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敌三国志系统 >

第30部分

无敌三国志系统-第30部分

小说: 无敌三国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慎之!”

    李儒说完之后,就站在那里,优劣利弊,他已经分析清楚了,做决定的是董卓自己。

    董卓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嗯,文优之言发于肺腑,甚合本将军之意,甚好,甚是!”

    李儒躬身一礼,还是没有说话。

    董卓昂首说道:“然本将军非窦宪、邓陟等人,既是有二利仅一弊,何乐而不为!本将军便听从文优之策,兵发洛阳!”

    “将军不必过急,待伤养好之后,再发兵不迟。”李儒笑道。

    董卓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身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儒,笑着问道:“文优,本将军听说你并不曾娶妻,然否?”

    李儒一愣,不知道董卓为何突然关心起自己的私生活来,只得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

    董卓哈哈一笑,说道:“吾有一女,名曰董媛,年方二八,正当妙龄,姿容曼妙,如得进驻洛阳,吾欲配与文优,不知肯纳否?”

    李儒听后一怔,片刻之后,连忙跪伏在董卓身前,高呼道:“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自此以后,虽肝脑涂地,难报泰山之恩万一。”

    “哈哈哈,文优不必如此,快快起来。”董卓将李儒扶了起来,“一路劳乏,回去好好休息吧。”

    李儒躬身施礼,满心欢喜的退出帐外。

    ……

    翌日清晨,赵迁巡视营寨之后,便带领张飞、赵云以及荆飞三校尉,策马行进到广宗城下,查看敌情。

    广宗城上的黄巾军眼看有四人策马而来,却不敢出城驱赶,一个个伸长脖子看去。

    “这四个人是谁啊?怎么敢跑到广宗城下?”

    “哟,那个好像是平北将军赵迁,昨天我差点死在他的枪下,太厉害了。”

    “你知道什么啊,旁边那个黑脸汉子才厉害呢,连咱们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都被他刺伤了。”

    “那个骑白马、穿白袍的也很厉害,率领着骑兵,横冲直撞,无人能挡。”

    城墙上的人议论纷纷,赵迁四人却是信马由缰,绕着城墙观看。

    “各位,可有破敌之策?”赵迁问道。

    张飞立即摇了摇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赵云看着高高的城墙,叹道:“若是城内有人接应,将那城门打开,云便可率领骑兵冲入城内,此城必破!”

    “三弟说什么笑话,若有内应打开城门,俺老张也能率领人马攻破此城。”张飞不服气的说道。

    荆飞看了看城门说道:“可惜护城河太宽,若是吊桥能够放下来,吾便可越过城墙,打开城门。”

    “这么高的城墙,鹏举能越过去?”赵迁问道。

    荆飞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吾别的本事没有,翻墙入户,可是吾之看家本领。”

    “可是这吊桥吊在半空,怎么能放下来呢?”张飞问道。

    “可用箭射其吊绳!”赵云道。

    “三弟能射下来?”张飞问道。

    赵云摇头,表示不能。

    赵迁却是眼睛一亮,想起来一个人,于是对赵云说道:“子龙,你回营去将子义唤来。”

    赵云点点头,拨马回营。

    “大哥,子义能够射断那吊绳?”张飞问道。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翼德,别着急,一会儿三弟将子义带来之后,一问便知。”

    没过多久,太史慈便策马跟着赵云来到了赵迁的面前。

    “不知主公,召我何事?”太史慈问道。

    “子义箭术如何?”

    太史慈一听,昂首说道:“百步穿杨!”

    “好!”赵迁赞道,“子义看那吊桥上的吊绳,可否一箭射断?”

    太史慈催马走前两步,估算了一下距离,回头道:“此乃易事!”

    “若是晚间呢?”赵迁又问道。

    太史慈答道:“若晚间无风,也不是难事。”

    “甚好!”赵迁赞道,“本将军已有破城之策,二弟、三弟,回营通知众将士,养足精神,今夜必取广宗!”

    “是,大哥!”

    赵迁转身看向荆飞和太史慈,道:“今晚破城关键,全在二位,城破之后,本将军为汝庆功!”

    “定不负主公所望!”

第六十七章 黄巾圣女() 
夜晚三更,赵迁坐于中军帐内,看着自己的众将士,朗声说道:“众将官听令,今晚必破广宗城!”

    “破城!”

    赵迁点点头,拿出一支令箭说道:“邹靖听令!”

    “末将在!”

    “命你领两千人马佯攻广宗城东门,呐喊鼓噪,将城中士兵,尽量都吸引过去!”

    “得令!”

    “赵云听令!”

    “末将在!”

    “命你领一千骑兵,马匹衔枚裹足,掩至广宗北门,伺城门开启,冲入其中,不必与黄巾贼缠斗,只需冲散来援贼兵,然后行至贼兵兵营放火烧之。”

    “得令!”

    “张飞听令!”

    “俺老张在!”

    “命你率领三千兵马,掩至广宗北门,等子龙率骑兵进城之后,杀入城内,消灭贼兵!”

    “得令!”

    “荆飞、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

    “在!”

    “命你二人,随本将军领其余人马,掩至广宗北门,将城门打开,待翼德率军进城之后,随本将军攻入城中,直接杀向张角府邸!”

    “得令!”

    命令安排完毕,赵迁起身,长臂一挥,道:“出发!”

    邹靖率先走出帐外,点齐人马,一声炮响之后,率领两千步卒朝着广宗城东门而去,其余人等,则是静悄悄的绕道前往广宗城北门。

    此刻,广宗城东门城墙上的黄巾守卒正百无聊赖的打着瞌睡,守夜的士卒,也倚墙小寐,根本没人注意到远方亮起的火把。

    终于,邹靖带领兵马来到了广宗城东门城下,此时城墙上,仍然一片死寂。

    邹靖冷哼一声,虽然赵迁命他佯攻东门,但是如此松懈的守卫,怎么也要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才是。

    “传我命令,准备火箭,射向城墙!”邹靖吩咐道。

    弓箭手得到命令,纷纷将箭头上包裹火绫,点燃之后,对准了城墙上方。

    “放箭!”

    邹靖一声令下,几百支燃烧着的火箭,嗖嗖的射向城头。

    啪!

    一支火箭射在了城垛的缺口处,箭头上的火炭崩开,正好落在了一个正在打盹的黄巾兵的衣领中。

    “哎呀!”

    那黄巾兵被火炭一烫,顿时一个机灵,跳了起来,嘴里还大骂道:“谁他娘的找死,敢烫老子!”

    然而,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是吓呆了,只见无数的、燃烧着火焰的箭簇射向城头!

    “有敌袭!快……”

    没等那黄巾兵喊完,一支利箭穿胸而过,随即火焰在他身上燃起,扑通一声,死在了地上。

    这时,其余的黄巾兵也纷纷惊醒,很多人还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射上城头的箭给射死了。

    顿时,广宗城东门城墙上一片火海,守城的黄巾兵大乱,为了躲避箭矢,在城墙上到处乱跑,被踩踏致死以及失足掉落城墙摔死的人,竟然比直接被射死的人都多。

    这就是黄巾兵的写照,组织纪律性太差,注定了要失败。

    邹靖在城下眺望着城墙上的情况,不由得冷哼一声,如果多给他几千兵马,他有信心攻下东门。

    不过,赵迁军令如山,邹靖也不敢违逆,只好按照赵迁的命令,一边命士卒射火箭,一边安排士卒不断地在四周摇旗呐喊。

    “快去禀报天公将军和人公将军!”

    终于有黄巾兵醒悟过来,连忙跑下城墙,朝张角的府邸跑去。

    此时,张角刚刚从梦中醒来,倒不是睡不着,实在是因为肩部受伤太重,生生把他疼了起来。

    张角来到大堂之上,命人去将圣女请来,为他换药。

    不一会儿,黄巾圣女来到,拎着一个小药箱,走到张角的身边。

    这黄巾圣女身穿一身淡黄色绸缎锦袍,头上插一根木簪,显得古朴典雅,再看模样,温婉俏丽,双目娇娇,竟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宁儿,我这伤是不是治不好了?”张角开口问道。

    张宁将张角肩部的绷带拆开,说道:“大哥也修习过《太平要术》,伤势如何,难道不自知吗?”

    “哈哈,世人不知,为兄所学不过皮毛,宁儿才得了师父真传啊!”张角笑道。

    张宁脸上没有一丝得意,反而皱眉道:“师父所传《太平要术》卷帙浩繁,包罗万象,宁儿不过习得一点儿治病救人的方法而已。”

    “宁儿不用谦虚,若不是你这些治病救人的方法,为兄怎能建立太平道,又怎能当上这天公将军?”张角得意地说道。

    张宁眉头紧蹙,说道:“当初师父教诲,习得《太平要术》之后,需代天宣化,普救世人,如有异心,必获恶报!”

    “行了,赶紧换药,吾为天公将军,天下影从,等为兄伤好之后,看我怎么收拾那个平北将军,哼!”

    “大哥,如今受此重伤,必是天报,不如从此隐居深山,否则恐怕死无葬身之地啊!”张宁劝道。

    “吾为天公将军,代天行事,吾封你为本教圣女,汝当以本教为念,怎可出此言论?若再如此,休怪本将军不念兄妹之情!”

    正在这时,从堂外跑进来一个黄巾小卒,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禀报天公将军,大事不好了,城东来了大批官军,正在攻城!”

    “什么!”张角大吃一惊,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啊!”

    由于用力过猛,肩部伤口被撕裂开来,顿时新包扎的绷带上渗出一片鲜血,疼的张角一个踉跄,险些坐回椅子上。

    喘了好几口大气,张角才缓过劲来,问道:“人公将军何在?”

    那黄巾小卒略一犹豫,低声说道:“人公将军现在城中妓所,传话不得前去打扰。”

    “混蛋!”张角大骂一声,“派人给我把他架回来!”

    看那小卒退下,张角立即跌落在了座椅上,显然肩部的伤势,实在是太重了,张宁一声不吭,立即换药,只不过脸色越发沉重了。

    大约一刻钟之后,人公将军张梁在几个士卒的推搡下,来到了大堂之上。

    张角一看张梁的样子,不由得冷哼一声,说道:“三弟,你看看你这幅德行,如何称得上人公将军?赶紧披挂整齐,到东门守城!”

    张梁不敢违逆张角,唯唯诺诺,往东门赶去!

第六十八章 城门破!() 
广宗城东门的战事看上去激烈异常,城头之上已是大火熊熊,张梁赶到之后,这些黄巾兵终于有了主心骨,忙着救火的同时,也开始反击。

    张梁听着城墙下面喊杀之声,不由得心肝颤抖,催促着手下的士卒,往城下射箭。

    然而,由于城上起火,城下却仍是黑漆漆的一片,只是喊杀之声颇大,凝神看去,远处仿佛人头攒动,让人一看,就认为兵势浩大。

    “射箭!射箭!不要让他们靠近!”张梁大喊大叫。

    不过,当看到没有敌人攻上城墙的时候,张梁也是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平北军不过如此。

    与此同时,广宗城北门却显得静悄悄的,城头上只有十几个守城的士卒。

    不过,此时此刻,那十几个士卒,显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守城上,而是一个个背对着城墙,望着东门的方向。

    “没想到官军竟然真的攻城了,万一城破了怎么办?”

    “放心吧,咱们广宗城城墙高大,护城河宽阔,想要攻进来,根本不可能。”

    “那可不一定,连咱们的大贤良师、天公将军都被官军打伤了,我看够呛!”

    “唉,这战事可真是激烈啊,你听听这喊声,吵得的我耳朵都快聋了,幸亏没有攻打咱们北门,要不然,小命可难保了。”

    就在城墙上的黄巾兵在闲聊的时候,一队人马瞧瞧的掩至城下,为首一人正是赵迁!

    赵迁借着城头上的光亮,往上看去,果然如他所料,几乎所有的黄巾兵都去守卫东门去了。

    赵迁一招手,太史慈便来到了他的身边。

    “子义,准备好了吗?”

    太史慈手握一张铁弓,点点头,轻声道:“主公,您放心,太史慈绝不会失手。”

    赵迁点点头,道:“嗯,子义,交给你了,将那吊桥上的吊绳射断!”

    “是!”

    太史慈弓着腰,走向护城河边上,来到了白天时,站立的地方,抽出一支利箭,认扣填弦,弓开如满月,瞄准了吊桥上的吊绳。

    那城墙上的黄巾兵丝毫没有感觉到已经有敌人兵临城下,还在那侃天扯地,手舞足蹈。

    太史慈屏住呼吸,双眼如炬,盯着那根吊绳,赵迁此刻也非常紧张,以他的目力,别说射断吊绳了,连看都看不清楚。

    然而,这根本难不倒太史慈,他的一双眼睛如鹰眸一般,死死锁定了目标。

    嗖!

    利箭终于射出,只听啪的一声,再看那吊绳,已然断了一根,吊桥的一边,由于没了吊绳牵扯,往下一沉,发出咯吱的一声。

    太史慈立即蹲下身子,以防被城墙上的黄巾兵发觉,不过,他显然是多虑了,城墙上黄巾兵的注意力都在东门的战事上。

    太史慈见城墙上没有反应,又抽出一支利箭,如法炮制,嗖的一下,射了出去。

    砰!

    两根吊绳都已经射断,吊桥从半空之中,重重的落了下来,发出一声巨响,太史慈连忙隐到暗处,屏住了呼吸。

    赵迁也是大气不敢出一声,如果此时被黄巾兵发觉,虽然吊桥已落下,但是要攻破城门,自己这边也难免会死伤不少人。

    赵迁的兵可是很金贵的,只要有其他方法,决不能硬拼!

    吊桥落下的声音不可谓不小,城墙上有几个黄巾兵已经听到了声音,转身朝城墙下看去,然而今晚月黑星稀,彤云密布,城墙上的火把,根本照不清下面的情况。

    “我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一个黄巾兵不确定的说道,毕竟东门那边的喊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