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资本家 >

第259部分

大明资本家-第259部分

小说: 大明资本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来抓国子监官吏的,若是朱厚熜的人,比如来说抓人的是锦衣卫。就会让大家觉得,朱厚熜此举是公报私仇。

    既使证据确凿,证明这些人都干下不法之事,但大家会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子监的官吏所以会被清算,皆因是跟随杨柱国的缘故。这会让大家为这些官吏鸣不平,监生们则会与新来的官吏作对,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可事情妙就妙在,来抓人的不是朱厚熜的人,而是杨廷和的人。如此一来,大家伙只会认为,杨柱国是眼里容不下的沙子的人,绝不容许败类出现在国子监内。

    大家也就不会为这些官吏鸣不平,监生们也会与新来的官吏搞好关系,平静中,国子监由杨廷和的手中落到了朱厚熜手中,并未引起一丝涟漪。

    汪俊跟李飞白打了个招呼,嘘寒问暖了几句,领着人自去。

    这个举动不大,却让楼下的监生们震惊不已。李飞白究竟是皇上的人,还是杨廷和的人,成为他们心中一个无法解开的迷。

    不过,这也让那些自以为自己是皇上的人,或自以为自己是杨廷和的人,都把李飞白当自己人。

    鉴于已经入学,监生们散去之后,各院自行关闭,其它院的监生无法来杂院,倒便宜了杂院的监生,三三两两来李飞白屋中,套起各种近乎。

    李飞白来者不拒,三言两语就把话头扯到做生意上。杂院的监生本就当官无望,所以来国子监不过是捞个好名声,再买个有名无权的虚官罢了。

    饭还是要吃的,钱还是要赚的,不然如何过活。也就与李飞白相谈甚欢,一时间,屋里不时传来哈哈大笑之声。

    与此同时,汪俊离开孔庙之后,并未回礼部,而是直接去了文渊阁,找到杨廷和,禀告事情处理的结果。

    他能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自非等闲之辈,察觉出事情的不对头来。接着又讲了自己的疑惑,最后道:“首辅,下官怎么感觉,皇上要对咱们动手了!”

    杨廷和笑了笑,道:“要动手也得有时间动手才行!抑之,明天朝堂之上,你应该提一提大同兵变的事了!”

    抑之,是汪俊的字。

    汪俊一怔,也就明白了杨廷和的意思,点头笑道:“南直隶诸府大饥的事,是不是也应该提一提了?”

    杨廷和道:“这个自有别人来提。”

    说罢二人相视一眼,露出会心的一笑。

    第二日天不亮,杨廷和早早的起来沐浴更衣。他是掐着点出发的,到午门外时正好是天破晓之际,亦就是早朝即将开始之时。

    午门外已聚集了不少人,见他到来,纷纷上前行礼。当然仅限于文官,武将那边,则纷纷给郭太保行礼。

    杨廷和朝郭勋那边看了一眼,恰好郭勋也正看向他,两人相视一笑。

    午门上的五凤楼敲响第一通鼓,等待上朝的文臣武将开始整理官服铠甲。

    五凤楼上的第二通鼓响起,杨廷和朝午门的正门瞥了一眼,心中不由冒出一个念头来,不知自己有生之年有没有可能从正门进入。

    他被自己突然产生的这个念头吓了一跳!午门正门只有皇上才能走,他怎么敢有这等念头,难不成要犯上作乱,犯诛连九族之罪!

    他所崇仰的霍光,一辈子兢兢业业,辅佐大汉,取皇位有如囊中探物,也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他怎能有这样念头!难道想遗臭万年不成?

    杨廷和赶快收敛心神,踱步来到左掖门前。

    五凤楼上响起第三通鼓,左右掖门同时打开。杨廷和领着文臣,郭勋领着武将,通过左右掖门走了进去。

    两队人马于金水桥前又汇成一股,按照品级排好队伍,等待鸣炮。

    炮响三声,文武百官依次过桥,来到奉天大殿内。文官在左,武将在右,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上到来。

    阳光撕破天际,洒下第一缕金光。这时,又是三声炮响,鸿胪寺的人齐声唱道:“皇上驾到!”

    礼乐声中,朱厚熜出现在殿内,登上金台,坐到龙椅上。

    鸿胪寺的人又齐声唱道:“诸大臣入班。”

    文武大臣们上前走进御道,行三拜九叩大礼后,又分成两班退到御道后边站定。

    整个大殿之中,只有三个人是坐着的。除了朱厚熜之外,还有就是两班官员的班首,郭太保与杨廷和。

    这二人坐在两班官员的最前边,一人一把太师椅。

    一名太监往金台前一站,朗声唱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以往这个时候,会出现短暂的宁静。

    大约过了盏茶时间,杨廷和会站起身来,行礼道:“臣等无事要奏。”

    朱厚熜知道这是杨廷和一贯所使的技俩,因为无论大事小情,都被杨廷和集中到文渊阁内。事情该如何处理,都写得清清楚楚,并处理的井井有条,提不出丝毫毛病来。而他只能把处理意见用笔朱抄一遍,盖上玉玺发还。再由文渊阁打着朝廷的名义下发。

    在这种模式之下,他有权力吗?一点也没有,只不过是抄写与盖印的人罢了。

    郭勋以及武将们倒是很想奏事,但他们除了跟打仗有关的事外,并奏不了其它事。而打仗又不是天天打,哪可能天天奏。再说,打仗也不是好事,是花费海量银子的坏事。

    户部又在杨廷和的把持之下,有没有银子都是他们说了算,根本拿不出银子来。那跟打仗有关的事就成了难为皇上的事,坏到不能再坏,还是最好别奏为妙。

    通常,杨廷和说完“臣等无事要奏”,郭勋也会跟着说一句“臣等无事要奏”,然后就在太监的“退朝”声中,文武百官山喊万岁,送朱厚熜离开之后,他们各回各的衙门,办理各自的事情。

    朱厚熜以为今天也会如此,所谓的朝会不过是走走过场!谁知过了盏茶时间,他都准备要回去了,杨廷和竟没站起身来。

    他“咦”了一声,难道今日的朝会还有事让他处理不成?不过,很快也意识到,凡这种事必定是十分棘手之事,杨廷和故意拿来难为他的。

    管他呢,棘手就棘手吧,也算是行使当皇上的权力。

第五百三十四章 杀得叛军片甲不留() 
文官的队伍中,有人轻咳一声,这是有事要奏的信号。

    朱厚熜打起精神,看要奏的人是谁,所奏何事!

    礼部尚书汪俊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站到御道上,双手持笏板向上深深一揖,然后直起身盯着笏板上贴的小字,朗读起今日要奏的事由。

    他道:“大同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以大同无险可守,于是构筑五堡,由参将贾鉴督工。

    贾鉴素以严酷闻名,役卒多怨恨。五堡建成,派遣戍卒固守时,因是新建,万事欠缺,贾鉴不容戎卒有所准备便催促戎卒赶快驻守。

    戎卒早就对贾鉴不满,久积怨恨之下兵变叛乱,杀贾鉴及张文锦,放出关在狱中的总兵朱振,胁迫其为帅。朝廷派蔡天祐为佥都御史,安抚乱军。不久,郭太保过大同,叛军误以为要征讨,复群聚为乱。朝廷命侍郎胡瓒、都督鲁纲率京军三千讨伐。”

    汪俊奏到这里,顿了一下。

    以上所发生的事情,朱厚熜都知道。这都是三个月之前的事,当时杨廷和把处理意见贴到奏折上,他看了勃然大怒!

    不管役卒们有多怨恨,以下犯上都是不能容许的。何况还杀了张文锦与贾鉴这两个人。他们一个是二品大员,一个是三品大员,叛军如此干,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可杨廷和的意见呢,仅是派蔡天祐这个佥都御史,前去安抚。

    什么安抚,不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

    哦,一个二品大员,一个三品大员就这么被杀了?而且死的那么惨,是被车裂的,杀人凶手却逍遥法外!

    他知道杨廷和的意思,不就是因为贾鉴是他的人,张文锦也有意投靠他,这才杀鸡给猴看。让天下的官都知道,跟随他的下场是什么?被叛军杀了,不仅不能给你们报仇,还得善待凶手。

    这会让天下的官都寒心的!

    他把奏折退还文渊阁,让内阁辅臣再议。

    过了没几天,奏折又送了回来,意见与之前的一般无二,只是多了这么一段话:

    “皇上,臣等也想派兵围剿,可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仗就是打银子,此番围剿没有数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银子,根本不可能成事。时间拖得久了,花三五百万两银子也不是没有可能。户部库房里已没有银子,给官吏发放奉禄都无法足额发放,又从哪用这么多的银子出来?若皇上内库中有这么多银子的话,请拿出来,臣等这就同意派兵围剿。”

    朱厚熜看着这段话也就沉默了!

    先帝一死,九成皇产尽失,内库一下没了钱财来源,开销却没有减少!这几年来,天灾人祸的,内库耗费颇丰,本就所剩无几的内库就连三公主大婚,以及他的大婚都捉襟见肘,无力承担,又去哪用这么多的银子派兵围剿。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何况是数十上百万两银子。他也只好做罢,同意杨廷和派人按抚的见议。

    他早就觉得此事不妥,后患无穷。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又有一道奏折送到面前,说是郭勋途经大同,叛军以为来剿,复又反叛。

    此事郭勋简直要被冤枉死,前不久其确实去边关查看边防,也确实从大同经过。但郭勋已小心翼翼,就是怕大同军心不稳,莫引起什么误会发生什么意外,早派人表明此番前往的地方,并绕开大同,在距大同百里开外而去,谁知才招抚的叛军又再反叛。

    这真是欲要反叛,何患无词。

    招而复反,再招已不可能!一来,彰显朝廷软弱无能。二来,叛军也不会再信。也只能派军围剿。

    杨廷和给出的意见是,派三千京军前往围剿。

    朱厚熜当时就想把奏折撕个粉碎!

    叛军手握大同屯粮,逼迫商户纳银,招兵买马,人数已达三五万。杨廷和却仅派三千京军前往围剿,这是做样子给叛军看的吗?还是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明显去打败仗。

    他又把奏折退还,让内阁再议。过了几天奏折再次返还,意见还是那个意见,只是多了一项备注,没钱!

    这一下,再次把朱厚熜为难住,只得同意!

    此事已过数月,想来派出的京军已达大同,礼部尚书此时在朝堂上奏报,想来此事已经有了结果。

    朱厚熜不用去猜,也知这不是个好结果,十有八九是个坏得不能再坏的结果。

    果不其然,只听汪俊接着道:“胡瓒、鲁纲军至阳和,叛军眼瞧大军来剿,已将整个大同县拿下,并围攻代王府,代王府危在旦夕,代王向朝廷求援!此事如何办,还请皇上定夺!”

    朱厚熜沉默,不说话。

    一名武将上前,长揖施礼后,质问汪俊道:“为何不令胡瓒、鲁纳进攻,与代王里应外合,剿灭这群叛军。”

    汪俊一脸无辜,道:“下令不下令,那是金大人的事,似乎跟我这个礼部尚书扯不上关系。”

    金大人就是兵部尚书金献民,连忙上前道:“上事内阁未决,我如何敢下令!再说叛军势大,三千人马无异于杯水车薪,去了也不过是送死罢了!”

    那名武将道:“皇上,臣愿领十万精兵,前去围剿叛军,最多三个月,必能杀得叛军片甲不留!”

    汪俊冷笑一声,道:“说的倒是轻巧,给我十万精兵,我也能杀得叛军片甲不留。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难不成让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吗?蒋大人,此番出征,户部能拿出多少银子出来。”

    户部尚书蒋冕上前,先给朱厚熜长揖行礼,礼罢道:“户部库房空虚,诸位大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哪拿得出一两银子。不过……”

    那名武将笑了笑,道:“看来还是有办法筹得银子的。”

    户部尚书道:“若把官员的俸禄再扣压一成的话,倒时能凑出一二十万两银子出来。”

    那名武将的笑脸瞬间凝固!如今的俸禄已扣压三成发放,再扣压一成,岂不是要扣压四成发放。

    他们这些武将待遇本就比文官低,扣压三成发放,维持生活已十分吃力,若扣压四成发放,简直维持不下去。哪敢同意户部尚书的提议,再说区区一二十万两银子也不够大军围剿的费用啊!

    蒋冕眼瞧那武将脸色难看,摇了摇头叹气道:“既使能凑出二十万两银子出来,也无法用于围剿叛乱。”

    那武将诧异道:“为何?”

    蒋冕也不搭理,那架式就像在说,凭你的级别还不配我来解释。他双手持笏板,冲上边一拜,道:“臣有事要奏!”说罢,按照笏板上贴的小字朗读起来。

第五百三十五章 每逢大事能静气() 
蒋冕奏报的事,可谓是件人间惨事。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南直隶粮食欠收,诸府大饥,人相食!

    按照巡按朱衣奏报,百姓已饿到极处!据他所知,一个丈夫外出做事,独自在家的姓刘的妇妇,竟把自己四岁,活泼可爱的儿子吃了。

    另有两个百户,姚臣、王堂身为儿子,却把母亲当猪羊卖给别人,再买来别的人父母杀来吃。还有两个军馀,一个名叫曹洪身为弟弟却把兄长杀了吃,一个名叫王明的身为儿子却把父亲杀来吃,简直惨无人道。

    这还是有名有姓的,家境算不错的,尚且如此。无名无姓,家境不好的,只怕多不胜数。

    近来南直隶又发生地震,雾起数日不散,千里之内全是尸体腐烂后的臭气,造反者四起。其中尤以淮安、凤阳两府为甚!

    蒋冕奏报完毕,退了下去。

    满朝文武一个上前表态,得赈灾!

    杨廷和坐在那里假寐,面无表情,似乎心如止水。

    他不时偷瞧一眼朱厚熜。

    朱厚熜也如他一样,面无表情,似乎心如止水。

    杨廷和暗赞朱厚熜,小小年纪竟能如他一般,做到每临大事能静气。不过,他不是小瞧朱厚熜,觉得朱厚熜的面无表情应该是装出来的,此时应该已是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