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敌三国志系统 >

第128部分

无敌三国志系统-第128部分

小说: 无敌三国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罗侯点点头,说道:“那汉将骁勇无比,是大汉的奋武将军,叫做张飞,一招杀死琐奴,然后伤吾肩膀,若非吾逃得快,此时已经命归黄泉。”

    “看来步度根怕是死了。”轲比能皱着眉头说道。

    直罗侯点点头,说道:“他死就死了,只是可惜,那十几车的财物了,那可是步度根多年的收藏。”

    “行了,这次是本王失算,贤弟能够保住性命,就很是幸运了。”轲比能宽慰道。

    直罗侯冷哼一声,说道:“大哥,不如吾等也趁此机会南下,马上要过冬了,需要多备些粮草。”

    “不可!”轲比能立即说道。

    直罗侯有些不明白,硕大:“为何不可,此时正是最好时机,听闻袁绍和那大将军赵迁正在对峙,肯定无暇北顾。”

    “无暇北顾?那步度根是如何灭亡的?”轲比能皱眉道,“如今,吾等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壮大,提升自己的力量。”

    “吾等已经足够强大,足以雄峙草原!”直罗侯不服气的说道。

    轲比能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还不够,吾等力量连当年的檀石槐单于都不如,何足称雄峙草原?更遑论与大汉开战了。”

    “那接下来作何处理?吾已经与汉军交过手了。”直罗侯问道。

    轲比能长叹一声,说道:“传本王命令,准备羊千头,马百匹,皮毛千张,送往汉军,陪个不是吧。”

    “大哥!”直罗侯有些震惊。

    轲比能看着直罗侯,说道:“本王现在最需要的便是时间,在真正统一草原之前,绝不会与大汉开战!好了,贤弟下去休息吧,本王会找最好的医工为贤弟调养。”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子出迎() 
秋风瑟瑟,摧残着大地上的枯枝败草,本应是一个萧条的季节,晋阳城的北门之处却是人头攒动,显得很是热闹。

    执金吾张杨亲自率领士卒,维持着现场的秩序,防止百姓冲上中间的官道。

    再往北门中间看去,那里赫然站着的便是当今大汉天子刘辩,而左右两侧则是众文武官员。

    百姓名嘁嘁喳喳,现场声音显得有些杂乱,不过有张杨的维持,还算是有序。

    “那个便是天子吗?为什么要出城来?”一个客商模样的人问道。

    旁边的人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一看你就是外地来的,今日乃是大将军破鲜卑凯旋之日,天子陛下率领群臣亲自出城迎接!”

    那客商吸了一口凉气,叹道:“能得天子出城迎接,这份荣耀当真是不小。”

    旁边那人把头一昂,那神情,仿佛是自己在接受天子出迎一般,傲然说道:“那是当然,大将军神武飞扬,荡灭鲜卑,保我大汉疆土,当然值得天子陛下出城迎接。”

    那客商点点头,说道:“吾来往各地,多次听闻大将军威名,却不得一见,今日有幸,真是可慰平生。”

    “哎,别说话了,来了!来了!”那人一推客商,指着远处说道。

    在场的诸多百姓也都伸长了脖子,看向那人所指的方向,只见远处开始出现旌旗摇摆,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众百姓只觉得那些旗子色彩鲜艳,很是好看,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旗子乃是以五行而分,到了战场上,用来指挥作战的。

    等到大军走近了,众人才看的清楚,在最前面竟然是两个人,几乎是并辔而行。

    其中一人,金盔金甲大红战袍,威风凛凛,身侧一杆大旗,红底金边,上绣“汉大将军赵”。

    另外一人,铜盔铁甲绿蟒战袍,仪表不俗,身边也有一杆大旗,上书“汉护匈奴中郎将张”。

    这两人正是赵迁和张辽!

    两人身后,张飞、许褚、太史慈分列左右跟随,再往后便是浩浩汤汤的大军,随着接近城门,大军分散朝着两边列队。

    而赶在最后面的,竟然是一些俘虏、牛羊,以及一车车的财物。

    刘辩见赵迁来到,大为高兴,双臂张开,上前走去。

    赵迁见刘辩迎了上来,也赶紧从马上下来,其余诸将亦纷纷下马。

    “大将军旗开得胜,实在是吾大汉的顶梁,朕心甚慰!”刘辩笑着说道。

    赵迁抱拳一拜,应道:“谢陛下谬赞,此次破灭鲜卑,主要功劳乃是吾旁边这位张辽,张将军!”

    刘辩点点头,说道:“张将军勇武,朕已知之,朕决定依照大将军的提议,封张辽将军为荡寇将军,雁门侯,赐号‘民族英雄’!”

    张辽一听,连忙拜倒在地,叩谢道:“多谢陛下!”

    “张将军请起,有张将军为朕守卫边疆,朕可无忧矣。”刘辩亲自将张辽扶起来。

    赵迁又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此次抗击鲜卑,张辽将军部下将士亦英勇异常,臣建议为死者建立纪念碑,生者进行封赏,并赐所部号‘虎啸军’!”

    “准奏!”刘辩立即说道,“一应事务全由大将军负责!”

    赵迁点点头,转身对张辽说道:“荡寇将军听令!”

    “末将在!”张辽抱拳道。

    “受封之后,本将军特许荡寇将军带领一千虎啸军军士在晋阳夸官三日!之后,仍返回雁门郡,镇守北部边境,届时虎啸军增编至万人,装备、粮草一应补齐。”赵迁说道。

    张辽听后,神色激动,连忙拜谢,其身后的那以前军士也都神色异样。

    能够得到朝廷的封赏固然可喜,能够得到天子的迎接固然可贺,但是自己所在的军队能够得到封号,那可是一辈子的荣耀!

    当兵为的是什么?

    将军为的是封妻荫子,普通士兵为的就是填饱肚子,还有那一份儿可以用来吹牛的荣耀!

    能够跟随张辽在晋阳城中夸官三日,足够这些军士炫耀一辈子了,这一切都是他们浴血奋战换回来的。

    “陛下,此次除了大破鲜卑之外,还俘虏了大量的鲜卑人及缴获大量财物,请陛下定夺。”赵迁继续说道。

    刘辩哪里懂得处理这些问题,便问道:“大将军欲作何处理?”

    赵迁沉吟片刻,说道:“此次虎啸军军士死伤四千余人,朝廷对其家属应当加倍抚恤,另外虎啸军扩军也需要大量的财物,可用于此。”

    “那些鲜卑俘虏呢?”刘辩接着问道。

    “男人终身为大汉做仆役,至于女人,可赏给有功的军士。”赵迁答道。

    刘辩想了想,转头问道:“杨太傅,大将军的提议可否?”

    杨彪看了看赵迁,对着刘辩躬身一礼道:“陛下,老夫以为大将军处置,过于仁慈。”

    赵迁听了杨彪这话,不由得一楞,原本他还以为杨彪这些大臣要借机跟自己过不去,没想到竟然说自己仁慈?

    “杨太傅有什么好的提议?”赵迁问道。

    “杀!”杨彪恶狠狠的说道,“鲜卑屡次南侵,不杀不足以震慑其心。”

    刘辩又转头看向赵迁,赵迁却微微一笑,说道:“陛下,杀之无益。”

    “大将军,此乃鲜卑外族,何须手下留情。”杨彪不解的说道。

    赵迁笑道:“若是就这么杀了,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把他们作为仆役,日日月月为吾大汉劳作,创造价值;而妇人与吾大汉军士,则可为其生儿育女,待孩童长成,说汉语、食汉粮、习汉礼,又可参军入伍,为吾大汉增壮声威,何乐而不为?”

    “只是浪费吾大汉的粮食罢了。”杨彪显然还是不太满意。

    赵迁却说道:“本将军敢保证,按照吾之方法,其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付出的成本。”

    “荀司徒,认为哪个方法好?”刘辩转身又问道荀彧。

    荀彧拱拱手,说道:“回禀陛下,吾以为大将军之计,乃是长久之策。”

    刘辩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大将军的提议来吧。”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许进城() 
“遵旨!”赵迁连忙说道。

    有了刘辩开口,赵迁就可以放手去做,而不用担心落人口实了。

    按照赵迁的想法,他不仅要将这些鲜卑俘虏用作仆役,以后还要进行移民。

    草原上的民族,靠杀是杀不完的,与其将俘虏杀死,不如前往内地,与汉民杂居,进行同化。

    要知道,战争年代,人口的消耗是很大的,将那些俘虏分散后杂居,用不了多少年,便会融入大汉的生活当中。

    尤其是妇女,在战争年代,可以算作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外族的男人可以拉出去充当徭役,而妇女可以嫁为汉妇。

    这要是在后世,赵迁的这些做法,肯定会遭到女权人士的强烈反对,甚至口诛笔伐。

    不过,在这个时代,赵迁的做法却显得极为仁慈,毕竟赵迁还把他们当做人来看。

    就在这时,一名传讯兵策马奔来,翻身下马,跪在赵迁面前,道:“启禀大将军,启禀陛下,北方发现鲜卑人的队伍。”

    刘辩听了,脸色大变,连忙问道:“大将军,难道鲜卑人前来报仇,打到晋阳了?”

    赵迁听了,断然说道:“陛下,这绝无可能,且详细听来。”

    那传讯兵说道:“那些鲜卑人做商旅打扮,赶着一群牛羊,还有几辆大车,约有数百人。”

    赵迁眉头一皱,转身对刘辩说道:“陛下,番邦胡人,不可惊吓圣颜,请陛下回城。”

    刘辩早就想回去了,连忙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此地之事便交给大将军处理,朕先回宫了。”

    于是,刘辩赶紧率领众多文臣,在执金吾张杨的护送下,回到晋阳皇宫。

    见刘辩离开城门,赵迁等人翻身上马,高喝一声:“众军听令,列阵!”

    话音刚落,只见原本城门外的军队,快速的分成两部分,只在中间留下一条,仅容两辆马车同行的道路。

    “子龙,前去看看那鲜卑人到底想要做什么?带过来!”赵迁命道。

    赵云一抱拳,然后带了五十名亲兵,往北边驰去。

    没过多长时间,赵云便带着那些数百鲜卑人走了过来。

    赵迁在踏雪胭脂马上凝目一看,果然这些鲜卑人都做商旅打扮,若非如此,恐怕一路上也来不了晋阳城。

    跟在赵云身边的,明显是这波儿鲜卑人的头领,走近之后,赵云喝道:“此乃吾大汉大将军,还不快快行礼?”

    那人听到之后,连忙从马上下来,对着赵迁施礼道:“吾乃鲜卑单于轲比能派来的使节木哈赤,见过大将军,特奉单于之命,来觐见大汉皇帝。”

    赵迁冷哼一声,说道:“吾大汉皇帝乃是天子,岂是汝等胡掳蛮民就能随便见的?”

    木哈赤也不着恼,再次说道:“吾代表单于轲比能,是来与大汉交好的,请大将军体谅。”

    “交好?体谅?笑话!”赵迁冷笑道,“本将军刚刚率领大军征讨了你们鲜卑,怎么?这么快就来与吾大汉交好?”

    “大将军可能是误会了,那南下劫掠的乃是步度根的部族,非是吾单于轲比能的部族。”木哈赤赶紧解释道。

    赵迁摇了摇头,说道:“本将军可不管什么步度根部族和轲比能部族,本将军只知道此次南下掠吾大汉者,是鲜卑人!这汝不否认吧。”

    木哈赤点点头,没法否认,心中却暗恨,这步度根惹下的祸,却要让他来背锅,当真是可恨。

    “可是大将军……”木哈赤想要解释,可是赵迁大手一挥,便阻止了他。

    “没有什么可是!”赵迁呵斥道,“就算是汝等不是一个部族,本将军问你,那直罗侯是何人?”

    听到赵迁这么问,木哈赤心中咯噔一下,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是单于轲比能的兄弟。”

    赵迁听后哈哈一笑,说道:“既然是轲比能的兄弟,不是步度根的兄弟,为何在吾大汉奋武将军追击步度根时,却率军阻劫?”

    “这……”木哈赤有些答不上来。

    赵迁冷哼道:“这足以说明,汝单于轲比能与步度根有所勾结,说不定此次南下劫掠,轲比能也有份儿。”

    “绝无此事!”木哈赤立即说道,“吾家单于轲比能,素来敬仰大汉文化,怎能南下劫掠?”

    木哈赤此时已然出了一身冷汗,这要是让赵迁把他们勾结步度根南下侵掠的说法坐实了,那自己也别想再回去了。

    不过,木哈赤自己也是胡说八道,虽然轲比能确实对大汉文化感兴趣,但远谈不上敬仰,至于南下劫掠,更是时有发生。

    “那直罗侯的事情,如何解释?”赵迁追问道。

    木哈赤眼珠一转,嘿嘿笑道:“这绝对是个误会,所以吾家单于轲比能才让吾带着财物,来觐见大汉皇帝。”

    “陛下对汝等鲜卑人南下劫掠,很是气愤,不会见尔等鲜卑使节,有什么事,便与本将军说吧。”赵迁瞥眼说道。

    木哈赤仿佛有些为难,说道:“吾还替吾家单于带了问候大汉皇帝的话。”

    赵迁一听,这鲜卑的目的明明就是刘辩,还找这找那的借口,于是不悦道:“汝能为轲比能带话,本将军难道不能为天子带话吗?”

    “既然如此,可否让吾等进城,将所带之物卸下来,然后再谈?”木哈赤说道。

    然而,却不料赵迁把头一摇,说道:“进城就不必了,汝那财物就在此地卸下,有什么话,也在这里一并讲完。”

    木哈赤一听,心中怒火噌的一下子便燃烧了起来,不让使节进城,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当真是一种羞辱!

    “大将军这样做,是否有些过分呢?”木哈赤不悦的问道。

    赵迁冷哼一声,说道:“汝鲜卑狼子野心,谁知道若是进了城,会给晋阳城带来多少的祸害?”

    “你……”木哈赤气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赵迁看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木哈赤,冷哼一声,道:“本将军未赶走汝等鲜卑人,已是很客气了,不要不知好歹!”

    木哈赤犹豫了良久,长叹一身,对身后的人喊道:“卸车!”

第二百九十章 城门拒胡() 
“大将军,这些是单于轲比能准备的千张上好的毛皮,以及一百匹骏马和一千头羊,请大汉皇帝笑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