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6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6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好下场?老吴叔,你好好想想吧。”

    “说来说去,你还是说到周王殿下身上。”吴老五指着王小明的鼻子说道:“你这小子,安的都是什么心,周王殿下仁爱,即使是他府上家丁有不法的行为,那与他何干?你为什么总是觉得周王殿下有罪,周王殿下何罪之有?你就不能盼着他好吗?”

    王小明大怒:“他好不好,是我能盼出来的吗?你以为日后就只有周王会被朝廷降罪吗?各地藩王拥兵自重,朝廷怎么可能会坐视不管?周王,还只是个开始罢了,天下诸王,都逃脱不了这个命运!”王小明真的是气急了,居然将这些还未发生之事说了出来。

    吴老五更是气的浑身发抖“你,你,你怎么能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当今天子仁爱,又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不念亲情的事来,我看,是你在这里危言耸听!你这些话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那才是你大祸临头!”

    王小明听到这里,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如此劝说无果。原来,意识的不同真的会造成人们在行为上的巨大差异。吴老五之所以认为王小明的话是杞人忧天,都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的忠君思想惹的祸。先不说朱允炆会不会对自己的亲叔叔下手,就算他真的动手了,恐怕在这天下大多数人的眼里,那也是应该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燕王靖难,被人视为乱臣贼子。

    王小明看着吴老五愤怒的脸,忽然低下了头“老吴叔,你真的不肯听我的吗?”

    吴老五一拍桌子“我听你的做什么?你口口声声造谣生事,说什么朝廷要将周王治罪。还造谣当今天子,我看,你这是嫌自己的命不够长了!”

    王小明忽然笑了,他明白自己不可能无法说服吴老五,讲道理,吴老五根本就不懂权力的斗争是如何的残酷。说事实,难道要坦白自己是从六百多年后穿越来的吗?这话若是说出去,恐怕自己会被人当做疯子。王小明收敛了笑容,低着头,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老吴叔,你真的不离开吗?”

    吴老五瞥了他一眼“不走!我们老吴家,生在这上杨村,也要死在这里!”

    “那好,”王小明抬起头来,轻轻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只能说再见了。”

    “你什么意思?”吴老五眼睛一瞪。

    “我明天一早就会离开。”王小明似乎没看到吴老五的表情“我不能留在这里,我们已经与周王有了牵扯,留在这里不会有好下场。我言尽于此,老吴叔,感谢你这么多天来的照顾。希望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

    吴老五气急“好,你走吧,明日我分你些银子,你有多远就走多远,永远也不要再回来!”

    ……

    一夜无话,王小明躺在炕上辗转反侧,他究竟能去哪?这天下还有什么地方是自己能生存的?自己是个孤儿,无亲无故,离开了上杨村连一个住的地方恐怕都找不到。难道要为朝廷效力?不行,再过几年,这朝廷可就换了天子。可若是四处漂泊,也免不了受人欺压。那杜二之所以能强抢玉佩,不就是因为自己无权无势。王小明惊奇的发现,他现在的处境居然与穿越之前那不得意的人生如此相似!

    王小明在心中暗暗的叹了口气,他没有什么野心,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但是,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自己就有了再一次被抓进大牢的风险。普天之下,难道就没有一个容身之处吗?

    不!我忽略了什么!王小明豁然开朗,还有一个人,他是这大明王朝的命运转折之处!是的,自己还有机会!看来,自己已经有了去处了!

    清晨,王小明收拾好行装,在吴老五那里拿了二十两银子。走出了这个他住了今天的地方。

    “小明,你,你一定要走吗?”吴翠花的眼里充满了不舍,而吴老五还因为两人昨夜的不愉快而没有出来。

    “翠花姐,我不能留在这,你也帮我劝劝老吴叔,尽早离开。”王小明洒然一笑。

    吴翠花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翠花姐,你记着,以后若是有人来问有关于自行车的事,就全部推到我的身上,你就说,自信车是我发明的,与老吴叔无关,老吴叔也不知道它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明白吗?”王小明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想办法帮吴老五一把。

    吴翠花点点头,含泪问道:“小明,你要去哪?我还能再见到你吗?”

    王小明轻轻地笑了笑“放心吧,翠花姐,日后有缘自会相见。”说着,他将目光投向北方“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我要……去见一个人。”

    吴翠花还想说什么,可是王小明没有给她机会。王小明就这样背上包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只剩下一个背影,在朝阳下被拉的越来越长……

    (本章完)

第11章 道衍() 
北平。

    如今的北平城自然就是日后的北京,然而现在它还不能与日后的那座国际都市相比。它现在只是大明朝北拒北元的坚实防线。再多的,就是燕王的封地。

    北平城并不向南方水乡那样充满了细腻与柔和。它将北方的粗旷与豪放完全的表现出来。当然,作为北元曾经的大都,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落无一不想着有一天能够重返这里。他们也确实差一点就做到了,多年后也先大军兵临城下,他本能成为光耀蒙古草原的人,如果没有于谦的话。

    庆寿寺,在六百年后这座寺庙已成了为历史,但是在如今,还是能随时听到庙里的钟声。

    随着清晨的太阳升起,值守的小和尚打开了寺门。然而,这庆寿寺却是略显冷清,开门到现在,也没有一人前来。而那小和尚似乎也并不在意这些,这倒是也不能怪他,连这寺庙的住持在平时都不在意寺庙香客多少,他一个在寺里混饭吃的人管那么多干什么。

    “小六,你又偷懒,小心师傅看见,狠狠地教训你一顿。”那小和尚正靠着柱子打瞌睡,忽然一道低笑声自他身后传来。那小和尚吓了一跳,连忙回头看去“哎,师兄是你啊,你可吓死我了。”

    “你若是不偷懒,又怎会被我吓到?”那声音的主人再次开口。观其样貌,似乎二十几岁的样子,手中捻着一串佛珠,大有看破红尘,不问世事的韵味。

    “我的好师兄,你可千万不要将此事告诉师傅,不然,我可又要被他罚抄佛经了。”小六一脸讨好的表情,对他的师兄哀求道。

    “你啊!”师兄摇了摇头“你平时就不认真,师傅罚你也是应该的,我们出家之人理应心如止水,但你却凡心未了,所以你也不能怪师傅他罚你。”

    “我知道,我知道。”小和尚连连点头“师兄,我知道师傅是为我好,但你也不忍心看我挨罚吧。”

    “算了,这次我就放过你,不过,可不能再有下次。”师兄轻轻的瞪了他一眼,说道。

    “哈哈,多谢师兄!”小六逃过了惩罚,连忙转移话题“师兄,你说住持是不是奇怪,整日不理庙中事物也就罢了,还总也去拜访燕王殿下,你说说,他这是为什么啊?”

    师兄摇摇头“住持他老人家的事,我们怎么会懂。不过也是,如果庙中再不添些香火钱,恐怕咱们这庆寿寺就要被拆掉了事了。”

    二人正谈话之际,忽然远处一个人影缓缓的浮现在地平线上。一开始二人还没注意,以为是行路之人。没想到那人影越走越近,看他的样子,明显就是冲着庆寿寺来的。

    那人影走的近了,二人才发现,这人已经不能用狼狈二字来形容了。他整个人蓬头垢面的,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还漏了好几个窟窿。头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粘成一绺一绺的,脸上也满是灰尘,要多狼狈有多狼狈,整个人看起来看比叫花子还像叫花子。

    二人一愣,赶忙迎了上去,这倒不是对人家的尊重,实在是因为这厮太像叫花子了。莫不成是来讨饭的?可是寺庙中哪有多余的粮食分?二人同时相应,也是想叫他马上离开,免得惊扰佛门圣地。

    谁知这二人还没说话,那叫花子倒先开口了“敢问二位师傅,这里可是庆寿寺?”

    二人闻言又是一愣,听其声音,明显是个少年。当下二人也不好太过强硬,师兄说道:“这里的确是庆寿寺,不知小施主你有何贵干?”

    那少年似乎是松了口气“是就好,我终于找到了,那个什么,我想见庆寿寺住持,道衍法师。”

    小六警惕的问道:“不知小施主要见本寺住持何事?”

    少年摆摆手“我说了你也不明白,你还是快些带我去见他,或者要他出来见我。”

    小六眉头一皱“我们住持岂是你说见就见的,你以为你是谁?”

    那少年并不在乎小六的语气不善,而是哼了一声道:“你进去告诉道衍,要是他不出来见我,我就将他与燕王殿下的事全都说出去,不信的话就试试。”

    小六听了此话,与师兄对视一眼。住持与燕王交好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这小子的话听起来似乎是知道不少两人之间的事。当下二人不敢怠慢,赶忙飞快的跑回寺中报信。

    那少年一屁股坐到地上,嘴中喃喃道:“我去,累死我了,还是现代好啊,一班飞机一天都用不了我就到了,这古代真是麻烦,出个远门就能累个半死。”

    这少年正是王小明,他自从离了上杨村,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北平,他想过,若要在这天下太平的生活下去,便只有早早地效忠朱棣。所以,这家伙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从河南赶到北平,一路上,到时也吃了不少苦,也看见了不少人间冷暖。这半个月来,他闷头赶路,若不是两世的经验,他恐怕早就被人骗了银子,就算是这样,他也走了不少错路,这才辗转来到北平。

    其实他来北平的主要目的是来见朱棣的,但是自己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孩子,哪里能见到一位藩王?所以,他才想到这里,以庆寿寺住持道衍与朱棣的关系,自己若是能取信于道衍,那么自然也能见到朱棣。

    道衍正在佛堂念经,虽然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但是还是要装装样子的。本来在平时这个时候他是应该去见燕王的,但是燕王进京未归,所以他也只能待在庆寿寺中。

    本来经念得好好的,却突然有人来报,说寺外有人要见他,还说如果他不去,就将他与燕王之间的秘密说出去。这下道衍可就不明白了,自己与朱棣谋划之事那是绝密,天知地知他知我知,这怎么有人拿此事做文章?难道是建文帝的密探?想到这,道衍赶紧起身走出佛堂,不论如何,他都要见一见这个人才好。

    王小明正百无聊赖的坐在地上数蚂蚁,忽然庆寿寺的大门再次打开,这次出来的,可不再是年轻的小和尚,而是一个老和尚。

    王小明听到声音抬头一看,那老和尚正走出来。王小明站起身,仔细地打量着他。他作为一个和尚,穿的自然是僧服。此人容貌略有几分丑陋,身体也是颇为消瘦,看起来就是一个在正常不过的老头。

    然而,别人或许会这么想,王小明却不会。道衍,原名姚广孝。对于这个人,后世的评价有很多,有说他是奸佞,也有说他是贤能。当然,不论评价如何,他都是一代名臣!后世人称其为黑衣宰相。说起来也是好笑,元朝刘秉忠,大明朱元璋,以及这个道衍,都是和尚。可见,和尚这个职业真正是藏龙卧虎,不容小觑。王小明知道,未来朱棣从起兵谋反直到最后荣登大宝,都是这个和尚一手推波助澜。

    “你是何人,为何要见我?”道衍也是仔细的打量了王小明一番,在他的眼里,这个小孩子虽然狼狈,但他总感觉他并非自己所看到的那么简单,也许是自己曾经学过阴阳术数之学,所以,在看人方面,自己还是有这几分眼力的。

    “敢问师傅可是道衍法师?”王小明拱手问道,虽然已经有了判断,但是还是问一下的好,否则万一不是,那自己可什么都不能说。

    “我就是道衍,你是何人,见我何事?”道衍回答道。

    王小明忽然后退三步,接着“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河南人氏王小明,此次来见先生,是想拜先生为师,请先生成全!”

    哈哈,终于写到这里了,王小明与朱棣的相见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另外,文中的刘秉忠不多做解释,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百度。大家只要知道此人也是和尚,而且是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要谋士。大家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最后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一定会努力更新回报大家,谢谢。

    (本章完)

第12章 王小明拜师() 
道衍来到北平已经十几年了,他还从未像今天一样有过这样紧张的心情。在他面前这个叫做王小明的小子就好像是知道自己所有的一切一样。然而自己却半点都看不透他。

    反观王小明,这家伙正在大快朵颐,他虽然在离开上杨村的时候带了银子,但是这家伙花钱大手大脚。早在两天前,他就已经身无分文了。实际上,他已经有几顿没有吃饭了。但他实在没想到,自己这样旁若无人的大吃特吃,却给面前的道衍更加神秘的感觉。

    终于,王小明恋恋不舍的放下筷子,看其脸上的表情,明显是意犹未尽。

    “你吃饱了?”道衍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平静,怎么说他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光是社会阅历就不知比王小明强上多少。

    “饱了饱了,不过可惜,没有肉,要不我还能再吃点。”王小明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

    “出家人不沾荤腥,寺里怎么会有肉食给你?”道衍淡淡的扫了他一眼。

    王小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你是河南人?”道衍也并没有抓着此事不放,相比那些无关紧要之事,还是要先搞清楚王小明的目的以及身份更加重要。万一他是朝廷派来专门刺探燕王的密探,那么自己就要劝燕王早做准备。

    “是啊,河南开封上杨村人氏。”王小明没有隐瞒,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