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78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78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朱棣听了王小明的话后,朱棣连连点头,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更加柔和了几分。

    “这样吧。”王小明道:“我去取一颗手雷来,殿下您可以具体看一下。”说着,王小明起身对朱棣行礼,便是告辞。

    朱棣看着王小明离去的背影,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有些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

    最近在学校各种事情忙的大脑短路,发完才发现,我那个“七”怎么没了?还改不了!各位读者见谅。

    (本章完)

第148章 再战盛庸() 
如今盛庸已经是名声大振,东昌决战成就的是盛庸的名将之名。但是在盛庸本人看来,这个名头并没有那么重要。

    他不是李景隆,根本就不需要天下人的认同什么的。他之所以想击败朱棣,完全只是为了自己身为一名军人的荣誉与自己一生的梦想。

    他击败了朱棣,击败了这个时代最强的将领。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击败自己曾经无法战胜的敌人更加让他感到兴奋了!

    不过,盛庸明白,自己能够在东昌击败朱棣,完全是因为后者轻敌冒进的缘故。而且,即使是作为敌人,他也不得不承认朱棣的军事能力的确是在自己之上。那样的绝地他居然都能够逃生,这其中固然有他的部将拼死营救,但是,这也是要朱棣有着非凡的御下能力才是。

    盛庸自问如果自己处于那等绝地,恐怕南军的将领能够拼命营救自己的人,不会有几人的!

    然而,远在京城的皇帝却是根本就不了解他的这个叔叔。

    新年刚刚过去,这位皇帝陛下便已经下了圣旨,要自己尽快北伐,抓紧将朱棣彻底击败。

    但是,面对这一道圣旨,盛庸却只能苦笑。击败朱棣,虽然自己已经做了一次。但是这依旧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事情。

    要知道,如果是正面对决的话,朝廷之中恐怕根本就找不到能够与朱棣匹敌的人。即使是平安,也只是一人之勇而已。

    他自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在正面抗衡中击败朱棣,而朱允炆下的圣旨却摆明了要他主动出击去找朱棣的麻烦。

    盛庸深知朱棣的厉害,他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于防守反击,而不是正面进攻。如果贸然动兵的话,恐怕会被朱棣抓住机会。到时候不要说能不能击败朱棣,恐怕到时候自己能不能活着跑回来都是一个问题。

    想到这里,盛庸不禁一声苦笑。皇帝远在南京,根本就不知战场的凶险,一个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危险。不过,这位皇帝还不是不近人情的,至少让自己安安稳稳地过了个年

    一想到这里,盛庸就对李景隆恨得牙痒痒。那个笨蛋,前前后后地给朝廷搭进去了几十万大军。如果自己现在也能够带六十万大军北伐,他根本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有如此多的顾虑。

    然而,盛庸也就只能想想了。经过了郑村坝和白沟河两场大战,南京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再拿出那么多大军。所以即使盛庸有通天彻底的本领,在面对自己麾下军队兵源不足,也只能无奈的叹气。

    现在这样的情况,朱棣不主动来犯,自己能够固守拒敌,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盛庸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主动出击必然会陷入被动。

    只是,盛庸不明白,为什么李景隆那样的人居然还能够活在世上,他那样的家伙,皇帝就算是砍死他一万次也不为过。但是,皇帝似乎又是善心大发,不忍心处死李景隆。

    盛庸叹了口气,说起来李景隆也是他曾经的上司,既然自己的“大老板”都愿意留他一命,那么自己也不好说什么,尤其是自己领兵在外,万一一句话说错了,那可就是杀身之祸!

    盛庸伸手拿过圣旨,看着朱允炆的意思。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虽然他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招惹朱棣,但是,皇命不可违,即使是不愿意,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

    就在盛庸万般无奈中准备出兵北伐的时候,朱棣可是没有给他思虑的时间。

    他不知道盛庸再朱允炆的授意下已经准备出兵北伐,但是,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样呢?他承认盛庸的确是一个大敌,但是朱棣却并不认为仅仅凭借一个盛庸就能够阻挡自己取得天下的脚步。

    他是一个擅长进攻的将领,与其等待盛庸大军来到,还不如主动出击!

    虽然东昌之败让朱棣不敢再小觑盛庸,但是,朱棣对自己有着极强的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打败盛庸,一雪前耻!

    不论是盛庸还是朱允炆,或者是南京朝廷的官员们,他们都是想错了一件事。他们认为,经过东昌之战,短时间内朱棣应该没有再战之力。然而他们却是小看了朱棣,就在盛庸准备出兵北伐,一举击败朱棣的时候,朱棣再一次发动了反攻!

    建文三年三月,朱棣率领大军南下,取道保定,再一次向南军发动进攻。而这个时候,盛庸方才刚刚带领自己的大军出发。

    交战双方在沉寂了几个月之后再一次在战场上相遇,他们将会咆哮着厮杀,将混杂着硝烟的血水撒向人间大地。

    北军大营。

    朱棣的面色有些不安,倒不是他没有自信战胜盛庸。实在是面对曾经击败过自己的对手,即使是朱棣也不免有些紧张。

    虽然紧张,但是这会儿朱棣已经不敢再小看这位对手了。这是很明显的,自从东昌战败以后,朱棣就已经认识到了轻敌的下场。显然,盛庸已经充分研究了自己的攻击特点,并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付自己。相对而言,自己却不了解盛庸。

    朱棣明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然而,要做到知己知彼显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详细的侦察敌军阵型和列队情况,并找出对方的弱点。

    但是,盛庸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阵型就这样暴露呢?如果盛庸会那样大意的话,恐怕在东昌时,自己就能够将他斩于马下。

    如果是别人,朱棣直接便是会派出自己的精锐骑兵抵近侦察,他相信,以自己麾下骑兵的能力,南军根本就是追不到他们。

    但问题在于,盛庸所擅长使用的正是火器和弓弩,当初他就是靠着这些武器击败了自己。如果派骑兵去侦查,只怕还没有靠近就被打成了筛子。

    但是,不侦查是不行的。如果不了解敌情,此战取胜机会更是渺茫。虽然朱棣并不认为自己不是盛庸的对手,但是面对一个未知的敌人,自然还是要想办法弄到对手的情报比较好一些。

    朱棣纠结了好长的时间,终于他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决定利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漏洞,派出自己最强的敢死队去侦察敌情。

    按理来说,执行这样任务的人确实是敢死的,因为死亡率是相当的高,一个不慎恐怕就连个全尸都剩不下。可是朱棣派出的这支敢死队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率领这支队伍的正是他自己。

    朱棣虽然是身经百战,但也不是刀枪不入的怪物。他毕竟也是爹生娘养的。虽然他爹是皇帝,他娘也不是普通人。但是他毕竟还是人,是人就会死。但朱棣却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别忘了,朱棣身上可是穿着朱允炆赐给他的防弹衣呢!有了这层防弹衣,盛庸还哪有胆子将弓弩火枪朝着他招呼呢?

    (本章完)

第149章 疯狂朱棣() 
夹河,盛庸军营。

    盛庸默默地观察着地图,他知道,这次在夹河遭遇朱棣的大军,完全是巧合。在没有半点准备的情况下,想要击败朱棣无疑是难上加难。

    盛庸看着夹河地域的地形,不由得叹了口气。此次出征,他带来了二十万大军。而对面的朱棣,显然也是带了十几万人。盛庸明白,这是自己第二次挑战朱棣。他对自己有信心,但是他却并不盲目自信。他知道,经过上一次的失败,朱棣必然已经对自己打起了十二分的戒备,再想示敌以弱,恐怕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盛庸已经做好了迎战朱棣的准备,他相信,自己既然能够击败朱棣一次,就能够击败他第二次!

    收起地图,忽然一股凉风钻进了盛庸的帅帐,盛庸不自觉的打了个寒颤。他走上前掀开帘子,走出了自己的帐篷。

    帐篷外,战士们手持长戟静静地站立在帐篷的阴影中,每隔十步一支火把,延伸到远处变成数条长而细的火线,纵横割开漆黑的军营。不远处,战旗在半空中哗啦哗啦地震动。一阵冷风吹过,盛庸只感觉到刺骨的寒意。

    “希望这不是我此生最后一战。”盛庸抬头望着有些朦胧的月色,眼中一片萧瑟。

    ……

    翌日清晨,盛庸军全副武装列队出营,他的阵势和上次没有什么区别,以生铁盾牌列于队伍前方及左右翼,后面配合大量手持长矛半蹲在地的士兵以防止北军的突袭。而且,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大量装备了火器和弓弩的士兵,随时可以打击北军骑兵。

    盛庸在中军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他知道,以朱棣的性格和用兵手段,他必然会主动发起进攻的。而自己的这个阵型,是最为克制朱棣骑兵战法的。如果朱棣贸然出击,自己的大军必然会给朱棣一个下马威!

    不久,果然一切正如他所料,敌人的先头骑兵冲了过来。但是,当盛庸看清了来人的时候,却是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冲过来的这个人竟然就是朱棣!

    盛庸顿时一头雾水,他根本就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身为大军主帅,居然如此带头冲锋,虽然是激励了士兵的斗志,但却是鲁莽!万一朱棣出了什么意外,恐怕北军就完了!

    他曾经梦想过很多次,要亲手抓住朱棣,洗雪以前失败的耻辱。盛庸怎么也没有料到,现在这个以往让他恨得牙痒痒的人竟然孤军冲到了自己的面前,眼看着大功就要告成!盛庸甚至已经感受到自己成功捉住朱棣,平定叛乱的欣喜。

    然而,让盛庸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只见朱棣带着十几名骑兵快速的逼近了自己的阵型。到了这个时候,盛庸也发现了不对劲。即使你朱棣勇猛无敌,也不会傻到的只带十几个人就冲击自己二十万大军啊!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果然,随着朱棣越来越近,盛庸终于发现了朱棣的意图。他根本就不是为了接近自己所布阵型,而是从旁掠过,很明显他的目的是侦察。然而此时盛庸终于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他并不能把朱棣怎么样!

    对付这种侦察骑兵,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枪,或者射他一箭。把他打下马来,好好教导他如何做人。然而皇帝陛下的教导始终萦绕在盛庸耳边,无论如何是他都不能开枪或者射箭的,因为那会让他那位仁慈的皇帝陛下担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虽然盛庸不止一次的怀疑过皇帝陛下这种近乎弱智的仁爱之心的适当性和可行性,虽然他很难忍受这种看得见却吃不着的极度痛苦和失落,但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

    “快,你马上带领一个百人队,务必不能让朱棣逃掉!”盛庸眼看着朱棣就这样大摇大摆的侦查己方军情,他真是想要一口血喷出来。

    盛庸身边的骑兵将领领了命,顿时带人朝着朱棣追了过去。

    然而,他们却是根本就追不上朱棣。朱棣胯下战马是何等矫健,怎么可能被南军那些孱弱的骑兵追上?

    更何况,南军士兵们也是因为朱允炆当初的白痴命令而不敢对朱棣出手,所以他们就只能看着朱棣越跑越远。

    然而,就这样放跑朱棣,他们也是不甘心的。眼看着朱棣越跑越远,有些脾气不怎么好的人顿时大骂起来。骂的倒是非常的难听,什么乱臣贼子,奸滑无耻都是骂出来了。

    “朱棣你个灰孙子,不敢上前来领教爷们的刀枪,别以为缩在军营里顶着张蛋壳就冒充乌龟,小心爷们怒起来杀将上去,到时刀枪无眼,教你肚皮朝天龟壳在地,永世不得翻身……”

    这一段段的大骂到时中气十足,就差问候朱棣同志的女性亲属们了。

    然而,朱棣却是对这些骂声置若罔闻,他大大方方的检阅了盛庸的军队,虽然队列中的每个人都对他抱以愤怒的眼神和大声地责骂,他却依然从容不迫的完成了这次检阅任务,那气势,比起后世主席天安门阅兵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们骂你们的,我看我的。我都不阻止你们骂,你们也不能阻止我看!朱棣一路跑过,将盛庸所布下的阵型看了个一清二楚。

    当然朱棣是十分记仇的,南军这些不要命的家伙敢这样骂他,他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些人的。

    于是战场上顿时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朱棣仿佛发疯一般亲自上前观察盛庸的排兵布阵,而南军更像是疯了一样一箭都不敢射。二十万人的大军,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朱棣大摇大摆的来嘚瑟一番而毫无办法。

    在这场战斗中,朱棣是一个利用规则的作弊者,而他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这个愚蠢规则的制定者朱允炆。

    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敢于阻拦,朱棣平安的回到了自己的大营,但他的脸色却依旧不怎么好看。当然,今天被人指着鼻子骂,任谁来都不会好受。不过朱棣还有另外的怒气。

    朱棣成功地完成了侦察任务,但他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根本就没有更好的攻击方法。因为他发现盛庸这个阵势似乎并没有破绽,配合着那些重盾长枪再加上火器和弓弩,无论从那个侧面进攻都捞不到好处。看来,上一次自己在东昌的战败并非是偶然,盛庸实在不是浪得虚名,就从这个阵型的厉害之处,就能够看得出此人深得兵法之奥妙。

    朱棣知道,自己看似神气的转了一圈,其实也不过是精神胜利法而已。对盛庸和他的大军根本就没什么实质性的伤害,盛庸依然在那里等待着他。

    朱棣明白,不论怎样,这一战都是自己所无法避免的。

    当所有的阴谋诡计都已经用尽的时候,最后就只剩下战士间不死不休的厮杀奋战能够解决一切!

    (本章完)

第150章 鲁莽的谭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