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道 >

第84部分

梁道-第84部分

小说: 梁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得知父皇被害的消息的时候,萧综选择了隐忍,没有贸然出击。

    幸好这个消息是假的,不然他便是谋逆之臣了。

    而且也不难猜出,这个假消息应该是太子萧统放回来的,就是为了引导他犯错。

    如今父皇安全回来,这些危机便解除了。

    陈庆之听到萧综的话之后,只是淡淡的笑道:“豫章王这是什么话?陛下有难,做臣子的必定尽心尽力的去援救,所以这是本分,您没必要谢我。。。。。。倒是王爷你今日找我来,应该有别的事情吧?”

    陈庆之还真的不喜欢客套,有事说事。

    萧综笑着点头道:“是的,眼下的确有一件事情,需要陈将军帮忙。”

    “哦?不知王爷说的是什么事情?”

    “自然是开春之后,对大魏的战争了,陈将军乃是这次三军的大将军,负责一切事务,而我这个运粮的押运官也是你的属下,不光是我,八弟也是副押运官,本王就是要问一问,怎么样来押运粮草从,才是最安全的。”

    其实在来之前,萧综计划了好几条粮食运输的线路。

    第一条,便是从建康出发,由扬州的运河运往南徐州。

    这一条线路是最为省时间和方便的。

    而第二条则是不走运河,走旱路北上南徐州。

    第三条就有点绕了,由长江入东海,由海道绕一圈运粮食。

    这最后一条运送路线虽然远,但极其的安全。

    哈哈。。。。。。

    听到萧综的询问,陈庆之不由得大笑起来,觉得这种事情真的没有必要考虑。

    “陈将军,你笑什么?”

    萧综不明白的问着,觉得这个问题十分的正经,怎么就那么好笑呢?

    “二哥,你选择路线没错,但是押运粮食不是线路不线路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有粮食的问题。”萧纪也是笑着道。

    萧综眉头微皱道:“这是什么意思?大梁仓库中的粮食可是很多的,怎么就没有粮食押运了?”

    陈庆之又笑道:“若是换做其他朝中任何一个大臣,他们都可以从仓库中调出粮食运往前线,但是你豫章王却是不行的。”

    “没错,二哥你可是二皇子,现在无权无势,那些太子的党羽怎么会给你粮食呢?到时候你无法将粮食送到前线,那么你便会被治一个延误战机之罪,到时候因为你而前线吃了败仗,你可是会被下大狱的。”

    萧纪也紧接着说,这种事情也就二哥这个当局者还迷糊着,他们这些旁观者可是看的很清楚的。

    反正,就算太子不整萧综,太子的党羽也会让萧综脱层皮的。

    萧综听完之后,也是面色难看的很,这么说来他这个押运官真的很难做。

    别说选择运粮路线了,就是粮食也无法从粮仓中调出来。

    萧综对着陈庆之抱拳,恭敬的问道:“那请陈将军赐教,本王如何才能够顺利的渡过这次难关?”

    陈庆之摇头道:“王爷这话可就说错了,微臣可无法向你提供什么好的主意,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再说了,你这个二皇子说话都不管用,到时候我这个三军大将军远在前线,也是鞭长莫及啊。”

    说完,陈庆之起身拱手,便离开了陶然居。

    看着陈庆之离去,萧综也是脸色黯然,没想到连陈庆之都无法帮到他,难道这次他真的在劫难逃了?

    这个时候,萧综的目光转移到身边萧纪的身上。

    他这个八弟虽然年纪小,但鬼点子还是很多的。

    于是,萧综试探性的询问萧纪道:“八弟,不知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毕竟你是副押运官,也是有责任将粮食安全的运往前线的。”

    萧纪叹了口气道:“二哥也真是的,这种小事情何必找陈将军呢,直接找我不就好了。”

    “哦?这么说八弟早就有主意了?”

    “那到没有。”

    “没有?那你怎么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没有就不能有自信了?反正我向来都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一定会有的。”

    说真话,萧纪此时真的没有任何办法,毕竟建康附近的几个粮仓官员全都是太子的人,而且全都是心腹,想要收买他们比登天还难。

    再说了,太子也知道粮仓的重要性,肯定会对这几个官员严加的监视。

    想要对他们下手,真的是太难了。

    萧综看着萧纪这个样子,也是郁闷的叹了口气,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关键时候还是太天真了。

第189章 高句丽称臣() 
既然都没有什么好主意,萧综也就不想浪费什么时间了,和萧纪喝完酒之后便回去了。

    一转眼,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正好是开春时节,按照去年年底的计划,大梁准备对大魏进攻了。

    虽然之前大梁和大魏议和,大魏让出荆州等城池来保几年两国之间的太平。

    但这种不平等的协约,向来都是要被撕毁的。

    如果换做是大梁示弱,而大魏强胜,那么大魏也会这样肆无忌惮的进攻大梁的。

    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君子不君子的了。

    一日早朝之上,萧衍就提出了准备进攻大魏的决定,任命陈庆之为三军主帅,率领十五万大军进攻大魏。

    这件事情在老早之前,众臣就已经或多或少的知道了,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吃惊。

    而且无论是太子萧统还是豫章王萧综,都认为陈庆之担任三军主帅没有任何问题。

    主要是因为陈庆之乃是父皇的亲信,而且还是庶族,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不会对他们任何一个构成威胁。

    所以这次北伐大魏没有遭到任何的反对。

    对满朝上下‘一心’的态度,萧衍自然是最满意的,也不枉他在去年就谋划此事,还把陈庆之的小女陈曦嫁给萧纪,这一切都是为了今日做铺垫。

    就在北伐大计定下的时候,一命侍卫快速的从偏殿走来,手中还拿着一份书信。

    王公公见状,急忙跑过去接下了侍卫手中的书信,并且呈给了萧衍。

    萧衍拆开书信,快速的扫视一下,却又眉头一皱。

    众臣见陛下脸色微变,便知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只希望不是什么大事情才好。

    若不然对北伐大魏可是有阻碍的。

    “哈哈。。。。。。”谁料,萧衍看完书信后却大笑起来,将书信放在面前的案桌上道:“诸位爱卿,朕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高句丽的安藏王准备和大魏断绝关系,并且愿意向我大梁称臣,年年供奉,你们说这是不是一件好事情?”

    众臣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开心的很,这高句丽可是和大魏接壤的,和大梁还隔着一片大海。

    如今高句丽竟然向大梁称臣,说明大梁国威已经震慑四邻了。

    不过,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

    太尉蔡炎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老臣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萧衍收敛住脸上的笑意,看着下面的蔡炎问道:“蔡爱卿,你这是什么意思?”

    蔡炎叹气道:“陛下,您莫非忘记了,就在六年之前,高句丽向我大梁称臣,当时也是这个安藏王向我大梁示好的,可是也就过了一年而已,安藏王又向大魏示好,可见高句丽就是一个墙头草,谁强大往谁那边靠。”

    被蔡炎这么一分析,萧衍也觉得高句丽真的太可恶了。

    先前高句丽看大梁国力强胜,就示好称臣,后来大魏在几场战争中打败了大梁,高句丽又示好大魏。

    如今大魏内乱,自己都无法估计,这高句丽又来称臣。

    还真的被蔡炎说中了,这高句丽真的是个墙头草!

    这时,豫章王萧综也站出来道:“父皇,儿臣对高句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如今高句丽正准备吞掉他们疆土南边的百济和新罗,他们估计也想要我大梁出兵帮助他们攻打这两个小国。”

    这些年高句丽也是处心积虑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原本他们和百济和新罗是一样的实力,但依靠着对大魏和大梁的称臣,可是得到了不少的帮助。

    现在他们高句丽强大了,自然容不得半岛上的百济和新罗,他们决定灭掉两个小国,实现对半岛的一统。

    萧衍倒是一怔,如果是这样,那么大梁还真的不能收下高句丽这个‘儿子’。

    因为大梁准备要攻打大魏,可没有心思去帮助高句丽打仗的。

    “各位爱卿,你们觉得要不要接受高句丽的称臣呢?”萧衍看着下面的群臣问道。

    众臣顿时议论起来,有的觉得是好事,有的觉得不妥,不要接受高句丽的称臣,免得激化与大魏之间的矛盾。

    结果,讨论了半个时辰,啥也没有讨论出来。

    无奈,萧衍只得宣布散朝,等明日再议。

    散朝后,萧衍就换了便装出了宫,前往武陵王府。

    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萧衍都会来萧纪的府中坐一坐,至少心情会立即变得顺畅起来。

    等萧衍来到武陵王府的时候,就看到萧纪和陈曦正在厅堂用午膳,而且吃的东西十分的有意思。

    偌大的桌子中间放着一个锅子,锅子下面烧着炭火,而萧纪用筷子夹起生肉往锅子里面放,随着手腕抖了抖就拿出来,那生肉便熟了,然后就可以吃。。。。。。

    萧衍还记得上次来武陵王府的时候,萧纪这小子弄得美食是烧烤,不知道这次弄得又是什么美食。

    萧衍急忙走进厅堂,笑着问道:“纪儿,你们在吃什么呢?”

    “父皇来了,快来涮锅子。”

    见父皇前来,萧纪立即招呼起来。

    萧衍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学着萧纪之前的样子,将一块生肉放进锅子里面涮了涮,然后就拿出来放进嘴里。

    “嗯!好吃!”

    萧衍一边咀嚼一边吃惊的瞪了瞪眼睛,没想到这涮锅子这么的好吃。

    萧纪笑道:“既然好吃,父皇就多吃一点。”

    萧衍又连续的吃了好几口,然后才问道:“这个涮锅子,纪儿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朕怎么没有听过涮锅子?”

    萧纪笑眯眯的说道:“其实吧,这个吃法早就有了,在商周的时候,每次祭祀的时候要‘击钟列鼎’而食,就是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我们平时祭祀的时候也会这么做,只不过父皇和大臣们都没有去吃,都被那些下人给抢了吃了。”

    萧纪这么一解释,萧衍倒是想起来了,每次祭祀的时候,都是要杀牛羊的,并放入鼎中煮熟来祭祀先祖,但祭祀完毕后,这肉也不能浪费,就让下人给分吃了。

    原来萧纪说的涮锅子,就是指的这个。

    当然,眼前的这个锅子里面放了好多的调味料,味道可是好极了!

第190章 安原王高宝延() 
这一顿涮锅子,萧衍吃的可是很开心的,正如萧纪说的那样,如果心情不好,完全可以用美食来安慰一下自己。

    所以说,吃货才是这个世上最为开心的一类人。

    当然,萧衍并不理解这吃货是什么意思,但看到爱吃的武陵王妃陈曦,就差不多明白什么是吃货的。

    吃完涮锅子之后,萧纪让慕儿奉上香茶给萧衍享用。

    萧衍喝完茶之后,也是笑着道:“纪儿,你可知道今日朕为何来你的府上?”

    萧纪勾嘴轻笑道:“父皇来儿臣这里自然不是为了吃东西的,估计是朝中有出了什么让父皇烦心的事情了。”

    萧衍放下手中的茶杯,长叹一声道:“是啊,的确遇到了一件烦心的事情,本来今日朝堂上与众位大臣商议北伐大魏的决议,但后来高句丽来了一份书信,说要向我大梁称臣,结果有的大臣觉得不应该接受,有的大臣却觉得必须接受,结果朕也是最有为难。”

    萧纪听后却瞅了萧衍一眼道:“父皇,这不像你啊?”

    “嗯?你这是何意?”

    “父皇可是向来仁慈,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愿意归顺大梁,你可都是乐于接受的,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单单今年三个月之内,就有五个大魏的将领归顺我大梁,而父皇全都接受了。”

    “话虽如此,但这次高句丽不一样,朕若是接受了他们的称臣,那么他们肯定会请求朕出兵攻打百济和新罗,帮助他们高句丽一统半岛的。”

    “原来是这样啊,那不答应不就好了。”

    “可是高句丽虽然是小国,但实力还是有的,假如他们成为大梁的属国,那么以后我们攻打大魏的时候,高句丽便可以从辽东进攻大魏了。”

    萧纪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这一招倒是不错,要是高句丽从北方给大魏压力,那么大梁从正面进攻大魏可就轻松多了。

    但问题是,高句丽真的会答应大梁出兵吗?

    萧纪觉得完全不可能,因为高句丽只是一个小国,南方还有百济和新罗两国,如果高句丽出兵,那么百济和新罗或许会趁火打劫。

    所以父皇的这个想法,完全不切实际的。

    萧纪笑道:“父皇,你可别指望高句丽能够帮上你什么忙,至于高句丽向大梁称臣的事情,儿臣觉得是一件好事情,这样可以让大魏更加的陷入内忧外患,这对我们大梁可是一件好事情。”

    “嗯,看来高句丽称臣还是有些好处的。”

    听萧纪这么一说,萧衍也下定了决心了,决定接受高句丽称臣一事。

    不过称臣只是称臣,大梁接受高句丽的供奉,但高句丽若是请大梁出兵攻打百济和新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消息很快就转到了高句丽,高句丽的安藏王也很快的回信,为了表示诚意,让自己的兄长安原王高宝延亲自护送供奉前往大梁。

    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大梁自然是格外的重视,为此萧衍还特意命令出兵大魏的时间往后延迟一下。

    等接受高句丽的称臣后,再出兵大魏也不迟。

    也就半个月的时间,高句丽的船队在东海海岸登岸,安原王高宝延更是带着进贡的队伍前往大梁都城建康。

    也就几天的时间,高句丽的队伍进入了建康城。

    建康的百姓全都出现在街道两旁,观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