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8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8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这一行人,便是刚刚从南京方向刚回来的燕王朱棣及其家眷和一干护卫。

    护卫喊声刚落,城头上探出一个头,他打量了一下叫门之人,又立马缩了回去。不大一会,城门缓缓打开,只见一个将军装束的人带着几名士兵迎了出来。那将军一眼就看到了朱棣,连忙上前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拱手礼,道:“末将不知燕王殿下归来,未能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为首之人挥挥手,道:“不妨事,快快将路让开,本王要马上进城。”虽然朱棣并没有什么要发怒的意思,但是听他的语气,却着实不怎么好,似乎是有着几分怒气,同时夹杂着三分怨气。

    那守门将军不敢怠慢,他也是个人精,自然能听出这位燕王殿下的心情并不是那么美好。他可不敢有半分迟疑,若是惹怒了这尊大神,自己绝对吃不了兜着走。当下他极为明智的赶快让到一边,将燕王一行人放了过去。

    燕王的马队刚刚经过,这位将军就发现不对了。虽然只是一瞥,但他还敏锐的察觉到,不仅仅只是燕王,连燕王身后的三人脸色也都不怎么好,仿佛是吃饭结果在饭里吃出了苍蝇一般。他在这北平已经有很多年了,自然认识朱棣身后三人便是他的三个儿子。

    马队大摇大摆的进了门,转瞬便消失在了街角。那守门将军指挥着下属将城门关上,同时将目光投向了燕王一行人消失的地方,低声自言自语道:“这又是谁惹这尊大爷生气了,看来还不是小事。”摇摇头,他不在纠结这些事,他只是个小小的守城官员,至于皇室的那些事,还是不要过多的关心才好,免得招来杀身之祸。

    庆寿寺。

    王小明已经在庆寿寺里居住了有几天了,寺里的和尚对于他这个吃白饭的人都是非常的好奇。当然,好奇中还夹杂着几分不满,毕竟王小明既不是寺中的僧人,也不是为寺里打杂干活的杂役。却要分一份粮食,不论是谁,恐怕心中都有几分不满。当然,他们也仅仅只是不满罢了,并没有人说出来。一来,王小明只是个孩子,纵使他全力以赴的吃,又能消耗多少粮食呢?第二,这个小子虽然整天正事不干,但是却整日与住持来往,对于这些内心并不平静的僧人来说,得罪住持绝对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其实他们也很好奇,这个小子究竟是凭什么被住持看好?庙里的僧人经常可以看到住持大人毫不留情的批评这个小子,而这个小子不但不恼,反而还觉得被批评是理所应当。真是奇事一件!

    王小明并不在意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又何尝看不出其他僧人看着自己的目光充满了不解。但那又如何,六百年后有一句话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王小明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和尚看着吧!

    王小明现在正朝着道衍的房间走去,又到了他每天向衍学习的时间了。这几天以来,道衍详细的向他讲述了天下大势,以及当今朝廷的政治军事制度。按道衍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想要颠覆当今天子的统治,那么仅仅依靠武力是不够的。虽然在王小明看来枪杆子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奈何他还没有这个本钱。况且,他也不得不承认,道衍的才学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博古通今。自己所了解的不过是史书上并不详细的记载,而道衍,则是真正的了解这天下的一切!

    王小明刚刚走到道衍的房门口,忽然听到里面有交谈声传出。他不禁感到非常奇怪,因为据他的了解,道衍平时并不怎么与寺里的人来往,除了自己,也很少有人会到他这里来。想到这,王小明也没有进去,而是在外面等待。

    不多一会,里面出来一个人,看他的打扮,倒像是个大户人家的下人。那人看到等在外面的王小明,也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除了自己还会有人来见道衍。而且还是个小孩子,他明显不是个和尚,难道是道衍的家里人?那人摇摇头,他也是奉主人之命来找道衍,至于是不是还有人要见他,那就不是自己该关心的事了。当下,他对王小明点了点头,快步离开了这里。

    王小明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微微的眯起了眼,轻轻的笑了笑,心中已有了计较。于是,他推开门走了进去。

    道衍正坐在桌旁喝茶,看到王小明走进来,他先是一愣,旋即问道:“刚刚那人,你看到了?”

    王小明点点头。

    “知道他是什么人么?”道衍继续问道。

    王小明微微一笑“我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燕王殿下府上的人吧,应该是燕王要您去府上见他吧。”

    道衍又喝了口茶,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那人的打扮明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家丁,仆人一类的人,而这类人能够与先生交好的,在这北平恐怕也就燕王殿下一人。而且,算算时间,殿下也应该回到北平了。”王小明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道衍沉默了一会,端起面前的香茗一饮而尽,站起身,对王小明说道:“走吧。”

    王小明一愣,傻乎乎的问道:“走?去哪?”

    道衍没有停留,也没有解释,而是直接走出了房门。王小明顿时一头雾水,这是怎么了?怎么不理我了?忽然,王小明好像想到了什么,赶紧起身跟了上去。

    走在街上,道衍与王小明的组合绝对引人瞩目。一个和尚,身后跟着一个小孩子。难道是私生子?路上不断有人的低语声被王小明听到。他的脸上还有些挂不住,但反观道衍,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对于其他人的看法和说法,全都视而不见。这等心性,让王小明叹为观止。他也开始较起劲来,难道自己两世为人,就比他这个老狐狸差了吗?

    二人走到燕王府,王小明定睛看去,这燕王府倒是比周王府要宏伟的多。道衍上前敲了敲门,不一会,王府大门内探出个头,那人看到是道衍来到,连忙将门打开“原来是道衍法师,请进,王爷在正堂等候。”

    道衍点点头,示意王小明跟上。那家丁虽觉得奇怪,但是毕竟道衍是王府的常客,他能带来的人,肯定也不是什么外人。便也没有多问,也将王小明迎了进去。

    走进燕王府,王小明发现这里比自己曾经去过的周王府要大上很多。各种长廊纵横交错,若是无人引路,恐怕一个不慎,就会迷失在里面。

    道衍明显是将燕王府当成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根本不需要人指引,轻车熟路的朝着正堂走去。王小明紧紧的跟在后面,生怕一不小心被落下。

    二人走了一会,前面豁然开朗,只见一座古朴大气的房屋出现在眼前。二人走到门前,忽然道衍停了下来,看向王小明道:“你在这里等一下,我自己先进去。”说完,道衍独自走了进去。

    刚到学校,更新晚了。

    (本章完)

第15章 初见燕王() 
朱棣高坐首位,面无表情,一动不动,仿佛老僧入定一般。一旁的下人已经为他换了三次茶,可他看都没看一眼。旁人不知他这是什么路数,连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的换了第四次茶水,便退了出去。

    下人刚刚退出,道衍便走了进来。他一眼便看到了那似乎极为平静的朱棣,走上前行了一礼,道:“贫僧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瞥了他一眼,没说话。而道衍似乎也并不觉得奇怪,而是自顾自的坐在了朱棣身边,端起朱棣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笑道:“好茶,殿下这里最能吸引贫僧的,就是这茶了。”

    “那既然这样,明日本王叫人送百斤去,也好回报先生多年以来为我讲经荐福的恩情。”朱棣依旧面无表情。

    道衍一拱手“如此甚好。”说完,只见这个老家伙居然闭上了眼。

    朱棣也不说话,而是暗暗的观察者道衍。这个僧人真是奇怪,朱棣这样想,一个出家人,平日里不吃斋念佛,却整日想着如何造反。而且,不论何时,他都是一副什么都不担心的模样。朱棣自认为看人的本事不错,但却从未看透过这个奇怪的人。

    两人沉默了一会,朱棣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先生来我这里,难道就是来打坐念佛的吗?”

    “当然不是”道衍摇摇头“不是殿下您叫我来的吗?若是坐禅,我大可以在寺庙里坐在燃灯古佛之下。”

    “那为何先生不说话?”朱棣问道。

    “殿下不说,贫僧有有什么可说的呢?难道要我向殿下宣讲佛法吗?”道衍双手合十,鞠了一躬,道:“平日里殿下对我佛门可没有半点敬畏之心,今日殿下居然潘然悔悟,贫僧甚感欣慰。”

    朱棣听的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道衍这个老狐狸,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让人气愤。朱棣忽然想到,十几年来,自己与道衍语言上的交锋从来都是自己惨败。这不禁让他怀疑,究竟谁是王爷!

    朱棣摇摇头,也不再计较,他斜眼看了闭眼假寐的道衍,轻咳一声道:“咳,先生可知这次我进京吊唁父皇,百官都与我说了些什么吗?”

    “呵呵”道衍笑了一声,说道:“殿下何必寻我开心,您何曾进得京城?又何曾见到满朝文武官员?”

    朱棣一拍桌子,怒道:“你这是何意?本王乃是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先皇的儿子。先皇驾崩,本王何有不进京吊唁之理?”

    “哈哈哈”道衍大笑三声,道:“殿下的确应该进京吊唁先皇,这是为人子应尽的孝道。但是殿下,这也只是您应该去而已,你真的到了京城吗?”

    “你什么意思?”朱棣一瞪眼,大有一言不合便撸起袖子就上的意思。

    “殿下你未曾进京,如若我所料不错,殿下应该是被人阻在了京城之外。”道衍依旧不慌不忙。

    “哦?”朱棣眉头一挑“我乃是朝廷藩王,皇亲国戚,当今天子都要叫我一声叔叔,有谁敢阻拦本王?”

    “君王有命,万臣莫敢不从。只要天子下令,不要说是殿下您,就是懿文太子复生,也必须遵从。”道衍捋着胡须道。

    朱棣深深的看了道衍一眼,沉默了一会,才开口道:“你说得对,我的确没能进的了京城。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道衍微微睁开一只眼,道:“我来殿下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只是喝了殿下不要的一杯茶。”

    朱棣可不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操守的人,听到道衍的话,他差一点骂起娘来。费了好大的劲才忍住,挥挥手,示意下人给道衍上茶。

    道衍品了一口茶,说道:“好茶,的确是好茶,刚刚殿下说要送百斤此茶给贫僧,应该不是开玩笑吧。”

    朱棣有气无力地说道:“不是。”

    “那就好”道衍点了点头,居然又闭上了眼。

    朱棣气的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他深吸几口气,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说道:“先生似乎是忘了什么事吧?”

    “哦?有吗,我怎么不记得?”道衍睁开眼,一脸的惊讶。

    朱棣登时大怒“你这顽僧,言辞凿凿戏弄本王,难道你是活够了?”说到这,朱棣居然抄起了桌上的短刀。朱棣从来都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不然他登上皇位后也不会因为方孝孺拒不拟诏而诛其十族。他面对着道衍居然能忍到这个时候,可见道衍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道衍见到朱棣发怒,也不敢再卖关子,万一他真的拿刀劈了自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况且朱棣常年从事抽刀砍人这项体育运动,技术一流,他要是想砍死自己,自己绝对跑不了。

    他连忙起身行礼“殿下息怒,殿下息怒。贫僧胡言乱语,惹怒了殿下,还望殿下看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放我一条生路。日后贫僧定当为殿下肝脑涂地。”

    朱棣顺势坐了回去,其实他也没有想着真的砍死道衍,只不过是稍微吓他一吓。当然,如果这老家伙还卖关子,说不定自己真的会一刀送他去见先皇。

    “你说,你是怎么知道我没能进京城的?”朱棣将短刀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这一巴掌拍的很重,那桌子晃了晃,好像要散架一样。

    道衍一拱手,道:“其实并不难,殿下您回京奔丧,是带着大军回京的,皇帝陛下当然不可能放您的军队入城。最有可能的,就是下旨只允许您自己入城。但是殿下您必然会拒绝皇帝的这个旨意。所以,我断定殿下您并没有进入京城。”

    朱棣叹了口气,道:“你说得对,我的确没有进京。本来已经快到了,结果那小子下令只许我一人携家眷入城,我自然不能这样做,于是我便直接半路返回。”朱棣口中的“那小子”,自然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当然,这只是他私下里的称呼,在外人面前,他还是要用尊称的。毕竟,人家是天子,自己是藩王,说的直白一点,自己只是在人家手下打工的。

    道衍听完摇摇头,道:“殿下,其实你做的不对。皇帝下这样的命令,无非也就是三个目的。一,是怕殿下您带领大军回去,恐生事端。二,是要试探殿下有没有异心。而第三嘛,则是如果一旦探明殿下图谋不轨,便将你就地正法。”

    “我知道”朱棣点点头“所以我才没有进京。”

    道衍叹了口气,道:“殿下如此做法,不正是不打自招了吗?”

    “哼!”朱棣冷哼一声,道:“不打自招?不要说我是真的意图谋反,就算我什么想法都没有,那小子就会放过我了?哼!简直可笑!”

    道衍叹了口气,没说话。他知道,朱棣对于朱允炆的不满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朱允炆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还活着的时候,朱棣便对皇位有所企图。后来朱标病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子,这更是加深了朱棣的不满之意。

    “殿下,我给您推荐一个人。”道衍忽然想到了站在门外的王小明,便向朱棣拱手道。

    “哦?”朱棣看了他一眼,问道:“什么人?”

    “呵呵”道衍轻轻一笑,道:“是贫僧刚刚收的一个徒弟。”

    朱棣顿时来了好奇心“你也会收徒?他在哪?”

    “就在门外等候。”道衍拱手再拜。

    “叫他进来。”朱棣大手一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