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资本家 >

第102部分

大明资本家-第102部分

小说: 大明资本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便说:“你瞧瞧我,我也得是有百两银子才行啊!”随即引来大家的一阵笑声。

    有人道:“那咱们到底进不进去!”

    有人便道:“十文钱去里边瞧个热闹,还有免费的大戏看,我看值!”在他的带领之下,数十人朝门口而去,纷纷掏出钱来,买票进入庙中。

    唐心庵道:“再去那边瞧瞧?”一行人又往另一块大木牌前行去。大木牌上也贴有一张红纸,上边写着参加拍卖的规矩。

    木牌前边就放着一张大案,有几个书吏正坐在案后给交钱参加拍卖的人开收钱票据。

    唐心庵把纸上的内容看了一遍,已知什么是拍卖,说简单点就是数人竞争一个东西,价高者得。笑道:“我用不用也交一百两银子参加拍卖?”

    李飞白道:“你是我请来的尊贵客人,就算参加拍卖,凭你唐心庵三个字,又何止千金。”

    唐心庵很是受用,道:“你别以为我跟我闺女有赌约,进了里边就不会花钱。放心,到时若东西没人出价,那也太丢人了,我会出价包圆的。”

    唐子兰十分不满!这话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岂不是在说她输定了!她以为李飞白会反驳,却见李飞白笑了笑,没说什么,领着众人往大门而去,本来自信满满的心生出几分忐忑来。毕竟之前她对这个拍卖会毫无兴趣,会拍些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能不能拍出三十万两银子来。

    她所以会答应跟唐心庵对赌,皆因昨日突然知晓李飞白与郭勋的秘密,因此对李飞白充满信心。可那是三十万两银子,不是三千两,更不是三百两,得有人花真金白银才行,不是有信心就能做到的。这可是关系她一生幸福的事,容不得一点失败,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再加上李飞白对唐心庵的话毫不反驳,她明显有些信心不足。

    林志渊领着十几个衙役站在济渎庙的庙门前,正在卖票收钱。

    济源的第二号人物曹致远出事之后,第三号人物华修杰上升一级,他这个第四号人物也顺势上升一级。只是朝廷的正式公文还没下来,他的品级没升,但已从华修杰手中接手几个实权差事,多多少少尝到些甜头。可他并不满足,更加的对济渎庙收门票这事急切起来。

    原因有二;第一,他在这事上下的功夫太多,不能因为有了甜头就把这事置之不理。第二,李飞白前些日子又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把济渎庙收门票给承包下来。

    他不知道承包是什么意思,李飞白一解释,他就明白过来了。

    毕竟收门票谁也没干过,一年能赚多少谁也不知道,为了给县令省点心,由一个人每年交出一笔银子来,收门票的钱超过这笔银子,多余的就落入承包人的口袋,那就是赚了。收门票的钱超不过这笔银子,承包人就得把不足补足,那就是亏了。

    他已跟赵学飞谈妥,每年的承包费为一万两,暂定为五年。若亏空,承包费下调。若盈利,视盈利多少,承包费上调。

    至于承包济渎庙后,一年能赚多少,他算没再算。卖门票着实赚不了多少钱,一年到头,卖个两三千两,都算烧高香了。可你进庙之后,求神不需要烧香放置供品吗?香和供品不能外带,只能在庙里买,这些东西庙外卖一文,庙里敢卖十文,一翻就是十倍的盈利,仅此两项,每年带来一万两的收入,应该不成问题。

    还有,你求神之后不得抽个签算算命?算命不要钱?算命先生是想进庙就能进庙的?每天的收入不得均分?这又是一笔收入。

    还有,每个殿中都放有功德箱,进来的人不多多少少捐些?捐多捐少就看你心诚不诚,这又是一笔收入。

    在一些重大节日里,来庙里的人肯定就多。人一多,吃喝拉撒就是问题。让些小摊小贩进来做生意,收些摊位费天经地义吧!上厕所的人多,厕所就会脏乱,得雇人不时打扫,收个一文两文的,不算贵吧!

    等等等等,他把能收钱的,不能收钱的总总门路全都想了个遍,觉得一年赚两三万两银子应该不是问题。交一万两的承包费,还能落一二万两!这钱可都是干净钱,收的气畅花的痛快,可比靠权捞钱让人踏实。

    可这些都是估算出来的,至于承包济渎庙后究竟能不能赚这么多,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他想在承包之前试上一试,让心里多多少少有点谱。正好李飞白要开拍卖会,这是个机会,于是他找上门去,跟李飞白商量!

第两百一十二章 不敢藏私() 
    当林志渊说出自己的打算后,李飞白坚决不同意!风已经放出去,凡来参加拍卖的人管吃管喝,等人到了你却收门票,那不是骗人吗?

    林志渊从不相信,天底下没有不可能的事。他软磨硬泡,了解了李飞白的顾虑之后,天才般的出了个主意。

    给参加拍卖的设立一个门槛,交一百两银子,以防拍而不买。一百两银子不是人人都能拿得出来,这就把九成往上的人挡在了外边。你参加拍卖,一切免费。你不参加拍卖,对不起,进庙买门票,吃饭自己花钱。

    他以为,要说服李飞白得费好一番口舌。没想到才把主意说出来,李飞白只是略略一愣,就赞赏的冲他点点头,颇含深意的笑道:“真没看出来,你是个赚钱的好手,当官有点屈才了!就按你说的办吧!”

    林志渊忐忑不安又兴奋不已的等了好久,终于到了拍卖的日子。天没亮,他就站在门口来回踱步,不时看看庙前大路,不知今天试的结果如何。

    天终于亮了,庙门终于打开,这才不足一个时辰,结果已经出来。

    买票进去的人已达到三百,也就是收了三两银子,以此速度,今天售六七千张门票不成问题,也就是能收六七十两。按六十两计,一个月就是一千八百两,一年就是二万两。

    进去的人烧香祭供,此项收入已达到小二十两,今天卖个二三十百两也不成问题,一年就是小十万两的收入。当然,今天比较特殊,今后不可能天天如此,但一年赚个一两万两还是可以的,由此可见,承包济渎庙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林志渊越想越是兴奋,不经意间抬头看到李飞白领着一众人等前来,他有如看到了财神爷,三步并成两步,迎了下来,拱手道:“飞白老弟,您来了!”

    李飞白也拱手道:“林老板发财!”

    “老板”是个新词,意思和掌柜的差不多,但又不会让当官的觉得被人称为掌柜的是种羞辱,在济源称当官的为老板已是一种趋势。

    林志渊道:“托李老板的福!”

    李飞白指了指身后的唐心庵,道:“这位是大兴号的唐心庵唐总掌柜!”又指着林志渊道,“这位是主薄林志渊林大人,如今承包了济渎庙。”

    唐心庵与林志渊彼此寒喧两句。

    唐心庵心中疑惑。当官的另有买卖,他心知肚明,昨天打探消息时他也大概清楚老板的意思,所以李飞白称林志渊为林老板他不以为怪。可,承包济渎庙是什么意思,一会得找个机会问个清楚明白。

    李飞白打趣道:“林老板,我们几个进庙就不用买门票了吧!”

    林志渊正色道:“拍卖会李老弟是主角,唐老板又是我请都请不来的客人,问你二位收门票,我岂不是自断财路?请,里边请!”把李飞白一行人送到庙内,他又急匆匆的赶到庙门。虽然,他也极想陪着李飞白与唐心庵,可看着庙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看着钱。这种感觉太享受了,他哪舍得了!

    一进庙门,是道条石铺成的大道,宽三丈有余。道旁栽种的松柏已有腰粗,笔直的立在那里,犹如一个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树后,还有两丈左右的空地,如今已摆满各种摊位。有卖土特产品的,有卖手工制品的,最多的是卖吃食的。

    李飞白途经一个卖油茶的摊位,正在给客人盛饭的摊主是个小老头,瞧到他马上把碗交给儿子,迎了上来拱手道:“李老板,多亏你的指点,我家干上这等买卖,这才攒下几个钱,明后年就有钱给儿子娶媳妇了。你简直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今日好不容易碰到,无论如何赏脸喝碗油茶吃根油条!”

    盛情难却之下,李飞白只好回头道:“唐总掌柜还没吃饭吧,要不就在这里喝碗油茶!”

    唐心庵确实没有吃饭,可也不想喝油茶。根据他的经验,油茶还是武陟县的最正宗,其它地方虽也偶有卖的,但跟正宗的武陟油茶根本没办法想比。可见小老头已拉着李飞白往摊前走去,他也不好拒绝,只得跟了过去。

    一行人占了一张桌,小老头麻利的端来油茶与油条。唐心庵拿筷夹了油条尝了尝,一样的外焦里嫩,一样的齿颊留香。可当小老头劝他尝尝油茶,他不觉为难起来。尝吧,味道肯定很差。不尝吧,小老头正眼巴巴的瞧着。

    他只得勉为其难的喝上一小口,算是给小老头一个面子。可当把那小口油茶咽下,就急不可耐的将碗里的油茶一扫而光。

    论真,他现在喝的油茶味道绝对跟正宗的武陟油茶不一样,但却是他喝过的最好喝的油茶。极鲜,极香,让人回味无穷。

    小老头问道:“怎么样?”

    唐心庵赞道:“好喝!”顿了一下,又道,“怎么做出来的?”

    小老头道:“我以前去过武陟,也见过人家怎么做油茶,回来后就开了间卖油茶的早点摊,可因味道不好,生意一直惨淡。自从听了李老板的建议,往油茶里添了羊奶之后,味道一下奇好,生意也兴隆了起来。”

    唐心庵十分诧异,小老头竟会毫不保留的把油茶的秘密讲给他听。以他的理解,一个人做出这么好喝的油茶,肯定会当成秘密,好做独门生意。他笑了笑,道:“你倒实诚,不怕我也开家油茶店,抢你生意吗?”

    小老头道:“这是李老板教我的法子,我哪敢藏私。再说,李老板早就说了,古代时候为什么出那么多的名厨,现在反而不见名厨了,都是藏私的结果。把秘密公开,会引来竞争,大家会挖空心思做出更好吃的东西来。如果藏私,就没了竞争,做出的东西便会越来越难吃。为了能吃到更好吃的东西,小老儿不敢藏私。”

    唐心庵不觉一怔。他第一次听到竞争二字,但也大致听懂这二字的意思,心想,吃食上如此,其它的三百六十行何尝不是如此!古时候能做出削铁如泥的宝剑,现在为什么不能,还不是藏私的结果。真没看出来,李飞白的境界竟然如此高,他这个做生意的老手都得自愧不如,小子今后的前途无法限量。

    他正想着,忽见李飞白站起身要跟小老儿算帐,小老儿说什么也不要钱!李飞白往钱罐子里扔了点碎银就走,他也只好站起身跟着走。等小老儿从罐子里找到银子,他们已走得远了。

第两百一十三章 做机巧玩意的奇才() 
    一行人顺着大道往前走了一里来路,来到门殿。门殿有一道主门两道偏门,主门除了过道,两边摆着四大天王的神像。像高丈余,面目狰狞。像前有香炉以及功德箱,许多善男信女正在像前焚香跪拜。

    功德箱是普通的大木头箱子,外边糊了层红纸,上边写着功德箱三个字。不时有人往箱里扔钱,有铜钱也有散碎银子,铜钱居多。

    唐心庵也是个虔诚的信徒,不过他只拜四大财神,站在门殿外见拜的是四大天王,摇头笑了笑,道:“咱们走侧门吧!”

    侧门内没有神像,可堵在里边的人比正门的人还多。

    唐心庵纳闷,不知为何这么多人在侧门内停留。等进去之后方发现,原来侧门内有耳房,停留的人正等待着往耳房内进,出来的人则忍不住叹道:“真暖和!若买个这玩意放在家中,今冬可就不用挨冻了!”

    唐心庵更加的好奇,又见耳房的门框上掏出个大洞,有根圆铁管从洞内穿出来,管内正不时往外冒着清烟,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他道:“我们也去里边瞧瞧稀奇!”

    李飞白笑道:“请!”

    守在门口的一个衙役早看到李飞白领着一众人等前来,察言观色的又见李飞白有意进屋,忙拦着正要进去的百姓,又冲屋内嚷嚷着,让尚在停留的人赶快出来。不待里边的人全部出来完,已撩开棉帘,一脸巴结的道:“李大人,请!”

    李飞白几个进了屋!

    此时已是初冬时节,虽比不上寒冬腊月那般酷寒,但站在屋外也冻得人受不了。可是一进屋,唐心庵便发现,屋内温暖如春,当即就想把外边披得裘衣脱掉。

    耳房空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比之穷苦百姓家的卧室稍大,比之富贵人家的卧室却又小了许多。如此空间,在此季节,想要室内温度达到如此程度,最少得烧两个火盆。若是大富之家的卧室,则需五六个火盆。可屋里并无一个火盆,那是如何把温度提高的?

    唐心庵四下里一看,明白原因所在。

    屋子的正中内有个铁铸的灶台,与普通灶台不一样的是,这个灶台可以移动。灶台正中放着一个大铜壶,里边装的水已经开了,正忽忽的往外冒着热气。

    唐心庵走上前去,提起铜壶朝里看。果然如他所料,里边正在烧火,用的不是木柴而是煤。虽说那煤已被塑造成圆柱形,中间尚有十二个小孔,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那是煤。

    他心中暗道:“在屋里直接烧煤,不怕中煤毒吗?”随即略一琢磨铁铸灶台的构造,便知煤毒都顺着与灶台相连的圆铁管排出屋外,又怎么会中煤毒!

    唐心庵指着煤火问道:“这是你做的?”当听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不由佩服李飞白真是个做机巧玩意的奇才,不然怎么会想出如此在屋中烧煤的办法来。可惜不是做生意的奇才,若是做生意的奇才,又怎会把他闺女的三十万两银子全部亏空,竟没察觉这玩意是能赚大钱的玩意。

    他呵呵一笑,正要问这玩意要卖的话多少钱一个?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一个月能做多少,他全包了!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他正跟女儿打赌呢,怎么能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