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140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140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胡汉苍心存侥幸的时候,一个大臣走了进来,给胡汉苍递上了一封奏折。胡汉苍也没有计较他的礼数不周,此人是他的忠实支持者,自然要是不是地给个甜枣吃。

    “陛下,得到消息,大明已经出兵准备讨伐我安南,我们该当如何处置?”

    胡汉苍微微一笑,并没有出现什么惊慌的表情。这一切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朱棣不是一个吃了亏不作为的人,要是大明不出兵,那才是怪事。一切防御工作都已经预备好,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是胡汉苍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直到现在大明才出兵?

    不过,胡汉苍明显是有些异想天开了,他之所以还能如此打肿脸充胖子,强装镇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个家伙并不知道为何明朝要过这么长时间才来攻打他们。

    胡汉苍笑了笑,读起了奏折中的信息,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无非是大明的主将是谁,副将是谁。兵马有多少,进军路线是什么,千篇一律的东西罢了。

    “成国公朱能吗?”胡汉苍心头一跳,这段时间他对于大明诸位名将的信息也搜集了不少,对于这个朱能,也有几分了解。堪称是朱棣手下的第一大将,在靖难之役中为后者立下了汗马朱棣期盼着朱能可以发扬他靖难事后的无畏精神,一举解决问题。

    可惜天不如人愿,估计朱能也没有想到,他不但没功劳。

    而朱棣派出朱能,明显可以看出他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更何况还有一个沐晟,这可是明初开国功臣沐英的儿子。世代镇守云南,对于这个人,胡汉苍可以说了解的不能在了解了。毕竟这个沐晟可以说是继承了沐英的大部分本领,包括一个在未来独步天下的战法。

    胡汉苍本能地感觉到不妙,虽然那个张辅看起来是个新人不足为惧,但是朱能沐晟这两个老将却是大敌。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自己安南恐怕找不出能够与朱能沐晟匹敌的将领。

    不过这也没什么,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自己至少占了地利。

    不过,当他看到明军的人数时,顿时吓得满头冷汗。

    “将士卒八十万。”

    天塌了!

    八十万,八十万?八十万!特么的明军八十万人?这是要踏平整个中南半岛的节奏啊!他们整个安南举全国之兵,都不一定能有十万人,这遇上八十万,岂不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他是设置了不少的关隘哨卡,但是遇上八十万大军,能有什么用处?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虚妄!

    其实胡汉苍被骗了,因为中原军事家在出兵的时候都会习惯来一个号称人数。而胡汉苍所看到的,正是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明军。实际上,明军只不过三十多万人而已。可是这三十万,也不是安南能够抵挡得住的!

    明军的行动计划是这样的,分兵两路,一路以朱能为统帅,自广西进军,另一路由沐晟带领,自云南进军。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事进攻套路,凡是攻打安南,必从广西和云南分兵两路进行攻击,这几乎已经是固定套路,从古一直用到今。

    公元1406年,明军远征安南,成祖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在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之后,战争,再次降临!

    (本章完)

第283章 解缙来信() 
    南京,陈国公府。

    书房中,王明半躺在椅子上,前一段时间他奉命进攻讨论是否发兵讨伐安南,却被朱棣逼着问了一句关于朱高炽的看法。他如何能够不明白朱棣的意思?其实朱棣心里是不太想立朱高炽的,只不过是碍于众臣的支持,以及后者曾经受朱元璋的喜爱,他才将朱高炽立为太子。虽说他对于朱高炽的父子情分也很深,但是毕竟心中偏向朱高煦一些。

    当然,朱棣也不是要废掉朱高炽,他只是问一问王明对于朱高炽的看法而已。

    但是王明却一点都不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朱棣的寝宫很是安全,但是里面必定有朱高煦收买的眼线。若是他的话传到朱高煦耳朵里,恐怕又是麻烦。

    “头疼啊!”王明揉揉脑袋,以朱高煦那生性多疑的性子,就算自己保持中立可能在他的眼里都是太子党,而自己又说了朱高炽的好话,这更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了!虽然自己并不怕朱高煦,但是总有一个性格如毒蛇一般的人盯着自己,感觉终归是不太好的。

    难道,自己真的要站队吗?王明有些苦恼,他可不是解缙那种投机分子,他只想着能够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生就算了。他现在位极人臣,又有娇妻美妾,人生如此,还有什么所求的呢?他真的不想参与皇位的继承权问题,难不成自己要请朱棣下旨,离开京城?

    可是,南京城如此繁华美丽,离开的话,他还有些舍不得。

    “麻烦啊!”王明在椅子上翻了个身,却没想到椅子太小,这一翻身,一个不慎,就摔了下来。

    就在王明“哎呦”着站起身,揉着屁股的时间,朱清漪走了进来。

    她一眼就看到了王明狼狈的样子,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这么不小心?要不要叫医生来给你看看?”虽然嘴上怪罪王明的毛毛躁躁,但是她语气中的关心却是无法掩饰。

    “没事没事。”王明练练摆手道:“娘子不用担心,为夫身强体壮,摔一下没事的。倒是娘子你,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王明很是奇怪,自从上次俩人差点走到最后一步,朱清漪这段时间就一直躲着自己。今天居然会主动来见自己,难道是她想通了,要主动献身?想到这里,什么朱高煦,什么太子之位,都被王明一股脑抛开了。他看着朱清漪,即使是宽大的襦裙也难以遮掩后者的身段,他眼中泛着绿油油地光芒。

    朱清漪脸色一红,显然是想起来什么,她咬着银牙说道:“你这人,一天都没个正经样子,人家来找你,是有正经事情的!”

    “娘子请说!”王明笑嘻嘻地凑了上来。

    “刚刚下人说,门外有人送来了一封信。”说着,朱清漪在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王明“也不知道是何人,不过那人说了要你亲启。我也不好私自打开,你自己看看吧。”说完,朱清漪就要离开。她是怕了王明在对她使坏了,虽然她知道自己内心已经不在抗拒了,可是她毕竟还是女儿身,一点都没有准备啊!

    “娘子别走!”王明接过信,却是一把抓住了朱清漪的手,说道:“为夫感觉有些无聊,不如娘子你陪为夫说说话吧。为夫保证不乱来!”

    “你……”朱清漪还是想走,却拗不过王明,只能半强迫地被王明搂在怀里。

    “是谁给我来信呢?”王明一手搂着朱清漪,一手拆开信封,信中洋洋洒洒倒是写了不少,而且大多都是文言文,虽然也能看得懂,但是却有些头疼。

    看完信,王明叹了口气,将信放在桌子上,脸上的神色有些变幻。

    “怎么了?”朱清漪虽然心中害羞,但是看着王明的脸色有变,她也知道后者一定是有什么心事了。

    “是解缙给我写的信。”王明叹了口气,指着桌子上的信说道。

    “解缙?”朱清漪也是愣了一下,这个人她知道一些,号称博学多才,而且自己的父亲对他也是委以重任,可见他的能力必然不差。

    “娘子觉得此人如何?”王明却是饶有兴趣地问道。他知道朱清漪心思玲珑,对于朝堂的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听人说,此人博学多才,学贯古今。但是我却以为这人有些工于心计,而且看他当初连夜投奔父皇,此人的忠诚也有些问题。”朱清漪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

    “娘子居然有如此见解?”王明也是有些吃惊,毕竟朱清漪婚前婚后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能够将解缙的为人看得七七八八,可惜她是女儿身,不然的话,历史上就又要多一个著名人物了!

    说着,王明又叹了口气,说道:“解缙来信说,二哥他最近张狂过度,所用礼乐几乎可以与大哥相比,他想要联合我向父皇反应此事。”

    “什么?”朱清漪也是非常惊讶,倒不是因为朱高煦的僭越,实在是因为解缙的胆大包天。

    “那你是怎么想的?”

    王明摇了摇头,说道:“二哥此举,的确是失了身份。他现在不过是藩王,不去封地就藩就算了,如今所用礼仪直逼太子,这不是摆明了他要和大哥争上一争么?此事他有些过了。”

    说道这里,王明话锋一转“不过此事,为夫并不打算符合解缙。”

    “为什么?”朱清漪眉头一挑。

    “大哥虽然做的过分,但是这京城中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能够瞒得过锦衣卫。父皇他必然是知道的此事的。而父皇到现在都没说什么,明显是默许了。我怎么会去找这种不自在呢?”王明笑着说道:“再者,大哥与二哥之间,虽然有矛盾,却是皇家之事。不论是解缙或是其他大臣,亦或是我,都是外人。而父皇的家事,怎么能够容许外人插手?解缙此举,有些不知进退了。”说着,王明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嘲讽。

    (本章完)

第284章 解缙告状() 
    解缙在书房中不安地走来走去,他现在的心情很是有些紧张。他给朝中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们都送了信,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道向朱棣说一说朱高煦的不法行为。包括内阁的其他成员,六部的主要官员,还有各位功臣武将,甚至连朱高炽都被送了一封信。

    不过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收到任何回信。太子爷不变态还情有可原,毕竟后者身份敏感,不能随便做出决定。可是其他那些拿朝廷俸禄的大臣,也一个个地都不吱声,这简直是忘恩负义!

    解缙有些生气,当初之地刚刚下旨立朱高炽的时候,这些人恨不得求爷爷告奶奶地想跟朱高炽搭上关系。而现在自己要拉着他们一起为朱高炽出头,这一个个的都变成了缩头乌龟了!

    其实这个局面也早就在解缙的意料之中,这些大臣们能够混到今天这个位置,几乎个顶个的都是人精。要他们与自己一起做这个出头鸟,几乎是不可能的!

    “鼠目寸光!”解缙想着想着,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地冷笑。这些人看事情一点都不长远,他们根本就看不出自己的建议会带来多么大的收获。

    朱高煦对太子无礼,以下犯上,这本来就是坏了规矩。如果自己能够在朱棣面前义正言辞地指出朱高煦的错误,不但能够使自己在朱棣心中留下一个不畏强权,直言上谏的光辉形象,更是能够让朱高炽对自己感恩戴德,使自己在未来皇帝的心目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几乎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虽然会被朱高煦记恨,但是只要朱高炽还是太子,就不怕!

    “既然尔等如此目光短浅,那我便独自领这功劳!”解缙冷笑一声,吩咐下去准备马车,他要进宫一趟。

    朱棣最近很忙,讨伐安南的远征军刚刚出发,现在还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而北方的蒙古人又有些不安分,也是该找个时间敲打敲打了。而国内最近也发生了不少事情,最近他的几个兄弟有些不安分,而一些建文余孽也蠢蠢欲动。还有不少当初忠于朱允炆的老家伙们,这些人看着都心烦!这大事小情的,都需要朱棣亲自处理。最近朱棣不说忙得焦头烂额,也是有些顾首不顾尾。

    “陛下,解缙求见。”就在朱棣刚刚批阅完来自福建的奏折时,一个太监走过来说道。

    说起来,这东南沿海的确是有些乱。奏折中提到了沿海倭寇作乱,杀害了不少沿岸渔民百姓。这让朱棣很是生气,据说这些倭寇基本上都是来自扶桑,朝鲜,还有一些大明的亡命徒。朱棣正在考虑要不要派出大军灭了这些家伙。

    就在这个时候,解缙来了。朱棣本能的皱了皱眉头,他最近对解缙这个家伙的印象直线下降。

    以前虽然也不太待见这个墙头草,但是毕竟还是需要他来证明天下的读书人不都是“硬骨头”。再者,现在修书的工作还离不开他。为了让解缙干活有动力,自己没少在众臣面前表扬解缙。什么“朕得解缙,乃是上天之恩”,“朕可一日不吃饭,不可一日无解缙”。其实就是说几句好听的,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可是解缙就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看不清形式也就罢了,还得寸进尺,还真以为朕离不开你了吗?天下读书人有的是,你解缙,也不是不可取代的!

    再者说,前一段时间出兵讨伐安南,解缙这个家伙就坚决不同意。说什么休养生息,不能妄动兵戈,说什么慈悲为怀……都是一堆废话!王明那个小子说得好,安南弹丸小国,胆大妄为,以下犯上。挑衅我大明天威,杀害我大明将士,迫害我大明臣子。此等丧心病狂之辈,就应该一棍子打到死!自己身为皇帝都被人公然打脸了,解缙这不识好歹的家伙还劝自己忍?要不是看当时很多文臣武将都在,自己绝对狠狠地收拾解缙一顿!

    朱棣越想心情越差,他最近很不想见到解缙这个家伙,可是他却自己往枪口上撞,若是他再惹出什么事来,那就不要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叫他进来!”心情不太好,朱棣语气也很差。

    那太监也是心思聪明之辈,从朱棣的语气中就能够听出后者的心情不好,他也不敢迟疑,立刻出去将解缙带来进来。

    解缙走到堂下,先是拍了拍袖子,然后轻轻地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才说道:“臣解缙,参见陛下。”说完,他便要跪下,只是动作有些慢。

    朱棣也没在意解缙的小动作,他头也不抬地说道:“爱卿不必多礼,今日爱卿来见朕,不知有何要事?”

    解缙膝盖刚刚沾地,就立刻顺着朱棣的话站了起来,他拍了拍膝盖,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臣今日来,有要事禀告。”

    “说!”朱棣放下毛笔,抬起头看向解缙。

    “陛下,臣听闻近日汉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