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毒刺传说 >

第115部分

抗日之毒刺传说-第115部分

小说: 抗日之毒刺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杜词。

    杜词在紫金山战地,桂永清教导总队的阵地上休息,聊天,了解军事情报了,等待这边电台修复,可惜,今天晚上流年不利,日军炮兵旅团电台被震坏,中国紫金山炮兵阵地上的电台也难以逃出宿命轮回,修复无望。

    “这该如何是好啊?要不,我们派遣人员潜伏出去,进入南京?”桂永清想的是自己和自己部队的生命安危,忧心不已,让杜词瞬间就轻看了他。

    教导总队,是国民政府的精锐,一个总队是一个旅的编制,这个旅还是精锐加强旅,是中国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忽然害怕?

    无论如何,桂永清都要派遣人员出去,“否则,我们立刻突围,趁着敌军混乱,兵分两路,一路佯攻向西,一路主力向东南,我已经了解和判断过,敌人的主力在西面,东面战斗激烈,那么边缘的地方一定兵力空虚,第十军也围攻了南面的雨花台和中华门,这样,敌人结合部位必定空虚,”

    杜词说:“不要轻易突围,即便突围,也不能是今天,因为损失太大了,何况,你怎么确信东南方向一定兵力空虚?”

    桂永清笑了:“还是拜杜词先生所赐,您抓来的俘虏是谁知道吗?”

    杜词摇头:“一个女护士而已,陈皮两片,消肿止痒生津!哈哈哈。”

    桂永清听了,顿时也笑了:“杜词先生好调皮!那个女人,的确是护士,却是松井石根的护士,在部队战乱中,被裹挟到了这边,又中枪受伤!经过审问,她说,松井石根到了西边了!”

    杜词再摇头:“松井石根是个傻瓜吗?日军上海派遣军实力雄厚,随便一个步兵大队堵截住我们,我们就完了!”

    桂永清不管这个,直接命令部队军官都来开会。

    杜词急了,“桂永清总队长,在委座和唐总司令下达正式命令之前,你这样的行为是叛逃,我有权依据自己总司令部作战处长的名义,对你进行规劝,实在不行,我将对你采取强制措施!”

    桂永清这才老实不少,跌坐在椅子里,闷头不语。

    旁边,几个副总队长和政治部主任,参谋长等人,都不知所措,还是那个抓杜词的副官,可能跟杜词时间混了一会儿,胆量大了:“杜先生,只要您能将这里的消息通知了城内,我们就不必突围了,等待上级指令。”

    杜词点点头:“这才像话,我军紫金山阵地是制高点,千万不能丢呀,除非全城撤退,这样吧,我想想办法。”

    杜词出去了,想着办法,碰上桂永清这种官大胆小的主儿,也真是扫兴。

    紫金山上万籁俱寂,东面日军的自相残杀已经结束了,天空恢复了浓郁的夜幕景象,群星灿烂,寒风吹拂,冷冽中有种亢奋和清醒,令人陶醉。

    可是,血腥的气息,在氤氲,战火还在袅袅缭绕,山地西面的南京城,黑睽睽的陷入在黑暗中,之前被日军机群狂轰滥炸的惨象,逐渐平息了。

    寒风吹在他的脸上,越来越强劲,有种疯狂的架势。

    东南风,也许,明天就要下雪了!

    杜词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他快步奔向指挥所里:“诸位,我去通知消息!”

第252章 南京沸腾() 
半小时以后,杜词站在紫金山的山巅,窥探着寒风的方向,力度,默默地计算着。

    “杜词先生,你真的能行吗?”桂永清,一众副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之类的旅级高官,都簇拥在身边,好奇又担忧,因为,杜词的方法,他们闻所未闻,不,桂永清在德国留学是闻过的,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啊。

    杜词的身边,摆着一个很简陋的滑翔伞,无动力滑翔伞,使用现成的东西捆扎,有竹子,有帆布,有木头东西,操纵杆还是杜词亲自动手做的,很短的时间内就拼接成一样建议的大风筝,让大家好奇极了。

    杜词点点头,将桂永清写的亲笔信再次捏了一下,又询问了紫金山上现有部队的几个数据,马上走到前面断崖上。

    “杜词先生,真不行的话,您别去了,注意安全啊。”桂永清都拉住了杜词的手腕。

    黑夜中,山巅下望,各种诡异巍峨阴森,战火的余烬好像阴森森的鬼火,鬼子往来游动的巡逻兵,好像小鬼无常。

    其他军官也都劝说杜词,别说杜词,他们看一看想一想,都毛骨悚然,从这里直接往下面跳?一旦滑翔伞打不开,没有做好姿势,不能承接到足够的上升气流,得到足够的升力,那直接摔下去摔死了!

    杜词笑笑:“南京城急着等待我们的消息,我们也想知道那边情况,所以,我一定不辱使命!”

    等了一会儿,杜词感知着风力风向温度,找到了合适的起飞地点,又做了几个奔跑测试,将操纵杆加固,又绑了一块帆布,这才起飞,他疾驰十几部,对着山下的黑夜中,纵深跳下!

    “啊!”桂永清和其他军官,心底里都惊呼着,因为,他们看不清楚了。

    “我们坚守阵地,绝不撤退,除非有委座和总司令的命令!”桂永清被撼动了,人家杜词冒着生命危险,尝试这种危险性极大的方式,通知南京,他不能太软弱了。

    “是!”军官们观察着,走开了,他们心里,已经深深地铭刻住了今夜,今时,一个年轻的军官。

    杜词第一跳并不成功。

    不,这必须成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成功,要么摔死,要么成为日军俘虏!

    不成功是指效果不佳,不过,他很快调整操纵,将无动力滑翔伞控制好,迅速借助风力,拉了起来。

    倾斜的方向,切着锋线,他迅速飘飞,在黑暗的夜空中,犹如一直幽灵,游荡过去,南京的战火,南京的尸体,南京的血海,颓废的城墙,忧郁的守军官兵,哀嚎的民兵伤员,寂静的无人的街市,他大鸟一只,飞过了许多地方,终于降落了。

    “啊?什么声音?”城墙上,一个士兵狐疑起来。

    “哪里?”另一个士兵听了听,眼睛往远处张望,此时,吧勾一声,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面门,他倒下去死了。

    日军在城墙边缘埋伏有步兵,狙击手!

    中国守军将低下头,隐身在城垛口内。

    第一次降落以后,立刻被无数的声音包围,地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不过,他已经脱离了滑翔伞,翻滚到了一处地面上,此时,无数的人呼喊着:“小鬼子来了,小鬼子来了。”

    不过,很快,枪声停止,宋希廉,36师的师长过来了,带着大批的马弁。厉声喝问:“干什么?谁在开枪?”

    很多士兵低头不语,只有带队的班长过去:“报告师长,我们的发现一个敌人,乘坐一只大风筝飞过来了!”

    “胡闹,你是白痴啊,你自己乘坐一只大风筝试试看!”宋师长恼火极了,36师的官兵,是严格训练过的精锐,居然还有这样不开窍的魂淡。耸人听闻。

    杜词从一家空无一人的院落里喊话了:“宋希廉师长,我是杜词,我的确是乘坐一只大风筝过来的,你的兵警惕性很高啊,差一点儿打死我。”

    “什么?你谁?”宋希廉大吃一惊,立刻带领士兵包围过去。

    杜词出来,被士兵包围,等宋希廉看见以后,用手电筒反复照射,“你真是杜词先生?不会吧?他已经牺牲成仁了!”

    杜词哈哈大笑,“扯淡,老子今年才十六岁,不到十八岁,哪里就能成仁?”、

    宋希廉也大笑起来:“杜词先生,你命真大啊,南京城都传遍了,说你已经死了,委座都给你题词了!”

    “嘿嘿,委座都题词了,我更应该感恩,更应该继续努力战斗。打小鬼子。”杜词嘚瑟。

    大家对杜词的到来,完全不敢相信,杜词演绎了乘坐滑翔伞的情况,说今夜是东南风强劲,才有机会,天赐良机。

    宋希廉看了滑翔伞,听了杜词的讲述,激动地抱着他,把他抱起来:“好厉害的杜词啊,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太有办法了!”

    宋希廉立刻打电话通知唐生智,同时派人派车辆护送他,很快杜词就来到了唐生智的总司令部秘密地下室。

    黑暗中,这里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口令的质询之声不绝于耳。

    门前,黑暗里,几个人等待着,杜词一到,就被拉住手,“杜词?你真的活着?”

    杜词听他声音,知道是唐生智,急忙立正敬礼报告:“总司令好,杜词带领敢死队深入敌后战斗,不幸战败,全军覆没,仅以身免,不过,我军也用血战勇气,换来丰硕战果,先后消灭敌人炮兵部队近两千人,又两次炸毁敌人的弹药库,终于全部毁灭了敌人的炮弹储备”

    “别说了,先到司令部休息一会儿!”唐生智激动地握着杜词的手,哭了。

    周围的军官们,也都忍不住唏嘘。

    将杜词按进椅子里,唐生智亲自捧出一杯热茶,给杜词敬上:“杜词先生,请!”

    杜词结果,一饮而尽:“惭愧,惭愧。”

    杜词的确是惭愧,迅速将战斗的过程梗概讲述了一遍,一再道歉,反省自己谋划的失误之处:“如果不是我的失误,不会白白损失这么多人,我太麻痹大意,太轻敌了!”

    杜词是诚恳地认错。过程中,也将一些情况数据讲清楚了。

    “你,你真的在自责?”唐生智瞠目结舌。

    旁边的军官也在发愣,按照杜词的介绍,给他们敢死队的事迹,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前古未有的惨烈壮烈!而且,战果之大,对敌人打击之深,简直可以用辉煌胜利来形容!可是,人家却在一点点反省分析,还道歉!

第253章 撤军() 
“的确是我的失误,我太低估鬼子的能力了,太高估我们的袭击效率了,一千多敢死队员的牺牲,是我的责任,无可推托,我真希望,能在战斗结束以后,竖立一座坟茔和丰碑,在旁边搭建三间茅屋,永远地陪伴在他们身旁。”杜词的眼里噙着泪水。

    宋希廉师长摇头,觉得杜词的表态太过了,谦虚和低调不是这样的,其他一些军官也多有腹诽,功劳这么大,又这么谦卑,让别人怎么活?

    当然,多数军官是钦佩复钦佩,几乎五体投地。

    唐生智心里还是很感动的,对杜词的言语夸张之处,也能包容,“不必过于忧愤,咳咳,杜词兄弟,你?莫非你有亲兄弟在敢死队中?”

    杜词苦笑一声:“我从家乡带领的十几个兄弟姊妹,全部成仁,其中包括我的老婆和她妹妹。”

    “啊?”唐生智,宋希廉,所有刚才还觉得杜词有些作的人,都悚然一惊,继而肃然起敬:“节哀,请先生节哀顺变!”

    杜词确实挺悲伤的,现在,他安全了,回顾整个敢死战斗过程,好像做梦一样,尤其是柳寒梅和雪梅之死,秀娟,小仙桃之死,让他感慨万分,好像心都被人掏去了一样。

    护送杜词的官兵在宋希廉师长的带领下离开了,唐生智亲自送过来一张椅子,让杜词坐下,还奉上热茶:“杜词先生,请。”

    杜词缓和了情绪,看着地下室指挥所,再次详细地讲述了城外紫金山阵地的情况。

    “啊?这样啊?我已经将情况电请委座裁决了,紫金山的情况,我不了解,只能根据枪炮声推测,其余部队”唐生智绝望地说不下去了。

    原来,他在等着委座决定,迅速撤退呢。

    杜词知道,顽强坚守南京孤城,对守军来说,意味着用落后的武器装备和日军硬拼,战略上非常愚蠢,可是,好不容易动员起来十多万南京市民,也激励了数万守军,如果老蒋如历史上一样突然下令撤军,将是不可挽回的灾难。

    经过这么几天,杜词也了解了,国民党的部队,即使是精锐部队,也存在严重的等级差别,内部矛盾很深,内部凝聚力很弱,一旦撤退,很可能直接崩溃,一些军官可能重演历史上只身潜逃的丑剧,部队会彻底溃散,不可收拾。

    “杜词先生以为如何?”唐生智向来将杜词作为他的精神支柱,今天,杜词惨败归来,仅以身免,且彻夜战斗,城外防线全军崩溃,数万守军殉难,他已经彻底丧失了战斗精神。

    杜词迅速调整情绪,思索着,缓慢坚决地说:“我和总司令的意见并无不同,南京保卫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政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部队增援,仅凭现在的守军实力,无法长期抗衡下去,也就是,撤军,是最大可能的事情,想必委座也会这样轻易决断。”

    唐生智点点头,沉思默想一会儿,脸上露出笑容,那是勉强挤出来的:“就算现在就撤军,我们也已经对得起国家民族列祖列宗了!那么,杜词先生以为,一旦委座做出撤军的决策,我们怎么做好些?”

    杜词沉思了一会儿:“撤军时候的应对措施,非常关键,我的方案是,诱敌深入,节节抵抗,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将撤军断尾之战,变成大捷!重创敌人。”

    杜词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全盘计划,唐生智听了,感慨不已,连声称赞。

    当然,唐生智带兵多年,毕竟有相当高的军事素养,对杜词的方案进行了质疑,推敲,补充,还让几个参谋军官参与讨论,详细记录要点。

    立刻,南京城司令部,频频动作,开始了撤军前的各种预案布置,当杜词疲惫地要求休息地时候,唐生智赶紧派人将他护送到附近的安全地下室。

    几个亲信军官被喊到城防司令部办公室,他们了解了撤军的预案,非常震惊,因为,这个计划太大胆了。

    “总司令,您不觉得这样作风险太大了吗?”一位军官担忧地说。

    唐生智沉思一会儿:“风险的确很大,可是,机会也很大,用部分精锐主力配备普通民兵牵制消耗敌人,让其他主力精锐安然撤退,已经是最大限度,特别是,争取挽救紫金山教导纵队的御林军,是神来之笔。”

    又一位军官说:“总司令,杜词先生,咳咳,他那么年轻,那么冲动,万一有一点点儿失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