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资本家 >

第20部分

大明资本家-第20部分

小说: 大明资本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学飞从李飞白身旁经过,把脚步停了一停,道:“飞白,你也跟着来吧!”

    李飞白才从庙里出来,本不想再去。何况,跟着这群一个个把官威摆的十足的大爷们走,实在是没什么乐趣。正要开口说自己还有事情,忽见马坤给他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十分明白,让他千万不要驳了赵学飞的面子。

    李飞白想想也是,在一群官吏面前不听赵学飞的话,确实让赵学飞难以下台。毕竟自己的家就在济源,不给父母官面子,着实说不过去。再看看赵学飞刚刚那种权势,轻描淡写的就把郑体元等三个人拿下问罪,自己若惹得赵学飞生气,就算赵学飞不下绊子拖后腿,赵学飞的下属们拍马屁,也会给他下绊子拖后腿。只得道:“是,大人!”

    侯艳敏一个女流之辈自不愿跟这群官吏打交道,再说人家也没有跟她打交道的意思,便和李飞白告辞。

    一群人进了庙,在王要俭的带领之下,把有损毁的各处都看了看。最后,众人来到济渎庙的主殿济渎大神殿,赵学飞以及县丞、主薄、典史进入殿内,其它官吏则候在外边。

    赵学飞抬腿迈过主殿门槛,想了想又回头道:“飞白,你也进来吧!”

    众官吏皆是一惊。其中有一部分也知道李飞白的来历,知他本是个徭役,曾治好钱子俊的伤。可就算治好过镇抚大人的伤,县令大人也没必要如此抬举他啊!要知道,四个朝廷命官进殿是干什么去的,那是要商讨如何修缮济渎庙的,像这等大事,以前除了有功名的四位爷外,其它官吏哪有这等殊荣去参于其中商讨。就连同样有功名的巡检使,因其是个武官,也没可能参与其中啊!不仅无法参与其中制定决策,就连听听的资格也没有。

    如今,赵学飞官口一开,竟让李飞白进去商讨。就算不给李飞白开口的权力,哪怕只是听听呢,也算是一种别的官吏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的权力。赵学飞到底发什么疯,为何要对李飞白如此?官吏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吃惊的算是王要俭了。他开始还以为李飞白只是钱子俊的护卫,就算武功再高强,他也没有放在眼里,毕竟只是个武夫。等到看见马坤不顾一切保护李飞白,他才吃了一惊,觉得李飞白不是护卫,不然钱子俊走没理由不带上李飞白,马坤也没理由保护一个护卫。他觉得李飞白应该是某个官吏家的子侄辈,而且这个官吏的权还不小,所以才能陪镇抚大人游玩,受衙役首领保护。等到看见赵学飞邀请李飞白进殿商讨济渎庙的修殿事宜,他的心情已不是能用吃惊来形容了。

    整个济源县,没有一个官吏的子侄辈,会被县令大人如此高看的!那,李飞白到底是什么来路?

    王要俭想来想去想不通,便决定不在去想。反正,他只要知道,李飞白是个重要的人物就行。从今往后,凭借曾跟李飞白一起打过架这件事,要多多拜访,拉近两人的关系,以后就好升官发财了。他正想的痴迷,忽听有人叫他,抬头才看见是马坤,忙道:“马首领,何事?”

第四十章 开源还是节流() 
马坤心中暗笑:“瞧你一脑门的官思,肯定在想我那飞白老弟什么来路,嘿嘿,我保证你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透!”嘴上却道:“王书吏,不知庙里的火房在哪里?”

    王要俭急道:“老爷们是不是还没用饭?我这就去叫火房准备去!”

    马坤摇头道:“庙里才几个人?菜肉准备的肯定不够,火夫人手也一定不足,哪能做足这么多的饭菜?我从衙门里带来几个火夫,也备足了菜肉,你只需告诉我火房在哪就行!”

    王要俭虽是工房的书吏,可他已来济渎庙查看损毁情况数日,也算是济渎庙临时管事的,平常庙里有个什么事,也都向他禀告。他知马坤说的是实情,庙里本来就没几个人,又怎么可能备足菜肉,这时再慌慌急急的去买,根本跟不上。耽误了老爷们用饭,或饭菜做的不合老爷们的胃口,就算老爷们不责罚,也会在老爷们心里留下他办事不行的印象,以后的前程可能尽毁。

    他甚是感激,道:“多谢马首领考虑周到,不然我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这边请,我带你去火房。”

    主殿偏房的椅子是早已安排好的,正中的位置放着一把太师椅,下边左手按顺序放着两张,右手放着一张。

    赵学飞在正中的太师椅上坐下。县丞曹致远、典史林志渊分坐左手边第一二把椅,主薄华修杰则坐右手边的那把椅子。

    李飞白看看没有自己的椅子,只得暗道一声:“算了,我就站在这里伺候你们吧。”

    赵学飞却指了指外边,道:“飞白,去搬把椅子坐到华主薄旁边!”

    李飞白暗道:“还好,没把我这个人忘掉。”他是穿越过来的,心中没什么等级概念,觉得大家都是人,生来平等。也就不客气,去大殿搬太师椅。

    曹致远、林志渊、华修杰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均想:“赵县令今天是怎么搞的?让李飞白跟我们一块坐到底是几个意思?他一个农户,又没读过书,更没中过举,身上连个功名都没有,凭什么跟我们一块坐?简直是有辱斯文。而且,他坐到这里算什么?难不成赵县令还想给本县再设个县丞、主薄、典史之类的官职不成?没错,有的大县是有几个县丞、主薄、典史之类的官,可那是事繁大县啊!我们这小县也配不上这种规格,就算你赵学飞想,也得吏部铨选,皇帝任命啊!赵县令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正在犯迷糊呢?”

    可,赵学飞毕竟是主官。主官既然开了口,他们也不好反对。

    李飞白搬着太师椅,挨着华修杰坐下。赵学飞开了口,道:“大家都说说吧,济渎庙损毁的如此严重,该如何修缮。”

    主管缉捕等事务的典史林志渊,眼瞧修缮济渎庙跟自己所主管的事务毫不沾边,自己捞不到一点好处,道:“凡修,就得花钱,咱们县本就不宽裕,能不修还是不修为好。我看,损坏的不是很严重嘛,再撑个三五年应该没有问题。有修庙的那几个钱,还不如分给大家伙,好好改善改善大伙的生活才是正事。说句不怕诸位笑话的话,我可是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肉,官服破了个口子也没钱换新的,再这样下去,谁还愿来当这个官啊!”

    华修杰主管工房、礼房、县学等事务,凡修缮都是工房的事,他哪能放弃这等大捞特捞的美差,道:“修,必需的修。济渎庙是什么地方?那是供奉济渎大神的地方!济渎大神是什么神?济渎大神是管水的神?诸位,咱河南为何连年大旱?我觉得是济渎大神生气了!济渎大神为什么生气?让你住破破烂烂的房屋,你能不生气!济渎大神只怕下下雨,自己住的地方都会被风雨打塌了,别到时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所以,他不敢下雨。”

    主管户房吏房等事务的县丞曹致远道:“华主薄说的有道理,只怕咱们这里不下雨,真的是济渎大神生气了!可,林典史说的也不无道理。唉,实不相瞒,户部银库中的存钱,本来还有三千两。前几日,赵大人悬赏花红,花去一百两。华大人修缮衙门各处,花去一千二百两。林典史借银三十六两……”

    林典史表情扭捏,拦道:“你说这些干什么,好像我不还了似的!”他之所以如此困窘,还不是因为衙役们表面上归他管,可马坤成了赵学飞的红人,根本不尿他这个典史,更不会把搜刮来的钱分给他一两半两。不然,他又何必借官银度日。想到这里,又忍不住暗暗咒骂马坤,赌咒发誓,等他抓到马坤的把柄,一定要治他于死地,然后换上自己的人当衙役首领,那时便不会如此困窘。可,就算他抓到了马坤的把柄,就真的能治马坤与死地?马坤是赵学飞的人,官大一级压死人,他算个屁啊!所以,看来这官当一辈子也只能穷困到底了。

    曹县丞道:“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本县的银子仅剩一千来两。衙门里当差的,小几百号人的工食银子都发不到年底,更别说大人们逢年过节的例敬了,哪还有什么钱修庙!”

    林典史大急,道:“当差的工食银子能发不能发我不管,例敬银子敢少了一钱,我誓不罢休。”

    曹县丞道:“你别急,等我把话说完!如果不修济渎庙的话,咱们算是节流了。可就算节流了,银子也不够,咱们还得想办法开源。至于怎么个开源法,咱们再议一议。”

    他的话这样一说,等于给修庙判了死刑。华主薄大急,张嘴想要反驳,眼珠子一转,心想:“赵学飞今天领着大小官员来济渎庙转,肯定修庙已成定局,不然在衙门里一说就好,又何必亲自跑来这里查看?而且,好几日之前就指派工房前来查看损毁情况,这事更是板上钉钉。既然已板上钉钉,赵学飞一会自会拍修庙的板,我又何必出头?”于是,闭嘴不言。

    林典史道:“这还用议?没钱就加税。县城里做买卖的,哪个不比咱们过的好?咱们十年苦读如今混得还不如贩夫走卒?美的他们!没啥好说的,加税。”

    曹县丞道:“大明律法,以什抽一。咱们县地处偏僻,做生意的本来就少,咱们已施行以什抽二的税法。税够重了,再加税,那不是杀鸡取卵,逼的没人做生意,来年还怎么收?最可怕的是,要是闹出聚众抗税的事情,如何收场?”

    华主薄打趣道:“要不,再想想办法节流?像咱这等小县,衙门里当差的也太多了,本来一个人就能干的事,如今十几二十个人分开干。如果能裁减一半的话,没那么多人吃工食银,手头就宽绰了。”

第四十一章 如何才算心诚() 
林典史在四人之中官位最低,伺候他的役仆本来就少的可怜。他人手还不够呢,出去办个事常常得东挪西借,求其它大人借几个役仆使使,才算勉强维持住自己的威风。如今还要裁减人手,一裁就裁一半,这让他如何同意,当即大摇其头,道:“不可,不可。节流咱就别议了,还是想着如何开源吧!”

    赵学飞暗自摇头,只觉自己的三个同僚全是蠢才,一天到晚只想着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从来不会考虑其它正事。暗道:“难道你们都没听明白我刚才说的话吗?我让议的是如何修缮济渎庙,你们议来议去议成了不修缮济渎庙。如果我没决定修缮济渎庙,又让你们议什么?”

    他今天之所以让李飞白跟着进来参与议事,皆因数日来,绞尽脑汁也没想到给李飞白安排个什么差事干干。安排的差事小了,怕钱子俊怪罪。安排的差事大了,又怕李飞白无法胜任,到时闹出笑话,让他这个大老爷下不了台。所以,他今天让李飞白参与到议事中来,想看看李飞白的见识如何,堪不堪赋予重任。于是他道:“飞白,你也说说你的想法吧!”

    李飞白没想到自己也有发言的机会,不由暗自窘迫。从赵学飞张口说话,他就听出来这庙一定得修,今日要议的只是大修还是小修,只是三位大人议跑了题。他又不懂修庙,也就只当听个乐,可当听到如今的税率已达百分之二十,林典史还要往上加,不由心头发急,想着如果真如了林典史的意,往后自己的生意还怎么做。

    此时听赵学飞让他发言,当即就想推脱,说自己不懂如何修庙。可又一想,自己做为比此间人多数百年见识的人,如此一推三不知,岂不是让落后自己几百年的人给看扁了?还如何保持优越感!人一旦没了优越感,自信也就消失无踪,做生意也不可能做大。不如随意的瞎说几句,好歹把这一关瞒混过去,也好显示自己的能耐。最好,瞎说几句时让林典史打消加税的念头,以后生意也好做些。

    其它三个官听赵学飞让李飞白谈谈想法,皆不以为然,腹诽道:“赵大人今天不是发了疯就是中了邪,不然怎么尽干蠢事!李飞白是什么人,一个农户,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懂个屁的修庙!”

    李飞白清了清嗓子,道:“不知把庙修好,需要多长时间,又需要多少钱?”

    此事主管工房的主薄华修杰最清楚,因为王要俭已禀告过工房典吏,而工房典吏又禀告过他。道:“把庙修好最少需要三个月,大概耗费三千两银子。”其实王要俭说的最多只需一千两银子,工房典吏报告他一千五百两银子,他又加了一倍。

    李飞白点了点头,又问赵学飞道:“不知最迟要在什么时侯必需修缮完毕?”

    赵学飞道:“明年开春!”

    李飞白道:“现在是七月初,距明年开春尚有六个月往上的时间。时间上绰绰有余,如今唯一缺的就是钱了!我虽没节流的办法,却有开源的办法!”

    华修杰、曹致远、林志渊听了这话,全都嗤之以鼻。就连赵学飞也忍不往微笑着摇了摇头。县里什么地方能来钱,他们四个早已捋了无数遍,凡是能来钱的地方都已握在手上,如今根本没有来钱的地方了。

    林志渊翻了翻白眼:“你有开源的办法?吹什么牛皮!你来说说,要是说不出来,看我怎样治你的罪!”

    李飞白笑道:“在说办法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济渎庙是从来都不许百姓进来呢?还是偶尔也允许百姓进来!”

    凡庙,哪有不允许百姓进来的道理。以前或许不允许百姓进来,毕竟这是皇帝祭水神的地方。可自打大明之后,京城离得太远,皇帝不再来此祭拜,这庙等于废了,也就允许百姓进来烧香跪头,祈求风调雨顺,全家平安。只是近年来,济渎庙损毁的越来越严重,他们怕哪一天皇上心血来潮,跑来这里拜一拜济渎大神,那时若济渎庙诸殿坍塌,他们不就犯了管理不善之罪。所以,他们才下令封庙,免得人流如织,加快济渎庙的损毁。

    林志渊道:“以前是让百姓进来的,最近几年才不让百姓进来。”

    李飞白道:“让百姓进来这事就好办!咱们可以收门票!”

    林志渊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词,问道:“什么票?”

    李飞白道:“门票。简单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