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88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88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水增添几分血色。

    平安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淝河,看着那寂静无比的天地,平安心里忽然生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太静了,简直安静的不像是真是的世界。

    平安立刻便是有些不安,这并不是他真的发现了什么。而是一种冥冥之间的感觉。那是无数次的生死搏杀与战场的磨练而练就的直觉,属于一名真正的名将的直觉!

    就在他正要发出撤退的命令的时候,忽然凭空一声炮响。紧接着,从平安军队的侧面和后方忽然杀出了大量的北军部队。南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立刻便遭到了朱棣的伏击!

    平安眼神一凝,原来朱棣根本就没有忘记自己。看来他在疯狂进攻的时候,还有精力和心思来反过来阴自己一招!

    平安想都不想,立刻便是下令撤退。开玩笑,如果是平时,他绝对不会撤退的,按照他的性子,即使真的打不过朱棣,那也不能让朱棣好过。但是,现在显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他知道,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追击,自己的军队已经是疲惫不堪。他自然是不怕朱棣,但是架不住现实情况的残酷啊!如果他硬要打的话,那么他们唯一的下场就是全军覆没。

    平安有强大的直觉,但是其他的将领们却根本没有想到,追了一个多月的朱棣竟然在这里等待着己方。猝不及防之下,南军全军毫无防备,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的能力。甚至连平安的撤退命令都没有得到执行,南军便是被轻易击溃。

    平安反应很快,见事不好,他立刻扯着自己的战马继续狂奔,只不过奔跑的方向与刚才的完全不同而已。恐怕他打了一辈子的仗,这一次是他最为痛苦的经历吧!眼看着平安都跑了,他的残余部队也纷纷效仿,跟再拍平安的身后不要命的逃窜。这样看来平安这一个月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的跑来跑去。

    看着疯狂逃窜的平安,朱棣嘴角流露出一股冷笑。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平安如此不要命的逃跑。说起他最为痛恨的南军将领,平安绝对能够排的上前三!当然,另外两位就是铁铉与盛庸了。朱棣对于这三位的恨意,那可以说是犹如滔滔江水般延绵不绝。如果说有人告诉他只要些银子就能够干掉这三个人,想来朱棣就算是借钱也是愿意的。

    直到朱棣在行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平安。他立刻便是打起了平安的主意,虽然他想要将平安盛庸已经铁铉这三个家伙一网打尽。但是时间上却根本就不够。而且,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击败这三个可以堪称是他最大的对手。更何况,朝廷还有其他的援军在逼近,根本就没有留给朱棣太多的时间!

    朱棣为了切掉平安这根讨厌的尾巴,已经在这里埋伏了两天。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够拖延下去。本来他已经做好了打算,只要今天平安还不到,那么自己就立刻离开!但是没想到,他等了又等,还是等到了平安大军到来的那一刻。朱棣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立刻下令发动了进攻。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朱棣所料,平安为了追击自己根本就是不眠不休的赶路。而自己却是在这里埋伏了两天,以逸待劳,平安根本就抵挡不住自己的进攻。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抵挡,便是被自己击溃!

    不过,朱棣的脸上的表情却忽然又是化作了冷漠,这一次他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击败了平安。但是看他现在这样子,他似乎并不开心。

    的确,虽然朱棣击败了平安,将南军的第一波追击部队打败,但是朱棣也是陷入了一个可以说是非常被动的境地。

    朱棣的此次攻击虽然打垮了平安,但也毫无疑问的减慢了自己军队的前进速度。而南军的将领中还有根本就没有受到挫折的平安和盛庸。趁着平安拖住了朱棣的时候,此二人也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追击的部署,重新集结人马追了上来。

    而朱棣也是明白,盛庸和平安等人是不会让他安心上路的。只要自己想要攻击京城,这些人就必然会一直追击自己。他知道,只有解决掉这些后顾之忧,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昨天考政治学来着,么来得及更新。

    (本章完)

第170章 徐辉祖的援手() 
得知了平安在淝河边被朱棣击败之后,南军诸位将领可以说都是草木皆兵。生怕自己一个不慎便被朱棣抓到。恐怕平安也不会料到,自己的这一次失败,居然会对南军诸将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在等待了几天无果之后,朱棣终于放弃了等待其他南军援兵这个意图了。因为他已经不能够再拖下去了。伏击平安,只是想要干掉这个讨厌的跟屁虫而已。但是如果他再继续僵持的话,那么到时候跟上来的就不只是一只跟屁虫了。

    五月,朱棣率领大军抵达睢水,正当朱棣想要带领大军沿着这条河悄无声息地进入宿州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变故。

    就在北军准备过桥的时候,前方忽然出现了大批的南军士兵。正是平安所率领的大军,当然,如果仅仅只有平安一人,他是决计不会这么轻易就与住第几交战的。其实,他还有一个帮手。这个帮手就是方孝孺所推荐的大将何福。

    何福奉旨领兵北上,谁知却遇到了当初被朱棣打败的平安。这两位一碰面,那自然是诉说自己这段时间的艰难困苦以及交换一下对于朱棣的仇恨和与其奋战到底的决心。

    朱棣迟迟不见踪影,两人一合计,朱棣既然已经确定了进攻京城的目标,那么他就绝不会放弃这个目标的!徐州是不可能的,先不说朱棣不会走回头路,就算他走,也得考虑考虑身后一直追杀他的铁铉盛庸等人。于是二人便来到了宿州,他们相信,朱棣一定会来到这里的!

    当南军和北军终于正式相遇在睢水附近的小河的时候,朱棣惊奇的发现,南军的统帅居然依旧是平安!而且,事实证明,如果光明正大的开打,在南军强过北军很多的人数优势下,正面作战北军是没有多少优势的。

    南北两军双方经过长时间激战,依旧不能分出胜负。虽然看上去北军或许略占优势,但一时之间也无法打败平安和何福这两头拦路虎。朱棣带兵激战良久,但却毫无建树,无奈之下,朱棣只好暂时引兵撤退。

    而此时正值南军粮草不足,当初平安与何福汇合在此,身边都没有太多的粮草补给,能够及时赶到,已经是奇迹了。而朱棣经过自信观察之后终于得出了准确的判断。现在正是南军最为虚弱的时候,如果此时发动总攻是一定可以解决问题的。

    但是,朱棣从来都不是一个光明正大出牌的人,即使是自己已经占据了优势,他还是用了自己拿手的方法——偷袭。

    他如往常一样在河对岸排布士兵,而平安与何福看到了对面人来人往的北军大营,错误的认为朱棣是要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然而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做出判断的时候,朱棣已经趁夜把主力连夜撤到三十里以外了。

    正所谓三更半夜杀人时,月黑风高放火夜,北军趁着南军毫无防备的时候,偷偷渡河对南军发动了进攻。

    而且朱棣本人夜里想到这次偷袭心里激动万分,然而激动之下导致心跳加速心率上升以至于晚上不睡觉。于是他便摸黑出来亲自指挥了偷袭。

    南军大营之外,几名巡逻兵正在来来回回地巡视。

    “怎么有点冷?”某甲拄着长矛,轻轻地搓了搓手。

    “这个季节,冷什么?”某乙在一旁不屑的回了一句。

    “就是这个季节不应该冷,我才觉得奇怪啊!”甲瞪了乙一眼,语气有些不满。

    不过,两位群演的表演就到此结束了,接下来他们就领了便当。铺天盖地的箭雨借着长弓的张力与地心引力落下。不仅仅是这些倒霉的巡逻队,连南军大营也被笼罩在内。而且,朱棣这个一向“要么不下手,要么下狠手”的家伙用的还是火箭。

    刹那间南军大营化为一片火海,平安,何福两位将军还没有睡实,便被大营中的呼喊声给吵醒了。

    两人来不及多想,赶忙从自己的帐篷中窜出来。平安好歹还套上了盔甲,可是何福才刚刚从自己的帐篷中钻出,甚至一身战甲也只套了一半。

    只见南军大营一片大火,满眼望去尽是一片赤红,人影在火中闪烁,充耳可闻得尽是身上燃着烈火的人临死前的哀嚎。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在对方眼里看出了苦笑。这个时候即使是身经百战也没有任何意义了,现在己方已经没人回天之力,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朱棣击败。

    对岸的朱棣兴奋的指挥着这一切,南军的反应他看在眼里。对方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只要自己稍微加紧攻势,那么平安与何福必定战败!到时宿州的大门对于自己来说再也没有任何阻拦,临门一脚也只差那最后的一脚而已。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本看起来万无一失的偷袭,居然还是除出了纰漏。

    朱棣本以为这次夜渡对岸偷袭放火一定能够全歼南军。但他也没有料到,在对岸,不久之后,他会遇到一个曾给他带来很多麻烦的老熟人。

    朱棣整队上岸之后便对平安军发动了进攻,就在平安军没有任何防备,阵脚大乱,即将全军崩溃的时候。事情的发展突然出现了转机。

    只见一支强悍的骑兵仿佛凭空出现一般快速的插入北军侧翼。北军正在追击溃逃的南军,根本就没有料到这个时候南军方面居然还会有这样的援兵出现。猝不及防之下,北军顿时损失惨重。很多步卒直接被南军骑兵撞到在地,被战马踏成肉泥。

    这支骑兵正是南军的援军,带队的就是朱棣的大舅子****组。虽然两人乃是连襟的关系,但是****祖在那些所谓“忠君爱国”的理论上可是比朱棣的思想境界要高很多。

    接到了皇帝的命令,****祖大喜过望,朝廷终于愿意放弃对他的戒心了,这怎么能不不让他高兴呢?他带领部队日夜兼程,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眼看着平安与何福即将被朱棣歼灭,他立刻命令军队投入进攻。

    朱棣万万没有料到,****祖居然会在这样一个千钧一发的时候出现。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深夜里又多出一支军队来。这对于北军来说可并不是一个好的情况,在糊里糊涂的挨了****祖几闷棍后,朱棣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好,随即率领全军撤回。****祖怎么会放过这样的一个好机会?趁势大败北军,一直追着朱棣打了几十里才作罢。

    朱棣的这次夜袭可以用偷鸡不着蚀把米来形容,不但没有完成战略任务,反而丢了不少士兵的性命。而更大的麻烦还在等待着他。

    前天数学昨天英语,这欢乐的考试周何时是个头哇!!!

    (本章完)

第171章 爆发的矛盾() 
北军大营。

    众位北军将领默默地望着朱棣,这个他们曾经无比信任的男人现在已经不能够再让他们如曾经那般信任了。原本他们还是愿意跟随朱棣一直打到京城,掀了朱允炆的老巢的。但是,现在他们似乎根本就看不到半点希望。

    这一次夜袭平安等人,虽说是因为半路杀出个****祖来而没能够取得胜利。但是没有谁能够保证不会再出现第二个****祖。更何况,如今他们已经战败,既不能撤退,又不能进攻,难道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在这里等待着盛庸他们全部汇合过来吗?

    回到大营后,北军的诸位将领们长久以来积累的愤怒与压抑终于爆发了。几年以来,他们一直背负着反贼的罪名,真是相当于拿着自己的脑袋去拚命。虽然朱棣曾经带领他们获得过很多胜利,但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他们也已看出,胜利似乎还很遥远。

    他们每个人都明白,此次出征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虽说目的是直扑京城,但是如果不能够打到京城,那么此次出兵又有什么意义呢?尤其现在遭遇大败,却连京城的郊区都还没有看到。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种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的事情,是决计不能马虎的,至少是要讨个说法地!

    “殿下,如今我军遭逢战败,不如先渡河另外寻找宿营地如何?”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提出了这个相当于暂时撤退的办法。

    “是啊是啊,殿下,不如我军暂时渡河在做打算,毕竟,现在朝廷的军队已经集结,我们应该暂避锋芒不是吗?”有了人带头,立刻便是有人跟着说道。

    听着这些部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其实朱棣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其实他心里也是明白,那句所谓直捣京城不过是个许诺而已。怎么可能当真?何况路上有这么多车匪路霸,传说中的盛庸大当家和平安二当家是绝对不会轻易让自己过去的。就算是自己交上了买路财,不过要想唱着歌进城也只怕是难上加难。但是朱棣明白,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战争绝对是无法躲过的。如果后撤军心必然大乱,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他一如既往的用坚决的语气说道:“此战有进无退!有生无死,如果撤退,我军必然大乱!”说着,朱棣微微扫视了一周,然后他下令道:“诸位愿意留在此地的站到右边,愿意渡河的站在左边。”

    这一次朱棣又打起了如意算盘,按平时的情况来看,一般这种类似记名投票之类的群体活动都是做做样子。这么多年以来,面对自己的部下他一直是绝对的权威,他相信谁也不敢公开和他作对,但这一次,他错了。

    出乎朱棣意料的是,诸位将领们呼啦啦的大都站到了左边。这一幕直接让朱棣目瞪口呆。他根本就就没有料到这些人会真的公开反抗自己。这下子他就真没办法了,他十分生气地说道:“你们自己看着办吧!”然后坐下一个人生闷气。

    王小明冷眼看着这些人,微不可查地撇了撇嘴。然后慢慢悠悠地渡着步子来到了右边。除了几名还在考虑中的将领,公开支持朱棣进攻京城的就只有王小明。

    朱棣看了王小明一眼,说实话,这个小子能够在这个时候支持自己,真的令朱棣感到欣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