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58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58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朱清漪的俏脸微红,轻啐了一声,暗骂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她摇摇头,抛却了心中的这种想法,她又一次问道:“那,那我爹爹现在在何处?他为什么没有与你一同回归王府?”

    王小明回答道:“殿下当然是去追击敌军啊,不然的话殿下还能干什么?至于我,大小姐,您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就算跟着殿下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再说,仅仅是追击敌军而已,也不用将我这个伤员都是拉上吧。”说着,王小明还指了指自己的右臂。

    朱清漪点点头,的确,王小明伤了一条手臂,就算是朱棣,也不会好意思还要王小明上阵杀敌。

    “那么,朝廷的军队,现在在哪里呢?”犹豫了一下,朱清漪再次轻声问道。现在已经不是一年多以前,一切都是发生了,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讲这些事藏着掖着了。

    今天的朱清漪显然是有些奇怪,她一直在问有关于战争的事情。虽然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人间机密,但是一个女孩子知道这些,总归是有些不合规矩的。

    但是,在王小明面前,什么叫做“规矩”?不好意思,没听说过,多少钱一斤?

    王小明想了想,道:“现在啊……”他皱着眉思考了一下,说道:“他们应该已经跑到了济南了吧。”

    (本章完)

第111章 朱允炆的决定() 
山东,济南。

    王小明所料并没有错,李景隆的确是跑到了济南。但是,他现在也并不在这里。他已经启程赶往京城了。这倒不是说李景隆出来已久思乡情切。实在是因为他不敢留在这里,他知道,朱棣是不会放过他的,他并不认为区区济南能够阻挡朱棣的脚步。与其留在这里等死,还不如早早离开。

    不过,朱棣也并没有像李景隆想的那样火急火燎的来围攻济南。开玩笑,追了你这么长时间,你跑的不累,老子追得累!

    朱棣追击李景隆一直到了德州,得到了大量的军事物资。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东西实在太多,他们根本带不上,丢了又可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棣带兵暂时返回了北平。况且,经过几天的追击,北军士兵也是早已疲惫不堪。此时返回北平,正好修整。

    若是李景隆知道朱棣根本就不打算继续紧咬着他不放,或许他还会再继续在济南硬气几天。但是,他实在是不想再与朱棣面对了,连观望的勇气都没有。

    其实,李景隆的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是平心而论,其实也没人能说他什么。毕竟,人都是怕死的,何况李景隆这种胆小怯懦之辈?只是,这个家伙实在是有些不厚道。只顾着自己逃命,却不顾济南的守军。

    现在的济南,可以说是岌岌可危。朱棣的下一个目标的确就是济南。朱棣原先的军事行动都是在自己属地附近进行的,也就是说,他一直在北平附近晃悠。所以南军即使被击败,也可以再次组织进攻。但是这次不同了,如果北军占据了济南,他们就将占据这个水陆要冲,退可保北平,进可攻京城。这就好比两军对垒,在敌军阵地前面修了个炮楼,哪天心情好,飘过去打两炮。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那么南军就真的无力回天了。那个时候的话,朱允炆还是直接投降的好。

    南军的每一位将领都是知道济南的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于打包票说能够抵挡住朱棣。他们没有任何信心,他们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就在济南一片愁云惨淡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也是相同的光景。

    朱允炆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足**给李景隆那个家伙六十万大军,但是他居然还是输给了朱棣。而且朱允炆还得到消息,李景隆这个废物居然还敢恬不知耻的回到京城来!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朱允炆现在恨不得一刀劈死李景隆,不但损失了十多万人,更是丢失了德州囤积的大量军粮。这已经不是仅仅的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便是可以推脱的了。

    “传黄子澄觐见!”朱允炆压下心中的怒火,对着身边的太监吩咐道。

    那太监混迹皇宫也很久了,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朱允炆现在正在气头上,哪敢怠慢?连忙快步地走了出去。

    朱允炆将那战报扔在桌子上,他倒是想要看看,现在黄子澄还有什么说辞。当初齐泰建议派出****祖,黄子澄百般阻挡。可是如今,若非自己临时起意派出了****祖,恐怕现在自己的六十万大军已经一个都不剩了吧!

    朱允炆正在生闷气,黄子澄终于走了进来。现在的这位仁兄,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运筹帷幄”。他也是知道了李景隆那个家伙搞出的事情。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么鼎力支持的李景隆居然那样的废物,数倍于朱棣,居然还是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黄子澄真的想问,难道朱棣就那么可怕吗?

    还有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刮什么不好,偏偏刮他李景隆的帅旗。那风真的不是朱棣家养的吗?

    黄子澄走上前,行了一礼。“臣黄子澄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

    他的话还没说完,变是被朱允炆打断了。只见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行了,起来吧。”

    黄子澄心头一跳,平时的朱允炆对自己那可是真的平等相交,但是今天却是这样的态度。可以看得出,现在的前者心情必然不是很愉快的。

    “看看吧。”朱允炆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将那战报扔了过去。

    黄子澄赶忙接过,虽然他早已经知道了白沟河的战况,但是,皇帝陛下明显是压抑着怒气,这会儿他可不敢表现出半点的迟疑。

    黄子澄粗略到扫了一眼,更是心头发苦。他知道,这一次恐怕还真不是李景隆无能,虽然他的确挺无能。但是,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如果不是那一场大风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南军恐怕也不会战败。这么看起来,此战或许真的是天意。

    但是,这话显然是不能在朱允炆面前说的。你可以说李景隆的不是,可以说南军大意。但是,就是不能说天意使然。否则,那岂不是成了,朱棣击败他朱允炆是天意了吗!这一点,即使是真的,也是朱允炆所绝对不能够允许的。

    “看出什么来了?”朱允炆看了黄子澄一眼,淡淡地说道,语气不悲不喜,似乎是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里。

    黄子澄沉默了一会,缓缓地说道:“此战,曹国公轻敌冒进,遇战便退,当真是不可饶恕。”说着,黄子澄对着朱允炆一拱手“陛下,臣以为,李景隆当斩!”既然不能说是天意,那么李景隆,对不住了!

    朱允炆看着黄子澄,既没有同意,也不反对。

    黄子澄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臣举荐李景隆,已是误了军国大计,虽万死不足以赎罪。请陛下治臣之罪!”

    沉默了一会儿,朱允炆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他缓缓地说道:“此事,爱卿虽然不查,但是也是一片忠心。朕也不好太过惩罚。”说着,朱允炆略微思考了一下“这样吧,你与齐泰就暂且卸下官职,安心修养一段时间吧。”说完,朱允炆看向黄子澄。

    黄子澄神色一凛,他知道朱允炆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要撤掉他们两个都官职。不过,他自细一想,便是明白了朱允炆的用意。

    他与齐泰主张削藩,朱棣对他与齐泰可谓是恨之入骨。朱允炆如此做法,明显是想着先将朱棣安抚下来。这个时候,也就只能委屈自己两人了。

    “谢陛下不杀之恩!”黄子澄跪下磕了个头,这一下绝对是真心实意的。

    朱允炆叹了口气“唉,若非那燕贼气焰嚣张,朕何必出此下策?”

    黄子澄摇了摇头“陛下,当务之急,并非是考虑我等臣子的时候,遏制燕贼,才是首要的任务。”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爱卿能够明白朕的一番苦心就好。”说完,他想了想,又说道:“至于李景隆,虽然可恶至极,但是,他毕竟是朕的亲人,朕实在不忍杀他,削了他的兵权,放他会去吧。”

    “陛下……”黄子澄闻言,又要劝说。

    “此事不必多言。”朱允炆阻止了黄子澄要说的话。虽然他也是恨透了李景隆,但是,灭杀亲人这种事情,他还是做不出。

    “陛下,那,济南,该当如何?”黄子澄见无法说动朱允炆,便是将话题转移到济南上来。

    朱允炆皱了皱眉,他也是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他怎会不知济南的重要?但就是知道,才不能随便派个人去。可是,现在能够抵挡朱棣的人,就只剩下一个自己不敢用的****祖。所以,朱允炆现在也是非常的烦躁。

    “算了,此事容后再议吧。”朱允炆挥了挥手,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黄子澄犹豫了一下,也是没有任何头绪,便是只能放弃“如此,臣告退。”说完,黄子澄便是了出去。

    (本章完)

第112章 铁铉() 
济南。

    现在的济南城内可以说是一片愁云,原本镇守济南的将领早已经跑的不见踪影。连南军最强大的主力军队都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能够阻挡朱棣吗?

    朱棣也是这样认为的,天下之大,还有谁能够与自己匹敌?京城的那张宝座,舍我其谁?朱允炆手下那几个人他闭着眼睛都能数出来。他已经准备好了唱着小曲打进济南城了。

    就在这个似乎一切都无法挽回了的时候,在距离济南百里以外的地方,一群人正在默默地前进。

    看这些人的装束,不难看出,他们正是当初参加了白沟河的南军士兵,也就是那一场战争的残兵败将。没人知道他们要干什么,要到哪里去。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并不清楚。

    这些人沉默着前进,他们的神色颓丧,似乎是打了败仗所致。不过,更多的人,在前进的时候,总是会抬起头来,看一看那领头之人,看一看他们的领导者。

    那是一个中年人,身形削瘦,面相平常,整个人并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然而,他却是与众不同,虽然并不强壮,但是却是顶天立地,虽然风尘仆仆,但是他的眼神却依旧坚毅无比。

    士兵们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人,他们只知道一件事。当南军在白沟河败给了朱棣后,每个人都在忙着逃命的时候,就只有他,没有像他人一样。虽然他也是在后退,但是他的速度却慢上很多。一路上,他不断地收拢着那些被击溃的士兵,将他们组织起来。他组织起了很多士兵,但是,也有不少人逃走。可他却并不在意那些逃走的人,他任他们离去,一言不发,但是他却继续组织那些士兵。

    在常人眼里,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种行为让人很难理解,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而且随着李景隆的溃败,沿路的各府县都闻风而降。江山随时可能易主,大家都已经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出路做起了打算。但是这个人却是不管不顾,依旧做着这样的工作。

    别说其他的那些将领不理解他,就连他组织起来的士兵们都不理解他,他们不知道这个人要将他们带往何处。他们只看到,此人白天带领他们赶路,夜晚读书,从来不多说一句话。

    “大人,您,究竟要带我们去哪啊?”未知的命运是令人恐惧的,几天的赶路,几天的沉默。士兵们终于忍不住了,他们或许不怕死,但是,他们不想连自己死在哪里都不清楚。终于,有胆子大的人问了出来。

    “济南,我们要去守卫济南。”那人头也不回,只是静静地望着济南的方向。沉默良久,他才回答。

    “可是,连主帅都跑了,大人您能守得住吗?”士兵们并不相信这句话,在他们看来,李景隆六十万大军都抵挡不住朱棣前进的脚步,他们凑上去,也只是让朱棣打而已。

    “我是山东参政,是朝廷委派的官员,这是我的职责。”说完,那人策马扬鞭,继续朝着济南的方向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士兵们都沉默了。他们可以看得出,这位大人是一定要去守卫济南的,不论他们会否跟上,不论他究竟有着多少可以拿出来的力量。千军万马要奋勇厮杀,单枪匹马亦要孤军奋战。不论他是否有大军相随,他都是要去的,即使只有他一人。

    良久的沉默,终于,有人跟了上去。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百,千,万!那些原本毫无斗志的南军士兵全都跟在了那人的身后。没有什么热血沸腾,没有什么荡气回肠。只是有一个坚强的男人对他们说“我们要去守卫济南”。于是,他们跟在这个男人身后,朝着他们的目标前进。

    这个男人,名叫铁铉。山东参政,在刚刚结束的白沟河战役,他负责李景隆大军的粮草调度。当然,也是跟着李景隆逃跑。

    其实,铁铉不论是在朝廷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人。当然,这一切都要到此为止了。曾经的他或许并不重要,但是,一切到今天为止。铁铉,他将在这里,名垂千古!因为他接过了一个无人敢接的单子——挽救国家危亡。

    其实,以铁铉的官职,能力。如果他能够投奔朱棣,必然是能够获得一个不低的地位的。毕竟,谁都知道,现在的朝廷,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朱棣了。

    但是,铁铉不会这样。他永远都不会这样做。他并不是那种熟读兵法,精通战阵的人。在白沟河之前,他的人生就是读好书和做好官。第一次看到战场上血腥屠杀的场面,他也曾经犹豫和胆怯过,但他最终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他无法接受朱棣这样的人,每当想起这天下或许就要被朱棣篡权,他心头的怒火就熊熊燃烧。他还记得,自己读书时先生曾对自己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

    在他看来,朱棣并不是什么遭受奸臣迫害,被逼靖难的英雄。他只是一个搅乱太平盛世,图谋不轨的乱臣贼子而已。他的道德观念使得他无法去接受这样的一个人成为国家新的主宰。他绝对不会允许,朱棣这样的人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