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49部分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49部分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和同党四十余人统统斩首,并把郭默的人头送往建康。

    事后朝廷把江州军区也划入陶侃名下,加上以前的七州,陶侃成了八州军区司令长官,并兼任江州督导官,威震四海。西阳郡长邓岳因功升任交广军区司令官,兼广州督导官。庾亮则返回芜湖,对朝廷授予的一切官爵赏赐全都推辞不受。

    后赵终于快要迎来神转折了

    (本章完)

第103章 石勒归天() 
东晋王朝经过几次三番的内乱,终于迎来了相对平静的几年。因为王导最初奠定了国家的政治走向,国人似乎也都已适应了他的那种清静无为,稍微换个有冲劲的风格倒还不适应了,于是当王导接替庾亮重新主持朝政,虽不能让国家实现疆域的扩张和政治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守成还是勉强可以支撑。

    著名的温水煮青蛙的实验,其可怕之处在于人们总是能在青蛙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世上有多少人因为贪图既成的安逸或是伪安逸,而选择放弃更好的上升的机会,也许那个机会到最后未必一定能成功,可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该多么可悲。更可悲的是,甚至会有人认为前途难料的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

    21世纪的今天不知这部分人能占多大比重,但彼时的东晋王朝,相信十之八九都是这类人。当然只要有一个人坚定地相信应该努力跳出束缚自己的小圈子,那么整个社会总是会有突飞猛进的那一天。

    东晋的子民后来也等到了那一天,虽然确实会伴随许多痛苦,可是不经历痛苦如何成长,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许多人可能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当他们想到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相信他们一定不会后悔当初的努力。

    为了人类的传承而殆精竭虑的那部分人——不管世人的态度如何,是信与不信,是尊重还是不屑——都是英雄。

    不管多么黑暗的时期,总会有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涌现,究其根源,人类求生求强的本能固然不容忽视,但人心深处闪耀万丈光芒的善念才是促使人类不断进步的最大资本。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以善制恶的伟业,所以英雄终究比凡人要少得多,而善虽不能完全制恶,但恶也很难彻底把善吞并,因此十恶不赦的混蛋也难比凡人的规模更大,凡人则是善恶互相纠缠的绝大多数。

    就像解释不了混蛋们的变态心理,凡人往往也很难读懂英雄们的精神世界,但谁也不能否认,混蛋不会因为你我的不认可而终止残暴的恶行,英雄自然也不会因为你我的不理解而停下进取的脚步。

    东晋王朝的绝大多数人就根本搞不清楚,北方那个奴隶出身的羯人是如何统一河朔的呢?

    其实石勒自己也不清楚,如果他当初能预见未来的荣耀,只怕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了,往往不想结果的时候,才能真正有好结果,因为没了心理负担,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坚持的事业中来,于是总能柳暗花明,荆棘变坦途。

    石勒晚年也会回顾自己精彩的一生是怎么过来的,但这时候一般都没什么头绪,一切仿佛一场梦境那么虚无缥缈,真正看得见摸得着且又触动内心的,却是当下的许多琐事和对未来的担忧。

    330年2月,石勒在群臣的请求下正式举行了皇帝登基的仪式,正妃刘氏被册封皇后,王子石弘仍是太子,石宏则升任骠骑大将军、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大单于、秦王,石斌升任首都东区卫戍司令长官、太原王,石恢担任辅国将军、南阳王。

    中山公石虎则担任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政府行政长官、中山王,他的儿子们也得到封赏:石邃担当冀州督导官、齐王,石宣担任左将军,石挺担任高级咨询官、梁王。

    养子里面石生封为河东王,石堪封为彭城王,其他的人也都得到相应封赏。

    石虎一家已是功成名就,但他仍不知足,当天就满腹怨言,认为自己多年来为后赵政权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大单于之位应该是自己的,却偏偏给了一个奴婢养的黄嘴巴小娃,越想越气愤,等主上过世了,定教他一个种都不留。

    当一个人心境发生变化,不管他外表如何伪装,总会露出蛛丝马迹,石勒何其精明,对于石虎的野心岂能不知,可是石虎的势力早已在国内根深蒂固,石勒只得暗中与徐光筹划应对之策。

    本来之前逐步冷落石虎的计划进展顺利,可惜后来平定刘熙一战又让他卷土重来,而且此次再想故计重施,更加难上加难了。

    而且,石勒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朝中大小事务多数都很难亲力亲为,而太子石弘又过于文弱,石虎一步步地占据各处要职,势力与日俱增。

    到了332年,石勒明显感觉力不从心了,已升任为政府右副行政长官的程遐惟恐外甥遭石虎陷害,竭力劝石勒:“中山王的凶悍和权术谋略,文武百官中,没有人能赶得上,观察他的志向,除了陛下,对于其他人,都没有看到眼里,加上他残忍成性,不分亲疏,又长期担任将帅,威名震憾内外,而且他的儿子们的年龄已经长大,也都手握兵权,陛下在世,当然没有问题,但他绝不是幼主的臣属,应该尽早铲除,以便安定帝王大业。”

    这些话当真戳到了石勒的痛处,但石勒已无力应付这种事,稍不留神有可能整个国家都崩溃掉了,此刻也只能期盼石虎回心转意,将来能放过孤儿寡母。可是程遐那么大个人说出话来了,石勒总不能全不理会,只得勉强回应:“现在天下仍未完全安定下来,石弘年纪轻轻,正需要强大的辅佐,中山王是骨肉至亲,有助我创立大业的功劳,我正要交付给他伊尹霍光同样重要的任务,怎么会做出你说的事来,你只不过担心不能施展皇帝舅舅的权威罢了,我自会留下你参与托孤的遗诏,不要总是忧虑。”

    程遐顿时如五雷轰顶,连忙哭诉道:“我所忧虑的是国家,而陛下却认为我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堵我的口,如何能听进忠言,中山王虽是皇太后把他养大,但他毕竟不是陛下的肉肉至亲,虽然小有功劳,陛下回报他们的恩典荣耀也足够了,可是他的欲望却没有边际,岂会做出有益的事来?如不及早铲除,我怕很难再见皇家祭庙有香火祭祀了!”

    石勒当真欲哭无泪,就算程遐说得再多,石勒也终究无力扭转了,暮年的英雄到底也有诸多无奈的。

    但是程遐没有放弃,转而去找徐光商量,徐光因为和石勒讨论过这件事,所以更能把握石勒的心理状态,他没有一味地倾诉当前的局势多么危险之类的,而是直接抛出了相应的对策迫使石勒铤而走险。最终在石勒的默许下,徐光辅佐石弘裁决政府奏章,并让太监严震也参与意见,于是作为政府最高行政长官的石虎反而没有那么多人追捧了,石虎对徐光、程遐等人的怨恨值再升一个等级。

    不觉一年过去了,到了333年,石勒已不能下床,石虎趁机把控了他的寝殿,明义上是尽孝事奉,实则隔绝其他人与石勒的联系,甚至假传圣旨,让石宏和石堪调离军队,回到襄国以便对其节制。

    7月21日,石勒卧床数月后终于凄然离世,享年60岁,直到临死都未见到自己的儿子和平日里的谋臣,国家大事全由石虎摆布,而石虎终于等来了静候多年的机会,一场乱局即将展开。

    (本章完)

第104章 血暴光临() 
汉赵政权的覆灭不但对后赵产生深远影响,更对周边的小国造成很大冲击。

    与汉赵接壤的前凉首先就不淡定了,张骏趁乱派兵迅速收复了原来被刘曜占领的土地,把国界向东推至狄道,并设立五个前进指挥营,每营设一个军事总监,以此防备蠢蠢欲动的后赵。

    后赵刚经历一场大战,暂时不想与周边国家暴发冲突,便派藩属事务部长孟毅前往宣扬和平政策,任命张骏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州长,并加九锡。然而张骏认定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危险,便扣押了孟毅,拒绝了所有任命。

    隔壁的仇池和铁弗匈奴倒是感觉无所事事,因为地盘小且地势凶险,后赵一时尚未打他们的主意。拓跋鲜卑和宇文鲜卑则远在塞北,后赵即便有心讨伐也是鞭长莫及。慕容吐谷浑地处青藏高原,一般人也不会闲得登山找刺激。

    但是东北方的慕容鲜卑和段氏鲜卑就明显处在了战争的敏感地带,段部的酋长段辽已然有了自暴自弃的念头,本着听天由命的心态勉强苦撑,慕容部的领袖慕容廆艰苦奋斗了这些年,可不想轻言放弃,于是秘密派出使者南下向陶侃发出北伐的邀请,希望双方联手夹击后赵政权,并认为后赵刚经历大战,元气大伤,现在正是消灭敌人的最佳时机。

    不过陶侃固然有心肃清中原,可是他已年过七十,亲自带兵辗转南北,毕竟有些吃力,况且他也知道朝廷并无北伐的决心,于是只能以需要时间准备来婉拒慕容廆。慕容廆在此之前一直算是依附东晋王朝的,但这种关系在危机面前是经不起考验的,不久随着他的死去,慕容一家正式与司马家分道扬镳。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产生危机感,成汉政权的李雄借着后赵与东晋对峙的机会出兵攻击东晋王朝的宁州。

    李雄最初在道人范长生的辅佐下稳固政权,但也因为范长生的清静无为政策使得举国上下安于现状,很少会主动向外扩张,直到332年,李雄终于慢热地派出了堂弟也成汉最高统帅的李寿南下进攻宁州。

    当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李寿此番出征居然十分顺利,很快将宁州纳入成汉版图,此战成了成汉政权自立国以来获得的最大的胜利,李寿的威名震动蜀中。

    不过李雄应该意识到东晋王朝的宁州就和没人要的野孩子一样,既偏远又没什么知名将领把守,所以能取得胜利真的是没什么值得赞赏的。可惜包括李雄在内的所有国民全都一致认为自己的国力是多么强盛,李寿又是何其勇猛,之前是没有上进心,现在又增添了骄傲之心,也正是这个缘故,获得最大的突破反而也成了最后的突破,在本就不怎么强势的情况下更是从此渐渐走到了下坡路。

    实际后赵政权随着石勒的死,也走向衰落了,但因为石勒经营国家多年,各个方面都十分强盛,所以倒不至于立时崩溃,硬是被石虎父子折腾了将近20年才灭亡。

    石虎在石勒去世的当天就对当初得罪自己的人发动了血腥报复,让石邃带着重兵进驻皇宫,派武士挟持着太子石弘登上金殿前平台,然后亲自下令逮捕程遐和徐光,交付给司法部审判,结果当然是按石虎的意思来的,全都被斩首。

    石弘不过19岁的书生,哪里是老奸巨滑的石虎的对手,眼看石勒信任的两名重臣就这么被害,他也担心自己的前途,便向石虎示弱,声称愿意把皇位让给他。石虎虽然心里得意,但偏偏装出一副忠贞的嘴脸,义正言辞地说:“君王逝世,太子继位,这是正常的礼法,岂能乱了规矩。”

    石弘更加害怕,哭着请求石虎放过自己,石虎终于没了耐心,叫嚣道:“你有没有能力承担大任,天下人自有公断,何必事先讨论!”石弘被迫坐上皇位,连夜把父亲的灵柩藏到山谷之中,生怕遭到石虎的破坏。

    此时朝廷上下全都笼罩着一层厚重的阴影,不止石弘,其他的臣子也都像是惊弓之鸟,甚至许多人都偷偷逃出宫去,以躲避即将到来的大祸。

    所有人都意识到将有一场空前的灾难光临,这种明知会死却又不知何时会死的心情是很磨人的,文武官员们很快逃跑了一多半,石勒的养子石聪眼见局势危急,他本是汉人,可不想当羯人的炮灰,联合谯郡郡长彭彪一起派出使节准备向东晋投降,可惜不等晋军前来接应,先被石虎派出的大军剿灭了。

    333年8月,新任后赵皇帝石弘任命石虎为宰相,并封其为魏王、大单于、加九锡,划出魏郡等十三个郡建立魏国,统御文武百官。

    石虎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大单于之位,但他早已不仅仅渴求于此了。

    就像猫捉老鼠一样,石虎并不急于求成,准备好好戏耍一番石勒的后代。在受封之后先是下令赦免了魏国境内的所有囚犯,然后封正室郑樱桃为魏王后,世子石邃为魏太子、使持节、高级咨询官、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最高统帅、主管朝廷机要,次子石宣出任车骑大将军、冀州督导官、河间王、使持节,三子石韬获封前锋将军、京畿卫戍总司令、乐安王,四子石遵为齐王,五子石鉴为代王,六子石苞为乐平王。接着改封平原王石斌为章武王。

    石勒时代的所有官员不是逃了就是被调到闲差,石虎的旧部和亲属则补了这些缺口,石勒后宫的美女、车马、服饰全都搬进丞相府。

    此情此景,石勒的老婆刘氏深感痛心,秘密召见彭城王石堪,向他讨教对策,石堪思来想去,准备到兖州挟持石勒的幼子石恢为盟主,然后据守廪丘,宣布太后诏令,号召各州郡、各地方政府及各军区,让他们一起勤王,诛杀石虎集团。

    9月,石堪改穿平民的衣服率领轻装部队袭击兖州,可惜没能夺取,只好向南投奔谯城,但被石虎的部将郭太擒获,并送往襄国。

    石虎对于这种局面早有思想准备,丝毫没有迟疑,把早已设计好的惩罚施加在石堪身上,石堪被烈火活活烤死。

    石恢很快被强行征召进京,刘太后则遭废黜,不久便被处死。

    后赵的内祸就此拉开大幕。

    (本章完)

第105章 石虎平乱() 
刘太后的死俨然成了后赵大乱的导火索,国母尚且难以自保,各处将领纷纷叛变以求生路。

    333年10月,镇守关中的河东王石生和镇守洛阳的武卫大将军石朗,不约而同地起兵讨伐石虎,石生更是自称秦州督导官,派使节前往东晋献降。接着氐王蒲洪也自称雍州督导官,按照就近原则,选择归附前凉政权。

    石虎到底是久经沙场的硬汉,虽然人品奇差,但气势汹汹,战斗力爆棚,先是让太子石邃留守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