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123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123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安南国王不论是从哪一方面开来,似乎都没有什么改姓的必要。更何况如果他真的改了,自己怎么能不是第一时间知道?

    想到这里,朱棣又仔细的将这封国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依旧是一切正常,不过这个国王的署名却变成了一个叫做“胡汉苍”的人。

    胡汉苍是谁?朱棣自问记忆力不错,但是他还真想不起来安南皇室有一个叫做胡汉苍的人存在。

    他皱着眉头想了想,不论这个胡汉苍是谁,姓陈的怎么变成了姓胡的,此时定然大有蹊跷!

    (本章完)

第245章 安南疑云() 
    朱棣放下国书,笑着说道:“安南国王有心了,我大明与安南国世代修好,如今安南国王如此心向大明,朕心中甚是欣慰啊。”

    听了朱棣的话,安南使臣们连忙道谢。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听出朱棣是在说客套话,但是安南使臣们却不敢表露出半分不满。毕竟,他们这个小小的安南,还必须要依附着大明才能够生存。

    不过让他们奇怪的是,今天朱棣就只说了这些,而关于赏赐他们黄金白银,绫罗绸缎之类的话却是根本没提一句。

    我说,老大您不是要不给我们吧!

    要知道,对于安南这样的小国来说,大明的赏赐也是他们每年充实国库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毕竟这点东西在咱们物产丰盛的天朝上国来说不算是什么,可是对于那些蛮夷小国来说还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的。

    而这些使臣们也就肩负着“从大明国带点钱回国”的重要任务。可以想象,如果今天朱棣忽然抽风了不给,安南虽然不至于国库空虚,但是想必安南国王是要把腰带勒紧一些过日子了。

    就在使臣们一头雾水的时候,朱棣突然说话了。

    “朕如果所记不错的话,安南国是陈氏掌权,怎么现在安南国王却是姓胡?”

    安南使臣们一愣,旋即他们的头领答道:“禀陛下,我安南国的确是陈氏掌权。但是在几年前,裕宗陛下驾崩,而先皇膝下无子,无奈之下只得将皇位传给其外甥,也就是如今我安南国王。”

    “哦?”朱棣眉头一挑。其实这事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毕竟老国王死了,必然要找一个新国王来继承大统。而按照这使臣说的,安南老国王没有儿子,只能将这个位子交给自己的外甥。虽然在朱棣看来交给外甥还不如交给侄子,但是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更何况,说不定人家外甥就比侄子优秀呢?

    这么看来,这个叫胡汉苍的人似乎真的是安南的正统皇帝。

    但是朱棣转念一想,不对啊!这皇位的来历似乎有些经不起推敲啊!虽然这个使臣说的似乎一点破绽都没有,但是朱棣怎么想怎么不对。没有儿子,那兄弟总有吧,侄子也有吧,实在不行培养一个养子也可以啊,怎么也不能够轮到这个外甥吧!要知道,外甥这一系在皇家之中,可是属于外戚的,外甥继承皇位,岂不是会造成外戚干政?再说,你将皇位传给外甥,那你陈氏自己不是就玩完了?人家得了皇位,难道还能留你陈氏满门好好的活着?

    这事有蹊跷!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几年前尔等不细细禀报?”朱棣继续问道。他倒不是关心他国内政,毕竟安南是自己的小弟,小弟的财产继承出了岔子,自己做大哥的自然要管上一管。

    “禀陛下,吾皇初登大宝之时,的确有进京言明之意。但那时贵国有奸臣祸乱朝政,而陛下又兴讨逆之军,替天行道。当时吾皇料定朝廷无暇他顾,所以便没有派遣使臣。而现在贵国奸臣已除,吾皇认为此时正是请求陛下册封的时机,所以方才在此时前来,望陛下恕罪。”安南使臣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朱棣点了点头,这使臣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想来也是,按照这使臣描述,安南老国王去世的时间和自己起兵靖难的时间几乎差不多。那个时候整个大明打得天昏地暗,他和朱允炆都是卯足了劲要干掉对方。当然后者可能不是,不过那不重要。在国家正打仗的时候,就算安南国派出使臣,恐怕朱允炆也没有时间理会他。而现在自己打败了朱允炆夺得了皇位,这安南新国王向自己求个册封倒是正常。

    不过,想到这里,朱棣忽然感觉不对。因为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发家史。要知道,四年多以前,坐在这皇位上的可还是朱允炆而不是自己。自己是打败了自己的侄子,才成功的夺得了这个皇位。

    而既然自己可以打败自己的侄子,那么为什么这个叫做胡汉苍的安南新国王就不能打败自己的舅舅,然后夺得后者的皇位呢?

    想到这里,朱棣心里的疑惑更甚。虽然这个安南新老国王交替是人家自己的事,而自己作为别国皇帝也不应该“干涉他国内政”,但是安南毕竟是我大明的小弟!

    要知道,自从安南成为大明的属国之后,安南的国王都是要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的。这一点上,朝鲜国也是一样的情况。

    如果这个叫做胡汉苍的安南新国王真的杀掉了老国王,那可就不仅仅是安南内政的问题了。他杀的,可是当初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下旨册封的安南国王!敢杀大明册封的国王,那不就是在挑衅大明的威严吗?

    但是朱棣没有证据。

    这毕竟已经是几年前发生的事情了,要想找找蛛丝马迹,那是何等艰难的一件事情?更何况,现在这安南国王已经是胡汉苍,虽然心有疑虑,但是朱棣还是决定先将后者稳下来再说。

    “安南国王倒是考虑周到。”朱棣似乎很是满意“既然如此,那么朕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希望我大明与安南能够世代修好。”

    安南使臣立刻回应道:“多谢陛下恩典。”

    朱棣摆了摆手“不必多礼。尔等远道来此,先下去歇息吧。虽然安南如今换了新皇,但是该有的赏赐朕一定不会少的!”

    安南使臣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大殿。

    看着安南使臣们的背影,朱棣陷入了思索。他是一个政治嗅觉几位敏锐的人,在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之中就能够发现不妥。而他虽然现在在嘴上承认了这个叫做胡汉苍的人,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有很大的疑惑的。

    作为安南的老大哥,朱棣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是如果这个胡汉苍是一个敢于用阴谋诡计骗取大明朝信任的人,那么朱棣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朱棣已经打定主意,这件事表面上先不动声色,然后自己再派遣得力的大臣前往安南调查。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但是如果自己真的想查的话,还是能够查出些什么的。

    朱棣冷笑一声,想在我大明手里占便宜,想都不要想!

    (本章完)

第246章 夫妻谈话() 
    马车缓缓地再陈国公府门前停了下来,王明掀开帘子跳了出来。他用力的舒展了一下自己的身体。

    “啊!”随着身体的舒展伴随而来拉伸般的痛感,王明轻轻地呻吟了一下“真是舒服!”要知道,今天自己可是陪着朱棣站了一天,现在他都已经感觉不到自己脚的存在了。不过一想着明天后天以及以后的几天,自己都要这样陪着朱棣,他就一阵头大。

    这些各国使臣们朱棣自然不可能一天就接见完毕,总有来的晚的。更何况他也不能通宵看这些人来来往往。不过这就苦了文武百官了,你朱棣老大是坐着,可是我们不能坐啊!这么站几天,恐怕脚底得脱层皮。

    一想到今天接见使臣时发生的种种事情,王明就不由得心里一阵烦燥。不论事安南还是扶桑,这两个国家王明都没有好感。他自然知道安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也知道朱棣早晚会出兵征讨安南,对于这个国家王明并不在意。

    真正让他记在心里的其实是扶桑这个国家,虽然现在这个国家还是非常弱小。但是一百多年后,扶桑会出现一个叫做织田信长的人,他会结束室町幕府在日本多年的统治。而他的继任者丰臣秀吉更是统一整个扶桑。

    虽然不论是织田信长还是丰臣秀吉的眼界都不大。但是他们也干出不少大事。

    比如丰臣秀吉统一扶桑之后,便做起了扩张领土,吞并大明的美梦。虽然当时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被大明当时的名将李如松教育如何做人,但是这个国家对于大明甚至整个中国的念想就没停过。

    于是四百多年以后日本爆发了明治维新,他们解决了本国的内忧外患之后,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中国。他们在中国犯下了无数令人发指的惨案,杀害了无数平民百姓。若说这民族曾经犯下的恶行,那真是罄竹难书!虽然扶桑现在还很弱小,而且这个国家四分五裂,但是他们终究会崛起,而且会给中国的人民百姓带来无数的灾难。

    王明知道这一切,可是他却不知道怎样提醒朱棣。

    其实如果王明现在有兵权的话,他一定直接派出大明水军直接攻击扶桑本土。但可惜的是他手里没有一兵一卒,而那个有兵权的人却不会出兵。因为再过几年,大明就又有几场硬仗要打了,而那个时候的朱棣,是没有空理会区区一个扶桑的。

    怀着满心的沉重,王明走进了府里。回到府里,他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而下人们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平日里和和气气的主子今天的脸色为什么那么难看,但是看着王明那难看的脸上,根本就没有人敢打扰他。

    “今日是各国使臣入京朝拜的日子,难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不成?”朱清漪听着秋儿的汇报,不禁皱了皱眉头。她与王明成婚已有一段时间,彼此见也没什么矛盾。而且这段时间以来,王明一直都是乐乐呵呵的,就算自己有时候无理取闹一些,他也不生气。今天可是两人婚后王明第一次表现出负面情绪。

    朱清漪冰雪聪明,她一下子就猜到了可能是今天王明陪朱棣接见使臣的时候出了什么事。但是她却根本就猜不到。

    “公主,那,那我还要不要叫老爷用晚膳?”柳如意看了正在思考中的朱清漪一眼,小心翼翼的问道。虽然她很想与王明一起吃饭,但是毕竟后者心情不好。而朱清漪有时候也是一个执拗的性子,她怕两个人万一一个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朱清漪想了想,说道:“不用,我亲自去看看,你二人先去用膳吧。”

    说着,朱清漪便想着书房的方向走去。

    柳如意看着朱清漪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其实她也想知道王明究竟遇到了什么事,说不定她也可以帮上什么忙,就算帮不上,也可以和他一起面对啊!

    秋儿看着柳如意的样子,哪还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摇了摇头,走上前去,拍了怕后者的肩膀,说道:“如意,走吧。”

    柳如意点点头,与秋儿一同朝着餐厅走去

    走到书房外面,朱清漪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才敲响了房门。

    “今天的晚膳不用了,不要来打扰我。”书房内王明的声音听起来有一丝疲惫,也有一丝烦躁。

    朱清漪皱了皱眉,说道:“是我。”

    不多一会儿,书房的门被打开了。露出了王明那张有些疲惫的脸。别人可以不见,但是自己的媳妇却不能不见。更何况这段时间里两人相处不错,王明对于自己抱得美人归可能可谓是信心十足。现在朱清漪主动来看自己,自己当然不能将她拒之门外。

    “你怎么来了?”王明一边说着,一边将朱清漪让进书房。

    “我怎么不能来。”朱清漪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在这里生闷气倒是没什么,可却连累整个府里的下人们一个个提心吊胆的。”

    王明挠挠头,也没说什么。虽然他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人的情绪却不是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

    “怎么,今天朝堂上可是发生了什么,才让你如此烦心?”朱清漪也没有多说什么,在她看来,如果想要劝王明,不如从最根本的方向入手。

    对于朱清漪的智慧,王明自然是了解的。她能够猜出自己的心事,也是正常。

    叹了口气,王明开口道:“今天各国使臣前来朝拜,倒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只不过……”对于朱清漪,王明自然没有什么忌讳。毕竟后者这些年在朱棣那里耳濡目染,再加上她本身就聪慧无比,这些事情她的确能够帮得上自己。当下,他将今天扶桑人的无理要求已经安南国的政权交替的蹊跷都说了出来。

    “这么说来,这安南新国王似乎确实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听了王明的描述,朱清漪只是略作思索,便找出了问题的关键。

    “哦?”王明眉头一挑“怎么说?”

    朱清漪看了他一眼,说道:“按照你的描述,安南国先皇去世之后没有子嗣,便选自己的外甥继位。但是按照这皇位传承的传统,一般都是传给自己一脉的子孙。如果传给外甥,那一定会造成大权旁落的情况。除非安南先皇去世以前已经是老糊涂了,不然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朱清漪不愧是朱清漪,一针见血的便指出了安南政权交替中的那不正常的地方。

    (本章完)

第247章 扶桑之辩() 
    王明赞叹地点了点头“不错,漪儿居然能有如此见解,为夫甚是欣慰啊。”说到这里,王明不禁笑了起来。

    听着王明这有些肉麻的称呼,朱清漪脸色微红,白了他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两人成婚到现在,依旧没有同房。而这段时间以来王明对她的好她自然也能够感受到。不说别的,就单单是自己不与后者同房的事情,若是搁在别人家里,恐怕早就出事了。可王明却并没有说什么,而且一直对自己非常尊敬。

    平时两人相处的时候,王明的称呼也是让人脸红。不过时间长了,朱清漪甚至都已经没什么感觉了,甚至还有些已经习惯了王明的称呼。

    “这件事自有爹爹操心,你在这里瞎操什么心?”朱清漪看了王明一眼,她不明白王明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情如此上心。

    “你猜啊!”王明眨了眨眼睛,一副我就不告诉你的样子。

    朱清漪看着王明这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