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72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72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面对这样的战机,他怎么可能放过?眼看着王小明的攻击扰乱了南军的阵型,朱棣想都不想,直接带兵紧跟着王小明对南军发动了攻击。

    而朱能张玉两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反应过来。他们两人一先一后紧跟在朱棣的身边,同时向南军发动猛攻。

    或许是对北军的突然发难没有准备,在王小明,朱棣等人的攻击之下,再加上外围北军大炮的攻击。南军的包围圈顿时被撕开了一个口子。而原本已是瓮中之鳖的朱棣,居然就接着借着这个机会冲出了南军的包围,脱困而去!

    上午考试下午听讲座,现在才有时间碰电脑,赶紧发两章。

    (本章完)

第137章 张玉之死() 
南军大阵中央,盛庸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一幕的发生。朱棣就这样逃掉了!盛庸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他根本就没有了料到失去了大量将领的北军后军居然还能够在短时间内便是组织起了这么强大的反攻。

    的确,现在面对南军铁桶一样的防线,恐怕唯一能够撼动他的也就是大炮了。想到这里,盛庸不可遏制的想起了当初济南之战的时候,自己率兵追击朱棣撤退,却被北军的一个年轻的将领击败。

    虽然根本就没有半点证据,但是盛庸还是在这一瞬间便是判断出了那下令开炮之人,必定是当初济南城下的那个人!

    想到这里,盛庸脸上顿时流露出期待来。倒不是说他是什么不正常的人。实在是他很想试一试,在真正的两军对垒之际,自己究竟能不能战胜那个人?

    但是,现在显然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朱棣此时已经跳出了盛庸的包围圈。如果盛庸再不想办法做些什么,恐怕他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准备,付出的那么多的代价。如果不能够就此击败朱棣的话,那么他所付出的一切就要付诸东流了!

    盛庸挥动令旗,同时下令道:“传我令,全军发动总攻。大军合并一处,全力追击燕军残部。后军压上,务必不能走脱了朱棣!”

    盛庸知道,这个时候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就这样放任朱棣离开的。否则的话,自己不但是辜负了皇帝的信任,就连他自己也是无法原谅自己!

    朱棣,为了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付出的代价是你无法想象的!你要想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跑出去,除非你插上翅膀!

    盛庸看着那南军阵中飞驰狂奔的朱棣,眼底深处划过一道冰冷的光芒。

    北军之中,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的战斗厮杀,因为他们明白,如果现在不拼尽全力的话,那么死亡,就是他们唯一的下场。

    一阵冲杀过后,王小明的羽箭用尽,他稍微停下战马,从马鞍的插袋中再取出一束羽箭,麻利的插入箭袋中。他环顾左右,看着那些倒在自己前进路路上的敌人,他不由得叹了口气。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于心不忍,已经经历了几次惊天动地大战的人,怎么还会有那些情感?

    之所以叹气,实在是因为,那些敌人很多都不是他的战果。倒是有不少都是被士兵们所斩杀的。而他的射术本来就说不上什么精湛,最多也就能够保证百步之内命中固定靶而已。而现在却是移动靶,更何况他还是在战马飞驰之间引弓放箭,哪里还有什么准头?

    就在王小明准备再次带兵冲击一轮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朱能的大喝声“殿下!敌军已经前压十余里,我军后路已经被切断!”

    “后路?我军此时还何谈什么后路?”朱棣忽的大喝一声。虽然嘴上看似说的洒脱,但是朱棣的面色却是沉重。他们现在已经快要真正的突破了南军的封锁,如果这个时候南军在后方掩杀过来,恐怕他们必然会损失惨重。甚至,原本为了突围所做的一切努力也会付诸东流。

    就在这个时候,南军阵中忽然响起了一阵阵号角声,那声音低沉但却悠远。听到这这样的号角声,朱棣脸色一变,当即下令:“快,大军不记损失,强行突围!”朱棣征战多年,虽然他听不出这号角声中究竟蕴含了什么,但是多年以来刀口上舔血的生活却是让他练就了极其敏锐的直觉。他只是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妙。

    似乎是在证明朱棣的预感一样,南军后军忽然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那些原本阻挡北军突进的大军士兵忽然运动了起来。他们端起了半人高的盾牌,单手持握丈许长枪,他们组成了铜墙铁壁,向着北军骑兵冲锋过来。

    而现在的北军,虽然已经突围在望,但是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成功的。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恐怕就要被南军步卒追上了!

    就在这个时候,北军大将张玉忽然大喝一声“殿下先走,末将断后!”说完,他也不待其他人有任何反应,直接调转马头,朝着南军后军奔驰而去。而他身边的亲信军队,也是没有任何犹豫,跟随着自己的统帅冲向敌人浩浩荡荡的阵线。

    朱能眼看着张玉就这样义无反顾的冲向了南军的阵线,他也是调转马头,就欲随之一同冲上去。

    但是,一只手用力的按在了他的肩上,硬生生的止住了他的势头。

    朱能回头看去,看到朱棣正在看着自己。那双眼睛中正透着无比冷酷的光芒。

    朱能看着朱棣的眼神,不由得放松了身体。

    朱棣放开手,缓缓地说道:“跟我突围。”

    朱能那样杀人无数的人,在朱棣的注视下,居然也不敢说出半句反抗的话来。

    朱棣回过头来,也不再看张玉的方向,只是静静地看着前方的南军。忽然,朱棣大喝一声“喝啊!”接着,只见朱棣挥舞着手中的长刀,率先发动了进攻!

    眼看着自己的领导都是冲上去了,朱能哪里敢怠慢,赶忙提起长枪,一齐冲了上去。

    士兵们一看到主帅都是如此身先士卒,一个个的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不要命的冲杀过去。开玩笑,能跟着领导们冲一次,就算是死了,那也值了啊!

    在这一刻,北军所有的士兵们都像是在跟随着自己的心中的信仰一般。他们不再在意身后的敌人,甚至面前的敌人在他们的眼里也不过是烟云尔。当朱棣下达命令之后,这些人仿佛追随着自己主人的忠心武士一般。

    盛庸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变了。他知道,朱棣这是真的下了决心要拼命突围。前方的包围已经算是四分五裂,根本就抵挡不住发狠的朱棣。而后军虽然实力尚存,但却被北军大将张玉拼死阻拦,明显是来不及阻挡朱棣的。

    但是,盛庸虽然心中着急,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已经动用自己的全部军队。这个时候他连一个兵卒都是都是拿不出。如果有平安的军队在,那么朱棣是绝对不可能逃掉的。但是,盛庸却是明白,平安远在定州,即使他全速行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达东昌。

    “难道,真的是天意如此吗?”盛庸颓然的叹了口气。但是他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朱棣突围离去。

    一批又一批的北军骑兵汇集在朱棣的身边,而后又分散开来,全速撤退。而现在的南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军队能够追上去。

    “殿下,世美还没有冲出来!”朱能有些焦躁。

    “在哪?”朱棣回过头来。

    “那里!”王小明长弓指向南军大阵中的张玉。

    两人同时回头看去。只见南军乱军之中,张玉正在纵马分离拼杀。他已经浑身浴血,一张脸上已经尽是鲜血,连五官都是分不清了。

    张玉可不像朱棣那样,随身有着一层隐形防弹衣。南军面对他可不像对朱棣那样,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而且,再加上原本万无一失的计划居然失败了,南军更是怒不可遏,眼看着张玉居然自己送上门来,那就不要走了!

    张玉原本的兵器已经折断,宝剑也已经被砍到缺了刃口。现在他手中握着一柄细长的马刀,正在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一些什么。

    因为距离太远,朱棣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过,他与张玉相交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平时温和的男人这样的放声嘶吼,就好像一个疯子一样。

    “殿下,我带人救他回来!”朱能知道,他就要失去这个朋友了。

    “混账!”朱棣忽的大怒“你去了,也不要想回来!”

    朱能瞪着朱棣,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放松。他还是第一次这样与自己的主上对抗。

    朱棣看着朱能脸上的表情,忽然转过头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支冷箭飞过,稳稳地扎进了张玉的心口。他身体颤了一下,手中的马刀松开,整个人从马背上仰天倒了下去。

    朱棣回过头,他不再看了,张玉已经战死,他麾下的士兵也没有逃出来的可能了。

    “盛庸,你我之间,可还未曾结束!”朱棣喃喃自语道。

    王小明默默地看着这一幕的发生。后世所传的靖难第一功臣就这样死在了东昌的战场上。那么,自己的将来又会是怎样呢?

    王小明还记得,前世所学到的诗词中有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个时候,他还理解不了这之中的悲凉与沧桑。直到现在,他才有了几分理解。在这个乱世中,手握刀剑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活着看到战争的结束呢?

    (本章完)

第138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东昌之战就这样结束了。这场震惊朝野的大战中,成就的是盛庸的名将之名。而以往的作战中,无往而不利的朱棣也是遭遇了他这一生最大的一次失败。不但大军损失惨重,他麾下名将,张玉更是战死在了东昌的战场上。

    对于朱棣来说,这一战不仅仅是为他的高傲自大敲响了警钟。更是让他明白了这天下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舞台。他虽然纵横天下,但是依旧有人能够制衡他。

    或许也是因为盛庸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又或许是因为张玉间接的死在了盛庸的手上。在朱棣登临皇位以后,盛庸的下场可以说并不怎么好。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话了,现在的朱棣虽说成功的带领自己的大军撤出了东昌的战场,但是,他的厄运还没有到此结束。

    馆陶北,朱棣大军。

    天色有些阴沉,看起来似乎是要下雨了。

    北军在朱棣的带领下,付出了两万人以上的伤亡之后,终于突破了盛庸的重重围困。不过,现在的他们已经是筋疲力竭,斗志皆无。这个时候不要说是对敌,恐怕就是来个十万山贼都能与其鏖战一番。

    不过,这也是说说而已,这个世界上如果连山贼都能混出个十万人来,恐怕朱元璋同志就可以再自杀一次了!

    朱棣端坐在马上,他手中拿着一份地图。不论怎样,现在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先退回北平。好不容易拜托了盛庸的追击,如果这个时候再被追上,那他也就不用回去了。

    不过,要想安然退回北平谈何容易?盛庸大军紧追不舍,虽然比拼机动能力他们绝不是自己麾下军队的对手。但是,这一路上,又何止盛庸这个紧追不舍的敌人呢?

    朱棣起兵以来,虽然也有不少城池郡县摄于他的军威而投降,但是更多的还是坚决对抗的。如今他大军战败于东昌,那些人怎么可能不趁火打劫一番?所以,对于朱棣和他的军队来说,即使是逃,那也得选好一个方向。

    “殿下,我军如今已经不能再战,我们……”朱能跟在朱棣身边。张玉战死,他就已经成了朱棣仅剩的臂膀。至于王小明,他还根本就就没有成长起来。

    朱棣看了朱能一眼,没有说话。他如何不知道现在自己麾下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程度。但是,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除了撤回北平休养生息以外,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前面是何地?”朱棣并没有正面回答朱能的问题,反而看着地图发问。

    朱能一愣,殿下您手里拿着地图还问我?

    朱棣似乎是没有看到朱能脸上的神色,自言自语道:“威县么?那么,我们就取道威县,返回北平罢!”

    说着,朱棣看向一旁依旧一脸迷惑的朱能,说道:“传我令,大军丢弃辎重,全速前进!”

    朱能大吃一惊“殿下,我军的辎重乃是多次大战所获,怎么能够这个时候丢弃?”朱能的确是舍不得的,毕竟都是北军的家底,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一边的王小明苦笑着说道:“朱能叔,这个时候还在意那些东西做什么?丢弃一些死物,能够保住我大军将士的生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王小明对于辎重什么并不在意。当时他为了救援朱棣而专门拉到战场上的火炮,也是被南军尽数破坏。所以,在王小明看来,其实他们现在也没剩下些什么了。

    朱棣也是点点头“小明说的有理,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够取得天下,还用得着那些东西?”

    朱棣咬了咬牙,也是下了决心。其实朱棣最后的这句话才最是打动他。的确,如果有一天他们能够夺得天下,那些辎重什么的,恐怕都已经不能入他们的眼了!

    丢下了辎重的北军,行军速度果然快了很多。尤其是朱棣下令全速进军,他们更是不敢有丝毫的停留。

    然而,他们却是不知道,就在前方,还有一个等待他们很久的老对手在等待着他们。

    威县。

    平安大军正驻扎在这里,当然,他们是不知道朱棣已经战败了的消息的。如今他们驻扎在此处,自然都是平安的意思。

    得知了盛庸意欲伏击朱棣的消息之后,平安便是带领大军向着东昌汇合。但是,他们却是慢了些,这倒不是他们懈怠,实在是因为朱棣的动作太快。

    他一连击破南军多座城池,比盛庸预定的决战时间更早几日到达了东昌。所以说,东昌之战,盛庸也并非准备齐全。否则的话,朱棣想要突围恐怕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虽然不知道东昌的正面战场上盛庸已经取得了胜利,但是平安一代名将,自然能够判断的出这一战朱棣战败的可能是非常高的。于是,在仔细的观察了地形之后,再结合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