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道 >

第51部分

梁道-第51部分

小说: 梁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等二哥萧综将此人给说服了。

    陈曦听到萧纪这么说,也就不问什么了,反正有好吃的就行,吃的开心就行。

    约莫半个时辰,酒菜也吃的差不多了,而不远处也响起了房门打开的声音。

    萧纪剑眉一挑,就知道二哥大概是谈妥了,随即就开门走了出去。

    萧纪刚出门就看到一个男人下了楼,这个人应该就是二哥所找的人,看上去倒是蛮可靠的一个人。

    萧纪走进萧综所在的房间,并出声问道:“二哥,刚才那个人就是你找的肱骨之臣?”

    萧综也是有些意外,没想到萧纪会来这花满楼。

    “肱骨之臣算不上,但绝对是个可以让胡太后动容的一个人。”

    “哦?是谁?”

    “此人乃是鲜卑族宇文部首领宇文肱,北方破六韩拔陵作乱,宇文肱纠集乡里攻打,结果吃了败仗,长子宇文颢也被叛军杀死,他这次来洛阳是为了请救兵的。”

    “原来是这样,所以二哥就准备让宇文肱去面见太后,假以宇文肱之口,说北方除了叛乱之外,还有柔然大军的威胁?”

    “是的。”萧综点头道:“我和宇文肱交谈好一会儿,才发现大魏的叛乱十分的眼中,北方的乱军竟然有十多万之中。”

    “那这大魏还真的是风雨飘摇,如果大魏朝廷不出兵,叛军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

    萧综干笑道:“八弟,你说的一点都不错,但是如今的大魏朝廷也不会管这些,他们是绝对不会派兵去救援的,所以这次宇文肱恐怕白跑一趟的。”

    萧纪点点头问道:“那二哥是怎么说服宇文肱帮忙的?”

第114章 宇文肱的请求() 
“宇文肱此人可不像郑俨那样贪得无厌,他只是让我们大梁暂时按兵不动,等他们将北方的叛乱平定了,到时候大梁和大魏再来大战一场。”

    关于这一要求,萧综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毕竟两国达成议和之后,大梁肯定会按兵不动。

    而大魏的叛乱从年前开始已经持续了快一年了,要是大魏连这点叛乱都无法平定,那大魏也到了灭亡的时候了。

    萧纪笑道:“这个条件倒是合情合理,不过一般像这种镇压反叛的将领,最后很有可能成为拥兵一方的诸侯,到时候恐怕大魏朝廷都无法压制他,反而宇文肱会取而代之。”

    “哈哈。。。。。。”

    萧综顿然笑出声来,觉得萧纪的想象力还真的是丰富的很,竟然想到宇文氏会取代元氏。

    在他看来,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萧纪笑问道:“怎么?二哥不信?”

    萧综点点头道:“我自然不信八弟会一语成谶,这宇文肱虽然很有才干,但毕竟势单力薄,要不然他也不会来洛阳搬救兵了,而且北方镇压叛乱的可不止宇文部一支队伍,不一定宇文部就是最后的赢家。”

    除了这两点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宇文肱十分的忠心与大魏,是绝对不会反叛大魏朝廷的。

    “二哥说的好像很有道理,我也只是随口说说的,未来的事情谁又能够知道呢。”

    萧纪虽然只是看到过宇文肱一面,但觉得这个人真的十分的不错,或许真的能够成就一番大业也说不定。

    “对了,我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了,不知八弟有没有说服郑俨出面去劝说胡太后?”萧综出声问道。

    这两件事情必须要全部安排好,若不然胡太后是不会答应议和的。

    “这个请二哥放心,郑俨此人可是很好对付的,只要花点银子就可以让他为你办事。”

    “如此甚好,这样父皇让我们出使大魏的任务也算是能够完成了。”

    “是啊,为了这个议和也是让我们劳累的很,要是最后白忙一场,还真的得不偿失。”

    “呵。。。你我在这里操劳,你五哥倒是逍遥快活的很,从进入这花满楼开始,就倒在温柔乡里面了。”

    若不是父皇点名让萧续跟来,萧综还真的不愿意带这个浪荡子来大魏,萧续来大魏压根不会办正事,就知道玩女人。

    萧纪狡黠的笑道:“五哥就是这个性子,要是让他做正经事倒是变得奇怪起来,而且好不容易来一次洛阳,下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二哥要不要也逍遥一下,我保证不告诉二嫂的。”

    “去去去,一个个都没个正经。”

    萧综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也绝对不会去做,谁知道这次太子有没有派人暗中监视他们,等他们回到大梁,太子必定会以此时弹劾他。

    所以萧综绝对不会让太子掌握任何证据,这次也必须顺顺利利的完成使命。

    到时候他在朝中的威望,必定可以彻底的压住太子萧统。

    第二日,好多朝臣在丧失亲友的悲痛中时,胡太后已经迫不及待的将自己选中的人安插在那些空缺的职位上。

    胡太后此举让很多大臣都寒了心,可他们却敢怒不敢言,因为以前有好多好多的人起来反抗胡太后,最后都没有任何的好下场。

    这次借着秋猎给朝廷来了一次换血,胡太后倒是沾沾自喜,这样他太后的地位才会更加的巩固,手中的权力才会抓的更牢。

    朝中的事情处理完后,胡太后就让从北境来的宇文肱进入大殿。

    “宇文肱拜见陛下,拜见太后。”

    宇文肱记得多年前来过一次洛阳,那时候皇帝元诩还是一个小娃子,当时胡太后就坐在一旁听政,没想到如今元诩长大了,胡太后依旧在一旁听政。

    大魏自开国以来,就定下一个规定,凡是皇帝驾崩后,太子的生母必须殉葬,百年来皆是如此,可到了胡太后这里她联合宰相等大臣免除了殉葬,成功了当上了大魏的皇太后。

    若是只是做太后也就罢了,却没想到这女人还要临朝听政,将权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想到这里,宇文肱不由得心中一叹,若是长久这样下去,大魏可就真的要亡国了。

    “原来是宇文部的首领宇文肱,我们也是许久不见了,不知你这次来洛阳所为何事?”胡太后笑着问道。

    宇文肱拱手道:“回禀太后,北方六镇出现叛乱,叛乱人数多达十几万人,我宇文部和其他部落首领奋起反抗,但还是寡不敌众,这次来洛阳是为了请太后出兵相救的。”

    胡太后眉头一皱,没想到这都一年多了,北境的叛乱竟然还没有平定,不但没有平定,甚至叛乱还愈演愈烈。

    “宇文首领,你说需要朝廷出兵相助,不知你手中还有多少人马?”

    出兵可是大事,胡太后可不能听宇文肱的请求就立即出兵,她必须要知道出兵是否真的可以镇压住叛乱。

    宇文肱苦笑道:“回太后,微臣之前纠集乡里组成一支军队,但被叛军给打败了,现在手中也只有几千的兵力而已。”

    “什么?只有几千?”

    胡太后吃惊的瞪了瞪眼睛,这宇文部也算是鲜卑族的大族了,随随便便都可以纠集数万的人马,可没想到最后被叛军打的是剩下数千人了。

    由此可见,叛军的势力的确很大。

    “还请陛下和太后立即发兵,前去镇压叛军。”宇文肱再次恳求道。

    胡太后并没有立即表明态度,而是看着下面的众臣问道:“各位大人,你们以为如何?”

    众大臣也是有些意外,胡太后竟然要听他们的意见,这还真的是头一回。

    但也不足为奇,毕竟叛乱的势力越来越大,到了如此紧要关头,胡太后还要靠他们这些大臣的。

    于是,有的人赞成出兵救援,前往北境镇压叛乱,而有的人却不赞同,他们觉得虽然宇文肱被打的落花流水,但其他的将领镇压叛乱还是有声有色的,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第115章 抬尸上殿() 
而且他们觉得,一旦洛阳出兵去北方镇压叛乱的话,大梁必定会乘机进攻,到时候都城恐怕不保了。

    听着众多大臣议论纷纷,胡太后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总感觉他们谁说的都很有道理,到最后却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宇文肱也听出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反对出兵,他们宁肯偏安洛阳,也不愿意将北境失去的疆土夺回,能征善战的鲜卑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懦弱无能了?

    “太后,微臣还有一事禀告,北方柔然正在集结大军准备趁乱进攻,还请太后出兵。”

    若是叛乱无法让胡太后出兵,那么宇文肱就把柔然给加进来,不信胡太后不动容。

    一听到柔然二字,胡太后脸上的神色也变得异样起来。

    倘若叛乱还未平定,又来了一只饿狼柔然,那大魏可就真的陷入为难中了。

    以宇文肱所言,出兵是必然的,但胡太后又担心朝廷要是真的出兵,这南方兵力必然空虚,要是大梁乘机进攻,都城可就危险了。

    还真的是骑虎难下了!

    见胡太后左右为难,中书令郑俨便知道该他出马了。

    郑俨侧身走出来拱手道:“启禀太后,臣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哦?是什么?”胡太后急忙询问。

    “太后应该记得,臣之前对您提起过,大梁的三位皇子还没有走,也就是说与大梁的议和还有可能,只要和大梁的议和达成,那么大梁便不会出兵进犯,大魏也可以出兵了。”

    郑俨的话刚说完,众臣纷纷赞同起来,虽然他们不喜欢郑俨这个人,但这次郑俨说的很有道理。

    只要满足的大梁的条件,大梁便不会出兵进犯,他们也可以专心的对付叛乱和柔然了。

    胡太后也觉得郑俨说的在理,虽然她还是不愿意和大梁议和,但如今火烧眉毛了,也不能顾及那么多了。

    再说了,大梁不就是要几座城池嘛,给他们就是了。

    胡太后立即派人去请萧综和萧续,深怕晚了点,萧综等人就离开洛阳了。

    当萧综得知被召如皇宫的时候,便知道议和之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这也多亏了八弟萧纪从中谋划,要不然还真的办不成。

    由此可见,小人有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萧综和萧续到了大殿中,胡太后就提及议和的事情,答应将荆州等长江上游的几座城池划给大梁,而大梁要做的便是在十年之内不进犯大魏。

    胡太后的这个要求,让萧综都觉得可笑之极,区区几座城池就想要换取两国十年太平。

    要知道在大魏没有发生叛乱之前,大魏每年都会和大梁发生战争,从来不给大梁任何喘息的机会。

    现在大魏有难,大梁没有趁火打劫算是不错的,胡太后还想十年之内两国互不侵犯。

    估计等大魏肃清了内乱,不需要十年,大魏就会立即攻打大梁。

    所以,萧综自然据理力争,将十年降为三年,如果胡太后真的想要十年太平日子,就必须将北徐州一带划给大梁。

    胡太后怎么不知徐州对大魏的重要性,肯定是不同意的,最后还是答应用议和换来三年的太平。

    萧综明白,这是大魏的缓兵之计,同时也是大梁的缓兵之计,估计也就来年开春,大梁就会对大魏出兵了。

    但通过议和能够白白得到数座城池,倒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很快议和就顺利的结束了,胡太后也答应宇文肱择日出兵去镇压北境的叛乱。

    此举也是为了威慑柔然国,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就在要散朝的时候,萧宝寅突然走了进来,而后身后还跟着几个人,这几个人抬着一个人进入大殿。

    胡太后一惊,生气的喝道:“萧宝寅,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抬着一个死人来到大殿之上。”

    萧宝寅面色阴狠,双目中更是透着浓烈的寒意,走上前抱拳道:“太后,臣的次子萧权枉死,还请太后替臣主持公道。”

    “什么?”胡太后有些讶异,更有些疑惑的问道:“萧大人,你的儿子不是被奴隶用匕首刺死的嘛?而且那个奴隶都已经死了,还需要哀家主持什么公道?”

    萧宝寅冷声道:“回太后,臣回去之后让人仔细的查验过了权儿的伤口,发现并不是匕首造成的,而是箭矢,只不过权儿中箭后,箭又被拔走了而已。”

    “中箭而亡?”

    “是的,所以臣亲自带来犬子的尸体,请太后主持公道。”

    “此话怎讲?”

    “犬子既然是中箭而亡,而奴隶手中只有匕首却没有弓箭,也就是说,是朝中的某位大臣杀了犬子,臣肯定太后彻查此事,将杀人凶手抓出来。”

    昨日秋猎的时候,围场可谓是乱糟糟的,萧宝寅平日又和好多大臣交恶,想必其中肯定有人想要加害他和家人。

    不管是谁,谁敢杀他的儿子,萧宝寅必须要这个人血债血偿。

    众大臣也是议论起来,他们的亲友被几个贱奴杀了,他们也就认了。

    但萧宝寅的儿子萧权却是被弓箭射杀的,这必须调查清楚,免得让杀人者逍遥法外。

    胡太后也是着实的生气,昨日秋猎是她精心安排的一场游戏,却没想到竟然有人利用它来杀人。

    纵然平日里她不是很喜欢萧宝寅,但胡太后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随即胡太后点头道:“萧大人也算是三朝老臣的,对大魏也是忠心耿耿,如今萧权被害身亡,还请节哀顺变,哀家也会让廷尉署着手调查,一定会给萧大人一个交代。”

    “多谢太后。”萧宝寅拱手道:“但是臣不希望大魏的官员来调查此事,担心有人徇私舞弊。”

    “你这是什么话?不让廷尉来调查,还有别人嘛?”

    “有,素问大梁豫章王萧综擅长刑狱,臣恳请太后恩准,让萧综调查此事。”

    对于大魏的官员,萧宝寅压根就不信任,他们全都是官官相护,最后调查只会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而在场所有人中,也只有萧综最擅查案,交给他来调查,萧宝寅心中才放心。

第116章 胡太后的坏心思() 
萧宝寅的话顿时让大魏朝臣不悦起来,这大魏死了人出了命案,本应该就由大魏的廷尉署受理。

    可萧宝寅却要把这个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