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武三国 >

第86部分

谋武三国-第86部分

小说: 谋武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虞接话安抚道:“将军不必担心,我大汉没有几个常设将军,看似破虏将军只有五品,可实际上,整个朝中,位在破虏将军之上的武将只有大将军何进和四大军魂军团的统领。就算是朱隽、皇甫嵩、卢植几位也只是临时担任的中郎将,职位甚至还在破虏将军之右。”

    “这样看来,陛下诚意还是很足的,”严展书脸上露出了比较满意的表情,刘虞等人暗中松了口气,以为严展书的胃口并不大,却听到严展书话锋一转:“职位我就不争了,可是属下这么多武将、兵马,我必须有册封他们职位的权力,也就是开府之权!”

    田畴脸色一变,惊声道:“这如何可行?!册封之权尽在天子之手!”

    “果然不行?”严展书眼中露出一丝凶光,没有这个权力,手下随时可能被调走拆分,那就绝不能降!

    “首领且慢动怒!”刘虞见状急忙抬手制止田畴,对严展书缓和道:“此去幽州,我与首领一般都是人生地不熟,当相互支持,才能为大汉守好边疆,御敌于国门之外,这开府之权,五品破虏将军自然是没有的,但是老夫身为幽州牧,却是有的,如果首领信得过老夫,老夫当授予首领麾下有自主之权,如何?!”

    刘虞为了掌握这支军魂军团也是拼了,加上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对于这种年轻人,只需以心换心,极少有不感激涕零,誓死归心的,毕竟他皇叔的位置在那摆着。

    “皇叔果然英明果断!”严展书捧了一句,这官职他并不在乎,不过为了日后方便招揽人才,能有自主之权当然最好:“不知如果我追随大人前往幽州,驻军何处?”

    “山海关!”刘虞满脸凝重道:“此处乃是我大汉长城的九个关口之一。”见严展书不解,遂解释道:“我大汉长城依山而建,高达数百丈,坚不可摧,可是山势有时而尽,凉州有嘉峪关、玉门关、阳关,并州有雁门关、偏头关、武胜关,幽州有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

第179章 各奔() 
“此前的白马义从就是从山海关调出的。”田畴轻轻地补充了一句,严展书秒懂,怪不得要自己去山海关,原来是那里缺人了。

    “为国守边,义不容辞。”严展书的话说得很漂亮:“不过这军械、粮草就拜托大人了。”

    “这个当然,是老夫分内之事,将军放心!”刘虞很高兴,看来这严政还是很好说话的。

    抬头对于氐根道:“先将几位大人引到边上的静室休息,再将陷阵营的将军们都传来,我们一起开个会,将大家的想法都统一起来,这毕竟是关系到大家所有人前途的大事。”转头对刘虞道:“刘大人,先休息一会儿,我们陷阵营内部统一了意见之后,再请您出来宣读圣旨。”

    “将军自便。”刘虞微笑起身,在于氐根的引导下带着从人离开,脚步安稳,心里想着:为了这功名利禄,看来这严展书要对陷阵营的贼寇血洗一番了。

    坐在主位上,严展书慢慢理清了思路,等到陷阵营诸将集合之后,开口就是石破天惊的:“我已经决议接受招安。”

    下面张妍刷地一下站起:“要投汉室你去,我死都不会去!”后面于氐根急忙上前安抚,然后赶紧给严展书使眼色——快解释啊!

    眼见不少黄巾出身的将领都是惊疑、不解的样子,严展书微微一笑:“汉祚已衰!天意已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此话一出,大家的心顿时安定下来,张妍眼中也流出了光彩,看着严展书,等着他的下文。

    “此前一战,我们三千陷阵营将士和一千白马义从,在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还拼了个两败俱伤。现在,我们是晋升为军魂军团了,可是汉室的军魂军团还有四个,我们能扛得住吗?”

    “就算与那些军魂军团再拼个两败俱伤,到时外域的蛮族入侵中原,生灵涂炭,这样的罪责谁愿意担负?”严展书慢慢看去,无人敢对视,就是张妍也慢慢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这一次皇帝会向我们低头,据我猜测,最大的原因是时值隆冬,北方的蛮族已经随时都可能南侵,他不愿再调动军魂军团,造成蛮族可能的入侵!我们难道,还不如一个看起来很昏庸的皇帝吗?!”

    “大帅英明!”赵云听了非常感动,觉得自己的大帅实在是英明之极:“末将愿随大帅招安!”后边高览、韩当纷纷响应。

    颜良、廖化也大声道:“愿追随大帅!”

    于氐根、郭大目、杨奉、眭白兔则看着张妍与严展书的样子为难不已——他们都是黄巾的老弟兄了,一方面是在严展书与张妍之间左右为难,另一方面也是不相信汉室,万一是欺骗,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张妍咬紧了下唇:“如果我还是不降呢?你打算把我怎么办?”

    “刚才我就说过,汉祚已衰!天意已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严展书笑着继续道:“就算我们要造反,就凭这八百陷阵,就是这冀州都治理不了,到时还不是一群流寇,哪有资格推翻汉室?”

    “想想天公将军,花费三十年时间,化解民生疾苦,获得了天下的民心,这才一起兵就让大汉失陷半壁江山,可是随着时日拖延,黄巾军人才缺乏的这个缺点慢慢地就成为了致命的要害——打下江山,却无人治理,那么军械、粮草就无从说起,更不要说持续的、有素质的兵员征召了!”

    “你的意思是?”张妍见峰回路转,不由充满了希望。

    “我的意思是,现在造反,十死无生!只有招安,才是唯一的出路!”严展书说出了让人绝望的话,闻言,张妍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

    见再无异议,严展书道:“适才我说的话,出了这个门,是绝对不承认的,你们,嘴上也要把关,绝不能泄露出去——对陷阵营的弟兄们和汉家的官员们说的,只能是前半段,很伟大、光明、正确的那段话。”

    “大帅说的,不就是那些很正确的话么?!”于氐根讪笑起来。

    “老于,去请刘虞刘大人过来,我们准备接圣旨吧!”严展书起身,带领大家站到了厅中,准备接旨。

    张妍慢慢起身,决然道:“严政,你要招安,有你的道理,但是我张燕,绝不会接受招安!不愿意招安的弟兄们,跟我走!”

    追随着她离去的身影,外边将近三百弟兄跟了上去,这些都是忠心耿耿的黄巾老弟兄,还有于氐根、郭大目、杨奉、眭白兔四人欲走想留的样子。

    严展书摇摇头,摆手道:“你们也去吧,帮我照顾好张帅!也许,她的选择更好一些也难说!有什么事,眭白兔,你来找我!另外,将所有的双边马镫摘掉一个,不能让汉军发现这个秘密!”

    “诺!”四将顿时松了一口气,快步追上了张妍。

    转头对着廖化道:“你也下去,将剩下的弟兄那里的双边马镫照样处理,虽然我们马上就是官兵了,但这些东西,是属于陷阵营的秘密,不能被官兵发现,不然让他们学会后,我们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做完这些之后,再去别院请几位大人过来宣读圣旨。”

    “子龙、子善、高览、义公,我们整理一下衣着,准备接圣旨吧!”

    这话说完,高览别扭道:“大帅,你们几个都有字,就连廖化都有,就我没有,以后会被人轻视的。你能不能帮我想一个?”

    “览,有浏览、揽胜之意,你在家中又是老大,可用伯字,合在一起,就是伯胜,高览高伯胜!取百战百胜之意。”严展书思索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字来。

    高览自语道:“高览高伯胜,好像蛮顺口的,百战百胜的兆头也挺好,以后大家就叫我高览高伯胜好了,以后我高览也是有字的人了!”

    闻言,赵云、颜良、韩当三人都为他高兴,只有从底层出来的人才知道一个合适的字是多么不容易,没有字的人在称呼的时候就被人低看一眼,交往中更是排挤在外。

    过了一段时间,廖化带着刘虞几人进入大厅,刘虞见厅中还有四人,个个器宇轩昂,不由心生欢喜,笑问:“这几位壮士都愿意归顺朝廷?”

    “愿为陛下效力!为国守边!”四人早就想好了,同声回答。

    “好好!”刘虞很是满意,在他看来,这是大汉有国四百年,人心思汉的余泽。“几位一起听封吧。”六人以严展书为首,后边五人一排跪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虞取出在偏房补写完整的圣旨,读到:“朕闻吴郡严氏,有子展书,武略过人,久有报效朝廷之意,为时势所迫,不得已屈身事贼。今弃暗投明,朕宽大为怀,封破虏将军,率部镇守山海关!”

    “谢陛下隆恩!”严展书起身,接过刘虞手中圣旨,展开一看,还有几处笔墨未干,不由微微一笑。

    刘虞见了,也微觉尴尬,开口道:“将军既然接了圣旨,何时启程?”

    “稍加整队,即可出发!”严展书的话让刘虞一惊,就算是精锐的北军,出兵也需数个时辰,这严政治军之能果然如此强悍?

    严展书转头对着赵云等人道:“下去清点兵马,准备出发。”

    又看向廖化,“事情做好了?”

    “做好了!”廖化很是肯定,他将每匹战马的马镫都收起一个,放入投枪囊中,如果有人发现,只需以多带一个备用搪塞即可。

    严展书点点头,站在厅中陪刘虞说话,不一会儿,赵云进来回禀:“将军,兵马已经清点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大人先请!”严展书对着刘虞道。

    刘虞微微点头,当先出门,严展书随后跟上,而后是刘虞的随从等人,赵云最后出门,望了一眼县衙,有些感慨:“区区半月,我赵云先是从贼,而后又招安,真是世事难料啊!”

第180章 前程() 
一路跋山涉水,严展书与刘虞等人到了蓟城,望着高大的城墙,下面川流不息的马队,廖化惊奇道:“我还以为边塞很是苦寒,没想到这蓟城竟然如此繁华。”

    “苦寒指的是边塞,而不是这幽州治所蓟城!这里城高沟深,又有白马义从守护,极为安全不说,距离边塞又近,战马、皮毛的市价显然比中原要低很多,还有一些外域独有的天材地宝,这些都是极为赚钱的买卖,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商贩来此,有人气,城池自然就繁华起来了。”严展书笑道,这些道理,微微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嗯?看来展书不仅是武略过人,这治政之道也是颇有见解啊。”刘虞有些惊奇,这一路上与严展书交谈甚多,对于此子的性情多少了解一些,曲意结交之下,两人关系自然很是融洽。

    “术道有专攻,这治政之道我不过略通皮毛而已,比起大人身边的诸位先生,那是天差地远。”严展书谦逊道,顺便拍了一下田畴等人——要知道很快他就要前去镇守山海关了,后勤补给都捏在这些刘虞的身边人手里,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当,严展书不想自己成为第二个孙坚,就必须与之交好。

    早有探马报知消息,远远地城门大开,一群文武官员分成两排列队出迎,左边是文官,以一名中年文士为首,右边是一名银盔白樱的威武将军带着一群神色严峻的武将,见刘虞等人骑马过来,纷纷俯首作揖道:“右将军公孙瓒、蓟城郡守魏攸率幽州文武官员见过使君!”

    “诸位免礼,”刘虞很是和蔼地下马一一见过诸多文武官员,给双方都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尤其是对公孙瓒,更是拉住双手,大声赞道:“白马将军之名,圣上远在京城也时常听闻,为国守边,功不可没!”

    “这是末将应该做的!”公孙瓒勉强谦逊了一句,然后霍然抬头道:“使君身边的这位,可就是陷阵贼子之首——严政?!”杀意毫不掩饰地冲向了严展书。

    “不错,我就是!”严展书毫不退缩地迎上了公孙瓒的杀意,身躯丝毫不动,眼神更是冷厉。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名不虚传啊!”当着刘虞的面,公孙瓒神色一松,大笑起来,快步走到严展书身边,深深地看了严展书一眼,低声道:“杀弟之仇,未敢或望!”

    看着公孙瓒转身离去的背影,严展书知道,自己的处境,不比在冀州的时候好多少。“将军,要不要——”颜良凑了过来,举手狠狠一切,问道。

    “今天是使君大人的好日子,暂且放过他一马,以后有的是机会,走!我们进城。”公孙瓒想杀了严展书,严展书又何尝不想杀了公孙瓒,但身为汉臣,有些面子上的东西必须遵守,否则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看着公孙瓒与严展书剑拔弩张的样子,刘虞反而心里松了口气,对于彻底掌握严展书这支军魂军团,又多了几分把握。回头悄悄地对田畴道:“子泰,后边多给展书补充兵员,他的兵力太少的话,就挡不住蛮族的进攻了!”

    田畴闻言,看着刘虞会意地点点头,低声道:“畴,领命。”

    一场接风宴会之后,公孙瓒回到了右北平,继续镇守居庸关和紫荆关,至于山海关,公孙瓒将精锐抽调一空,给严展书只留下数百残兵。冷冷地望着山海关的方向,“只要蛮族破关而入,战败失地之罪,足可让你万劫不复!”公孙瓒问王鬥:“山海关只有数百兵马镇守的消息,传到蛮族那边去了?”

    “已经传过去了。”王鬥有些不忍心:“将军,这么做,关上剩下的兵马不是也跟着倒霉了吗?”

    “为国守边,身死犹荣!”公孙瓒毫不迟疑道:“他们既然身残,战死沙场朝廷还能有抚恤发下,远胜过一辈子的残疾!”

    “将军说的是!”王鬥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心悦诚服道。

    带着补充的三千兵马,来到了山海关,看着关上稀稀拉拉的数百残兵,严展书不怒反笑:“哈哈哈!公孙瓒,你的器量不过如此,我高看你了!”

    “将军,只有这点兵马,我们如何守得住蛮族犯边?!”看到就这点人马,赵云也挠首了。

    “守?我们为何要守?!”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