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红楼 >

第287部分

醉红楼-第287部分

小说: 醉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皇帝脸上也是带着好奇的看着那李房名,装作很想要知道的样子,只见他看着那李房名,缓缓地开口问道:“不知道李爱卿所说的那个方法是个怎么样子的方法?朕倒是想要听一听,这个能够增加三千万两银子税收的方法,到底是一个怎么样子的方法了”这样子说着,他的眼底也是带着点点的笑容,他知道,那个让人惊讶,又会让无数人讨论,或者是反对,或者是支持的方法马上就会被说出来了。

    李房名脸上带着坚定的看着那不远处的天启皇帝,之后才是缓缓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觉着,按照那税收的排名先后,应该是给与那商人们奖励,只要是有了奖励,并且那个奖励是会让商人们疯狂的奖励,那么,不害怕那些个商人们不把口袋里面的银子拿出来,只要是我们给出的奖励很合理,或者是那些个商人们最想要的,那么,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税收,那些商人们也不会觉着把银子给官员一部分就可以不缴纳更多的银子了,他们只会更加想要交更多的银子,这样子,他们才是能够拿到那些个奖励,不是么?”

    天启皇帝听了这话,脸上带着些许的笑意,只见他看着那李房名缓缓地开口说道“哦?既然李爱卿已经是这样子说了,那么,想必李爱卿心中已经是有了注意了吧?只是不知道,这个注意到底是怎么样子的注意?我很好奇”

    李房名脸上带着笑意,那赵荣刚站在一边,也是脸上带着莫名的笑意,这种时候,他早就是准备好了,准备好战斗了,只要是那个想法一说出来,一定是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也是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因为那个注意,有些许的颠覆现在的阶级。

    只听得那李房名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觉着,可以给予那纳税总额的前几名的商人世家几个科举的名额,微臣相信,只要是这个奖励一出现,那么,这朝廷的税收别说是增加三千万两,即便是再多增加三千万两,微臣也是觉着是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样子说着,那李房名的脸上也是带着些许的镇定。

    果不其然,这李房名的话说完之后,那朝廷之中便是出现了片刻的寂静,这寂静不是那臣服的寂静,而是爆炸前夕的寂静,毕竟,这种时候,谁能够不惊讶?

    最先站出来的是那内阁辅政大臣,刘习之,他是一个坚定的儒生,但是他也是能够接受那墨家,甚至是接受法家,更甚者,就是连那道家、纵横家他都是能够接受的。

    为什么能够接受?理由很简单!这位内阁辅政大臣本来就是能够做到很多事情的哪一种,但是这个时候,这位内阁辅政大臣第一个站了出来反对这个事情。只见那刘习之看着那天启皇帝定定的说道“陛下,微臣觉着这个方法不可行!这商人就是商人,那里能够在出来科举做官?微臣觉着这个事情会让本来安宁的大梁,变得永无宁日!”

    天启皇帝惊讶了下,这时候的天启皇帝是真的惊讶,因为他本来觉着这个事情刘习之会接受的,毕竟,这个刘习之之前对于一些新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可是很强大的。

    这时候,那内阁首辅叶向东也是站了出来,在他站出来的那一瞬间,赵荣、天启皇帝、甚至是那李房名都是有些许的紧张了,之前他们的假想敌就是这位内阁首辅大人,他是内阁首辅在,这时候,内阁首辅的权利还是很大的,他们必须要说的动这位,才是能够执行这个事情。

    只是,让众人都是没有想到的一个事情发生了。

    只见那叶向东缓缓地站了出来,之后咳嗽了两声,然后瞧着那天启皇帝缓缓地开口说道“陛下,老臣与这刘大人的意见不一样,老臣倒是觉着,这是一个好事情么?但是”

    这个但是让很多人都是提了一口气。

    却是听到那叶向东继续说道“但是么,这奖励的不能够一次性的奖励科举名额,可以奖励童生考试的名额、下一次奖励秀才、之后奖励举人,在之后奖励进士”

第683章出炉() 
叶向东一言,震惊了朝野。所有的人都在惊叹,甚至是恐惧。

    叶向东是什么人?叶向东是当朝内阁首辅,三朝老臣,资历与文冠候、武冠候是一个等级的,他若是说了话,那整个大梁都要抖一抖,没有人能够直接反驳他的话,哪怕是皇帝也没有这个权威!这就是叶向东!

    而此时,叶向东所说的话,却是让众人无法理解,甚至连皇帝这个总导演都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因为天启皇帝觉着,叶向东应该是支持儒家的,也应该是最坚决的反对让商人能够科举的人,这样子的行为,无异于破坏了整个儒家统治地位的基础,也是改变了士农工商这个阶级最大的变数,一旦商人也能够开始科举,那么,商人难不成是地位最低下的人?不可能。那些商人世家出身的子弟们,都会阻拦,甚至改变这样子的社会。

    这就是人的劣根,而到了那个时候,当商人世家出现的科举考生,甚至是官员越来越多的时候,朝廷里面的这些商人世家出身的官员,就会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会觉着,为什么自己的家庭是商人出身,所以自己要低三下气?凭什么?

    不凭什么,因为那个时候,这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已经被彻底的破坏了,商人们的思想,商人世家出身的官员的思想,都会发生改变,没有了依据,只是凭借本能的行为,只要那些商人出身的官员们出来一个本事特别大的人,那么,整个阶级就会彻底变化。

    这一点,叶向东想不到么?怎么可能!既然其他的人能够想得到,那么,这叶向东自然也是能够想得到的,叶向东比这朝廷之中的所有人都要聪明,甚至,他比这赵荣还是要聪明许多,否则,也不可能是在这朝廷之中树立将近几十年,跨越了三个朝代,到了现在,还是内阁首辅了。

    那么,叶向东为什么支持?难道他看不到这未来的变化么?他当然看到了,但,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所以他才是需要这样子做,为什么?因为叶向东想要让朝廷提前把握住这一切的命脉。他知道海外有一个国家叫做英吉利,在那里,就是因为旧的皇朝反对商人,让商人的地位继续低下,所以,他们被推翻了,叶向东就是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个合适的机会是什么?是能够合理的提出改善商人地位,甚至给以后商人地位彻底的平等埋下伏笔。

    而今天这个机会,就是最好的机会,叶向东知道,今天这个机会,只要自己把握住了,那么,日后皇朝就会彻底的控制住这些商人的命脉。

    只要面前有一个胡萝卜,那么,那些商人们就会拼死拼活的想要去吃这个胡萝卜,而拿着这个胡萝卜的朝廷,就能够左手渔翁之利,这样子的时间,最少可以延续数百年,既然如此,叶向东为什么要反对?现如今的皇帝,明显是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当然不能反对,甚至,他还十分的支持。

    整个朝廷之中,唯一淡然的就是赵荣了,因为,赵荣早就是知道了这一点,并且,赵荣还是控制了这一点,与这叶向东提前商谈了这事情,然后,他与叶向东达成了高度的统一,现如今,大梁有很大的发展契机,而这种契机,来自于赵荣,但是,要完成这种非同一般的转变,你必须有一个东西,那就是钱,若是没有钱财,即便是赵荣带来的契机再怎么的厉害,大梁都是不能够完成转变的。

    这是一定的,也是固定的,所有的人都是知道,包括皇帝也包括叶向东。

    皇帝知道,自己想做的一切,都是要看这白花花的银子,而叶向东知道,这大梁想要做的改变,不管是那开遍全国的法院也好,还是检察院也好,甚至是那所谓的天工开物局的研究也好,也包括这小皇帝赵荣都想要做的那个大学、中学、小学也好,都是需要银子的,而这个银子,只能够是国家出,朝廷出。

    这样子一来,国家、朝廷就必须拥有十分大的收入来源,否则别说是发展这些了,就算是勉强的支撑下来也是有些许的困难的。这也是皇帝会同意开海禁,甚至是同意王家、赵荣一同前往海外的原因,也是皇帝明知道那罂粟花的效果,但是还是同意在深山老林这种种植,甚至是同意贩卖到别的国家的原因,这也是小皇帝知道,攻占别的国家,别的土地是不对的,但依旧是让东南西北四王前去攻打的原因。

    一个国家,不能够没有钱。

    天启皇帝大声笑着,他许久没有这般的开心了,他的日子过得很是憋屈,很是难受,但是,叶向东的支持表现出了一个态度,那就是这个国家正在慢慢的变好,也表现出来,这个国家不仅仅是有他和赵荣在力挽狂澜,也有其他的官员在努力,那些迂腐的老臣子们正在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观念。

    而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大梁变得更加强大一点,更加强大一点。

    他看着叶向东说道“叶老,你说的不错,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来”说完之后,又是带着笑容的看着那台下的诸位大臣们说道“诸位爱卿,谁还有意见?”

    那刘习之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却被那叶向东拉了一下袖子,他脸色皱了皱,但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够在说什么了。燕亲王已经同意,因为这主意本来就是他想出来的,叶向东已经同意,甚至连那先皇留下来的辅政大臣和庆也是一言不发。他回天乏术。

    他站在那里,沉默的表示着自己的无奈与不知所措,叶向东看着他,也是笑了笑,之后小声的事多奥“待会我带你去个地方,我想,你就知道老夫为何同意了”

    刘习之点了点头,不再抗拒,他知道,叶向东不会骗自己。

第684章民生百态() 
既然已经没有了反对的意思,天启皇帝也是可以宣布这个结果了,这次的朝会自然是以燕亲王的胜利为结尾的,或许,自从有了燕亲王以来,这每次朝会的结果都是以燕亲王的胜利为结尾,哪怕燕亲王暂时输了,到了最后决定成败的时候,燕亲王也会胜利。

    只是因为他是燕亲王。

    天启皇帝看着那台下站着的李房名松了口气,之后才是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叶阁老所说的事情做吧,毕竟,现如今大梁还在发展的路上,若是猛然间我们跨度太大,只怕民间百姓也是有些许的接受不了”说到此处,他也是叹了口气,之后瞧着那李房名说道“李爱卿啊,你剩下的两个礼物,暂时留着,等到这些东西大梁消化了之后,再是拿出来好了”

    李房名也松了口气,事实上,在他说出来那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税法的东西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准备着遭受这朝廷百官的攻击了,事实上,他也是差一点就遭受到这些,若不是这叶向东关键时候站了出来,只怕他绝对会收到这些人的攻击,他可没有叶向东那么大的威严。

    李房名弯腰说道“遵命”

    朝会散了之后,刘习之没有走,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的方向,他知道,自己在等待着叶向东,等待着这个人带着自己前往那个能够改变自己看法的地方,他不知道那个地方时哪里,但是他有一种预感,自己的初衷或许真的会因为那个地方改变。

    叶向东慢慢的来到这刘习之的身边,看着那刘习之说道“习之啊,你跟我来,我带你去看一看这大梁,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同意这李房名所说的事情了,李房名所说的事情,能够改善这大梁存在的毛病啊,也能够让大梁真正的变得更好,我们必须同意,也只能够同意啊”

    这样子说着,叶向东的脸上也是带着些许的无奈,他的确是与赵荣达成了协议,但是,他达成协议的过程却是他这辈子都是难以忘记的一段记忆,那些百姓,那些人,过得如此的贫困,过得如此的凄苦,他们只能够看着,却不能享受到大梁的安定带给他们的一切便利,这合理么?不合理,所以,他们一定是要改变这些。

    刘习之没有说话,事实上,这个时候他还没有看到东西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够说什么,或许,他因为继续这样子保持沉默,保持冷静。

    两个人离开了皇宫,走的地方确实越来越偏远,那地上的泥土都是沾染在了那刘习之的脚上,但是刘习之没有喊苦喊累,他只是看着那不远处的方向,静静的看着,什么都是不说。

    不远处,一棵大树下面,有三个泥娃娃。

    那三个娃娃大约摸七八岁的样子,刘习之也有一个儿子,他的儿子与这些孩子看起来同岁,但是他们所遭遇的却完全不同。刘习之自认为是一个清官,是一个好官,他的儿子从来没有和朝廷的那些官员的孩子一样,吃香的喝辣的,他的孩子,被他管教的很严格,既能够读书,也能够种地,能文能武,吃苦耐来,他以为,这就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了。

    可是他看见这三个孩子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错了。

    那三个孩子蹲在那树下,手里面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字。

    求知欲,这是人生来就有的东西,在这三个孩子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疑惑的看向那叶向东,不知道这个情况,怎么就触动了叶向东,导致他同意了李房名提出的事情,改变现如今的状况,叶向东看着他的神色,只是淡淡的笑了一声,之后才是笑声的说道“继续看下去”刘习之不解,但依旧站在那里看着。

    不过片刻,蝉鸣声在嘶喊着,那树的一旁走过来一个大人,看起来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他蹲在那三个孩子的身边,看着那三个孩子说道“好了,今天的学习时间到了,我们要回去干活了哦”

    刘习之瞬间愣住了,这三个孩子来的时候,他就在这里看着了,这三个孩子走的时候,他也在。这三个孩子的学习时间,竟然只有短暂的一小会儿?他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这人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为什么呢?难道学习做了官之后不好么?

    他没有忍住自己的冲动走了过去,看着那大人说道“这位兄弟,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