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异姓王 >

第96部分

大明异姓王-第96部分

小说: 大明异姓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打败朱棣谈何容易?朱棣是什么样的实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的多得多。毕竟是老对手了,对于朱棣,他的了解可谓是极深的。当初自己在东昌可以说是拼上了南军一半以上的家底才打败朱棣。但是东昌一战,不但没能彻底击败他,反而让朱棣吸取教训,反而击败了自己。现在的他,几乎可以肯定自己无法战胜朱棣。就算能够挡住朱棣一时,也挡不住一世!此时的自己,无疑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回想着自己的这一生,从前的自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跟在那些无数光环笼罩的名将们的身后,连一点意见他都没有资格说出口。那个时候,他是多么想要走上那个位置,那种想要亲自带领大军纵横天地的万丈豪情!

    可是,他真的做到了,他真的成为了一名统帅,他曾经梦寐以求的统帅。可是他却感到了自心底而生的无助。他终于不用再听那些愚蠢的命令了,他终于不必再向自己的上司回报什么了。可是,他惊奇的发现,原来一切都压在了他的身上。数万大军,以及……拯救这已经处在最危险边缘的朝廷。

    “真是,将人压死的重担啊!”盛庸的眉头忽然就放松了,然而眉宇间却已经带上了几分疲惫。

    “将军,得到消息,燕军即将出兵浦子口,似似乎是要渡江攻击京城。”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亲兵走了进来。

    “浦子口吗?”盛庸自言自语道。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终于以手撑着桌案站了起来,看了那单膝跪地的亲兵一眼,轻声说道:“传令,全军开拔,阻击朱棣。”

    (本章完)

第187章 同生共死() 
天地间一片苍茫,灰白色的云层漂浮在天空之中,似乎是要下雨了。来自南方的微风压低了青绿色的草原,远处奔腾地长江水泛起乳白色的浪花。天空中偶尔传来一道鸟鸣,给这片世界添上几分生机。

    忽然,一阵阵地马蹄声打破了这方天地的宁静。随之而来的,是远处缓缓升腾的烟尘。

    “殿下,前方五里便是浦子口,我军是否现在渡江?”朱能紧紧地跟在朱棣身边,眼看着已经到了这里,只要过了这长江,他们便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打进京城。想到这里,即使是身经百战沉稳无比的朱能也忍不住一阵激动。

    朱棣微微点头,他等待了这么多年,努力了这么多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个时候,他怎么能够等待呢?虽然现在的朱棣人在长江这边,但是他的心恐怕早已经飞到长江那一边去了。

    “传令,大军立刻准备渡江,务必要在日落前完成!”朱棣挥动马鞭,高声喝道。

    五里对于一个步行的人来说是一个不断的距离,然而对于朱棣的几十万大军来说却根本就不算什么。不过是半盏茶的功夫,朱棣就率领大军赶到了江边。甚至连长江之中溅起地水花都已经落在了他战马的马蹄边上。

    有了朱棣的命令,士兵们赶快忙碌起来,搭浮桥,扎木筏子。这人和马自然可以从浮桥上走过去,但是运送粮草辎重的大车可不能走那浮桥,否则的话必然会将浮桥压垮。

    就在北军忙着为渡江做准备的时候,大地上忽然传来了一阵阵地震动。朱棣眼神一凝,立刻挥手示意大军列阵。凭借自己多年行军的经验,他立刻便是判断出这是远处大军行军的声音。而且声音虽然沉重但是却并不急促,这明显不是以骑兵见长的北军行军时所发出的声音。

    这种沉重而且缓慢的声音必然是重甲步兵军团走过的声音,而且,听这声音的清晰度,朱棣甚至可以判断出这支军队已经距离自己不远。虽然他知道重装步兵行进速度缓慢,但是现在己方刚刚开始准备,必然不可能在对方到达之前渡江成功。所以,对于朱棣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先将这支明显来意不善的军队消灭掉!

    朱棣也能够想到来的究竟是谁,北军之中根本就没有这样大规模的重甲步兵军团。反而是南军经常以他们作为主要战斗力量。

    盛庸,来的必然是盛庸。南军之中盛庸是擅长指挥步兵的,更何况这个时候能够带兵出现的就只有盛庸一个。朱棣静静地望着前方渐渐扬起的烟尘,他双眼微眯,喃喃道:“盛庸啊盛庸,你终于出现了吗?本王还以为你要一直躲下去呢!”

    盛庸并没有让朱棣等太久,只是一刻钟左右,一个巨大的方阵便是出现在北军将士们的眼前。粗略看去,恐怕至少有上万人。全部身着漆黑的重型铠甲,手上端着生铁打造的重盾,看着便令人不寒而栗。

    朱棣看到这一幕,眼神一冷,现在盛庸的阵容明显与当初东昌之战的时候一模一样。难道,是准备与自己示威吗?朱棣不禁冷笑一声,虽说盛庸的阵势的确毕竟克制自己的骑兵战法,但是那是在两人势均力敌的时候。现在盛庸明显兵力不足,而己方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这明显是一边倒的优势。朱棣绝不相信,以盛庸现在的实力能够击败自己。

    盛庸看着远处的北军,他得到消息便是立刻率领大军赶来。但是骑兵的机动性毕竟还是要强于南军,即使他已经尽了全力,却依旧是没能够赶在朱棣的前面。不过也没什么,现在朱棣明显也是刚刚赶到,他知道,以朱棣的精明,是绝对不会冒着被自己攻击的危险而强行渡河的。以朱棣的性格,他必然会选择先打败自己。

    只要自己能够将朱棣拖在这里让他无法渡江,那么自己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现在这个时候,胜负输赢已经并不重要。就算知道这一战凶多吉少,但是盛庸绝不会放弃。胜也好,败也罢。自己作为武将的一生,总是要在战争中终结的。就让自己,再为这朝廷尽最后一份力吧!

    盛庸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走到阵前。然后转过身,望着这些一直跟随自己征战的士兵们,他沉声说道:“兄弟们,看到你们的前方了吗?燕军已经打到了这里,再前一步,便是京城。如果我们不能在这里将燕军挡住,那么京城危矣,江山社稷危矣!”

    士兵们静静地听着盛庸那低沉的声音,这个时候,没有人说话,没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打扰盛庸。

    盛庸略微沉默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一战,我们没有任何援军,也没有任何预备部队。而燕军是我们的数倍之多,更有强大的朵颜三卫作为燕军的先锋。这一战对于我们来说,恐怕会是最后一战了。”

    盛庸此话一落,南军士兵们的呼吸顿时变得粗重了几分。大阵中传来了一阵阵地骚乱,虽然说他们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亲耳听到自己的主帅说出来的感觉,却更加令人感到绝望。

    盛庸似乎没有看到士兵们的反应,反而自顾自地说:“朝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臣们在全国各地募兵。但是兵员的补充依旧需要更多的时间。仅靠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与燕军抗衡。”

    这一下,南军士兵们都有些蒙了,难道自己的主帅因为遭受了这样的打击变得神志不清了?否则的话,他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算他不做战前动员,至少也不能尽说丧气话吧!

    看着士兵们的样子,盛庸语气忽然变得严厉起来“本将已经有了必死的觉悟。身为朝廷将领,更是皇帝钦封侯爵。本将却不能够为皇帝陛下分忧,不能为天下黎民百姓诛灭反贼。本将甚感愧疚。不论这一战最终的结果是怎样,本将都会奋战到底,绝不后退!”

    士兵们面面相觑,他们根本就听不懂盛庸究竟在说什么。对于他们这些士兵们来说,那些大道理远不如今天晚上吃什么来的合理。

    “我知道,此战我们恐怕有生无死。但是本将不会退缩,在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亲人们,如何燕军真的打败了我们,那么我们的家人们,就会承受战争的洗礼。”说到这里,盛庸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此战,若能生,那边最好。若要死,也要死的无憾!本将绝不后退,若是有人想要离开,本将不会阻拦。愿意与本将一同留下来的人,我们必将同生共死!”

    (本章完)

第188章 最后一战() 
同生共死!盛庸这四个字说得可谓是掷地有声,有哪一位将领能够说出与自己麾下的士兵们同生共死这句话呢?更何况,真正能够打动他们的,并不是这一句“同生共死”。

    盛庸说得对,在他们的后方,就是京城,就是广大的江南,是他们的家乡。他们的亲人,朋友都在那里。他们在这里浴血奋战,那么身后的家人们便是能够安全一分!

    随着盛庸的话音落下,原本变得有些垂头丧气的南军士兵们缓缓地扬起了头,眼里又重新焕发了斗志。数万大军,他们默默地望着立于阵前的盛庸,没有一个人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所有人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留下来,血战到底!

    看着面前的士兵们眼里坚定的斗志,盛庸微微一笑,转过身来。望着那远处一直保持着平静的北军,以及朱棣。

    他不明白为什么朱棣不趁自己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攻击。他不相信朱棣会看不出他其实就只有这一点实力而已。想必现在朱棣必然是急着渡江攻击京城,而他也知道只要有自己在,那么久不会允许他朱棣安稳的过江的。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朱棣还不发动进攻呢?难道,他是要等自己准备完毕,然后再发动攻击么?

    盛庸所料并没有错,朱棣就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盛庸这一次倾巢而来,必然是抱着决死的心理。对于朱棣来说,虽然他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但是让他吃了亏的人,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

    其实朱棣如此行径是不符合兵法的,敌人立足未稳,正是一鼓作气打败他们的好时机。不过,或许是因为当初东昌之战朱棣赔了张玉又折兵,心中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虽然后来借着大风打败了盛庸,但是朱棣心里恐怕还是有些发堵。毕竟,那大风虽然算是朱棣的战略性武器但却不是朱棣真正的实力。朱棣是一个高调做事高调做人的男人,他一定要亲自打败盛庸!

    不过,朱棣似乎忘了一件事。盛庸的重甲步兵军团最为克制他侧翼突袭的战法。更何况,如今南军孤立无援,所谓“围师必缺”,南军已经没有了退路,他们一定会拼上性命与北军打上一战!很快,朱棣就会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后悔。

    率先发动进攻的依旧是北军,这也没办法。其实朱棣也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他不打,那么盛庸是不会让他渡江的,所以还不如打上这一场!

    悠远而低沉的号角声响起,潮水般的骑兵踏过草原,淡淡地烟尘弥漫在冲锋的骑兵前面,密集的马蹄声好像雨点打在钢铁上一般慑人心神。

    北军两翼的骑射手率先出手,只见漫天的箭雨像是烟花一样升起,又向着南军方阵落下。只是转瞬之间,骑射手马鞍侧的箭囊便已经空无一物。r然而这样密集的箭雨却并没有起到什么真正的作用,南军士兵们身上的铁甲很好的抵御了这一切,羽箭落在他们身上就好像是在给他们挠痒痒一般。

    中央战场的重骑兵速度虽然不如轻骑兵,但是他们是真正攻坚的主力。转瞬之间,强悍的重骑兵便是撞击在了南军竖起的重盾之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碰撞声。很多固定重盾的南军士兵感到喉中一甜,一口逆血涌了上来,明显是受了伤。不过,虽然很多人都是被撞得七荤八素,但是他们都意志却是异常坚定,根本就没有后退半分。北军第一轮攻击居然被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南军给挡了下来。

    而南军方阵中的士兵们也趁着这个时候端起长枪,对准阵外的重骑兵们刺去。然而他们却是小看了重骑兵在冲锋时所能够产生的巨大力量。那巨大的反震力甚至要将他们的手腕震的骨折,然而而朵颜三卫的重骑兵却是在盔甲的保护下并没有出现多大的伤亡。

    然而对于进攻南军两翼的轻骑兵来说,情况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厚实的生铁重盾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能够撼动的。这一撞击,真正受到冲击的却是他们自己。而南军的重型长枪虽然无法穿透重骑兵的盔甲,但是轻骑兵的皮甲却根本就无法抵挡。在南军长枪的穿刺下,北军的轻骑兵们身上的皮甲就像是纸糊的一样根本没有半点作用。

    而北军外围的骑射手们在这个时候也是遭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南军虽然一直保持着方阵进行防御,但是对于外围那些不断骚扰的骑射手们也是恨之入骨。虽然南军没有大量的骑兵部队可以派遣,但是盛庸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弓弩与火器。

    虽然被北军围攻,但是南军外围防线却稳固无比。这就为阵中的弩手们提供了最好的进攻机会。而且,他们也并不是一股脑的将弩箭全部射出去,而是找准了目标之后再放,一时间,北军外围的骑射手损失惨重。

    就在这个时候,南军右翼忽然发生一阵骚乱。只见一支不知道哪里出现的重骑兵部队直接便是催垮了南军右翼的第一重防御。

    见到这一幕,朱棣的脸上立刻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打了这么多年仗,他就从来没有过以正面对决定胜负的时候。正面佯攻侧翼决胜才是他的用兵之道。而盛庸这个家伙却是不长记性,居然还真让自己得手了。朱棣现在甚至已经看到胜利在向自己招手了。

    然而事实真的向朱棣所想的那样吗?当然不是!盛庸虽然兵力不足,但是却不证明他是一个傻子。他也算是朱棣的老对手了,怎么会不了解朱棣真正的进攻重点一直是侧翼呢?他的侧翼防守之所以脆弱,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诱敌深入!而朱棣还在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盛庸的圈套。

    就在朱棣脸上的欣喜还没有散去的时候,冲进南军阵中的骑兵忽然像是割麦子一样全部翻倒在地。朱棣脸上的微笑顿时凝固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自己麾下的重骑兵,他是有着极强的信心的。他绝对相信只要自己的重骑兵能够冲入敌军阵中,就必然能够大获全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