    “是的。我也给老爷子写了封信,提出了请求。”

    两人站在一个缓坡上,下面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原,蓝天白云,一条玉带似的河流蜿蜒的穿过草地。牧人们正升起炊烟,大群的牛羊正悠闲的在草地上漫步着。

    朱夫人拉着俞敏的手在一边窃窃私语着,两人虽说相差了十几岁,可很是投缘,总有说不完的话,大概也是有相同的身世吧。

    “萧兄弟,你上次来疏勒,说是要帮我的。为何会在会上反对我们的筹划?”

    朱聪还是直言不讳的把问题提出来了。

    “你所谋者甚大。按照你的秉性脾气,应该不会是热衷名利的人。你如此做,必然有你自己的目的。其实,如果初衷不改的话,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你想把西域变成帝国的养马场,这和我的目标并没有冲突。也许按照我的方法,能更加高效的完成你的目标。”

    “可我不敢冒险。我苦心经营,好不容易削弱了乌孙国,斩断了匈奴的黑手,使各国之间达到了一个力量的相对平衡。这是保证西域与中原商道畅通的前提,这样各国都只能依托于我们中土的势力,谁也不敢起二心。而你所谋者是一家独大,这与我的既定政策是不符的。”

    “有的局需要提前布置,等到强大了就不好办了。比如高昌国,它很有可能采用一种手段与楼兰合并,这样,就形成了第二个乌孙国,我敢说,十年之内,你说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