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红楼 >

第20部分

醉红楼-第20部分

小说: 醉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笑道,“公子解的绝妙。不瞒公子,我这酒虽是山村野酒,却比那杏花村滋味。”

    赵荣淡然一笑,问道,“何谓杏花村?”

    掌柜的道,“公子必是不知金陵杏花村酒。”

    赵荣故作不知,笑问道,“何处有杏花村酒?可否一尝?”

    掌柜的摇头道,“这杏花村酒由来已久。昔日诗仙李太白,一生只好美酒,欲求尝尽天下佳酿。他闻听我金陵杏花村酒乃是酒中极品,故不远千里来得金陵,至酒肆中,开怀畅饮,放声高歌,旁若无人。正值迦叶司马路过,闻听歌声,着从人问他何人。李太白随口道了四句。”

    赵荣问道,“四句甚么?”

    掌柜的笑道,“他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可惜公子你来迟了。”

    赵荣笑道,“店家此言何意?为何我来迟了?”

    掌柜的叹道,“可惜这杏花村酿造之法早已失传多年,我也只听得先人说过。”

    赵荣连连叹道,“可惜,可惜。若得把酒持螯,复夫何求?”

    掌柜的又笑道,“公子不必叹息。今虽不能品尝杏花村美酒,却能品到小店的百味楼中百味酒,还能尝到我这店中一绝。”

    赵荣奇道,“何为一绝?”

    掌柜的指着那碟豆腐,道,“此即是我这店中一绝,一品豆腐。”

    赵荣抬箸,夹一小片豆腐,入得口中,柔软清香,果然非同一般,不由胃口大开,将一碟豆腐吃个精光,咂嘴弄舌,赞不绝口,询问道,“这一品豆腐出自何人之手?”

    掌柜的答道,“这一品豆腐究竟出于何人之手,已无从知晓了。据说,前朝时候,这金陵城中曾有一王老倌儿,每日与老伴作些豆腐,走街串巷,卖些铜钱度日。后来,这王老倌儿悟得制作诀窍,那豆腐味儿竟大不一般,街坊四邻纷纷上门求买,不出几日,整个金陵城中,无人不晓,哪个不知?正巧得,天子微服至此,闻听王氏豆腐闻名金陵,便来得王家,喝得一碗热浆,尝了几片豆腐,龙颜大悦,取来纸笔,写下四字,一品豆腐。后来,这王老倌儿才知晓这人竟是皇上,受宠若惊。自此以后,这一品豆腐便出了名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王老倌儿死了,那做豆腐的手艺传了下来。不过,他的子孙散阵投巢,立业分支,各为各家,有成者,有败者。不少王氏子孙离开金陵,各自生存。今又有假冒其名者,不知多少,真真假假,兀自难辨。东城便有一户王氏人家,母子二人,自言是王老倌儿后裔,在街头开设了一个作坊,每日游走四方村镇,逐户叫卖,生意亦还不赖。”

    赵荣不免觉得有趣,顿时大笑道,“原来如此。”

    言罢,掌柜的自去照顾其他客人,赵荣与魏阙斟酒对饮。正喝的尽兴,却见得邻桌二人,正开怀畅饮,言语似甚投机。

    这二人,一人满脸短髭,相貌粗疏,一手持着酒碗,一脚架在长凳之上,道,“六哥,小弟敬你一碗。”那唤作六哥的笑道,“义弟,大哥我今日手气顺畅。来,喝个爽利。”二人高举酒碗,碰后,各自饮个干净。

    那唤作义弟的斟满酒,笑道,“李龙今日可惨了,血本无归。哈哈哈。”六哥皱起眉头,不解道,“李龙好逸恶劳,整日游荡,今日手头怎会如此宽绰?”一语提醒了那义弟,义弟亦皱眉道,“说来也是。我道今日他怎的如此眉开眼笑,囊中必是有货儿。这钱必定来路不正,莫不是偷盗得来?或是这小子时来运转,行路捡得了意外之财?”

    那六哥笑道,“拾得也好,偷得也罢。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这钱又到得我囊中来了!他这小子,现世宝一个,纵有万贯家财,也会消受得身无分文。你道他父母怎生死的?便是被他活活气死。”

    那二人窃笑着,旁桌赵荣听得清楚,暗叹想,那李龙必是败家之子,染上赌习,致使父母双亡,自身亦被人蔑视。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因赌而身败名裂、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那二人说着,不料被掌柜的听得,掌柜的上前,笑道,“六哥说的不错,我与那李龙多少沾亲,瞧在他父母面上,往日多少周济一些与他。自他父母亡故后,这小子益发懒了,不思正业,我多次规劝,其不伏烧埋,日后便懒得与他来往了。”那义弟忽指窗外,笑道,“你等看那厢,不正是李龙?怎的说他,他便到了?”

    赵荣扭头望去,但见得街头过来一人,约莫二十开外,油头滑脸,衣衫不整,却是一脸的喜悦之色。

    那六哥、义弟看见,也暗自诧异。

    李龙快步入得店来,瞧见六哥、义弟,走得近来,不由分说,端得桌上一碗酒,一饮而尽,嘻嘻笑道,“周六哥,在此喝酒?待会再耍耍如何?”

    周六不动声色,试探道,“耍耍无妨,你拿甚么抵押?”

    李龙笑道,“周六哥未免小瞧小弟了。”说罢,拉过掌柜的,附耳低声嘀咕。那掌柜的只是摇头不肯,李龙环顾左右,暗中摸出一包,递与掌柜的。

    打开包儿,那掌柜的不免疑惑不解,低声问道,“何来此物?”

    李龙低声道,“哥哥尽可放心。小弟近日手紧,将就些子儿与小弟则个。”那掌柜的推脱再三,只是不肯。李龙苦苦相求,只道是路途拾得的,无人认领。

    这厢赵荣瞧得真切,大声唤道,“掌柜的,你且过来。”那掌柜的过来,询问何事。赵荣道,“此人欲兑换何物?”

    掌柜的连连摇头,道,“无有甚么,一点私事儿。”赵荣知是掌柜的隐瞒实情,正待说话。那李龙见赵荣询问,抢步上前。那掌柜的意欲拦住,却被李龙推搡在一旁。

    李龙满面堆笑,低声又神秘道,“有上等首饰几件,二两银子如何?”展开手掌,有一布包,打开布包,果有几件首饰,看那成色,竟是纯金打制而成。

    赵荣看完心中顿时大惊,因这些都是女子饰物,又联想到柳氏死之前家中丢了的那些首饰,便暗自思忖道,莫非这李龙即是谋害柳氏的真正凶手?

第44章死了() 
赵荣拈过一金衩,仔细辨认,微微点首,笑道,“果然值得二两银子,且与我了。”那李龙一听顿时乐得喜笑颜开。

    赵荣一摸衣袖,故作惊讶,道,“怎的忘带银两?只有些铜子,须付酒钱。”

    李龙听完之后,顿时着急道,“怎的是好?”

    赵荣道,“不如随我去取,我便住在前街。”

    李龙因为着急拿钱,便不疑有他,说道,“即刻便去。”

    赵荣起身,付得酒钱,离店返回府衙。那李龙紧跟其后,生怕跟丢了一样。

    走了一段路,李龙询问何处,赵荣随手指了指前方,正说着,邢捕头迎面而来,正欲言语。赵荣使个眼色,邢捕头会意,猛的扑向李龙。李龙不曾防备,加之邢捕头擅长搏斗,须臾被打倒在地。

    魏阙帮着邢捕头绑住李龙,这才笑道,“小子,这次看你往哪里逃!”

    邢捕头一把将李龙逮起,那李龙又叫又闹,极力挣扎,终无济于事。此举引得旁人围观,有相好者欲帮其手,却见是公差,哪敢上前,只是询问缘故。赵荣不言,入得府衙。宋师爷迎上前来,见又扭来一人,识得是邢捕头,惊讶不已。

    赵荣落坐桌旁,威严喝道,“大胆李龙,你可知罪?”

    李龙惊魂未定,茫然不解。

    这时候邢捕头在一旁厉声呵斥道,“你这厮见到指挥使大人,竟不下跪?”遂强行将他摁跪在地。

    李龙抬头瞧瞧邢捕头,又来看赵荣,恍然大悟,原来买主竟是个官爷,自己怎的如此胡涂?懊悔之余,横下心来,一口咬定道,“小人无罪,小人冤枉呀!”

    赵荣淡然一笑,道,“邢捕头,搜他怀中,可有一布包?”

    邢捕头得命,伸手摸去,果有一包,递上前去。赵荣打开布包,现出几件首饰,放置在桌上,问道,“李龙,此是何物?”

    李龙神情闪烁,犹狡辩道,“乃先母遗留之物,因生活艰难,寻出来兑换些银两,买些盐粮。”

    赵荣大声喝道,“住口!死到临头,竟还敢雌口牙黄,哄骗本官。李龙,还不将如何谋害柳氏之实情招认出来?”

    李龙大惊失色,伏地求饶,道,“大人,冤枉呀!小人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蒙大人。小人并未曾谋害他人,不知大人如何怪罪小人?”

    赵荣冷笑道,“你这厮顽皮赖骨,料你不会如实招认。邢捕头,可速去传唤来柳城,待他辨认首饰后便知分晓。”邢捕头答应,正欲出门。那李龙已冷汗淋漓,惊慌不已,急道,“大人,小人招认便是了。”

    府衙内外的老百姓闻听,惊讶不已,原来李龙方是谋害柳氏之凶手!只是二人素无瓜葛,何故下此毒手?

    定是为了钱财!

    众人正猜测疑惑间,只听得那李龙惶恐道,“小人好赌,家中之物早已典当一空,只得四处赊借,后来赊借不到,便以偷盗为生。此此首饰乃是小人从柳氏家偷得。”

    赵荣冷笑道,“李龙,你可知哄骗本官该当何罪?”

    李龙急道,“小人还还未说完。昨夜,小人闲着无事,四处游荡,想偷些值钱物什。正当小人闲游之际,隐约见得前方有一团黑影,亏得小人胆大,伏藏在黑暗处,看他个究竟。那人似身负重物,行为诡秘。”

    “小人当他是同道中人,偷得些值钱财物,便紧随其后。那人并未发觉小人,走出街口,寻了条小道,到了一处无人之地,将物什放置在一小洞内,又拨些茅草掩盖了。小人心想,必是那人先将物什隐藏在此,待机再来取走。待那人离去后,小人便摸索过去,伸手乱摸,几将吓死小人。”

    “原来,那物什并非甚么值钱财物,竟是一人!小人返身便走,不出几步,心想道,既是人,为何摸他未见动静?莫非是死人不成?既是死人,身上或许有值钱之物。小人壮了胆子,返身过来,又一摸,果真是一个死人!”

    “小人便将尸首拖出洞来,发觉竟是一个女子,只是那时刻夜黑,不曾辨认出是柳氏。小人财迷心窍,自尸首上摸得纹银三两,又剥下首饰来,而后匆匆离去。今日,小人便输了那三两银子,只得寻个买主,将首饰变卖。不料被大人发现。大人,小人所说句句是实,并无谎言。那柳氏确不是小人谋害的。那凶手乃是一个男子,身材与小人相仿,想必也是附近人。只是小人未曾瞧得清他的面目。”

    众人听得分明,暗暗称奇。

    如此说来,这李龙并非杀人凶手,真凶另有其人。

    如此案情,曲折离奇,待看赵荣如何断定。只听得赵荣问道,“李龙,你在何处见得那黑影?”李龙答道,“小人在街头大道接合之处见得那黑影。”

    赵荣低头沉思。依那柳城所言,尸首应在冯二家后,小路入大道口,草丛中发现的头簪亦可证实。依李龙所言,那凶手必是走街后那条道,移尸废宅。

    这真凶是另有其人?

    或是此二者其一?

    若如柳城所言,尸首躺在草丛之中,并未有他人,怎的李龙见到有人肩负?如此想来,那柳城必在说谎,凶手即是他。

    正在思量间,从衙门外面冲进来一人,赵荣侧头一看,却是李五常。

    李五常见到赵荣,立刻着急道,“大人,城外水塘发现一具尸首,有相识人认出死者系街坊五味店掌柜。”

    不待李五常说完,赵荣惊道,“吴有才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荣只觉浑身冷汗,他急忙起身,冲着李五常挥手,道,“快且头前引路。”又令邢捕头看管住李龙。

    李五常引赵荣向城外而去。身后跟随不少好事者,叽叽喳喳,议论纷错。出得城来,往东行了一刻钟左右时间,果见好大一处水塘,约莫十来亩水面,水波微起,波光闪烁。水塘旁围立着不少围观者,有眼尖者看到赵荣过来,立即叫道,“来啦,来啦,官府的人来啦!”

    众人分开一条道来,赵荣入得人群之中,只见地上躺有一人,五短身材,白净脸皮,约莫三十余岁,玄色衣衫,只是死相甚是难看。

    赵荣环顾左右,问道,“他即五味店掌柜吴有才?”

    周围人等皆点头称是。

    赵荣又问道,“何人发现此尸首?”

    旁边闪出一人,赵荣望去,却是一五十余岁的老汉,衣裳破旧,七破八补。老汉胆怯道,“大人,是草民投放鱼草时见着的。”

    赵荣问道,“老伯可是此口水塘主人?”

    老汉摇首道,“这是王员外家业,草民不过王家的一个帮工。”

    赵荣道,“老伯且细细道来。”

    老汉点头道,“晌午后,小草民来此投放鱼草,见得水草丛中似有物什,草民便将竹杆拨开水草,却见一具尸首浮在其中。草民吓得丢了竹杆,忙不迭的去叫了些人来,将尸首拖拉上岸。此时刻,这位爷便来了,叫草民等不可乱动。”老汉望着李五常,李五常点头,表明确是如此。

    赵荣看那水面,水边搭有一木架,乃便于乡民取水洗物之用。

    李五常取来竹杆,试水之深浅。

    老汉忙道,“这水深寒,不能抵足。往年多有游水者淹死于此。”

    李五常探水,果然低深。

    赵荣蹲下身来,察看尸首。

    旁边有人道,“定是失足落水溺死的。”

    也有人驳道,“这吴有才怎的会到此处来?必是落水鬼寻他。”

    赵荣伸手,分开死者双唇,察看一番。

    而后探手到尸首怀中,竟取出一个布包裹,展开看去,却是数锭银子。

    李五常低声道,“老邢精通仵作手法,可唤他来查验。”赵荣点头。李五常转身跑去了。

    赵荣拨开人群,环顾四下,见得前方一片树林,郁郁葱葱,绿树之中隐有飞檐碧瓦,遂询问围观者,“那处宅院住着何人?”

    有知情的围观者答道,“乃是王员外家宅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